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基本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94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堆积密度:材料为散粒或粉状,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孔隙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5.空隙率: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6.亲水性材料:当湿润边角θ≤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7.憎水性材料:当湿润边角θ>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此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8.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
9.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性质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0.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11.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12.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13.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1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软化系数表示,其值=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该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15.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小。
其强度越高。
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封闭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湿性能越好。
16.亲水性材料的湿润边角θ≤90°17.受水浸泡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所选用的材料,其软化系数应>0.85。
18.对于同一材料,各种密度参数的大小排列为: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19.材料在吸水后,将使材料的何种性能增强?表观密度、导热系数20.材料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21.选择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材料时要选择哪一类材料?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22.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如何?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实验条件有哪些?怎样影响?答:(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按其强度值得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则是材料的强度等级。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一、材料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17.润湿边角:当水与材料接触时,在材料、水和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称为湿润边角;18.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19.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以含水率表示;20.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1.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2.抗冻性: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3.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的这种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24.热容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能力。
第一部分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1.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2.强度等级、比强度3.弹性、塑性4.脆性、韧性5.耐水性、软化系数6.抗渗性7.抗冻性8.热容量、导热性9.耐久性10.亲水性、憎水性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渗透系数),(抗冻等级),(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 (高),保温性能越(好),耐久性(愈好) 。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大)、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大)、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其值愈大则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软化系数k 大于(0.85)的材料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越轻质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小开口)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和(燃烧材料)三大类。
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形)和(热变质)两种性质的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不要求)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及(温度)等的影响。
土木工程材料_基本要点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内的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括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材料为散粒或粉状,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大小关系: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孔隙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填充率: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填充的程度空隙率:散粒材料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亲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吸水性:材料在水中通过毛细孔隙吸收并保持水分的性质,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材料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吸附水分的能力,用含水率表示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性质,用软化性质表示软化系数的范围在0---1 之间。
用于水中、潮湿环境中的材料,必须选用软化系数不少于0.85的材料;用于受潮较轻的或者是次要结构,则不宜小于0.70—0.85 通常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用“抗冻等级”表示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表示脆性: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韧性: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材料的组成是指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材料的结构:宏观结构;细观结构;微观结构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导热性、耐久性?第二章天然石材天然岩石根据生成条件,按地质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砌筑用石材分为毛石料石两类选择天然石材的原则: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考虑石材的技术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经济性:考虑利用地方资源,尽可能做到就地取材安全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花岗岩:是岩浆岩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和云母组成。
第1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2. 表观密度(视密度):材料在表观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3. 毛体积密度(容重):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开口孔隙4.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开口孔隙+空隙5. 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6. 孔隙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7.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
8.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9. 亲水性材料:石料、砖瓦、水泥混凝土、木材憎水性材料:沥青、建筑塑料、多于有机涂料10.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能力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11.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
12.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抵抗破坏,保持原有功能的性质。
用软化系数表示,耐水性材料其软化系数应不低于0.85 13. 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表示。
渗透系数越小的材料其抗渗性越好,材料抗渗性的高低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14.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的性质,用抗冻等级表示。
15. 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
用导热系数表示。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一块面积为一平方米的壁板上,板的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板面的热量。
导热系数值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越好。
习惯上吧导热系数不大于0.175W/(m·k)的材料称绝热材料。
材料受潮或冻结后,其导热系数将有所增加。
16. 比热的物理意义:表示1g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C与材料质量m的乘积成为材料的热容量。
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才是良好的绝热材料。
17.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