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异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0例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88.29 KB
- 文档页数:2
•152•TODAY NURSE,Jnuny,2221,VoL28,No.2※基础护理肌注盐酸异丙嗪进针深度对患者局部不适的影响分析禹晶晶沙丽普春丽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进针深度肌注盐酸异丙嗪对患者局部不适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42例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深度,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肌肉注射深度。
对两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后产生的疼痛、麻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2.25),局部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2.25)。
结论采用改良后的盐酸异丙嗪肌肉注射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局部不适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盐酸异丙嗪;肌肉注射;进针深度;局部不适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属于H1受体阻断药。
本科常用于抗过敏、止吐和镇静催眠,使用频率较高。
根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出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为B级高危药品,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用药说明书指出,其首选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在特殊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2.25%,缓慢静脉注射。
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时要提高警惕。
临床中患者反映在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后局部会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不适反应。
针对患者的反应开始寻找患者产生不适的原因。
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不同进针深度肌注盐酸异丙嗪对患者局部产生不适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H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急诊科2219年1月一7月收治的142例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楚,无语言表达障碍;②选择患者臀大肌进行注射,且注射部位无化脓性感染、皮肤病、硬结、炎症以及瘢痕[1];③患者均为女性;④患者诊断均为眩晕症。
排除标准:①有肢体麻木病史者;②对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过敏者;③依从性差者;④意识不清的患者;⑤同时需要肌注其他药物者;⑥极度消瘦、营养不良者;⑦机体存在其他疼痛因素可。
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成功救治一例并文献复习陈洁;何跃;赵蕾;吴鹏强;李发菊;何成松【摘要】目的提高对异丙嗪急性中毒的认识,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例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成功救治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大剂量异丙嗪中毒后出现意识障碍、椎体外系症状、肝功能损害、血糖升高、心动过速、心肌酶升高等表现,予以洗胃、利尿、导泻、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和早期多次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后患者痊愈.结论异丙嗪中毒临床表现特殊,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常规救治措施联合早期多次血液净化治疗可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Objective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for promethazine poisoning.Methods Clinical data and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 case of high-dose promethazine poisoning were analyzed an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ed.Results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liver dysfunction, high blood sugar, tachycardia and elevated cardiac enzymes appeared in the patient with high-dose promethazine poisoning.The patient recovered after rescue measures such as gastric lavage, diuresis, catharsis, protection of vital organs and early multiple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plasma exchange and hemoperfusion).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promethazine poisoning is special 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antidote currently.Conventional rescue measures combined with early multiple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rescue rate, is worth generalizing.【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2(015)030【总页数】3页(P3534-3535,3537)【关键词】异丙嗪;中毒;急救【作者】陈洁;何跃;赵蕾;吴鹏强;李发菊;何成松【作者单位】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血液科;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血液科;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血液科;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血液科;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4为提高对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的认识,笔者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例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患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此类疾病的一般规律、治疗方法的选择,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氯丙嗪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氯丙嗪(Chlorpromazine)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曾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氯丙嗪可以产生外系锥体反应,从而帮助治疗某些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氯丙嗪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
首先,在体外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氯丙嗪可以感染细胞,并且可以产生外系锥体反应。
在细胞中,氯丙嗪通过靶向神经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细胞发生反应,这一反应最终可以产生一种外系锥体结构。
氯丙嗪可以结合到G型蛋白Gαi/o,并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结合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促进细胞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其次,在体内研究中,研究发现,氯丙嗪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过量的神经信号的传输,减轻疼痛感觉,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
而这一效果可以归因于氯丙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的锥体外系反应,它具有抗炎作用,阻断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
此外,氯丙嗪还可以降低体内脂质氧化,并且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稳定。
最后,氯丙嗪还能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
ERK/MAPK信号通路是一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它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调节细胞的活动,促进细胞的生长及分化,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氯丙嗪可以与G型蛋白Gαi/o结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FN-α的释放,减少脂质的氧化,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从而产生外系锥体反应,有助于改善某些精神疾病的症状。
到目前为止,对氯丙嗪产生外系锥体反应的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未来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氯丙嗪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总之,氯丙嗪可以产生锥体外系反应,机制主要涉及氯丙嗪与G 型蛋白Gαi/o结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FN-α的释放,减少脂质的氧化,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等,有助于治疗某些疾病及症状。
氯丙嗪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摘要】本文探讨了氯丙嗪(clonazepam)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CNStoxicity)的机制,采用了基于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氯丙嗪主要通过增加抗原性天然杀伤细胞(NK cells)的活性,进而导致血管和神经毒作用来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该研究发现氯丙嗪可增加抗原性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免疫细胞介导的毒作用,并最终导致锥体外部反应。
【引言】氯丙嗪(clonazepam)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也可用于抗焦虑治疗。
最近,氯丙嗪可以用来治疗锥体外系(CNS)毒性,但其产生CNS毒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本文旨在探讨氯丙嗪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
【实验方法】为了探讨氯丙嗪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我们首先在实验室中采用口服给药与抑制剂给药的方式同时给予小鼠氯丙嗪和另一种抗癫痫药物比如哌拉西林(pimelicillin)。
其次,我们在小鼠体内进行血管和神经毒作用的实验,主要包括检测小鼠血压及心率,并对小鼠血清中的天然杀伤细胞(NK cells)水平进行检测,以确定他们在受到氯丙嗪治疗后是否出现变化。
最后,我们研究了氯丙嗪治疗后小鼠中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包括检测小鼠血清和小鼠脑组织中NK活性的变化。
【结果】实验表明,在氯丙嗪治疗后,小鼠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表明氯丙嗪引起的毒作用。
此外,将小鼠血清检测NK水平,实验发现,氯丙嗪治疗组小鼠的血清中NK水平明显升高。
此外,通过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K活性变化,实验发现,氯丙嗪治疗组小鼠中NK活性明显增加,但抑制剂治疗组小鼠中NK活性微弱增加。
【结论】通过对氯丙嗪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的研究,发现氯丙嗪可能是通过增加抗原性天然杀伤细胞(NK cells)的活性而导致血管和神经毒作用,进而可以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的。
【讨论】本研究发现氯丙嗪可以通过增加抗原性天然杀伤细胞活性而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因此,我们认为氯丙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副作用机制之一。
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视力模糊是药物的副作用吗
一般药物都会有副作用,对于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视力模糊
现象,要查阅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果药品的副作用中没
有提到使用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现象,请及时咨询医生,就医诊治。
那么,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视力模糊是药物的副作用吗?一
起去了解一下。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道
刺激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老年人用药多发生头晕、
痴呆、精神错乱和低血压;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兴奋、失眠、心悸、
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
过量时可发生动作笨拙,反应迟钝,震颤。
根据说明书介绍,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视力模糊是药物的副
作用,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除此之外,对于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而
且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注意事项主要是:
1、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
密仪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慎用。
3、下列情况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
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多痰、癫痫、及黄疸等患者。
4、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异丙嗪的临床应用56?中华综合临床医掌杂志●药物与临床●2005年6月第七卷第6期1998,19(7):339.2.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2):58.3.倪健华,陈国强,沈志祥,等.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5):251.异丙嗪的临床应用杨炳川重庆万州卫生学校404000【摘要】异丙嗪(promcthzinc)非那根抗荨胺?普鲁米近.为H受体阻滞药.有抗组胺,抗胆碱,中枢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易产生焦虑失眠,胃肠疾病,用异丙嗪可缓解.【关键词】异丙嗪临床应用1.药理作用1.1抗组胺作用,较为温和持久,临床上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例如因组胺释放引起的寻麻疹,作用强于扑尔敏.1.2抗胆碱作用,用于治疗晕动病及呕吐.作用强于苯海拉明.1.3中枢作用,用于失眠,作用强于安定.2.根据异丙嗪的特性(药理性)在临床上的应用2.1局麻【1近年发现异丙嗪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可用于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局麻药有过敏反应或禁忌的病人.其作用可能是H受体阻滞剂对神经细胞膜Na~通透性有阻滞作用,可阻断神经冲动和传递.张氏用异丙嗪口腔局麻370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2.2痔疮乜】方法为:2.5%异丙嗪注入痔核隆起最高点的粘膜下,否认痔核多少均i次注完,用量i次i人不超过5ml.注药后一,二期痔和增生痔10d左右痊愈,三期内痔20d左右痊愈.某人治疗3156例,治愈率达100%.对各期痔肛裂,直肠息肉, 均可一次治愈.2.3神经性皮炎[3]本药局部封闭治疗该病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方法为1%普鲁卡因5-20mi加异丙嗪12.5-25mg,用时现配.皮肤消毒后,在皮损区一侧的边缘区进针,斜行刺入皮区,加压注射,使药液在皮内匐行扩散至整个皮损区.皮损面积大时可在两侧注射给药.王氏治疗17例病人,全部治愈.2.4异丙嗪联用普鲁本辛治疗氯氮平致流诞刘,张等用异丙嗪联用普鲁本辛治疗氯氮平致流诞收到一定的效果.可用异丙嗪每日25mg,普鲁本辛每日15mgl-4 周,可缓解氯氮平致流诞.2.5慢性运气管炎M慢性运气管炎临床症状发作时,病人咳嗽和气喘很难平息.雷氏等用异丙嗪静脉点滴与抗茵,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支炎,收到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先静脉点滴抗茵,抗病毒药物,再将25mg异丙嗪溶于lOOml的生理盐水或5%或10%的葡萄糖内,静脉缓慢滴入.治疗效果达100%.2.6降低抗癌药的副作用用紫杉醇可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可以停止输入紫杉醇,并肌肉注射异丙嗪,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同时吸氧,经以上处置后,过敏症状于15分钟缓解.其他抗癌药如羟基喜树碱,5-F(氟)脲嘧啶,可在注射前先肌注,或口服异丙嗪,可缓解其副作用.2.7减少氯丙嗪的副作用盐酸氯丙嗪的结构为:0(CH2-CH2-N(CH)?HC1由于氯丙嗪的抗精神病的作用强,对于I型精神分裂症(以精神运动兴奋和觉妄想为主),急性患者疗效较好,但须长期用药维持疗效,减少复发.由于氯丙嗪长期大量应用,有一些不良反应,如1,嗜睡,淡漠,无力等中枢抑制症状;2,锥体外系反应;3,过敏反应;4,急性中毒.由于异丙嗪与氯丙嗪有相似的结构:三环噻嗪:::--yS所以临床应用确实能减少其氯丙嗪的副作用,曾在万州中心医院平湖医院用此方法,有效率在80%以上.万州卫校附属医院也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法,确实有效,并且逐渐减少氯丙嗪至维持的治疗量.2.8亚冬眠脱毒疗法(用于戒毒)SHT将氯丙嗪与异丙嗪联合给病人应用后,可使几天一直昏睡,处于亚冬眠状态,是戒断症状在睡眠中度过,痛苦小,费用低.同理异丙嗪也减少前面的不良反应.协同氯丙嗪增强其安定抗精神病作用.但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兴奋躁动,呼吸抑制,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时,应停止使用.2.g用于顽固性失眠(焦虑引起)异丙嗪本身有镇静催眠作用,但主要用于抗组胺,抗胆碱,而用于失眠较少,特别是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易产生—Ch—inesejournalOfCompositeClinicalMedicine?经验交流?V o1.7,No.6Jun,2005?57? 焦虑失眠,曾经用丁螺环王同片,疗效尚已,但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副作用,改用异丙嗪,焦虑失眠得到缓解,并无丁螺环王I司片的副作用.2.10治疗精神性胃病现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易产生焦虑,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病人自觉胃冷,胃热,并出现厌食,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用甲氢咪呱,雷尼替丁,胃复安,丽珠得乐,羟氨苄青霉素等效果不理想,改用异丙嗪,服一周,每日25mg(小剂量).然后逐渐减量.上述症状均得到缓解.2.II缓解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现在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常常用一些中药注射液,这些注射液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可能是没有提纯,有杂质).例如用双黄连注射致荨麻疹样的过敏反应,七叶皂苷钠致呼吸困难,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引起过敏,停止用药,滴加异丙嗪可缓解.异丙嗪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但是还有很多副作用,如嗜睡,乏力,特别是一些驾驶车船的人员,应在休息时临床应用,以免发生事故.高热神经受到抑制的病人,对吩噻嗪类药物过敏的病人,用量过大,时间过长的病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用药都要慎重.注意异丙嗪与麻醉药,巴比妥,单胺氧化酯抑制剂,抗胆碱类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不宜与茶硷类药混合使用,发现副作用也用安定缓解,必要时给予洗肠,给氧和静脉输液Is].作者简介:杨炳川,男,主管药师.参考文献1.张荣耀.盐酸异丙嗪作口腔局麻.新药与临床,1990,19(2):104..2.乔玉成,等.98种药物独特疗法.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 1992:107.3.王湘林.局部封闭治疗神经性皮炎17例报告.中级医刊, 1989,4(24):39.4.曹红波,等.异丙嗪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9.5,李俊.肌注异丙嗪致剧痛伴精神症状2例.实用医学进修杂志,1991:1.术中印片细胞学诊断和快速石蜡组织学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刘健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常州213001【关键词】腹部肿块细胞学快速石蜡为了能在术中准确,快速地对肿瘤进行定性,我院对38例腹腔实性肿块同时进行印片细胞学检查和快速石蜡组织学检查,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印片细胞学制片方法:新鲜手术切除标本,在切取快速石蜡组织之前,将载玻片在其病变部轻轻按压蘸取细胞.同时可多个切面重复操作,瑞氏染色.细胞印片依照巴氏分级方法分为五级.I,II级为良性;Ⅲ级为可疑,Ⅳ,V级为恶性.快速石蜡切片结果分良性,恶性及可疑.表12.结果28例腹部实性肿块印片细胞学检查与快速石蜡组织学检查结果如下.见表1.3.讨论术中快速病理切片诊断是手术中快速准确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提供手术范围依据的一种诊断方法.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快速冰冻切片.而1927年Dudgeon等采用术中印片细胞学诊断后,许多文献报道证实,该方法不仅简单,快速, 而且常可以辅助冰冻切片诊断.据国外文献报道,细胞学印片诊断准确率平均在95%以上,假阳性率在0.5%以下,与冰。
2024年异丙嗪治疗眩晕120例疗效观察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特点为患者自感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摇晃或升降。
这种不适感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出汗和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异丙嗪作为一种抗组胺药物,常被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
本文旨在通过对120例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评估异丙嗪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12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确诊为眩晕。
这些患者年龄、性别、眩晕原因等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治疗方法主要为异丙嗪口服治疗,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等。
同时,还记录了患者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
所有数据均来自患者的临床记录和医生的观察记录。
二、治疗效果分析眩晕症状缓解情况在120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在接受异丙嗪治疗后眩晕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占总患者数的85%。
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严重程度也有所减轻。
其中,有65例患者的眩晕症状完全消失,占总患者数的54.2%。
伴随症状改善情况除了眩晕症状本身,我们还观察了患者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
在接受异丙嗪治疗后,有93例患者的恶心症状得到了缓解,占总患者数的77.5%;有89例患者的呕吐症状得到了缓解,占总患者数的74.2%。
这些数据表明,异丙嗪不仅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还能改善与之相关的伴随症状。
不同患者群体治疗效果差异我们还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眩晕原因的患者群体进行了治疗效果的比较。
结果显示,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在接受异丙嗪治疗后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无明显差异。
然而,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晕,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由内耳感染引起的眩晕患者在接受异丙嗪治疗后的效果较好,而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患者则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