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模治具管理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35.34 KB
- 文档页数:8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项目部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的损坏和丢失,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对于项目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台帐管理1.1 设备台帐应详细记录每台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购置价格、进场时间、年限、安装位置等。
1.2 如有设备借出或外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包括借出或外租日期、借出或外租方名称、借出或外租期限等。
1.3 设备报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并注明报废原因和处理方式。
2. 设备保养维修管理2.1 制定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每次设备保养和维修后,应做相应的记录,包括保养和维修的日期、内容、维修费用等。
2.3 重要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4 对于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做相应的维修记录。
3. 设备出入库管理3.1 对于新购买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入库管理流程,包括验收、编号、登记、入库等。
3.2 设备出库前,应事先编制出库单,由有关部门经办人员进行审批,并严格按照出库单进行设备出库操作。
3.3 设备入库和出库时,应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数量和状态的准确性。
4. 设备租赁管理4.1 设备租赁前,应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并明确租赁期限、租赁费用、设备责任、设备维修等相关事项。
4.2 设备租赁期满后,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设备归还,并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5. 设备巡检管理5.1 每日设备巡检应由专人负责,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安全状况等,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5.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修,并在设备维修完成后进行核实和验收。
模治具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使生产及量测所使用之模具及治工具,于使用前后能保有其正确性及准确
度,以确保产品品质。
2 范围
凡会影响产品生产及量测品质所使用之模具或治工具均属之。
3 组织与权责
3.1 使用单位负责模具及治工具之申请,保养维护。
3.2 品管单位负责模具及治工具之认可,定期确认,报废判定。
4 管理项目
4.1 模治具管理
4.1.1 所有用于生产及量测之模具或治工具,于制作完后须经品管单位主
管认可验收后方可移交制造部使用;模具部于模具完成验受后须检具
「模具履历表」连同模具一并移交制造部纳管。
4.1.2 认可后之模具或治工具由品管部登录于「模治具管制表」,并于模具或治工具上贴认可标签格式如下:
治工具标签
治工具编号:
治工具名称:
使用产品或机型:
审核人:
审核日期:
下次审核日期:
模具标签
模具编号:
模具名称:
使用产品或机型:
审核人:
审核日期:
下次审核日期:
4.1.3 模具及治工具报废须经品管判定方可报废,并于「模治具管制表」登录栏填
报废。
4.1.4 模具及治工具于下次审核日期前须由品管重新审核,并于「模治具
管制表」重新登录,否则须贴上禁止使用标签。
4.1.5 模治具标签损坏或遗失时,须由品管重新验证合格并登录于「模治
具管制表」内方可使用。
5 引用表单及编号
5.1 模具履历表
模具履历表.xls
5.2 模治具管制表
模治具管制表
○模具○治工具
核准:审核:制作:。
模具与治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模具与治具的管理,确保模具与治具的使用安全和高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与治具的管理。
三、职责
1. 技术部门负责模具与治具的设计、制作和维护。
2.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与治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3. 品质部门负责对模具与治具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管理规定
1. 模具与治具的编号和登记
(1) 技术部门应对所有模具与治具进行编号,并建立模具与治具档案。
(2) 模具与治具档案应包括模具与治具的名称、编号、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制造日期、验收记录等内容。
2. 模具与治具的使用和维护
(1) 生产部门应按照模具与治具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
(2) 技术部门应对模具与治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确保模具与治具的正常使用。
3. 模具与治具的保养和维修
(1) 生产部门应按照模具与治具的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2) 技术部门应对模具与治具的保养和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模具与治具的安全使用。
4. 模具与治具的报废和更新
(1) 技术部门应对报废的模具与治具进行评估和审批。
(2) 技术部门应根据生产需求和设备状况,制定模具与
治具的更新计划。
五、监督检查
1. 公司管理层应对模具与治具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确保模具与治具的安全使用。
2. 技术部门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技术部门。
治具管理的管理办法1:治具管理的管理办法1. 引言1.1 目的治具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工具,管理良好的治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质量问题,保障产品质量。
本旨在规范治具管理,确保治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治具管理流程2.1 治具需求申请2.1.1 治具需求申请的流程2.1.2 治具需求申请的要求2.2 治具采购2.2.1 治具采购的流程2.2.2 治具采购的要求2.3 治具入库管理2.3.1 治具入库的流程2.3.2 治具入库的要求2.4 治具借用管理2.4.1 治具借用的流程2.4.2 治具借用的要求2.5 治具保养与维修2.5.1 治具保养与维修的流程2.5.2 治具保养与维修的要求2.6 治具报废处理2.6.1 治具报废处理的流程2.6.2 治具报废处理的要求3. 治具管理的监督与考核3.1 监督责任部门3.2 监督与考核内容3.3 监督与考核方法4. 治具管理的纪录与报告4.1 治具相关纪录的要求4.2 治具报告的内容要求5. 附则5.1 本的修订5.2 本的生效日期5.3 本的解释权5.4 附录:相关表格和模板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治具需求申请表格2. 治具采购合同模板3. 治具入库记录表格4. 治具借用申请表格5. 治具保养记录表格6. 治具报废处理程序7. 监督考核记录表格8. 治具管理报告模板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治具:用于生产和检测中的工具或者装置,用于固定、定位、导向和加工零件。
2. 库存:指公司存放和管理的治具数量。
3. 报废处理:指对无法继续使用的治具进行销毁、报废或者退回供应商。
2:治具管理的管理办法1. 引言1.1 目的治具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工具,有效的治具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本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治具管理办法,规范治具的采购、使用、保养和报废流程,以确保治具的合理利用和安全管理。
2. 治具管理的责任和机构2.1 治具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1.1 治具管理部门的职责2.1.2 治具管理员的职责和要求2.2 治具管理的机构设置2.2.1 治具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2.2.2 治具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和权限3. 治具管理的基本原则3.1 合理使用治具3.2 保养与维修治具3.3 报废治具的处理3.4 监督与考核治具管理工作4. 治具的采购与领用4.1 治具的采购流程4.1.1 治具采购计划的制定4.1.2 治具采购的招投标过程4.1.3 治具采购合同的签订4.2 治具的领用流程4.2.1 治具领用的申请与审批4.2.2 盘点与归还5. 治具的保养与维修5.1 治具保养与维修制度的建立5.2 治具的定期保养与检查5.3 治具维修与更换5.4 治具寿命管理6. 治具的报废与处置6.1 治具报废的条件与程序6.2 治具报废的记录与报告6.3 治具报废后的处置方式7. 治具的盘点与管理7.1 定期盘点的要求与流程7.2 治具管理系统的建立7.3 治具管理软件的使用8. 附则8.1 本的修订与发布8.2 本的执行日期与实施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治具采购计划模板2. 治具领用申请表格3. 治具盘点记录表格4. 治具保养与维修记录表格5. 治具报废申请表格6. 治具管理规章制度7. 治具管理软件操作手册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治具:用于生产过程中定位、固定、检测零部件的工具或者装置。
治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治具管理,提高治具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保证治具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公司治具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治具指的是用于生产、检测、维修等目的的工装、量具、夹具、模具等工装设备。
第四条治具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规范、精细、严格、经济。
第五条公司治具的管理属于资产管理范畴,涉及资产配置、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条管理层对治具管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第七条治具管理工作由公司设立治具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治具管理部门具体执行。
第八条治具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治具的购置和报废第九条治具的购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治具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方可购置。
第十条治具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数量和种类,并且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越的产品,确保生产需要。
第十一条治具的报废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由治具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治具进行清点、评估、备案和处理。
第十二条对于已经报废的治具,必须进行统一彻底的销毁或者处理,绝不得私自处理或外流。
第三章治具的领用和归还第十三条对于需要领用治具的人员,必须提前填写《治具领用申请单》,经过相关主管的批准后方可领取。
第十四条领用治具的人员必须保证按照使用规范进行使用,并且对治具进行合理的保管和维护。
第十五条治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洁、保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归还。
第十六条治具归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能擅自延误或者随意归还。
第四章治具的保养和维修第十七条治具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由专门的维修工作人员进行,必须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确保治具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对于检修周期到期的治具,必须及时进行检修,并且填写《治具维修记录》,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九条对于出现故障或者损坏的治具,必须及时通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能随意私自处理。
第二十条治具维修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一、总则为了规范工厂治具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治具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三、治具分类1. 按功能分类:夹具、模具、量具、检验工具、安装工具等。
2. 按材质分类:金属治具、塑料治具、木材治具等。
3. 按用途分类:通用治具、专用治具等。
四、治具管理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治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治具性能稳定。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治具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报废等管理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治具的检验和监督,确保治具符合生产要求。
五、治具采购与验收1. 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的治具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
3. 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将治具入库,并建立治具台账。
六、治具使用与维护1. 治具使用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操作规程,了解治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治具,不得随意拆卸、改装治具。
3. 治具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治具的清洁,定期检查治具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 治具维护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包括:润滑、清洁、校准、更换磨损件等。
5.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治具进行保养,确保治具性能稳定。
七、治具检验与监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治具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2. 检验不合格的治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3.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合格的治具进行修复或报废处理。
4. 质量管理部门对治具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治具符合生产要求。
八、治具报废与回收1. 治具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损坏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2. 报废的治具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包括:回收、销毁或出售。
3. 报废的治具应填写报废单,并报备质量管理部门。
九、治具管理奖惩1. 对在治具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模治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模治具的采购、使用、保管和报废,提高模治具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模具和治具的部门及员工。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模治具的采购、领用、使用和保管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模治具的定期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
3. 财务部门负责模治具的折旧核算及费用管理。
四、定义1. 模具: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制造产品的工模具。
2. 治具: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辅助夹持或定位产品的工具。
3. 领用:由部门向生产部门申请模治具并获得批准后使用。
4. 报废:模治具无法修复或使用价值不高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报废。
5. 维护:指对模治具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工作。
五、采购管理1. 生产部门提出模治具采购需求,经部门领导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采购。
2. 采购的模治具应具有合格的质量标准和合理的价格。
3. 模治具采购记录应详细填写,包括名称、规格、数量、采购日期等信息。
4. 采购的模治具应及时送至指定地点并由设备管理部门验收。
5. 外购模治具应在收到后立即标记编号并登记备案。
六、领用管理1. 生产部门需要使用模治具时,需提出申请并填写领用单。
2. 领用单应包括模治具名称、用途、数量、领用日期等内容,并由部门经理审批。
3. 领用模治具的员工应保管好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修理。
4. 模治具领用后应在操作完毕后及时归还,如需长期借用应提出申请并经部门领导批准。
七、保管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模治具的保管和管理工作,应对模治具进行分类、编号、标记、整理等工作。
2. 模治具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工具柜内,并定期清点、盘点和保养。
3. 模具和治具应定期进行润滑、清洁和防锈处理,确保使用寿命。
4. 长期不使用的模治具应进行分类存放,并标注清晰的使用说明和保养记录。
八、维护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模治具的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保证模治具的正常使用。
设备模治具仓储管理制度设备模治具仓储管理制度是企业锻造高效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有效的仓储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设备模治具的精准管理,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使用。
本文将从仓储管理流程、设备模治具分类及标识、仓储管理人员职责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仓储管理流程1. 设备模治具入库流程:所有设备模治具的入库都需要经过审批程序,并由仓库管理员进行登记,包括设备代码、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并标明其存放位置。
2. 设备模治具出库流程:员工需要填写申领单,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出库。
仓库管理员根据申领单信息提供对应设备模治具,并记录相应出库信息。
3. 设备模治具归还流程:归还时员工需要填写归还单,仓库管理员核对设备模治具的完好状况后,将其重新入库并记录归还信息。
4. 设备模治具报废流程: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模治具,需填写报废申请,并由相关部门审批后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在仓库记录中进行标注。
二、设备模治具分类及标识1. 设备模治具分类:根据设备模治具的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如钳工工具、量具、模具等。
不同类别的设备模治具应分别存放,避免混乱。
2. 设备模治具标识:在设备模治具的外包装或本体上标明设备代码、规格型号、制造日期等信息,以方便仓库管理员和员工进行快速辨识和使用。
三、仓储管理人员职责1. 仓库管理员:负责设备模治具的入库、出库、归还、报废等工作,并及时更新仓库记录。
同时,定期进行设备模治具的盘点,确保库存准确。
2. 监管部门:负责监督仓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设备模治具的合规性、仓库安全管理等,提出改进建议,并定期进行巡查和检验。
四、建议和思考1. 常规培训:定期对仓储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模治具管理规范的培训,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先进技术应用:考虑采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模治具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安全防护:设备模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加强安全防护教育,提醒员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并落实安全责任制。
模治具管理办法一.模治具的需求1.根据部门的的实际生产需要,填写相关开模单,注明所需的模具的类型,规格,数量,预计交期,并提交相关部门(PE,品保部)确认2.若客户对模具有需求,还需另行开单进行增开二.模治具的验收模治具制作完成后,由CNC通过工程部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工程部技术员需根据模具及机种的基本特点进行了验收,模治具若验收合格,则由工程部技术员直接转交制造部入库,待需要使用时,再由指定人员领取,如验收不合格,则退回加工中心,重新开模三.模治具入库:相关单位模治具在验收OK进行入库并填写(入库清单)由双方签字确认,物料将入库之模具登记于(模具库存表)。
四.模治具的使用使用单位依照(生产日排程)进行模治具领用动作,并记录(模治具领用记录)。
一周内需归还,若持续使用需办理续借。
一周内不还的物料发邮件通告使用单位。
五.使用保养作用模治具进行生产作业时,作用人员应按作业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不得随意损坏模治具,未使用的模治具应存放在专用的架子上,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六.模治具报废1.设变报废:PE接到RD设变邮件及时填写报废“模治具报废清单”2.生产报废:生产使用中造成之报废由线长通知PE进行现场确认,并将报废之模具归还于仓库,由物料统一填写“模治具报废清单”3.检具报废:品保量测之不合格及设变之检具需进行报废时,请将报废之模具归还于仓库,由物料统一填写“模治具报废清单”报废之模治具第一时间通知PE进行补开,以便生产能顺利进行。
七.安全库存针对设有安全库存之模治具,当低于安全库存系数,物料及时反映于PE部门进行申请备注:所有人员到仓库领取模治具签名时一定要写正揩字体,否则物料拒发模治具。
设备治具管理的管理方法
1.0目的
1.1规范公司治具管理,延长治具使用寿命。
2.0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治具的管理。
3.0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全厂治具所需的外发加工制作、管理、及维护。
32生产部:负责工程部交付的所有模治具的使用及日常保养。
4.0作业内容
4.1治具的管理制度:
4.11治具的外发加工及修理:当本公司需制作及修理的模治具,则有工程部负责委外加工制作、维修。
4.1.2Z程部根据供应商转交的治具,进行编码及登记到《治具一览表》进行管理。
4.1.3生产部根据生产需求到工程部领用治具并填写《资产移交记录表》
4.1.4生产部的作业员在治具使用完毕之后,应立即清理干净,放回相应存放位置。
4.1.5每套发出维修的模治具,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现场组长应及时上报生产主管进行调查处
理,最终处理结果报总经理处。
4.1.6未经允许,员工不能擅自带治具外出,违者将给予重罚。
4.2治具的验收检查。
4.2.11程部对模治具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编码并登记《治具一览表》,方可发放生产使用。
4.3.1治具房应保持整洁、干净和通风。
4.3.2治具使用完毕后擦拭干净,按要求进行保养。
4.3.3治具应存放于如下环境:温度25+5℃湿度60%以下。
4.4治具的更改:
441接到工程部的更改通知后,生产部将治具退回JL程部,在《资产移交记录表》进行登记工程部对治具进行更改,更改后治具按照上述3.2条款作业。
4.5治具的报废:
451经检查不合格或无法修复之治具,由工程部填写《非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进行报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