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2015年中学语文
- 格式:pdf
- 大小:246.04 KB
- 文档页数:6
中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卷 样卷分类: 教师考试 字号大中小 订阅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荸荠苹果 完璧归赵无精打采.恫吓茄子 无动于衷歇斯底里.悱恻讹诈 再接再励宏伟蓝图.奇葩瘸子 处心积虑奋发图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月 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 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 更快、更亮、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
空间的想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让观众丰富了影片,. . . .. 飢 和 餓 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语法功能不同: 飢 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 餓 则只能做谓语。
.程度深浅不同: 飢 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 餓 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范围广狭不同: 飢 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餓 只能用于人。
.侧重的方面不同: 飢 侧重于内在感受; 餓 侧重于外在表现。
.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成长纪录袋 .考试成绩 .学习习惯评价 .结果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2015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7,分数:14.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清澈覆辙撤除风驰电掣天寒地坼B.缜密箴言甄别臻于郅治忠贞不渝C.饯别践约兽槛剑拔弩张前车之鉴√D.蓦然膜拜抹杀漠不关心秣马厉兵解析:解析:A项,“覆辙”中的“辙”应读作“zhé”,其余加点字都读“chè”;B项,“缜密”中的“缜”应读作“zhěn”,其余加点字都读作“zhēn”;D项,“膜拜”中的“膜”应读作“mó”,其余加点字都读作“mò”;C项中加点字都读作“jiàn”。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起当年,有好事者要为钱钟书先生举办80寿辰庆典,他断然谢绝,批评说寿星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此言至今如雷贯耳。
B.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C.随着汽车价格逐渐走低,一些大城市私人购车数量不断攀升,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个人拥有汽车的还是雪泥鸿爪。
因此,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
D.他的绘画技法已是炉火纯青了,要模仿他一定要领会其精妙之处,否则极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解析:解析:A项,“如雷贯耳”比喻人的名声很大。
这里应该用“振聋发聩”。
B项,“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这里应用“无微不至”。
C项,“雪泥鸿爪”指大雁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这里应用“寥寥无几”。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1(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沛公军霸上B. 大楚兴,陈胜王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以乱易整,不武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 衣冠而见之C. 军书十二卷D. 六王毕,四海一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项伯杀人,臣活之B. 欲因此时降武C. 何久自苦如此D.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 下列句子中,“壮”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单于壮其节B.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5. 下列句子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会盟而谋弱秦B. 渔人甚异之C.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 吾妻之美我者6.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不闻机杼声B. ①拔剑切而啖之②日啖荔枝三百颗C. ①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②引壶觞以自酌D. ①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7.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B.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挟飞仙以遨游C.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②聊乘化以归尽D.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属文属:连接B.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C.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D.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9.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图,心意B.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返回C. 风力虽尚劲劲:猛,强有力D.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7(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A.参差B.坐C.恨D.走√解析:A项“参差”,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指长短、高低不齐。
B项“坐”,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古代指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今指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C项“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D项“走”,古代为“跑、逃跑”的意思;今义“步行”。
3.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 )A.复辟B.卑鄙C.窈窕√D.爪牙解析:A项“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为贬义词。
B项“卑鄙”,古代表示出身低微、见识减陋,为中性词;今义多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D项“爪牙”,古代指“勇士,武将”,是褒义词;今义多指“坏人的党羽”,为贬义词。
C项“窈窕”古今都是褒义词。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C.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D.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解析:A项属于扩大夸张,B项属于超前夸张,D项属于缩小夸张。
C项是比喻。
因此本题选C。
5.下列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是( )。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C.蟹总是真诚和友好地与蛇相处,而蛇却阴险卑鄙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解析: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就是反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歉,谢罪B.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颁发D.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表现优异正确答案:A解析:B项,“善”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C项,“颁”是通假字,通“斑”。
D项,“突出”是古今异义词,“突然出现”。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臣乃得有以报太子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正确答案:B解析:B项,则:连词,相当于“那么”。
A项,乃:副词,于是,相当于“就”;第二句是副词,相当于“才”。
C项,之:助词,的;第二句为代词,指荆轲。
D项,以:连词,相当于“来”;第二句为介词,相当于“按照”。
3.对《赤壁赋》中相关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于建功立业的豪情。
B.文章第三段中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C.酒酣歌罢,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琢磨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与天地”。
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故选A。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是客观的描绘,欲扬先抑,为下文作反面铺垫。
4.阅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选段,概括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2.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以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4.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孔子的学生收录孔子的言行编录的一部书(论语)(书名)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来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5.(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6.思想品德教育从其心理构成来说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7.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则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要求。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姓名准考证号2014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中学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妖娆4(r ǎo )环娆绕(r ào )蹊娆跷(qi āo )百折不娆挠(r áo )B .娆秉性(b ǐn )娆濒临(b īn )娆摒弃(b ìng )娆并驾齐驱(b ìng )C .娆横祸(h éng )附娆和(h è)娆应届(y ìng )娆供认不讳(g òng )D .妍娆媸(ch ī)娆隽永(ju àn )娆稽首(q ǐ)娆鲜为人知(xi 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那天,接到总部要我回京的电话,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娆南娆辕娆北娆辙,各奔东西了。
B .目前,从事信息安全开发、销售的企业已超过一千家,但其产品质量娆鱼娆目娆混娆珠,不能不使人担忧。
C .当代社会高度重视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他虽然颇有才华,但性格孤僻,娆卓娆尔娆不娆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D .张林的英语基础太差,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他一句也听不懂,简直是娆如娆堕娆五娆里娆雾娆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公司退出,这一举动赢得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称赞。
B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
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与答案1、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下列人物与其诗社的别号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宝玉——护花使者(正确答案)B.林黛玉——潇湘妃子C.史湘云——枕霞旧友D.贾探春——蕉下客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辟公府不就。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推举,举荐。
D.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知:掌管,管理。
(正确答案)4、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括号前的字注音正确的是,潭柘()寺[单选题] *zhêtuózhè(正确答案)zhé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正确答案)8、“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1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12、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4,分数: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句子中,“为”不是文言特殊句式标志的一项是( )。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何以汝为见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解析:A项是被动句,“为”“见”用于动词前,表示被动;B项是判断句,“为”意为“是”,表示判断;C项是倒装句,“为”用在句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汝”作为“见”的宾语前置;D项是陈述句,“为”是动词,意为“担任”,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
A、B、C三项均是文言特殊句式,故本题选D。
3.下列句子中,不是固定句式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C.宋何罪之有D.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解析:A项“得……乎”连用为固定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能不……吗”;B项“有……者”连用为固定句式,意为“有个……人”;C项“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为宾语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D项“有”意为“掌握、拥有”,“以”意为“用、通过”,不是“有……以”的固定句式。
4.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忌不自信B.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解析:A项宾语“自”前置;B项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C项“句读”“惑”宾语前置;D项为省略句,“伐”前省略“廉颇”。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D项为省略句,故本题选D。
二、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总题数:17,分数:60.00)5.文言文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010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 卑.鄙(bǐ) 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B.咱俩.(liǎ) 成绩.( jì) 足迹.(jì) 当.天(dàng)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车辆.(liàng)D.泡.沫(pào) 陌.生(mò) 宁.肯(níng) 哺.育(bǔ)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 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 D.汉字书写能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7.名句填空。
(1)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