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日常技能考核样卷1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 Ka1=9.42)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6.0.10mol/L乙酸钠(p Ka=4.74)的pH=8.87 。
7.0.10mol/L NH3·H2O和0.10mol/L NH4Cl水溶液的pH=9.26。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242O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VFeFeCeCe68.0;44.1'0/'0/2334==++++ϕϕ)。
分析化学 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请将姓名、准考证号与专业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与本试卷左侧装订线内相应位置上,本试卷专业代码为***。
本测试题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共五部分组成,共62道题,总时限为90分钟。
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1.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 在量度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
A. 相对标准偏差B. 标准偏差SC.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D. 全距R3. 硼砂(2B 4O 7▪10H 2O )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结果的影响是( )。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能确定4. 共轭酸碱对的与的关系是( )。
A. 1B.C. D.5. 二元弱酸(H 23)的质子条件式为( )。
A. [H +]=[HCO 3−]+[CO 32−]+[OH −]B. [H +]=2[HCO 3−]+[CO 32−]+[OH −]C. [H +]=[HCO 3−]+2[CO 32−]+[OH −]D. [H +]=[HCO 3−]+[CO 32−]+2[OH −]6. 对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最合适的描述是( )。
A. 纯物质B. 标准物质C. 组成恒定的物质D. 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7. 以为滴定剂,铬黑T 为指示剂,不会出现封闭现象的离子是( )。
A. 3+B. 3+C. 2+D. 2+8. 已知电对32+和MnO 4−2+在25℃时电极电位分别为0.77V 和1.51V ,则用4溶液滴定2+时,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应为( )V 。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1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D )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置信度可以自由度来表示D标准偏差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2、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 C )A [H+] = 1.50×10-2(3位)B c = 0.1007mol·L-1(4位)C lgK Ca-Y = 10.69(4位)D pH = 8.32(2位)3、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B )A 作空白实验B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 进行仪器校正D 作对照实验4、在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时,滴定过程中出现了气泡,会导致( A )A 滴定体积减小B 滴定体积增大C 对测定无影响D 偶然误差5、在对一组分析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已知标准值,则应采用( A )A t 检验法B F 检验法C Q 检验法D u检验法6、H2A的pK a1 = 3.0, pK a2 = 7.0。
溶液中当[H2A] = [A2-]时的pH值是( C )A 2.5B 4.0C 5.0D 10.07、用强碱滴定弱酸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B )A 甲基橙B 酚酞C 甲基红D 溴酚蓝8、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C )A H3PO4 - Na2HPO 4B H2CO3 - CO32-C (CH2)6N4H+ - (CH2)6N4 D NH3+CH2COOH – NH2CH2COO-9、下列0.10mol·L-1的碱能用HCl作直接滴定的是( D )A 六次甲基四胺(pK b = 8.85)B 三乙醇胺(pK b = 6.24)C 苯甲酸钠(pK a = 4.21)D 氨水(pK b = 4.74)10、在pH = 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已知lgK MY = 18.0,且已计算出aM(NH3) = 105.2,aM(OH) = 102.4,aY(H) = 100.5,则在此条件下,lgK'MY为( D )A 9.9B 12.3C 15.1D 12.811、用含有少量Ca2+离子的蒸馏水配制EDTA溶液,于pH = 5.0时,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然后用上述EDTA溶液滴定试样中Fe3+的含量。
1.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A. F检验B. t检验C. u检验D. Q检验2. 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C)A.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3. 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D)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5.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C.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D.精密度是表示测定值和真实值的符合程度6.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 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 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C.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8.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C)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实验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作空白实验9.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 6 % - 30. 3 % = 0.3%为(A)A.绝对误差B.绝对偏差 c.相对误差 D.相对偏差10. 下列数据各包括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包括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A.pH=2. 0; 8.7X10-6B. 0.50%; pH=4. 74C.114.0; 40. 02 %D. 0.003 00:1. 05211. 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D)A.越小越好B.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等于零D.接近于零12. 从精密度高就可以判断准确度高的前提是(B )A.随机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 c.操作误差不存在 D.相对偏差小13. 考察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B)A.仪器校正B.对照试验C.空白试验D.增加实验次数14. 2.0L溶液表示为毫升,正确的表示是(D)A.2000ml B.2000.0ml C.20×102ml D.2.0×103ml15. 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是(C)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B.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16. 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以下步骤中错误的是(D)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B.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C.计算舍弃商Q计D.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17. 用千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结果应记录为(C)A.0.3g B.0.30g C.0.304g D.0.3040g18. 217.64+4.5+0.3234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应取(B)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19. 0.0213×13.56×5.37469的运算结果应该取几位(C)A.1位B.2位 C .3位D.4位20. 砝码被腐蚀引起的误差属于(C)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操作误差21. 由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吻合造成的误差属于(D)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操作误差D.方法误差22.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用减重法称取试样0.1000g,则乘凉的相对误差为A.0.20%B.0.10%C.0.2%D.0.1% ( D )23.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B)A.回收试验B.多次平均测定取平均值C.空白试验D.对照试验24. 在标定盐酸浓度时,某同学的4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8mol/L,0.1017mol/L,0.1018mol/L,0.1019mol/L,而准确浓度为0.1036mol/L,该同学的测量结果为(C)A.准确度较好,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精密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25. 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B)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26. 2.0L溶液用毫升表示,正确的表示方法是(C)A.2000mlB.2000.0mlC.2.0*103mlD.20*102ml27. 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A.Rd≤0.2%B.Rd≥0.2%C.Rd≥0.02%D. Rd≤0.02%28. 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A)A.0.01-0.1克B.0.1-1克C.0.001-0.01克D.0.00001-0.0001克29. 滴定分析是属于(C)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30. 鉴定物质的组成属于(A)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常量分析D.化学分析31. 测定0.2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按取样量的范围属于(D)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32. 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度,属于(D)A.定性分析B.滴定分析C.结构分析D.仪器分析33.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B)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区间范围34.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以下步骤中错误的是(D)35.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B.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C . 计算舍弃商Q计D .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35. 37.增加重复测定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减少(D)A.系统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偶然误差36.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13.64+4.4+0.3244的计算结果应为(B)A.218.3 B.218. 4 C.218. 36 D.218.364437. 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是(B)A.准确度与精密度无关B.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高C.精密度高则准确度一定高D.消除偶然误差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38. 称取0.2g食盐试样,测得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为0.1%,此分析过程属于(C)A.微量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B.常量分析和常量组分分析C.常量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D.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分析39.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中,哪一步必须具有代表性(B)A.制定计划B.科学取样C.处理试样D.分析测定40.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遵循的正太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C)A.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小B.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基本相等D.数值固定不变41. 下列哪项更能反映个别偏差较大的数据对测定结果重现性的影响(D)A.相对误差B.绝对偏差C.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42. 下列哪项不能有效消除系统误差(D)A.对照试验B.空白实验C.校准仪器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43. 由于沉淀不完全造成的误差属于(C)A.偶然误差B.操作误差C.方法误差D.仪器误差44. 不加试样,按测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试验称为(A)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回归试验D.平行试验45. 在下列情况下,引起偶然误差的是(D)A.砝码腐蚀B.加错试剂C.指示剂变色不敏锐D.电流不稳46. 14.如果待测组分的实际组成不确定,则最好用哪种形式的含量来表示分析结果(D)A.氧化物B.元素C.分子式D.氧化物或元素47. 下列符号代表试剂的级别正确的是(C)A.GR:分析纯B.AR:优级纯C.CP:化学纯D.LR:生物试剂48. 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A.3.125B.3.10000C.pH=10.00D.3.125049. 用20毫升移液管移出的液体体积应记录为(C)A.20mlB.20.0mlC.20.00mlD.20.000ml50.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0.00ml,则相对误差是(C )A.±0.001%B.±0.01%C.±0.1%D.±1.0%51. 测定0.1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按取样量的范围是(D )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52. 用有效数字规则对下式进行计算0.0213+13.56+5.37469的运算结果应该取几位有效数字(D)A.1位B.2位 C .3位D.4位53. 试样的采取原则应具有(B)A. 典型性B. 代表性C. 统一性D. 不均匀性54. 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B )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55.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4位的是(B)A.pH=10.04 B.6.532 C.0.0200 D.1.0×10356.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是(A)A.四舍六入五留双B.四舍六入C.四舍五入D.四舍五入六留双57. NaOH溶液的浓度为0.2040mol/L,它的有效数字为(D)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58. 下列不属于能减少测量中的系统误差的方法是(D)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多测几次59. 在分析工作中要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可采取方法(D )(A)空白试验(B) 对照试验(C) 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60. 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B)A.偶然误差B.方法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61. 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D)(A)<0.1%(B)>0.1%(C)<1%(D)>1%62.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D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3.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B)(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64. 下列(D)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65.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66. 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D)A. 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无法确定67. 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B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68.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B.0.2gC.0.05gD.0.5g69.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C )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70. 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D)A.<0.1%B.>0.1%C.<1%D.>1%7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2.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B)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3. 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74.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75. 偶然误差具有(C)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76.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B)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77. 下列(D)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7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减小偶然误差79.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80.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点正态分布,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等8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有哪些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准确度才高8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称量过程中天平受震动;参考答案:略83. 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乙醇B. 醋酸C. 氯化钠D. 蔗糖答案:C2.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颜色变化B. 体积变化C. 温度变化D. 压力变化答案:A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是:A. 火焰原子化B. 电热原子化C. 化学原子化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法?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电泳法答案:C5.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纯度高B. 稳定性好C. 易于称量D. 以上都是答案:D6. 根据拉曼光谱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曼散射是弹性散射B. 拉曼散射是无选择性的C. 拉曼散射是选择性的D. 拉曼散射是不可逆的答案:C7.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光谱区是:A. 紫外区B. 可见区C. 红外区D. 紫外-可见区答案:D8. 电位滴定法中,电位突跃的产生是由于:A.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B. 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C. 溶液pH的变化D. 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答案:C9.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pH计B. 电导仪C. 酸度计D. 离子计答案:B10.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用于激发试样中原子发射光谱的能源是:A. 火焰B. 电弧C. 激光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的浓度为0.1 mol/L,滴定体积为50 mL,则被测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 _______ mol/L。
答案:0.022.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当溶液的吸光度为1时,其浓度为 _______ mol/L。
答案:1×10^-53.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原子化法中常用的火焰类型是_______ 火焰。
答案:空气-乙炔4. 电位滴定法中,当滴定剂和被测物质发生反应时,溶液的电位会_______。
《分析化学》试题(一)一、选择题(共30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测定样品含量时,样品的称量量为0.1600g,测定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75%B.75.0%C.75.00%D.75.0000%2.下列能直接配制的标准溶液是()A.NaOHB.HCIC.AgNO3D.KMnO43.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A.PH = PK±1B.PH = PK+1C.PH = PK-1D.PH = PK4.为减小试剂误差,可通过做()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多次测定,取平均值D.Q检验5.用铭酸钾指示剂法测CI-含量的介质条件是()A.强酸B.强碱(:.弱酸D.中性及弱碱6.某样品中磷的测定时,使磷以Mg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2P2O7形式称重,以求P2O5的含量,则化学因数的表达式为()A.2P/Mg2P2O7B.2P2O5/Mg2P2O7C.P2O5/Mg2P2O7D.P2O5/MgNH4PO47.重氮化滴定可用于测定()A.CH3-CH2-CH2-NH2B.CH3-CH2-NH-CH3C.=ZD.8.若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下列离了的含鬲,必须采用I可滴法测定的是()A.AI34-B.Mg2+C.Ca2+D.Zn2+9.用宜接碘量法测定Vc含量时,溶液显碱性,分析结果将()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到终点10.用HCI滴定NH3・H2O时,若选用酚帔作指示剂,贝U山此产生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滴定误差C.仪器误差D.操作误差(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用蒸循水洗后,必须用所装溶液润洗后才能使用的是()()()()()A.滴定管B.移液管C.量筒D.锥形瓶巳容量瓶2.标定KMnO4标准溶液可选用的物质有()()()()()A.H2C2O4 基准物B.Na2C2O4 基准物C.Na2S2O3D.K2Cr2O7 基准物E. (NH4) 2Fe (SO4) 2 基准物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索是()()()()()A.酸效应B.配位效应C.盐效应D.同离K效应巳水解效应4.测Cu2+的含量,可选择的分析方法有()()()()()A.酸碱直接滴定B.Mohr法C.配位滴定D.P1滴碘量法E.置换碘量法5.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In)应具备的条件有()()()()()A.是配位剂B.In的颜色与M-In不同C.KM-Y>KM-InD.KM-Y<KM-InE.M-In 溶于水6.两样本均值的t检验,可检验()()()()()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模拟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0。
5分,共20分)1、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定值的材料或物质。
2、用分度值0。
1g的天平称取约20g的物品,最多可记录为(3)有效数字,如用来测定物料中水分,要求相对称量误差不大于2%,至少应称取(10)g。
2、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3、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4、分析数据异常值处理,通常用(4d检验)法、(Q检验)法和(Grubbs 检验)法来判定.5、在进行实际试样分析时,为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常用的掩蔽方法有:(络合掩蔽)、(沉淀掩蔽)、(氧化还原掩蔽)。
6、某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饱和状态)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物质的溶解难易一般符合(相似者相溶)经验规律.7、质量分析法中,烘干和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洗涤后沉淀中的水分和洗涤液中(挥发性)物质,使沉淀具有一定组成,这个组成经过烘干和灼烧后成为具有(恒定)组成的称量式.8、当用硝酸溶解硫化矿物时,会析出大量(单质硫),常包藏矿样,•妨碍继续溶解,•但如果先加入(盐酸)•可以使大部分硫形成(H2S)挥发,再加入硝酸,可以避免上述现象。
9、铬黑T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为使终点敏锐,最好控制PH值在(9—10)之间。
10、朗伯-比尔定律是指光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和(溶液浓度)成正比,它是比色分析的理论基础。
其中,K称为吸光系数,它与(入射光的波长)和(溶液的性质)有关.11、试液中铝含量的测定采用返滴定法是由于(铝离子易水解)、(铝离子与EDTA反应慢)和(铝离子封闭指示剂)。
12、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体效是指基体中(其它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影响,包括(吸收效应)和(增强效应)。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E =E ar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 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 .摩尔是一物质的量C .摩尔就是摩尔质量D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E .1摩尔等于6.023×1023个基本单元2. 用0.1mol/L HCl 溶液滴定0.16g 纯Na 2CO 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 HCl ( )A.10ml B.20ml C .30ml D.40ml E. 16ml 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E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4.已知mL g T SO HNaO H /0100.042/=, 则c NaOH 应为多少mol/L ( )A.0.1020 B.0.2039 C.0.05100 D.0.10 E.0.20 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消除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做多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B、把所使用的所有仪器进行严格校正C、使用分析纯的试剂D、非常认真细致地操作正确答案:A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
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有过失操作D、使用校正过的容量仪器正确答案:B3、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两份KHC2O4·H2C2O4溶液,一份可与VmL0.1500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另一份加H2SO4后,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也需要VmLKMnO4溶液。
该KMnO4溶液的浓度为()mol/L。
A、0.1000B、0.04000C、0.02000D、0.1500正确答案:B4、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中,lG.Zn(NH3)=5.49,用0.02mol/L的EDTA 滴定同浓度的Zn2+,化学计量点pZn.计为()。
A、9.2B、5.8C、11.6D、6.5正确答案:B5、分析实验所用的仪器①滴定管、②移液管、③容量瓶、④锥形瓶中,使用时需要用操作液漂洗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正确答案:D6、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2%,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2mg,则至少称取试样()。
A、0.1gB、0.3gC、0.4gD、0.2g正确答案:A7、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滴定)H2O2时,应该()。
A、在HAc介质中进行B、加热至75~85.CC、在氨性介质中进行D、不用另加指示剂正确答案:D8、涂好油的酸式滴定管,转动其旋塞时,发现有纹路,说明()。
A、油涂得太少了B、油涂得太多了C、油的质量很好D、油堵住了塞孔正确答案:A9、称取仅含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0.4120g,溶于适量水中,然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00mol/L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HCl溶液45.00mL。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H 2O 标定NaOH 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 随机 。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 0.1 g 。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 直接配制法 和 间接配制法 。
4.用0.10mol/L NaOH 溶液滴定0.10mol/L HCl 和H 3BO 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 3BO 3的p Ka 1=9.42)5.写出NH 4Ac 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 [HAc]+[H +]=[OH —]+[NH 3] 6.0.10mol/L 乙酸钠(p Ka =4.74)的pH= 8.87 。
7.0.10mol/L NH 3·H 2O 和0.10mol/L NH 4Cl 水溶液的pH= 9.26 。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 范围是 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 =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H=5±1 。
10.用0.100mol/L HNO 3滴定同浓度的NaOH 的pH 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 3和NaOH 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 突跃范围为 8.7~5.3 。
11.用KMnO 4滴定-242O C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 自动催化 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 2+(1mol/L H 2SO 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 和20.028mL Ce 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 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 V Fe Fe CeCe68.0;44.1'0/'0/2334==++++ϕϕ)。
《纺织应用化学》技能项目考核试题(一)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组号:姓名:)
(1)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刻度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同一体积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楚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2)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漏斗到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
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3)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4)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
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5)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6)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