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及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50.19 KB
- 文档页数:1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王竞进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本笔记本2元,她买了4本笔记本,那么她最多还可以买几支笔?怎么解答这类问题呢?在这个问题中,隐含着买笔和笔记本所花的钱与准备的钱之间具有不相等的数量关系.与方程类似,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不等关系的有效模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最基本的工具,是学习其他相关数学知识的工具.学习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1.不等式解与不等式解集的概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如:x=3.5、5、6、10.2等大于3的实数都是不等式x-3>0的解;x=-1、0、2、3、3.5、-5、-6等小于4的实数都是x-4<0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因此,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了不等式的所有解,解集中的任何一个数都是不等式的一个解.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2是不等式x+2>3的解B.x=2是不等式x+2>3的唯一解C.x=2不是不等式x+2>3的解D.x=2是不等式x+2>3的解集【解答】A.【点评】弄清不等式的解及解集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个,一般是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取解集中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成立;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取解集外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不成立.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个不等式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3)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如:2x-(4x+1)>3、5y+2≤3(y-1),都是不等式,而x2-3x+2<0、y+■<2都不同时满足上述的3个条件.反过来,如果(a-1)x+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a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1≠0,即a≠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小明要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相片框架,这个框架的长为25cm,面积不小于500cm2,试确定这个长方形宽的长度范围.在这个问题中具有两个不等关系:长方形的相片框架的长总大于宽,其面积不小于500,因而可以得到两个不等式:x<25、25x≥500,再联立这两个不等式,记作x<25,25x≥500,从而组成一个关于x的不等式组.像这样,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概念,可以知道组成一个不等式组的条件有(1)含有同一个未知数,(2)几个不等式是一次不等式.如:2x-4<6,5(x-2)+3>-3x+1,2x+1<3(3-x),■(x-1)-1>x+■都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而x2-4x<5,4(x-1)-3>-2x+1,■-13(x-1)都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不等式组的解集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那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称为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如x<3,x<1中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为x<1,则其解集为x<1;x>3,x>1中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为x>3,则其解集为x>3;x<3,x>1中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为1x>3,x<1中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存在,则其解集为无解.我们可以用一句口诀来概括其中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便无解.二、了解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它的解为某个范围,这个范围可以用一个具体的、简单的不等式来表示.如:不等式x+3>-1的解集为x>-4;不等式2x+1<3的解集为x<1.2.用数轴来表示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出一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时,必须注意不等式的类型.小于a则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的左边,大于a则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的右边,且表示a的点处是一个空心;如果是“小于或等于a”或“大于或等于a”时,则表示a的点处应该是一个实心.例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3;(2)x≥3.【解答】(1)在数轴上表示x<3为:;(2)在数轴上表示x≥3为:.【点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时,首先在数轴上找到表示不等号右边数的点,再根据“小于向左画、大于向右画、无等号画空心、有等号画实心”用相应的线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三、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有两个.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逐步将不等式转化为x>a(x≥a)或xx>四、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大致为:先分别求得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解不等式2x-4<6,5(x-2)+3>-3x+1,先分别求得不等式2x-4<6的解集为x<5,不等式5(x-2)+3>-3x+1的解集为x>1,再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出来,因此,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五、正确理解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类似,在解答具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先列出不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相关数量,再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而解出不等式,写出答案.例4某单位共有36位工作人员,为改善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单位准备为每位工作人员配备一台手提电脑.现有A、B两种型号的手提电脑供选择.根据预算,共需资金145000元.购买一台A型电脑和两台B型电脑共需资金11840元;购买两台A型电脑和一台B型电脑共需资金12040元.(1)购买一台A型电脑和一台B型电脑所需的资金分别是多少元?(2)问该单位最多能购买A型电脑多少台?【分析】本题中第(2)题,隐含着一个不等量关系:购买A、B两种型号的手提电脑的费用和≤总资金.因此,可以建立关于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为未知数的不等式解决问题.【解答】(1)设A型电脑x台,B型电脑y台,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x+2y=11840,2x+y=12040.解得:x=4080,y=3880.答:购买一台A型电脑和一台B型电脑所需的资金分别是4080元和3880元.(2)设该单位能购买A型电脑a台,根据题意,得:4080x+3880(36-a)≤145000,解得a≤26.6.所以该单位最多能购买A型电脑26台.【点评】本题能够融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于一体,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分别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求解.对于问题中出现的“至少”、“至多”、“不少于”等等,往往隐含着不等关系,需要建立不等式进行解答.。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 (或“≤” ),“>” (或“≥” ) 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要点诠释:(1) 不等号的类型:① “≠”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等的,但不能明确两个量谁大谁小;②“>”读作“大于”,它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③“<”读作“小于”,它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④“≥”读作“大于或等于”,它表示左边的数不小于右边的数;⑤“≤”读作“小于或等于”,它表示左边的数不大于右边的数;(2)等式与不等式的关系:等式与不等式都用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等式表示相等关系,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但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都是同类量比较所得的关系,不是同类量不能比较。
(3)要正确用不等式表示两个量的不等关系,就要正确理解“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等数学术语的含义。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要点诠释:由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可以知道,当对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取一个数,若该数使不等式成立,则这个数就是不等式的一个解,我们可以和方程的解进行对比理解,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不等式的解,可将此数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利用不等式的概念进行判断。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如:不等式x-4<1的解集是x<5.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 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是所有解的集合, 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 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要点诠释:不等式的解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解集中的每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2)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的数值都在解集中。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点及其经典习题讲解知识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含有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在一起,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如:,。
要点诠释:在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时,应注意两点:(1)不等式组里不等式的个数并未规定,只要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都行;(2)在同一不等式组中的未知数必须是同一个,不能在这个不等式中是这个未知数,而在另一个不等式中是另一个未知数。
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1)求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的,公共部分是指数轴上被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区域都覆盖的部分。
(2)用数轴表示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知识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为:(1)分别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2)将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3)根据找出的公共部分写出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若没有公共部分,说明这个不等式组无解).要点诠释: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时刻牢记: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画空心圆圈。
知识点四:利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类似,即(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3)找: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如“大于”“小于”“不大于”“至少”“不超过”“超过”等关键词的含义;(4)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5)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6)答: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要点诠释:在以上步骤中,审题是基础,是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的关键,而根据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又是解题的难点,特别要注意结合实际意义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进行合理取舍,这是初学者易错的地方。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小结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利用以下几个知识点:1.加减法原则: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通过加减法原则进行变形。
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时,不等号方向仍保持不变。
2.乘除法原则: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通过乘除法原则进行变形。
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3.移项:当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含有多个项时,可以通过移项将含有变量的项移到一边,将不含变量的项移到另一边。
4.正负号:当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需要注意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如果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后,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那么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后,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变成负数,那么不等号方向改变。
5.绝对值:当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含有绝对值时,需要考虑绝对值的正负情况进行讨论。
当绝对值大于0时,可以去掉绝对值符号;当绝对值小于0时,绝对值为正数。
6.比较大小: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有时需要进行大小比较。
可以通过移项、加减法原则等方法进行比较。
7.判断解集: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后,需要判断解集的范围。
可以通过画数轴、取样本点等方法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事项:1.乘法原则的使用时要谨慎,需要进行正负号的判断。
2.当不等号两边存在分数时,要特别注意分母的正负情况,可以通过乘以分母的方式去分母。
3.结果的表达要准确,是大于、小于还是大于等于、小于等于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4.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图像法、数值法等辅助工具进行验证。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得出正确的解集。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购买商品时,判断价格是否合适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总结及经典例题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知识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注:其标准形式: ax+b <0或ax+b ≤0, ax+b >0或ax+b ≥0(a ≠0).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不要漏乘!x <a x >a x ≤a x ≥a五、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b a <)①⎩⎨⎧>>b x a x 的解集是b x >,如下图: ②⎩⎨⎧<<b x a x 的解集是a x <,如下图:同大取大 同小取小③⎩⎨⎧<>b xa x 的解集是b x a <<,如下图:④⎩⎨⎧><bx a x 无解,如下图:大小交叉取中间 大小分离解为空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综合应用1.列不等式解决问题比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应用更广泛、更实际。
有些问题用方程不能解决,而用不等式却能轻易解决。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总结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方程不等式解集的求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进行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或>,≤,≥),其中a和b为实数,且a≠0。
二、性质1. 无论如何调换不等号的方向,不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若a < b,则b > a。
2. 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若a > b,则a + c > b + c。
3. 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式方向不变;两边同时乘(除)一个负数,不等式方向反向。
例如,若a > b,则ac > bc;若a > b且c < 0,则ac < bc。
4. 若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x)(或(x,+∞),[x,+∞)),那么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 < k(或k < x,k ≤ x)的形式。
5. 若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x1,x2],那么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1 ≤ x ≤ x2的形式。
三、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依据性质2和性质3来进行解法,即通过对不等式进行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操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最终求解出未知数的范围。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法:将不等式3x - 5 > 2x + 4进行求解。
首先,我们可以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通过减去2x以及加上5,将不等式转化为x > 9。
因此,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为(x,+∞),即x的取值范围大于9。
四、示例问题1. 求解不等式2x - 7 ≤ 5x + 3。
解: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通过减去2x以及加上7,将不等式转化为-5x ≤ 10。
接着,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并注意不等号的反向,得到x ≥ -2。
初二不等式基本知识点总结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等符号来表示两个数量的大小关系。
例如:a < b、c > d。
2. 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解不等式的步骤如下:(1) 将不等式化为等价不等式,即去掉绝对值号,并根据a的正负情况变号;(2) 通过化简和移项找出不等式的解集。
3. 不等式组的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ax + b > c, dx + e < f},其中a、b、c、d、e、f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解不等式组的步骤如下:(1) 分别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 将每个不等式解集进行交并运算,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4. 不等式的图像表示使用数轴可以方便地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不等式ax + b > c,首先画出表示常数c的点,然后根据a的正负情况,确定画出的区域是大于还是小于c的区域。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1. 不等式的定义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形如ax² + bx + c > 0的不等式,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2. 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ax² + bx + c > 0,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解不等式的步骤如下:(1) 求出二次函数的零点,即ax² + bx + c = 0的解;(2)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3. 不等式的图像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图像表示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确定大于0的区域,可以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式组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组合,其中每个不等式都是以相同的未知数为变量。
2. 不等式组的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ax + b > c, dx + e < f},其中a、b、c、d、e、f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解不等式组的步骤如下:(1) 分别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 将每个不等式解集进行交并运算,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一种用来描述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式子,由一个未知数和一个或多个常数构成。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求解方法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
1. 基本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由一个未知数和一个或多个常数构成的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或< 0),其中A和B为实数,且A ≠ 0。
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规则:- 若A > 0,则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以正数(或正数的等价形式)不改变不等式的方向。
- 若A < 0,则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以负数(或负数的等价形式)会改变不等式的方向。
- 不等式两端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值,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2. 求解方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我们可以采用图像法、试值法或代数法等不同方法。
2.1 图像法图像法是一种直观的方法,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确定不等式的解。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0(或< 0),我们可以绘制出函数y = Ax + B 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在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2 试值法试值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不等式两边选择一些特定的数值进行代入,然后判断不等式的成立情况。
通过不断尝试,最终找到满足不等式的解集。
2.3 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它基于等价变形和性质运算对不等式进行求解。
通过将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等价变形,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3. 应用场景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来描述投资、贷款或收入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假设一个人每月的收入为x元,他将其中的40%用于生活费,那么可以通过不等式0.4x > 1000 来计算他每月的最低收入。
3.2 生产与销售在生产与销售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来描述成本、销售量和利润等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解题方法:
1、将不等式变形:检查判断不等式符号,如果不等式两边可交换,对等号右边的项进行变形,去除公因子,移项,若存在未知数的右边,将其移至左边;
2、将存在多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化为线性方程:将不等式变为方程形式,使用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会得到未知数的唯一解;
3、将存在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检查判断不等式符号,最终把不等式转化为等式,直接代入未知数求解;
4、将存在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画图解:将不等式作图,用解析法求出极限解,检查变化点,划出解集;
二、技巧:
1、检查判断不等式符号:当不等式可以交换,而符号不可交换时,应注意变形时,保证不等式符号不变;
2、移动公式项:一般在题目中有部分未知数排在右边,可以将这部分未知数的项移动至左边;
3、注意数字变换:若有数字较为复杂,可以将较复杂的数字改为简单的数字;
4、求出极限解:在画图解时,一定要能够求出图像对于x轴和y轴的各种极限解,以此判断图像的正负递增等特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且不等号的形式存在于其中。
本文将介绍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方法。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式一般为 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未知数为x,x代表实数。
不等式中的大于号可以替换为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等形式,分别表示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的关系。
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系数大于0,二、系数小于0。
1. 系数大于0当不等式的系数大于0时,解不等式的思路是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方程来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不等式中的不等号改为等号得到等价的方程;(2)求解得到方程的解集;(3)由于不等式的解集是以方程的解集为基础的,所以需要根据不等号的形式再对解集进行修正。
举例说明:假设要解不等式2x + 3 > 7。
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方程,即2x + 3 = 7。
解得x = 2。
由于原不等式为大于号,所以解集应为x > 2。
2. 系数小于0当不等式的系数小于0时,解不等式的思路是通过改变不等式的符号来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不等式中的不等号改变方向;(2)解得新不等式的解集。
举例说明:假设要解不等式-3x + 2 < 5。
将不等号改变方向得到-3x + 2 > 5。
即-3x > 3。
将两边都除以-3,得到x < -1。
三、实例分析下面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路和方法:例1:解不等式4x - 6 > 10。
(1)将不等号改为等号得到4x - 6 = 10。
解得x = 4。
(2)原不等式为大于号,所以解集应为x > 4。
例2:解不等式-2x + 8 ≤ 4。
(1)将不等号改变方向得到-2x + 8 ≥ 4。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及方法
一般地,用符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1)列不等式是数学化与符号化的过程,它与列方程类似,列不等式注意找到问题中不等关系的词,如:“正数(>0)”, “负数(<0)”, “非正数(≤0)”, “非负数(≥0)”, “超过(>0)”, “不足(<0)”, “至少(≥0)”, “至多(≤0)”, “不大于(≤0)”, “不小于(≥0)” (2)不等号具有方向性,其左右两边不能随意交换:a <b 可转换为
b >a ,
c ≥
d 可转换为d ≤c 。
比如:不等式b >ax 的解集是a
b x <,一定会有0<a 。
⑴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个或几个),叫做不等式的解。
⑵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注意: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⑴未知数取解集中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成立。
⑵未知数取解集外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不成立。
⑶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⑷不等式的解集可在数轴上直观表示。
注意: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应记住规律: 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画实心点,无等号(<、>)画空心圈。
⑴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其标准形式:ax+b <0或ax+b ≤0,ax+b >0或ax+b ≥0(a ≠0).
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 去括号,移 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⑶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并求解,主要有以下环节: ①审题,找出不等关系;②设未知数;③列出不等式;④求出不等式的解集;⑤找出符合题意的值;⑥作答。
⑴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解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