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一
- 格式:doc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钠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教学难点: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学习钠的化合物打下基础。
2.探究钠的化合物性质4.钠的化合物用途介绍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用途。
5.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对于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1.复习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钠的化合物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大家还记得吗?谁能告诉我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学生:钠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
教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钠的化合物,看看它们又会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2.探究钠的化合物性质实验一:教师演示钠与水反应,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教师:大家注意观察,钠放入水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现象?学生:钠熔化了,形成了小球,还在水面上游动,有气体产生。
教师:对,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这个反应说明了钠与水反应氢气和氢氧化钠。
篇一: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钠及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钠分别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2.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的反应情况3.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基础知识】一、单质钠(1)与氧气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与条件有关)常温条件下;加热条件下。
(2)与水(酸)反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
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②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熔点;该反应为反应)③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气体产生)④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剧烈)⑤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生成的溶液呈性)。
(3)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结构解释:na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na原子易(“得到”或“失去”)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作剂,表现出强性,在自然界中以态(“游离”或“化合”)形式存在。
少量的钠可保存在中。
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一般用。
二、钠重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钠的焰色反应呈色,钾的焰色反应呈色(透过)注意点:①实验用品②用洗涤做过焰色反应的铂丝四、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上述转化关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课堂分析1. 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加入的试剂或方法。
①na2co3粉末(nahco3)②na2co3溶液(nahco3)③nahco3溶液(na2co3④nacl溶液 (nahco3【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c.钠与氧气化合时作还原剂 d.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对于反应:ticl4+4na == 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 d.ticl4是还原剂3.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4.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d.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显红色5.(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
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C.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操作及演示,直观体会到那的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并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钠的学习,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质硬的,深刻理解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B.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会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化学方程式。
B.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C.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掌握。
三.教学过程1.钠的物理性质的讲述【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很多金属都是质地坚硬的,但不知道金属钠的质地会是坚硬的吗?金属钠又有哪些性质呢?下面咱们就来学习一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切割钠的实验,大家来观察现象,并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述】钠的物理性质有:钠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熔点低,密度小于水。
长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情境】既然钠的物理性质已经有一些让我们出乎意外了,那么钠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刚切开的钠的表面的颜色,推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从而进一步猜想生成了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那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方程式为4Na+O2=2Na2O,而钠在点燃条件下会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 + O2 = Na2O2。
钠的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钠的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对钠的化合物的讨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钠在地壳中的含量和分布,引出钠的化合物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钠的化合物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钠的化合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摘要】钠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将重点介绍钠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钠化合物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安全使用这些化合物。
我们呼吁各方注重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钠化合物的应用与人类的福祉相辅相成。
【正文】一、钠化合物的性质钠(Na)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可以与很多元素形成化合物。
钠化合物通常具有以下性质:1.易溶性。
大多数钠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形成众所周知的“盐水”。
2.强还原性。
钠化合物在氧化剂作用下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3.强碱性。
钠化合物的水溶液通常具有强碱性,能与酸中和产生氢氧化钠。
二、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碳酸钠法。
用炭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2.氢氧化钠法。
用氢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NaOH + HCl → NaCl + H2O3.氯化钠电解法。
将氯化钠溶于水后,在电解池中施加电流,分解成氯气和钠金属。
2NaCl + 2H2O → 2NaOH + Cl2 + H2三、钠化合物的应用1.工业上的应用。
钠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化肥、玻璃、稀有金属等领域。
其中,碳酸氢钠用于制造玻璃、牙膏等产品;氢氧化钠用于制造肥皂、纸张等产品;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和冰融剂等。
2.医学上的应用。
氢氧化钠水溶液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炎、胃酸过多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些药品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例如盐酸左旋可乐定注射液。
3.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钠化合物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调节食品口味,还可以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盐、味精、酱油等都是钠化合物。
四、钠化合物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尽管钠化合物在工业、医学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化学品的泄漏和误用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钠的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2.掌握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3.理解钠化合物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2.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2.钠化合物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 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1)钠的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钠的密度为0.97g/cm³,熔点为97.8℃,沸点为883℃。
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因此需要保存在石油中。
(2)钠的化学反应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2Na+2H2O→2NaOH+H2钠与氧气反应会产生氧化钠:4Na+O2→2Na2O钠与氯气反应会产生氯化钠:2Na+Cl2→2NaCl2. 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1)钠与氧的化合物钠与氧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可以通过钠与氧气反应制备:4Na+O2→2Na2O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Na2O+H2O→2NaOH过氧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通过钠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2Na+2H2O2→2NaOH+H2O+O2过氧化钠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氧气:2Na2O2+4HCl→4NaCl+2H2O+3O2(2)钠与氮的化合物钠与氮的化合物有氮化钠和亚氮化钠。
氮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通过钠与氮气反应制备:3Na+N2→Na3N氮化钠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氨气和氢氧化钠:Na3N+3H2O→NH3+3NaOH亚氮化钠是一种黑色晶体,可以通过钠与氨气反应制备:2Na+2NH3→2NaNH2亚氮化钠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氨气和氢氧化钠:NaNH2+H2O→NH3+NaOH(3)钠与硫的化合物钠与硫的化合物有硫化钠和亚硫化钠。
硫化钠是一种黄色固体,可以通过钠与硫反应制备:Na+S→Na2S硫化钠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硫化氢:Na2S+2HCl→2NaCl+H2S亚硫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通过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制备:2Na+SO2→Na2S2O3亚硫化钠可以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Na2S2O3+2HCl→2NaCl+SO2+H2O3. 钠化合物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钠的应用钠在生产中可以用于制备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制备金属钠等。
《钠的化合物》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掌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共性和差异性、焰色试验的实验操作。
2. 通过完成钠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能够达到有序全面观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效果,并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3. 通过对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的学习,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思考:神秘粉末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环节二: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氧化钠的性质1.根据钠相关的实验现象,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氧化钠属于什么氧化物?可以发生哪些反应?写出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三:预测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进行实验探究1.预测: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__________是常见的化合价吗?__________会变成多少价呢?__________那么反应的可能产物又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2.记录实验现象,试着分析得出结论。
高中高一化学《钠的化合物》教案模板教案模板:课题:钠的化合物教学目标:1. 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钠与氧、氢、氯等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
3. 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钠的化合物的生成和转化。
教学重点:1. 钠与氧、氢、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钠的氧化性质和氯化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钠的氧化性质和氯化性质的机理。
2. 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钠的化合物的生成和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演示钠与氧、氢、氯的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推导出钠的氧化性质和氯化性质。
3.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钠、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气体、氯气气体等。
2.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用于呈现相关知识点和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通过引入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
二、实验探究(约20分钟)1. 实验一:观察钠与氧的反应现象。
2. 实验二:观察钠与氢的反应现象。
3. 实验三:观察钠与氯的反应现象。
三、讲解(约15分钟)1. 钠的氧化性质:通过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讲解钠与氧的反应过程和生成氧化钠的机理。
2. 钠的氯化性质:通过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讲解钠与氯的反应过程和生成氯化钠的机理。
3. 钠的其他化合物:介绍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和相关化合物。
四、小结(约5分钟)总结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并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五、课堂练习(约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约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以提高学生对钠的化合物的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和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金属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相关方程式
【学情分析】:本节课虽为新授课,但是所涉内容并不太难
【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及用途。
【重、难点】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⑤
问题思考: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程式?
2、金属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拓展延伸:
1、回忆锌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推测钠与盐酸反应吗?如果能,与锌与盐酸反应比较哪个更剧烈?
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2、将金属钠放入CuSO 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同步练习】
1、在烧杯中加入水(密度为)和苯(密度为 388.0-⋅cm g )各50mL ,将
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 30.97-⋅cm g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作上下跳动
2、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 、盐酸
B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铁溶液
D 、硫酸镁溶液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在空气中 加热或点燃
3、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比较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颜色状态。
高中化学-高一钠的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钠的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编写方法。
2. 理解钠的氧化还原性质和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3. 掌握钠与“氢氧化钠”、“氯”、“氧气”、“水”等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点:1. 钠的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编写方法。
2. 钠的氧化还原性质和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三、教学难点:钠的化合物命名中的多价离子的命名方法。
四、教学过程:1. 钠的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编写方法。
(1) 单价阳离子钠的化合物的命名:(i)没有氧化态的钠和单质钠的化合物: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ii)有氧化态的钠的化合物:①氧化钠:Na2O,又称氧化钠(Ⅰ)。
②亚硝酸钠:NaNO2,又称亚硝酸钠(Ⅰ)。
③亚硫酸钠:Na2SO3,又称亚硫酸钠(Ⅰ)。
注意:1) Ⅰ型离子占主导的离子化合物中, 阴、阳离子都是单价离子;2) 多价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中,当比例式中钠离子与非氧化型酸根(或酸)离子组成的比例式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酸根时,就要用多价离子的命名方法。
(2) 多价阳离子钠的化合物的命名:①硝酸钠:NaNO3,又称硝酸钠(Ⅰ)。
②磷酸钠:Na3PO4,又称磷酸钠(Ⅰ)。
注意:①Ⅰ型阳离子带正电一个,Ⅱ型阳离子带两个,Ⅲ型阳离子带三个。
②Ⅰ型阳离子与Ⅰ型酸根组成的化合物中,酸根使用“-ate”结尾,如硝酸根(NO3-);在Ⅱ型阳离子与Ⅰ型酸根组成时,酸根使用“-ite”结尾,如亚硫酸根(SO32-);Ⅲ型阳离子和酸根中的为“-ate”结尾,如磷酸根(PO43-)。
(3) 钠的水合物的命名:①氯化钠三水合物:NaCl•3H2O,又称氯化钠三水合物。
注意:①水合物名称中,铜(Ⅱ)的水合物用罗马数字表示;②水合物名称中,氧化物的数量写在括号里。
(4) 化学式的编写方法:常用的化学式编写方法有两种:离子式和分子式。
离子式指的是离子化合物,分子式指的是分子化合物。
多价离子离子式的编写步骤:①判断离子价的大小②按照原子量的大小,将带电离子排成比例式③不适用于实际出现的化合物时,就用分式分出构成相应化合物的离子个数(5) 例题:写出Na2CO3、Na2SO4、NaClO的化学式。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知识回顾】一、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2、钠的原子结构、存在及保存钠元素位于周期表________周期,_____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表现较强的________性,在自然界只能以________的形态存在。
钠保存在________中。
3、化学性质性质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与非金属反应O2(常温)O2(加热)Cl2(加热)与(含酚酞)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CuSO4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注意】1、金属钠着火的扑灭方法: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原因是钠跟水剧烈反应且产生可燃性气体(H2)。
可能引起爆炸;钠燃烧生成Na2O2,而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
使燃烧更剧烈,一般用沙土盖灭。
2、钠与酸反应:如2Na+2HCl=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
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
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得多。
3、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4、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吸收二氧化碳变为Na2CO3·10H2O→风化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等;钠钾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二、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 Na2O2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1价色、态稳定性不稳定,可继续氧化稳定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与还原性物质SO2反应的方程式用途制NaOH,用途较少做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转化关系2Na2O+O22Na2O2【注意】1、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时只生成盐和水,而Na2O2与酸反应有O2生成;2、Na2O2与水反应和CO2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Na2O2和酸溶液反应时,先和酸反应,再和水反应;4、Na2O2是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由于和CO2反应生成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2、Na2CO3和NaHCO3比较与鉴别Na2CO3NaHCO3性质比较俗称水溶性比较易溶于水易溶于水S(Na2CO3)>S(NaHCO3)溶液酸碱性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物质的量时Na2CO3耗酸量大于NaHCO3热稳定性稳定(加热不分解)加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CO2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不反应(不能发生离子交换)NaHCO3+NaOH=Na2CO3+H2OHCO3-+OH-=H2O+CO32-与CaCl2溶液反应有CaCO3沉淀不反应用途洗涤剂,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有胃溃疡时不能用)相互转化Na2CO3NaHCO3【注意】(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三、碱金属元素及其焰色反应1、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Li到Cs单质的熔点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其中(钠、钾反常);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数都是只有_____个,但从Li到Cs电子层数___________,结构决定性质,所以其化学性质也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①相似性:a、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c、均为强还原剂②递变规律(Li→Cs):a、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结构越来越复杂b、与水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③不同点:a、在O2中燃烧产物不同:Li与O2反应生成Li2O;而Na可生成Na2O和Na2O2;K、Rb、Cs在O2中燃烧可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b、跟水反应现象不同:Li跟H2O反应生成LiOH,难溶于水;K、Rb、Cs与水反应更剧烈,发生燃烧或爆炸。
2、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时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_____变化。
(2)操作:洗涤铂丝(用稀盐酸)→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蘸取(待测物)→灼烧→洗涤(3)常用于检验:钠火焰颜色(_______);钾火焰颜色(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4)用稀盐酸洗涤铂丝的目的:除去杂质元素影响(5)蓝色钴玻璃的作用:滤去钠等杂质颜色干扰【典型例题分析】【例1】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锡箔包住,在锡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变式1】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变式2】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B、Na2CO3·10H2OC、Na2CO3D、NaHCO3*【例2】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例为1:2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麦秆等日久又逐渐变成黄色D、过氧化钠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出大量氧气并有白色沉淀析出【变式3】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变式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能继续被氧化成Na2O2,Na2O2比Na2O稳定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D、Na2O有还原性,Na2O2只有氧化性【例3】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NaHCO3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Na2CO3则不能C.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体积:Na2CO3=NaHCO3【变式5】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例4】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氢氧化铷是弱碱【变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精选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过滤法除去3FeClFe OH()胶体中的3Na CO溶液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23C.向某溶液中滴入2HNO,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24BaCl溶液和稀3SO D.将Na投入到4CuSO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Cu与HNO3溶液反应,由于HNO3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3、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Na2O2同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足量FeSO4浓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5、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低 D.有强还原性6、把4.6g钠投入到95.6g水中,发生化学反应。
假设水无蒸发现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4.6% B.7.7% C.8.0% D.10%7、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8.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9.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A.O2和H2 B.只有H2 C.只有NH3D.H2和NH310.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A.2.3g B.3.1g C.4.6g D.5.3g11、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是()A、KOHB、NaHCO3C、BaCl2D、CuSO412、已知NaH和H2O反应生成H2和NaOH,反应中1molNaH ()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13、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B、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该物质一定是硫酸钠14、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