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金融项目14年来首现逆差
- 格式:pptx
- 大小:72.04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国际收支1.1 复习笔记一、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含义①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②国际收支是指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清算、结算或支付的情况。
(2)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差异①国际收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
②国际收支表示的是一定时段;国际借贷表示的是某个时点。
③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
④国际收支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2.国际收支的重要性由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愈益显现。
同时,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1.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
它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的。
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号表示;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号表示。
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称之为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差额为负,称之为逆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支四个项目。
①贸易收支。
贸易收支(或称有形贸易收支)指货物的进出口。
按国际收支的记账原理,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②服务收支。
服务收支(或称无形贸易收支)主要包括:a.运输;b.旅游;c.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d.军事支出;e.政府往来;f.其他服务收支。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金融类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答案】 D2、有关游泳池水质标准,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补充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B.应符合《游泳比赛规则》要求C.应符合《工游泳池池水水质水卫生标准》D.应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答案】 B3、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增税或减税B.增加政府开支和减少政府开支C.增税D.减税【答案】 A4、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的变动。
A.反方向;同方向;反方向B.同方向;反方向;同方向C.反方向;反方向;同方向D.同方向;同方向;反方向【答案】 B5、在黄金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中,除黄金外汇储备量影响货币供应量外,对货币供应量有影响的因素还有()。
A.金价、汇价的变动B.信贷收支状况C.财政收支状况D.进口与出口状况【答案】 A6、按收入法核算GDP时,以下哪项应计算在内。
()A.工资、利息B.利润、租金C.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D.以上均是【答案】 D7、斯坦利?杰文斯提出的“太阳黑子理论”是()。
A.关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内部原因的一种解释B.关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外部原因的一种解释C.关于经济增长的内部原因的一种解释D.关于经济增长的外部原因的一种解释【答案】 B8、相同规格的铸铁散热器,下列组合最有利于发挥每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的是( )。
A.每组片数<6片B.每组片数6-10片C.每组片数11-20片D.每组片数>20片【答案】 A9、基尼系数为()时,代表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和表现形式。
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的规模和结构。
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可以评价一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发现问题,找出症结,寻求对策,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一)国际收支总量及其结构分析根据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出,2014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计为11780亿美元,进口总计10912亿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9.86%和88.68%。
其中,货物出口为10677亿美元,货物进口为9184亿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1.44%和74.64%;服务出口为1103亿美元,服务进口为1727亿美元,两者分别占2014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41%和14.03%。
这说明货物和服务贸易占中国经常账户的绝大比重,其中又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的规模较小。
2014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入资金总计为12248亿美元,流出资金总计11471亿美元。
其中,金融项目流入资金12236亿美元,流出资金11454亿美元,分别占资金和金融项目流入资金、流出资金总量的99.90%和100.6%;直接投资流入资金1838亿美元,流出资金908亿美元,两者分别占金融项目流入流出资金的15.02%和7.93%。
这说明金融项目占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绝大比重。
(二)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平衡分析对于国际收支本身,则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还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上计算各种国际收支差额。
2014年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顺差805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149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25亿美元,收益顺差55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1亿美元,分别占2014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的185.47%,77.64%,6.83%,2.61%。
造成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再加上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BOP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对BOP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总体趋势分析中,我们发现经常项目呈现出逆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出现波动。
经常项目的变动主要受到贸易顺差和服务逆差的影响,资本项目的变动与投资和融资活动相关,金融项目的变动受到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对BOP也起着重要影响,需引起重视。
在结论中,我们总结了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平衡BOP,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BOP,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金融项目, 变动趋势, 原因分析, 国际经济环境, 结论总结, 发展前景展望, 政策建议1. 引言1.1 BOP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简称BOP)是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用来衡量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收支状况。
BOP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三大部分,其中经常项目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资本项目包括长期债权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金融项目包括短期债务、短期股权和储备资产等。
本文将对BOP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从总体趋势出发,分析近年来各项目的变动情况。
然后,我们将对经常项目的变动原因进行剖析,探讨影响经常项目的因素。
接着,我们将分析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原因,解读资本和金融流动背后的动因。
我们将探讨国际经济环境对BOP的影响,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BOP的影响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BOP中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原因,为我国制定更有效的外汇政策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总体趋势分析在分析BOP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变动趋势时,我们首先需要关注整体的趋势情况。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BOP中各项目的变动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经济摘要:国际收支统计是衡量一国外部是均衡的重要参考标准,而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收支常被引用来分析国家的经济问题。
而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经济学者的重视。
本文从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出发,分别就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帐户一一做一解释说明,来探索其中所反应出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向。
关键词:经常帐户;资本金融帐户;货物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解决策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入。
今日,中国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国的出口、外资的引入都急速上升,因而国际收支的统计与核算成为了衡量本国对外经济的重要统计目标。
具体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顺差规模持续扩大,从1994年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国际收支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有逆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双顺差。
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内流减少、外流增加所致。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08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4178亿美元,达到19460亿美元,虽然今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是由于之前庞大的储备基数,实际的增长额仍是巨大的。
就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分别来看:(一)经常帐户经常帐户下主要部分是货物和服务项目。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常帐户下货物贸易项目顺差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服务贸易项目一直呈现逆差状态,但总的来说,货物出口导致的巨大顺差足以抵消服务贸易的逆差额。
以2008年数据为例,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
(二)资本金融帐户资本金融帐户由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组成,资本项目比重较小,今年来一直呈逆差状态,金融项目下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其中证券投资03年以前为逆差,之后便逐渐增长,其他投资呈逆差状态,而直接投资一直呈巨额顺差状态,这是导致资本金融帐户持顺差状态的主要源泉。
第十章国际收支(练习)一、本章要义练习说明:请结合学习情况在以下段落空白处填充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合乎逻辑。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1)——、(2)——和(3)——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4)——收支行为。
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是:(5)——和(6)——两大账户。
除此之外,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往往会设置误差和遗漏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除了误差与遗漏项目之外,其余所有项目都代表着实际的交易活动。
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这些实际发生的国际交易活动可分为(7)——和(8)——两种不同类型。
尽管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时期而异,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9)——、(10)——、(11)——和(12)——四种情况。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其一是早期的主流国际收支理论,它们大多主要考虑贸易收支活动,而忽略(13)——的影响,(14)——、(15)——和(16)——均为主要考虑贸易收支的国际收支理论;其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17)——,该理论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18)——为研究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整体均衡,将研究范围从(19)——扩展到(20)——,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从实体经济部门扩大到包括货币部门在内的所有领域。
该理论被认为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国际收支理论。
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21)——的以外国货币或(22)——为核算单位的具体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借外债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影响着一国国际收支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反过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债务活动的周期,表现在贸易顺差可以用来偿还外债的本息。
世界银行把债务周期依次分为(23)——、(24)——、(25)——、(26)——以及(27)——五个阶段。
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7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国际储备资产的收益性最高( )。
A)短期政府债券B)定期存款C)活期存款D)企业债券答案:D解析:2.[单选题]欧洲货币体系中心汇率的波动福度为:( )A)上下1.125%B)上下2.25%C)上下4.5%D)上下1%答案:A解析:3.[单选题]使用BSI法,在有应付外汇账款的情况下,企业应首先从银行借入与应付外汇账款相同数额的( )。
A)本币B)外币C)黄金D)特别提款权答案:A解析:4.[单选题]以下对外汇市场的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外汇市场像股票市场一样有统一固定的地点B)全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C)外汇交易基本都是通过电脑和通讯网络来完成的D)在外汇市场上,无论汇率如何波动。
总的价值是不变的答案:A解析:5.[单选题]( )是指是指一国当年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例。
A)贷款率B)债务率C)偿债率6.[单选题]香港的发钞银行不包括( )A)汇丰银行B)花旗银行C)渣打银行D)中银集团答案:B解析:7.[单选题]外汇衍生品的基本特征有( )。
A)风险性B)灵活性C)账外性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8.[单选题]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在一国国内经济处于衰退且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为实现内外均衡,应采取( )的政策配合。
A)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B)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C)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D)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答案:A解析:9.[单选题]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的是()A)确定汇率制度B)确定国际储备资产C)确定货币制度D)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答案:C解析:10.[单选题]按照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例这一参照指标,适度国际储备量标准应为()。
A)国际储备可支付1个月的进口B)国际储备可支付3个月的进口C)国际储备可支付6个月的进口D)国际储备可支付9个月的进口11.[单选题]企业或个人的未来预期收益因汇率变化而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称为( )。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统计,2012年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逆差,且逆差额为1173亿美元,这是继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中国首次出现年度逆差。
首先我想简要说一下为什么是在1997年经济危机后首次出现逆差,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当时的逆差与现在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
1997年亚洲爆发经济危机后,中国作为亚洲的大国,没有和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进行严重的货币贬值,而是在那个关键的时候坚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坚持不贬值,并且响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的其他国家进行援助,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
向印尼等国提供了进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同时中国维护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当时的资本大量流出是一种被迫的行为,所以在危机过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也一跃而起。
迅速成为国际经济市场中重要的一份子。
不久,中国加入WTO,迈向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外国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外国对中国投资大量增加,而中国逐步增强企业的实力,中国国际收支中资本流入明显增加,从而使中国长期保持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状态。
将时间拉回现在,我国于2012年再次产生资本金融账目逆差现象,我们通过分析中国2012年各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1,可以明显看出其中除第一季度外,第二至第四季度中国资本项目和金融均呈现逆差。
从时间来看,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流入561亿美元,二、三、四季度加速流出,分别为410,520和800亿美元。
从下表可以清楚看出,我国的对外资金净流出量大于外国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量。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2单位:亿美元而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外汇方面管理是根本原因。
一、经济发展中国自从入世以来,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内企业发展迅猛,资金增长速度快,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竞争增强,势头减弱,同时中国企业纷纷走向世界,对国外的市场进行冲击,加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而外国市场相对开放则更促进了中国的企业对外的发展。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一、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一)结构性失衡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货币性失衡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六)贸易竞争性失衡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七)过度债务性失衡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入大量外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高利率政策和保护主义措施,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逆差不段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