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洁 度 实 验 作 业 指 导 书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编号版本页数编制/design: 审核/Checked By : 批准/Approved By : 日期/Date :VCU 项目清洁度测试作业指导书QP-SP09.01-001.01C.01/1XXXX 有 限 公 司一、目的:规范VCU 项目清洁度检测过程。
二、检测环境要求:温度:22±5℃;湿度:<80%。
三、选定清洗方式及参数:喷头直径2.5mm 、气压0.2~0.4Mpa 、清洗时间4分钟; 滤膜规格:5微米; 清洗液:去离子水。
四、判定标准Metallic particles:Not Specified smaller than 150um ;150um < X < 200um and quantities less than 35 pcs ; 201um <X < 400um and quantities less than 25 pcs ; No allowed particle bigger than 400um 五、操作步骤:质量文件06、取出滤膜05、过滤03、空白值测试02、设备自清洗01、取样1、试样员佩戴一次性手套取样,取样后需立即用自封袋密封。
2、对所有用于清洗/取样/检测/分析试验的镊子、容器、漏斗、洗瓶、烧杯等逐一进行清洗。
3、放置滤膜,按清洗规程进行空白清洗,空白值≤10%允许的颗粒数量,测试合格,可进行零件的正常测试。
测试不合格重复步骤2。
04、零件清洗4、将样品放入洁净的容器内,将喷枪对准样品各部位、孔穴反复冲洗。
在冲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容器外面,必须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洗液收集在一起以备过滤。
5、放置新的滤膜,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洗液缓缓倒入过滤装置的漏斗中,要保证所有容器和清洁度实验工具上的杂质全部清洗干净并附着在滤膜上。
6、用镊子小心的取出滤膜放到玻璃培养皿中,并用盖子盖住。
07、烘干滤膜7、将玻璃培养皿放置到高温箱中,进行烘干,温度为90度,时间是30分钟。
零件清洁度检验1 检验目的:1.1 为了明确生产线零件清洁度要求,便于加工车间及外协厂家对零件清洗效果的有效控制。
1.2 此操作指导书规定了用于确定缸盖罩及油底壳总成其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评定及操作方法。
2 检验范围:2.1 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发动机缸盖罩及油底壳总成及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和评定。
2.2 检测部位主要是缸盖罩及油底壳总成总成及零部件的内表面及螺栓孔内表面。
3 检验环境:3.1 检测室内要干燥、通风,室温保持20±5℃。
3.2 检测室要有良好的防尘设施,清洗间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4 检验方式:检查员抽检。
5 检验人员:技术质量部计量、检验室检查员。
6 检验频次:每周抽检1次,每次2件,分别在2个包装箱内各抽一件。
7 作业准备:7.1 仪器设备:烘干炉、干燥瓶、滤膜过滤装置、天平、托盘、放大镜(50倍);7.2 检验工具:喷壶、120#汽油、毛刷、孔径为5um的微孔滤膜;7.3 检验工具:无齿镊子、清洁放膜干燥皿。
8 检验方法:8.1 将零件放置于托盘上方或托盘内,喷壶用120#汽油冲刷零件清洗部位,同时用毛刷轻刷冲洗部位,将冲刷下来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冲洗不掉的残留物(如渣皮、压铸毛坯瘤等)不准敲打或硬性剔除,此部分残留物也不做考核使用,各种器具清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容器外;8.2 用无齿镊子夹取滤膜一片,用天平称下滤膜质量,质量记为:G1,精确至0.1mg;8.3 将滤膜放于过滤装置上,将收集后的所有容器中的溶液轻轻倒入装有微孔滤膜的漏斗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用120#汽油沿着漏斗壁清洗漏斗里的残余杂质,采集所有杂质;8.4 待所有滤液过滤干净后,将含有所有杂质的滤膜拿下放入清洁放膜干燥皿中置于烘干炉中干燥;8.5 将烘干炉中的烘干温度控制在90°±5℃之间。
烘干至少3小时后,将滤纸取出,放入干燥瓶内干燥30分装后,将滤膜放入天平称重,质量记为:G2精确至0.1mg;8.6 杂质质量即为:G总=G2-G1;8.7 最大颗粒尺寸:过滤后的杂质放在载物片上,同时将标本样(0.8mm)也放在载物片上,进行观察,在放大镜中读取到最大颗粒尺寸。
清洁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YJZGS10-02-57 版本:A 页码:第 1页共 2页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员工能正确熟练地对产品清洁度进行检测。
1.2 适用范围产品清洁度检测。
2 操作规程2.1清洁度检测样品送检单须标识样品编号、样品型号、名称、生产单位、样品的来源及样品所属的产品批次号,如缺少上述标识,检测人员可拒绝接收。
2.2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前先穿戴好防尘专用的衣服、手套、鞋子等,才准许进入清洁度实验室。
2.3清洁度检测前首先将压力罐(Option01)加注压缩空气,直到罐中压力为附表中压力值(Option02)。
2.4将所要用的滤膜在烘箱中以附表中温度(Option03)烘烤附表中时间(Option04)后,逐片称其重量做好标识和记录。
2.5对所有用于清洗/取样/检测/分析试验的摄子、刷子、容器、漏斗、洗瓶以及手套等逐一进行清洗擦试洁净,清洗用附表中指定规格滤纸(Option07)过滤后的清洗液,清洗使用后的清洗液收集回收于专用瓶内。
2.6将样品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盆内,压力罐喷枪内用附表中规定的滤膜(Option08),规定的清洗液(Option09),将喷抢对准样品内腔各部位、孔穴反复冲洗。
对各部位的冲洗不得少于两遍,对冲洗不掉的残留物不准敲打或硬性剔除。
在冲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不锈钢盆(容器)外面,必须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洗液收集在一起以备过滤。
(用清洗瓶(Option01) (以上用的是压力罐)清洗的方法同上)2.7首先在过滤装置放入附表中的第一次过滤滤膜(Option10),启动真空泵,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洁液缓缓倒入滤膜过滤装置的漏斗中,以附表中规定的真空度(Option12)抽滤全部清洗液,采集所有杂质A。
(如果需要)然后换上附表中的第二次过滤滤膜(Option11),并用相同的方法过滤并采集杂质B。
要保证所有容器和清洁度实验工具上的杂质全部清洗干净并附着在滤膜上。
洁净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1.仪器名称:尘埃粒子计数器MODEL3887D
2.测试标准
扩散段0.5μm≤100571粒/m³
5.0μm≤714粒/ m³
其他各段0.5μm≤3520000粒/m³
5.0μm≤25000粒/m³
3.测试周期
扩散段:每天/次
其他各段:一周/次
4.操作步骤
1)开启电源(POWER),出现主菜单画面,按开始/停止键进行单次测量。
2)按开始/停止键进入测量等待画面。
3)10秒钟后按开始/停止键进行测试。
4)测试为60秒,测试结束后记录数据。
5)停止测试,按POWER键关闭电源。
5.注意事项
1)本仪器只在车间测试使用,避免在办公司,室外等车间以外的场所使用。
2)测量时避免有人走动而造成测量数据不正确。
3)由于本仪器内部的泵不适于长期连续运转,要保证每次测量间
隔大于1分钟。
4)测试是不要堵塞采样口及过滤器进气口。
5)测试过程中不能关闭电源,先按开始/停止键终止测试,然后按POWER键关闭电源。
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清洁度检测1-引言本操作指导书旨在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清洁度检测工作,确保相关设备、区域或产品的清洁度符合要求。
清洁度检测是维护卫生和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
2-检测设备准备2-1 准备所需检测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清洁度测试板●洗涤剂●纯净水●测量工具●耐酸碱手套●安全眼镜等2-2 检查检测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确保设备已校准和清洁。
3-检测区域准备3-1 清理检测区域,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表面。
3-2 为每个检测区域设置标记,并确保在工艺流程中能够准确定位。
4-开始清洁度检测4-1 高洁净度检测:4-1-1 使用洁净手套和洁净工具,将清洁度测试板放置在待检测表面上。
4-1-2 使用清洁剂和纯净水清洁测试板,按照相应标准检测板清洁剂和纯净水的使用方法。
4-1-3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测试板上残留的污染物的数量,并记录结果。
4-2 内容物清洁度检测:4-2-1 将待测内容物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依照标准要求进行清洁。
4-2-2 使用清洁剂和纯净水对待测内容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4-2-3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待测内容物表面的清洁度,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评估并记录结果。
5-数据分析和记录5-1 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清洁度标准要求。
5-2 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报告中,并确保包括以下信息:●检测日期和时间●检测人员姓名●检测区域或设备名称●检测结果和评估●(如存在问题或异常情况)6-结束工作6-1 清理工作区域并妥善保管检测设备。
6-2 将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7-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清洁度测试板及相关校准证书●标准操作程序及清洁度标准8-法律名词及注释●清洁度:指对清洗的设备、区域或内容物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卫生和质量标准。
●校准:指将检测设备与标准设备进行比较,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一、目的本操作指导书旨在规范清洁度检测的操作流程,确保清洁度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清洁度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室内清洁度、设备清洁度、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检测。
三、仪器设备准备1、清洁度检测仪器:包括显微镜、电子触头、清洁度测试试纸等。
2、相关耗材:如培养基、洗涤剂、消毒液等。
3、工作台和检测区域:确保干净、整洁,无杂物。
四、清洁度检测流程1、样品取样a) 选择要检测的样品(如表面、器具、食品等),根据需求进行取样。
b) 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样品采集,避免任何外部污染。
2、样品前处理a) 样品研磨:对于固体样品,使用适当方法将样品研磨成适合检测的状态。
b) 样品溶解:对于溶液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溶解处理。
3、清洁度检测操作a) 样品准备:将样品转移到干净的工作台上,准备开始检测。
b) 仪器设置: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设置清洁度检测仪器参数。
c) 样品处理:将样品按照要求处理,如加入培养基、洗涤液等。
d) 检测操作: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清洁度检测操作。
e) 数据记录:记录检测结果,并标明样品信息、检测时间等关键信息。
五、结果判定与报告1、结果判定:根据相应的标准或规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并记录判定结果。
2、报告编写:根据实际需求,编写清洁度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评价结论等内容。
3、报告复核:由专业人员对报告进行复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清洁度检测操作记录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清洁度:指表面或环境的无菌或无污染状态。
2、样品:待检测的物质或物体。
3、检测: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确定清洁度水平或相关指标。
清洁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概述
此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操作人员完成清洁度检验作业,以确保产品或设备符合
严格的卫生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将涵盖以下方面:
•检验所需工具和设备
•准备要求
•检验步骤
•结果判定
•注意事项
检验所需工具和设备
•无尘布
•清洁液
•测试片
•脏污计算器
准备要求
•确保检验环境干燥、无尘、无干扰因素。
•清洁检验前的产品或设备。
•在清洁检验区域悬挂合适的净空。
检验步骤
1.用无尘布擦拭检验区域的表面,去除附着物和灰尘。
2.在检验区域喷洒清洁液,均匀涂抹在检测区域。
3.等待适当的时间,以让清洁剂真正地起作用并去除污垢。
4.使用测试片,以提取检验区域的样品。
5.将测试片放置在脏污计算器上,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它干燥。
6.在检测完成后,将脏污计算器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
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区域的清洁度,根据脏污计算器上的移液片,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
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在检测期间对检测区域进行动作,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在检测新的产品或设备之前,必须彻底清洁检测区域,并换用新的测试片和脏污计算器。
•涂抹清洁液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护性手套和眼镜,以避免化学品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使用测试片时,应按照指导手册中指定的时间来保持一致,并在所指定的晾干时间内测量。
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清洁度检测1.引言:清洁度检测是确保环境卫生标准得以维持的重要步骤。
本操作指导书旨在提供清洁度检测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规范。
2.检测准备:2.1 确保所有检测工具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2 准备必要的检测试剂和试纸;2.3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3.检测设备检查3.1 检查清洁度检测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2 确保仪器已被校准并且处于准确状态;3.3 检查所有仪器部件的清洁情况;3.4 如果发现仪器有损坏或不正常的情况,立即报告维修部门并停止使用。
4.表面清洁度检测4.1 确定需要检测的表面区域;4.2 使用清洁布擦拭要检测的表面以去除可见的污物;4.3 使用合适的试纸或试剂将布样品上的污染物涂抹并测量结果;4.4 在记录中标记每个表面的检测结果。
5.空气清洁度检测5.1 选择合适的空气采样器;5.2 根据设备说明书设置空气采样器的参数;5.3 将采样器放置在需要测试的区域,并记录测试时间;5.4 在测试完成后,根据设备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数据读取;5.5 将测试结果记录到相关文件中。
6.水质清洁度检测6.1 准备好取样容器,并保证其清洁;6.2 在目标水源处取样,并确保取样过程中避免污染;6.3 将取样水倒入试管或比色皿中,根据所需的指标使用试剂进行测试;6.4 按照试剂说明书的指导进行颜色对比或读数;6.5 将测试结果记录到相关文件中。
7.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7.1 对所有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7.2 使用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7.3 根据相关准则和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7.4 将评估结果记录到相关文件中。
8.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9.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清洁度:指表面、空气和水质中的污染物质的程度;9.2 检测试剂和试纸:用于表面、空气和水质清洁度检测的化学试剂和纸张;9.3 校准:对仪器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9.4 污染物:指对环境或物体有害的物质。
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二)引言概述:清洁度检测是确保产品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操作指导书,帮助人员在进行清洁度检测时的具体操作步骤。
本指导书可应用于各种行业,如食品加工、医疗设备生产等,并包含了关于采样、测试、评估和记录的详细信息。
正文内容:1. 采样a. 确定采样点:根据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
b. 采样器具准备: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并确保其干净且符合要求。
c. 采样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采样,如刷取、冲洗、喷雾等。
d. 采样次数和容量:根据产品特性和要求,确定采样次数和每次采样的容量。
2. 测试a. 测试方法选择: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如显微镜检查、平板计数法等。
b. 测试器具准备:根据测试方法要求,准备所需的测试器具,包括显微镜、培养基等。
c. 测试条件设置:根据产品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测试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d. 测试参数记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测试时间、温度等。
3. 评估a. 数据分析:对采样和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b. 数据比对:将得到的数据与卫生标准或指导条款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合格。
c. 异常处理:如发现不合格项,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清洁、更换设备等。
d. 效果评估:记录清洁度检测效果并进行评估,以便优化清洁度检测流程。
4. 记录a. 采样记录:详细记录每次采样的时间、采样点、采样方法等信息。
b. 测试记录:记录每次测试的时间、测试方法、测试器具等信息。
c. 评估记录:记录对采样和测试结果的评估以及处理异常的措施。
d. 应急记录:记录任何突发情况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和结果。
5. 维护与改进a. 设备维护:定期维护清洁度检测相关的设备,确保其正常操作和准确性。
b. 人员培训:定期进行清洁度检测培训,提高人员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c. 流程改进: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定期评估清洁度检测流程,并进行优化改进。
d. 总结与反馈:定期总结清洁度检测的经验教训,并将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工作。
1.技术参数1.1过滤膜规格为0.45μm1.2检验分析用天平分度值0.1mg1.3内干燥、通风;清洗间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无暴露的电源接头、电源开关;压力罐接地线2.适用范围适用于安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试验中心轴承清洁度的检测3.操作步骤3.1 检验准备3.1.1工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口罩、手套和软底鞋(防静电),并洗净双手。
3.1.2 清洗所有取样工具、支架和容器,包括压力罐清洗干燥(检测各联接处是否有漏气), 全玻璃过滤器(砂芯、三角锥形瓶、滤杯),加清洁液的玻璃漏斗,清洗槽、接收清洗液的玻璃容器,平头镊子(取样用和滤膜专用两种)等。
3.1.3 将0.45μm 滤膜,放于喷枪换膜过滤器内,滤膜每日更新。
3.1.4用镊子将5μm 滤膜放入干燥皿中,半开盖放入已升温 90℃±5℃的烘箱内,烘干 6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0分钟后称重, 5分钟后再称一次,烘干后两次称重的差值不大于 1%,如果大于 1%,重复以上操作。
3.2操作步骤清洁度测定工作包括抽样、解体、清洗、过滤、烘干、分析等内容,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3.2.1 抽样:每周随机抽样按顾客要求。
3.2.2 解体:对于组装件进行分解(压配件和不宜拆卸连接件不解体), 不可划伤、磕碰零件,并随时收集解体过程中得到的异物。
将被检零件编号后,放置在玻璃器皿或专用器具上,以备清洗。
对不需解体零件直接放置在玻璃器皿或专用器具上。
3.2.3清洗3.2.3.1 旋开换膜过滤器,放入专用0.45um过滤膜(蓝色小盒内),并旋紧。
3.2.3.2 压力罐上压力表指针显示压为为 0 时,打开压力罐阀门。
3.2.3.3 通过玻璃漏斗向压力罐内加入清洁度检测专用清洗剂,以免剂腐蚀密封圈。
3.2.3.4打开真空压力两用泵与压力罐连接球阀;打开真空压力两用泵电源;加压,直到压力罐压力达到 0.3Mpa。
3.2.3.5 关闭球阀,同时关闭真空压力两用泵。
清洁度检测操作指导书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提供清洁度检测操作的详细步骤,以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1.2 定义和缩写词汇表- 清洁度:指产品或设备上无可见残留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 操作员:执行清洁性测试并记录结果的人员。
2. 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实际测试之前,请完成以下准备工作:a) 确定所需材料及仪器,并将其放置于易取得且干燥整齐的位置。
例如:-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系统;- 样品收集容器;- pH计;b) 进行必要培训,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
3. 测试样品采集与处理此章节描述了如何采集样品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i) 样品选择与确定:a) 使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不同批次中选取代表性样本;b) 尽量避免已知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区域内获取试验数据;ii)预处理:a)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
例如:清洗、浸泡等;b) 确保样品在进行测试之前彻底干燥。
4. 清洁度检测实验步骤本章节详细描述了执行清洁度检测所需的操作步骤: i)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校准必要参数;b) 准备标定曲线和质控样品;ii)取得待分析物及对照组试剂并制成溶液。
iii)使用HPLC系统或其他合适设备进行分析。
5. 结果记录与数据解读在此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正确记录结果以及如何解释这些结果:i)记录所有相关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日期、时间、温湿度条件等;ii)分别计算每个批次/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6. 数据报告与文件保存7. 引用法律名词及注释附件:1. HPLC系统说明书2. pH计用户手册法律名词注释:- 卫生标准:指国家规定的关于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需要遵守的具体要求。
- 清洁性测试:指对产品或设备进行的检测,以确保其没有残留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清洁度实验作业指导书
1.彻底清洗所有在实验中能用到的设备。
工作台面也要干净。
⒉按照以下3-9步空作一遍实验,结果应该满足客户要求。
⒊用将所有要用的滤膜在80±2℃于烘干炉中烘烤至少15分钟至烘干。
⒋取一个5um的滤膜称重并记录结果W1,结果精确到0.1毫克。
⒌将待测工件放在液体收集盘中,彻底冲洗工件表面,能用镊子松动的碎屑应取下来放入盘子液体中。
⒍打开真空泵。
让收集到的液体通过已经预称重的5um的滤膜进行过滤。
⒎小心的取下过滤膜放入烘干炉中烘干,温度在80±2℃,烘干时间至少15分钟。
⒏重新秤量滤膜的重量并记录结果W2,精确到0.1毫克。
⒐计算滤膜中污染物的含量,采用公式C=(W2—W1)/A 进行计算。
式中: C-污染物含量,单位㎎/ m2;A-被清洗零件的总面积,单位m2。
根据C值用在作业指导书中查出清洁度的级别。
⒑评估超出上限尺寸粒子的数量和类型(金属的、塑料的、硅石类的)。
量出最大粒子的长宽。
注释:被检测零件的表面积应以m2为单位;如果零件太小表面积不足0.1 m2,应在冲洗时多放入几个使总面积达到0.1 m2;如果零件表面温度过高,应将零件冷却至室温进行测试;带磁性的零件在进行清洁度测试前应退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