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扣PPT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41
关于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教科书分两步进行。
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直观、有趣,充满时代气息。
教科书依次按照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顺序编排,体现了从简单到综合的层次性。
折扣问题、成数问题都包含了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数量关系,折扣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成数是表示农业收成方面的术语,或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学生接触较少。
教科书中涉及成数的实际问题一般是以“增加几成”“减少几成”的形式呈现的,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掌握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在税率的学习中,教科书着重介绍了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揭示了应纳税额、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与税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本身,而是对于税种、应纳税额(一个数)及税率(百分之几)的确定。
教科书在说明储蓄意义的同时,直接介绍了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即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由于有存期、利息和本金三个变量,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思考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应用的综合性也更强,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含义,能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于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并不能将生活中的这类知识与教科书上的百分数知识相联系,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指导,形成系统性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折扣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折扣说课稿【第1篇】《折扣》说课稿一、说教材《折扣》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购物等对折扣多少有所接触、了解。
因此根据学生现状,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
使学生理解折扣意义,懂得打折时原价、现价和折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此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正确的列式计算。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沟通“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会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发扬教学民主精神,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在教学中,合理应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第二单元第1课时:折扣问题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折扣〞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本节课结合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知道折扣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应用。
通过解决简单的折扣问题,感受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之前,对于“折扣〞,学生已经有了比拟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上学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计算,对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有过比拟深入的研究。
折扣问题是百分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特殊应用,因此理解了折扣的意义,就能够把折扣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运用百分数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但是,生活中打折销售的方式多种多样,表述的方式也不相同,如“立省10元〞,学生有可能不理解。
本节课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借助画线段图直观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直观分析原价、现价,廉价的钱、折扣之间的关系,再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1.理解“折扣〞的含义,体会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解决简单的折扣问题。
2.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拟、概括、推理等活动,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理解“折扣〞的含义奶奶要过生日了,小华想给奶奶买一条丝巾当生日礼物,她上网发现有一家网店在做春季促销活动,全部商品打八折销售,她想买的丝巾原价2021。
1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1:“八折〞是什么意思?生2:现在买需要花多少钱啊?生3:现在买可以廉价多少钱呢?首先帮助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买东西时,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折扣和百分数有关系。
明确八折就是十分之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打八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
2说出下面折扣的意义六折、七五折、八八折〔二〕探究新知,利用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解决“折扣〞问题1例1〔1〕小华想给奶奶买一条丝巾,原价2021,网店打八折出售,现在买需要花多少钱?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百分数(二)1折扣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百分数(二)1折扣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百分数(二)”中的折扣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折扣的定义、折扣的计算方法以及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扣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格。
2. 培养学生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折扣的计算方法以及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商品价格,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折扣知识购买商品最划算。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折扣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例题1:一件衣服原价800元,打八折后,现价是多少?解答:现价 = 原价× 折扣= 800 × 0.8 = 640(元)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练习1:一件电器原价2000元,打九折后,现价是多少?练习2:一本图书原价50元,打七折后,现价是多少?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折扣的计算方法:原价× 折扣 = 现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件衣服原价600元,打八折后,现价是多少?(2)一部手机原价4000元,打九折后,现价是多少?(3)一辆自行车原价150元,打七折后,现价是多少?2. 答案:(1)现价= 600 × 0.8 = 480(元)(2)现价= 4000 × 0.9 = 3600(元)(3)现价= 150 × 0.7 = 10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折扣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折扣∣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折扣的概念,知道折扣是商家为了促销而采取的一种降价手段。
(2)掌握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给定折扣下的商品价格。
(3)能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学会合理消费。
二、教学内容1. 折扣的概念:商家为了促销,降低商品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
2. 折扣的计算方法:折扣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比例。
3. 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购物、旅游、餐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折扣知识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折扣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的方法。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折扣知识的掌握。
4. 应用: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折扣信息,与家人分享并讨论。
2. 设计一道关于折扣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折扣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折扣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折扣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折扣的概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百分数(二)1折扣》人教版 (2)一、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计算物品打折后的价格。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2.理解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折扣知识。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在本节课中,我们先对上节课所学的百分数进行复习。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百分数? - 如何将一个数转化为百分数? - 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 新知2.1 折扣的概念•折扣是指商品在原价基础上所减去的部分金额,是商家为了促销而提供给消费者的优惠。
•折扣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8折就是指打八折,即原价的80%。
2.2 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的公式为:折扣后价格 = 原价 × (1 - 折扣率)。
3. 练习3.1 例题1:某种商品原价为200元,现在打八五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3.2 例题2:小明买了一件衣服,标价为150元,商家打九折出售,小明需要支付的金额是多少?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购物场景引入折扣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老师简明扼要地讲解折扣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详细展示计算过程。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讲评:老师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讲评,解答疑惑。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选择更划算的购物方式。
6.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折扣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折扣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计算和决策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扣的知识。
祝愿学生学习进步!。
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折扣例1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我们在商场、超市购物时,经常遇到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况,你清楚商品打折的意思吗?(学生自己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商场打折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展示一些商场中商品打折的例子,学生体会。
知识链接—构“联系”课件出示:只列式不计算1.一桶大豆油重40千克,用去60%,用去多少千克?2.一桶大豆油重4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3.六年级共有学生235人,其中女生占了48%,学校有女生多少人?4.一件上衣原价280元,每件便宜20%,现价多少元?(1)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审题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这部分知识对于我们今天学习折扣问题有很多大帮助,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打折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学习任务一:认识折扣,理解折扣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明确“打折”的意义,理解折扣的表示方法以及几折的具体含义。
】新知探究—习“方法”结合教材情境图,认识折扣,理解折扣的意义。
爸爸和小雨想到百货商城买东西,正好商城搞促销。
促销方式: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它商品八五折。
1.观察教材例题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了吸引顾客,促进消费,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2.提出学习要求:(1)认真读小雨和他爸爸的对话。
(2)思考:打折是什么意思?比如打“九折”,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提示:现价与原价有什么样的关系?)(3)学生借助生活实际和课本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4)学生展示交流的结果。
3.汇报归纳:(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2)理解八五折和九折的意义: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原价×85% =现价现价÷原价=90%学习任务二:解决与折扣有关的问题【设计意图:在教学环节中,给学生一个探究性的学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