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3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2
08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塑料成型的原理、过程、分类等。
2.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1.1塑料成型的定义和分类1.2塑料成型的原理和特点1.3塑料成型的工艺流程1.4塑料成型的常见缺陷及其解决方法2.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2.1模具的定义和分类2.2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2.3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流程2.4模具设计的常用软件工具介绍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PPT、教材等方式,系统介绍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1.简要介绍塑料成型的定义和分类。
2.详细介绍塑料成型的原理和特点。
3.分析和讨论不同塑料成型工艺的工艺流程。
4.讲解塑料成型常见缺陷及其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1.简要介绍模具的定义和分类。
2.详细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
3.讲解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4.介绍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工具。
第三课时:实例分析与讨论1.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应用。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具体问题。
3.总结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课时:综合案例分析与巩固1.分析综合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3.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交流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对综合案例分析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PPT、教材、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料。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塑料成型工艺,了解塑料成型及其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够理解和设计塑料成型模具。
二、教学内容
1.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
了解塑料的热变性,成型工艺的温度控制,成型工艺和成型设备的选择。
2.塑料模具的设计:
理解塑料模具的设计原则,如冷却系统的设计、模具的结构、规格测量等。
3.塑料成型的表面处理:
介绍一些常用的塑料上表面处理的方法,如冲孔、抛光、喷砂、涂漆、电镀等。
4.塑料制品的检验与评价:
学习塑料成型和表面处理及制品检验标准的基本原理,学习塑料制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型:
采用讲授型加实践,以课堂讲解为主,讲述技术原理,并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加以讲解,以此深化学生对塑料成型工艺的理解;
2.实践型:
采用实际的方式,在实验室里实验各种塑料成型技术及表面处理的方法,以达到及时掌握手段,做到知行合一;
3.讨论型:
在实践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研讨,全面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达到增强学生对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取了实训中心的考核方式,在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平时的习题练习,不定期的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还会进行一次综合考试,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第一章:塑料成型工艺概述1.1 塑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塑料的定义与特性塑料成型的定义与分类1.2 塑料成型工艺流程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成型设备选择成型工艺参数设定1.3 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不同塑料的成型特点常见塑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塑料材料的性质与选择2.1 塑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电性能2.2 塑料的成型性能流动性能热性能收缩与翘曲性能2.3 塑料材料的选择塑料选材原则常见塑料材料介绍第三章:塑料成型设备3.1 塑料成型设备分类注射成型机挤出成型机压制成型机吹塑成型机3.2 主要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挤出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3.3 塑料成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四章: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4.1 模具的基本结构与分类冷模具热模具4.2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模具设计的原则模具设计的步骤4.3 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模具尺寸与精度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模具的冷却与加热第五章:塑料成型工艺参数设定与调整5.1 成型工艺参数的定义与作用温度压力速度时间5.2 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5.3 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与方法工艺参数的控制与调整技巧第六章:塑料注射成型工艺6.1 注射成型工艺流程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模具的加热和冷却注射成型周期6.2 注射成型参数设定与调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6.3 常见注射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七章:塑料挤出成型工艺7.1 挤出成型工艺流程挤出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挤出机的选择与调整挤出成型参数设定7.2 挤出成型设备与模具挤出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7.3 常见挤出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厚度不均匀表面质量问题产品的强度和韧性不足第八章:塑料压制成型工艺8.1 压制成型工艺流程压制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压制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压制成型参数设定8.2 压制成型模具设计要点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与分类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8.3 常见压制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开裂和变形产品尺寸不准确表面质量问题第九章:塑料吹塑成型工艺9.1 吹塑成型工艺流程吹塑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吹塑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吹塑成型参数设定9.2 吹塑成型设备与模具吹塑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吹塑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9.3 常见吹塑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十章:塑料成型工艺的优化与控制10.1 成型工艺的优化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10.2 成型工艺的控制技巧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工艺参数的调整技巧10.3 成型工艺的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塑料的基本性质、成型性能及选材原则解析: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进行成型加工至关重要。
太原科技大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模具教研室《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后进行的针对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设计工作,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作用是:1.巩固与扩充《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非金属材料》等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学习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强化工程计算、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进行塑料制件设计的实际训练,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学习对塑料件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学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培养和提高模具设计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完成塑料制件设计,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完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塑件的注射模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注射模具设计使用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掌握成型另件工作尺寸计算,受力另部件强度,刚度计算;掌握选择注射机的原则和方法,选择注射机,确定型腔数;确定成型方案;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二、模具设计要点及与注射机的关系。
1、模具设计要点:<1>熔体的流动情况:流动阻力,速度,流程,重新融合,排气.<2>熔体冷却收缩与补缩.<3>模具的冷却与加热.<4>模具的相关尺寸与注射机关系.<5>模具的总体结构与零部件的结构,考虑模具安装与加工强度,精度. 2、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注塑机的技术规范:类型,最大注射量,最大注射压力,最大锁模力,最大成型面积,最大最小模厚,最大开模行程,定位孔尺寸,嘴喷的球面半径,注射机动模板的顶出孔,机床模板安装螺钉孔或丁字槽的位置与尺寸。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通过模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模具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业的基本素职。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塑件形状:以盖状零件为例设计注塑模具,塑件形状、尺寸、公差等自行拟定。
例如:塑件说明:塑件材料为ABS。
采用注射成型,进行大批量生产,以满足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
技术要求:1、壁厚均匀;2、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3、脱模斜度30'~1°;4、模具结构设计要求:根据塑件大小设计成多型腔或单型腔模具。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塑料制件图一张(A4)(手工绘图,或用计算机绘图)(2)绘制塑料注射模装配图一张(A2及以上,根据塑件尺寸自行选择,及以细节表达清晰为准)(必须手工绘图)(3)绘制模具零件工作图2~3张(手工绘图,或用计算机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设计过程详细,图文并茂)注意:图纸的线形、标注、公差等严格按照机制绘图标准执行。
(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步骤(仅供参考,可自行安排)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塑料成型与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塑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常用工艺参数。
2.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具结构及其在塑料成型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具备分析模具结构合理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并能够进行模具零件的拆分和组装。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注塑机的基本操作流程,具备独立完成塑料件成型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塑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我国制造业的自豪感。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塑料成型基本原理:包括聚合物熔融、流动、冷却、固化等过程,以及成型过程中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塑料成型理论基础2. 常用塑料成型工艺:介绍注塑、挤塑、吹塑等常用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塑料成型工艺3. 模具结构及设计:分析不同类型的模具结构,如两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等,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具结构与设计4. 模具CAD设计:教授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教材章节:第四章 模具CAD/CAM技术5. 注塑机操作与调试:介绍注塑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五章 注塑机与设备6. 塑料件成型与质量控制:分析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原因,讲解质量控制方法。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教案(~学年第学期)学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任务组成;每个教学任务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任务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任务组成;每个教学任务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任务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任务组成;每个教学任务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任务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单元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单元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包括2~6个学时。
2.检查与评价可以每个单元一次,也可以每个学习情景一次,但每个学习情景至少检查与评价一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1.一门课程由数个学习情景(5~8个)构成;每个学习情景又可能由数个(2~4)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包括2~6个学时。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傅子霞课题:双分型面注射模(教材第94—97页)。
教学目标:1.识记模具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模具脱模过程。
2.能动手设计模具结构。
3.对模具设计产生兴趣,认识到机械设计的严谨性等。
教学重点:1.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
2.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脱模过程。
突破方法: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复杂的结构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教学难点: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脱模过程。
突破方法:将动作进行分解,逐一讲述,然后再合并动作,通过动画演示进行突破教具:多媒体课件、塑料制件。
教法:实例分析法、推理法等。
学法:模拟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复旧入新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和脱模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缺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出“一串葡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要把葡萄从葡萄藤上摘下来,制成一粒一粒的葡萄干,怎样做效率更高?由此引出双分型面注射模。
二、新授(一)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分析: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在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单分型面注射模有部分共同之处,通过多媒体给出其典型结构,采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独有结构,并结合模具功能要求,运用推理法分析每一个结构所能实现的功能。
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1.采用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可以把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在模内分离,为此应该设计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保证将点浇口拉断,还要可靠地将浇注系统凝料从定模板或型腔中间板上脱离。
2.为保证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要在模具上增加必要的辅助置,因此模具结构较复杂。
类比:通过多媒体给出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单分型面注射模所具有的,剩下的就是双分型面注射模独有的。
(1)成形零部件,包括型芯(凸模)、中间板;(2)浇注系统,包括浇口套、中间板;(3)导向部分,包括导柱、导套、导柱和中间板与拉料板上的导向孔;(4)推出装置,包括推杆、推杆固定板和推板;(5)二次分型部分,包括定距螺钉、弹簧、中间板;(6)结构零部件,包括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型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等。
长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12 月 21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1、塑件的工艺分析 (5)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5)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 (6)1.3成型工艺 (7)1.4特点 (8)2、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9)2.1确定成型方法 (9)2.2 选择成型设备 (9)2.3 型腔布置 (10)2.4确定分型面 (11)2.5选择浇注系统 (11)2.6 确定推出方式 (11)2.7 模具的结构形式 (12)2.8 模架的结构 (13)2.9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3)3.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3)3.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4)3.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4)3.3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4)3.4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5)3.4.1型腔径向尺寸 (15)3.4.2型腔深度尺寸 (16)3.4.3型芯径向尺寸 (16)3.4.4 型芯高度尺寸 (16)4、模具的装配、试模 (17)4.1模具装配图 (17)4.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8)4.3 试模前的准备 (18)4.4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8)4.5 试模 (19)4.6检验 (20)5、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机电工程学院(系、部)机制专业120116班级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题目:小勺注射模设计完成期限:自2015年12月9日至2015年12月22日共2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1、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图1 塑件图产品名称:小勺产品材料:pp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塑件尺寸:如图1所示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PP塑料又称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继尼龙之后发展的又一优良树脂品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讲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3.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和分类;4.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
二、教学内容:1.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1)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2)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区别;(3)塑料成型的工艺流程。
2.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1)常见的塑料材料及其特性;(2)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3)塑料材料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3.模具的基本结构和分类:(1)模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模具的分类及其特点;(3)不同类型模具的应用领域。
4.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2)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5.模具设计实例分析:(1)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设计合适的模具;(2)分析模具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模具设计实例的展示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通过理论讲解,介绍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互动讨论答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实践操作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课堂结束前进行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设计实例评估: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产品需求进行模具设计,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估其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PPT:包括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2.模具设计案例和实例:提前准备一些模具设计案例和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