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之汽化与液化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4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1. 将以下物质根据其物态进行分类:水、氢气、酒精、铁、氧气、二氧化碳、糖答案:- 汽态: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液态:水、酒精- 固态:铁、糖2. 现有一瓶加热中的水,温度逐渐升高,请结合水的物态变化描述以下过程:- 温度由室温升至100℃之间的过程:水从液态逐渐变为汽态,形成水蒸气。
- 温度达到100℃时的状态:水完全转化为水蒸气,此时为饱和态。
- 继续加热100℃以上的过程:水蒸气的温度逐渐升高,但不再发生物态变化。
3. 请简述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 汽化条件:在常温下,物质的温度达到或超过其沸点时,发生液态向气态的转变。
当气体与液体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时,该温度就是物质的沸点。
- 液化条件:在常温下,物质的温度降低到或低于其沸点时,气态物质会转变为液态。
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短,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吸引力。
4. 请简要说明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过程。
答案:1) 去除杂质:将原始天然气经过脱硫、脱硅、脱氮等处理,去除其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水等杂质。
2) 压缩冷却:使用压缩机将天然气压缩,并通过冷却装置降低温度。
3) 预冷:将压缩冷却后的气体通过热交换装置与正在液化中的天然气接触,达到预冷的效果。
4) 逆向布朗过程:将预冷后的天然气经过膨胀阀急剧降压,使其温度大幅下降,从而实现液化。
5. 汽化和液化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 汽化应用:汽化广泛用于能源领域,如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将固态或液态的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以提供能源。
此外,汽化还可用于一些工业过程,如冶金、化工等。
- 液化应用:液化在工业、医疗和运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液化天然气(LNG)可用作清洁燃料,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和汽车燃料。
医疗行业中,液化氧气用于供氧治疗。
液化技术还常用于制备化工原料、保存食品等领域。
6. 简述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水会比常温下沸点低?而在高压下沸点则会升高?答案:- 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较低的原因是因为水蒸气的压力与环境气压相等时,水的沸点就是环境的沸点。
2.2汽化和液化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答案】D【解析】A.将新收获的小麦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也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用塑料袋把新鲜的黄瓜装起来,黄瓜表面上方的空气就不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第1 页共27 页【答案】C【分析】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我们从吸热方面进行解决,扇扇子加快空气流动,加快蒸发,蒸发是吸热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ABD.夏天扇扇子,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扇子扇出的风和房间的空气的温度一样,所以也扇不走了热空气,也不能使空气的温度降低,ABD错误;C.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C正确。
故选C。
3.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B.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答案】A【解析】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故A说法正确;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说法不正确;第2 页共27 页C.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其中蒸发对温度没有要求,任何温度都可以蒸发,故C说法不正确;D.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它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故D说法不正确。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1.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
在以上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
【答案】汽化;液化【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条件是吸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条件是放热.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水的温度会升高,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空气尘埃中,就是“白烟”.故答案为:汽化;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和液化这两种物态变化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要对各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和应用要有所了解.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的缘故.【答案】液化放热【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是由气态到液态,液化放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液化,液化过程放热.故本题答案为:液化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和液化放热的理解和掌握.3.使气体液化可采用和两种方法;我们使用的石油液化气是在下用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温,压缩体积【解析】此题需要结合液化放热的特点进行分析,知道气体变成液体时体积会减小,故降温和压缩体积气体会液化.因为气体液化是放热的过程,所以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到液体体积会减小,故减小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石油气液化通常采用的是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温,压缩体积.【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点评:此题结合液化气生活实例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与应用,是一道应用性的题目.4.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答案】液体,体积缩小,贮存,运输【解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体比气体的体积小,很多气体燃料运输时都是转化为液态,便于储存和运输.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故答案为:液体,体积缩小,贮存,运输.【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点评:解决此题型要知道生活生产中很多情况下,为了运输和贮存都是把气体变成液体.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墨水瓶加盖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B.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答案】D【解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A、墨水瓶加盖后与外界隔绝,所以墨水无法蒸发.故A错误.B、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D、把积水扫开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正确.故选D.【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6.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了”.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缸有裂缝,水才渗出来B.是水的蒸发现象C.是扩散现象D.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根据下雨的条件(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和水缸“穿裙子”(实际上是小水珠)的原因上来分析.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会产生液化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时,虽有水蒸气在水缸表面液化,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时,水蒸气在水缸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形成一层小水珠,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是降雨的一个条件,所以降雨的可能性就大.故选D.【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根据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道联系生活题.7.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发成水蒸气C. 铁块加热后变红D.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2.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B. 霜融化成水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雾D. 雾滴落成水3. 汽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4. 液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5.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容易汽化?A. 铁B. 水C. 酒精D. 玻璃二、填空题6.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______汽化和_______汽化。
7. 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来实现。
8. 蒸发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发生在液体_______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0.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
三、判断题11. 汽化过程是吸热过程,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
()12.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但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则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13. 汽化和液化是可逆过程。
()14. 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气体。
()15. 露水和霜都是液化现象,但露水是水蒸气液化,霜是水蒸气凝华。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17. 为什么说蒸发具有致冷作用?18. 请解释为什么在高山上水的沸点会降低?19.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温度?20.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室外的水管容易破裂?五、计算题21. 假设有1千克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到100℃,然后全部汽化成水蒸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汽化热为2260J/g。
求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热量和水全部汽化所需热量。
六、实验题22.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沸腾时的温度和沸腾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水结成冰B.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C. 冰融化成水D. 铁块熔化成铁水2.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雾的形成B. 冰融化成水C.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D. 铁块熔化成铁水3. 以下哪种现象是汽化过程中的蒸发?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4. 以下哪种现象是液化过程中的凝结?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5.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汽化和液化都不需要热量交换B. 汽化和液化都需要吸收热量C.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D. 汽化需要放出热量,液化需要吸收热量二、填空题6.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8. 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9. 液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10.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_________汽化现象。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四、计算题12. 假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100克的水被加热至100摄氏度,如果水全部蒸发成水蒸气,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C,水的汽化热为2260 J/g)五、实验题1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水的蒸发过程,并说明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六、论述题14. 论述液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判断题15.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都需要吸收热量。
()八、应用题16.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如果将水加热至120摄氏度,水会立即沸腾吗?为什么?九、分析题17. 请分析为什么在夏天,人们喜欢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降低室内温度。
练习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淸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___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 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虽水蒸气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__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一117匸、沸点是78°C:水银的熔点是一39匸、沸点是3579。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农明________________ ;-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衣明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种透明的、沸点为13. TC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_ 时需耍_______ 热的原理。
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 __________________ 时要 _______________ 热(填吸或放).8、为了缓解五•期间炎热,世陣园内启动了•种降温设施,这种“降温明星”就是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整个世博园的雾喷区域约18万平方米,喷雾后15分钟内,3米范围内温度会降低6°C,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a C-5a C。
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__ ___态变为__ _ __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过程要_____ ___热,汽化的形式有____ __和____ _两种。
2、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图1)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图1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物质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液化放热—A./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秋天早晨,小草上结有露珠D、太阳出来后,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B、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C、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D、大雾的形成7、若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8、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_______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增大物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蒸发。
\甲、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乙、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用火烤一烤[9、下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习题(含答案及解析)汽化和液化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放热C.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B.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D.蒸发可以在任意温度下发生2.如图所示,夏季清晨昆虫和植物上有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又消失了,关于“露珠”的形成和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液化B.汽化、液化C.液化、熔化D.液化、汽化3.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要使纸燃烧的温度较高。
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4.如图划分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革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0℃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滚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进程中不吸热,温度也稳定5.有三支温度计,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以上说法都不对第1页,共14页6.如图所示,是物质A从固态(初温−50℃)到液态最后沸腾(沸点100℃)时温度随时间变革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质A的熔化时间持续了2minB.6min后物质A全部变成气态C.4min时液态物质的含量大于8min时液态物质的含量D.加大火力可使物质A的沸点跨越100℃7.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产生的汽化征象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产生的液化征象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打火机内的物质是用降高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B.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的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被100℃的水烫伤一样严重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水液化时要放热9.夏天,XXX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液化和汽化基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A.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汽化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C.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D.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3.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4.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东西。
那是什么呢?原来那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吸热B.升华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5.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6min的数据B.从第4min起,水仍然吸热C.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D.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水的沸腾6.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10℃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凝固图象7.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需要吸热,蒸发不需要吸热B.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C.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D.蒸发和沸腾都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蒸发和沸腾9.下列做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葡萄放在通风处晒制葡萄干B.夏天扇扇子会感觉到凉爽C.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D.把瓶里剩下的“二锅头”酒用瓶盖盖好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0.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用久的灯丝变细了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答案】B【解析】解:A、灯丝由于升华,会使用久了的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C、雪通过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C 错误;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衣服中的水由于汽化变为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2.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A. 可达100. °CB. 可达117. °CC. 可达121. °CD. 取决于加热时间【答案】B【解析】(1)水的沸点与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2)从表中可以看到1.80×105 Pa压强下,对应的沸点应该是117. °C.故选B.3.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答案】D【解析】A、铁块熔成铁水,发生的是熔化,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汽化,故B错误;C、河水结成冰,是凝固,故C错误;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故选D4.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答案】B【解析】刚进屋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B.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一定要搞清熔化、汽化、升华和它们的反过程凝固、液化、凝华这些概念,然后根据物体先后的状态来进行判断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其原因是。
装订线学 校:富太镇中心学校 班级: 姓 名: 考号:第四章物态变化之汽化与液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2.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3.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 )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60℃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5.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6.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下面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7.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8.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B.迅速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 9.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10.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 11.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16 图4—17 A.在图象的AB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B.在图象的BC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C.在图象的AB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D.在图象的BC 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12、如图4—1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B.不变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13、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就不见水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4、如图4—17所示,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5、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16、.以下现象中与蒸发无关的是( )A 、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冰棍会冒“白气”B 、喝开水前用嘴吹一吹,使表面上的水温度降低C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D 、即使在10℃的温度下,也会有水蒸气产生17、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要严重,这是因为 ( )A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B 、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C 、沸水汽化时要吸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大量的热18、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19、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20、.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气”,是()A、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21、下面关于蒸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时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B.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C.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时向外界放热2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B.水结冰C.冬天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D.夏天,晾在绳上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23、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热量. ()A.液化B.熔化C.汽化D.吸收24、关于晶体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25、下列各例中属于物质液化现象的是()A.卫生球日久天长逐渐变小或消失B.在草、荷叶上出现露水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D.海波加热到48℃变成液态的海波26、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27、给盛在开口容器中的温度是15℃的水加热到30℃,则容器中水的质量将______,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A.减小B.水蒸发C.不变D.增多28、关于液体蒸发快慢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D.以上论述都不太正确2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C.病人发烧时常用冷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30、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A.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凝结成水珠C.夏天要大量用水,水压很高,有少量水分从管壁有微孔渗出D.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少量水分从管壁的微孔渗出二、填空题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5.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7.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8.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9.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10.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11、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12、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沸腾现象消失,温度降低.当对烧瓶抽气时,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如图所法,这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填空12题填空17题图4—14 图4—15装订线装订线学 校:富太镇中心学校 班级: 姓 名: 考号:13、夏天扇扇子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使皮肤表面汗液________.14、蒸发是液体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15、我国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___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16、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17、图所示是做________实验的装置图,若烧杯中的水已烧开,酒精灯仍在继续加热,则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18、液化是_______的相反过程,通常是气态的物质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液化,如果采用________的方法可使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19、烧饭时,掀开锅盖会有水珠从锅盖内壁上滴下来,这些水珠是锅里的水________形成的水蒸气经________后形成的.20、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时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过程中,先是水发生_______,后是水蒸汽发生________.21、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与其相反的过程叫________. 三、实验题1.物质从液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图4—14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2.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发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__________比水高.3.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4—15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4.举出在自然现象中水蒸气液化的两个实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5.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里的..6.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通过小镜子的反射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7.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壶内水蒸气有一定压强,一部分水蒸气从壶嘴冲出来时有较大的速度,在壶嘴附近还来不及放出足够的热,没有__________成小水珠,所以看不到“白气”,水蒸气跑到一定距离后,放出了足够的热,温度降低__________成了小水珠,就看到了“白气”.8.请简单扼要地回答 (1)为了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常使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氯乙烷液体,它能把皮肤冷得处于麻木状态.这种局部“麻醉”所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2)人被雨淋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容易患感冒?(3)在小组活动时,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0g100℃的水和10g100℃的水蒸气对人体造成的烫伤,哪一种严重些?小红立刻回答:“一样严重,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 你认为小红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4)“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说雪后的睛天积雪融化时,虽然阳光充足,有时却比下雪天还冷.这是什么原因?9.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夏天,大家常用扇子或电风扇来降温;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冷.这些事实使小明猜想:风能导致气温的降低.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把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写在下面.(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四、简答论证题:人们常常将很烫的开水在两个杯子之间倒来倒去,过一会儿开水就能饮用了,这是什么道理?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二是保证继续吸热,在“扬汤止沸”过程中,被扬起的汤和空气发生热传递,结果使锅中水的温度降低,低于沸点,使沸腾的条件不满足,沸腾现象停止,但由于锅下热源继续加热,使锅内的水又很快达到沸点,沸腾现象继续发生,因此,“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是把热源抽掉,液体因沸腾的条件被破坏而终止沸腾,因此“抽薪”才能彻底止沸.2.答案:B解析:水蒸气和热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气体.我们能看见的“白气”不是水蒸气和热空气.选项A 、C 不正确.假如我们用手靠近“白气”会感到手湿,靠近白烟就不会有湿的感觉,选项D 不正确.“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的小水珠.3.答案:C解析:扇扇子会使空气流动形成风,流动的空气与不流动的空气的温度相同,不会因为流动温度下降,夏天空气的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空气从人体吸热很少,而且与是否流动无关.所以选项A 、B 均不正确.夏天,人体表面会出现一层汗水,如果空气不流动,汗水不易蒸发,人们会感觉天气闷热,扇扇子使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汗水蒸发也加快,汗水蒸发时从人体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所以选项C 正确.4.答案:D解析: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但是在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的沸点是要发生变化的,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所以水在60℃沸腾是可能的.用纸盒烧水我们做过,这是可能的.液体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这也是可能的.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为-38.8℃.所以温度还不到-60℃,就已经凝固成固态,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不可能的.5.答案:AD解析:液化有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的办法不能使所有气体液化,有些气体必须使它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同时液化还是个放热过程,所以选项A 、D 正确.6.答案:D解析: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因此提高了水的温度,吹出的风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人在干手时,都是把手张开的,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积.7.B8.C9.D10.A11.D12、B ;13、C ;14、B ;15、D21、B22、D23、B;D24、B25、B26、D27、A;B28、D29、B30、B二、填空题1.液,气,蒸发,沸腾,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2.的汽化,水蒸气,水蒸气,保持不变3.沸点,沸点,1004.汽化,表面,吸,降低5.降到足够低时,压缩体积,放6.降低了,致冷7.蒸发,蒸发,热,降低8.不能9.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 10.压缩体积11、压缩气体体积12、略13、蒸发 14、任何,液体表面15、普通温度,压缩体积 16、压缩体积17、略18、汽化,压缩体积19、汽化,液化 20、汽化,液化21、液态,气态,液化 三、实验题1.气;蒸发;沸腾;乙2.沸点3.吸热;低;少4.①雾;②露珠5.降低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压缩体积6.防止水蒸气遇到镜子发生液化看不清7.液化;液化8.(1)氯乙烷沸腾时吸热.(2)因为湿衣服中的水分蒸发要吸热,有致冷作用.(3)不正确.应该是被10g100℃的水蒸气烫伤更历害.因为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要放热.(4)因为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的过程,要放热,所以气温不会太低;而化雪是熔化过程,要吸热,使气温降低.9.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提示:找一支寒暑表,一把扇子,在不同室温下,用扇子对着寒暑表的玻璃泡扇,观察寒暑表的示数是否变化.10、(1)如下图所示(2)99℃(3)小气泡,缩小,变大,破裂四、论述题:倒来倒去,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而蒸发要吸收热量,蒸发快,吸热也快,故水就凉得快一些了装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