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临床医学、影像医.docx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临床医学、影像医.docx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临床医学、影像医.docx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临床医学、影像医.docx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第一部分、A 型选择题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0.沙眼

E.体癣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B. 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 影响核酸复制

D. 与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 损伤细胞膜

5. 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 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貞接观察到

D. 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 将细菌接种衣固体培养屮有助于鉴别细菌侑无鞭毛 6. 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谋的是: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不真接引起疾病 C.

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 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 川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葡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 10 倍 B. 100 倍 C. 400 倍 D. 900?1000 倍

E. 10000 倍

&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醉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 红色和紫色 B .紫色和紫色 C.

紫色和无色 D .无色和无色

E. 无色和紫色

9. 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

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

C. 了解细菌致病性

D. 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A.单细胞 C. 对抗生索敏感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 肽聚糖含最少 C. 对溶菌酶敏感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D. 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B. 缺乏五肽交联桥 D. 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10.在白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细菌:

A.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

B.体积小,相对表瓯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代谢类型多样化

D.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

E.具有多种酶系统

11.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是选用细菌生长的: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

12.有关“热原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B.是细菌的内毒素成分

0.微量热原质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

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12VC, 20min)破坏

E.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

13.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

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

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

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

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

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14.消毒是指:

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緊殖

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15.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

A. 100°C, 15?20min

B. 121. 3°C, 15?20 min

C. 100°C, 10 min

D. 121.3°C, 10 min

E. 160°C, 2h

16.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A.破坏酶系统

B.损伤细胞膜

C.干扰DNA复制

D.干扰蛋白质合成

E.干扰肽聚糖合成

17.细菌毒力岛:

A.是一个分了量较小的染色体DNA片段

B.往往位于rRNA基因位点内或附近

C.是较稳定的DNA区域

D.毒力岛与该菌染色体DNA的密码使用有明显差异

E.毒力岛两侧均有同向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18. 细菌间的转导是: A. 通过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B. 通过普通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C.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D. 以烈性噬菌体为媒介

E.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 片段

19. 白喉棒状杆菌由无毒株变成产毒株的原因是由于: A. 溶原性转换 B.接合

C.转导

D.转化

E. 转座

20. 细菌DXA 的转化是否成功与哪一项无关: A. 受体菌是否处于感受态 B. 转化的DNA 片段的大小 C. 供体菌DNA 的浓度

D. 体体菌DNA 片段是否与受体菌基因纟R 有同源性

E. 进入受体菌的转化因了应是双链DNA 21. 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

项是错误的:

A.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

B. IIfr 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

C.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

D. F ,菌与F —菌进行接合后,

E.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后,

22. 有关“细菌毒力增强或减弱”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一般因光滑型菌落变成粗糙型菌落而增强 B. 通过易感动物传代而减弱 C. 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传代而减弱 D. 失去形成菌毛的能力而增强 E. 溶源性转换后,可能减弱 23. 市基因突变造成的耐药性: A. 由抗生素诱导产生 B. 较易在细菌之间转移 C. 多为对单一抗生索的耐药性 D. 不稳定

E. 发生耐药性变界的是群体屮的全部细菌 24. 有关“质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为闭合环状双链DNA B. 具有白我复制的能力 C. 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因载体 D. 不能通过转导方式在细菌之间转移 E. 可在不同种属的细菌间转移 25. 较少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转移的是F 质粒

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

转移的是染色体基因和F 质粒 失去F 质粒 F+菌不变为F —菌

A.金黄色術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A族溶血性链球菌

26.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生化机制主要是:

A.产生灭活酶

B.靶位改变

C.减少药物吸收

D.增加药物排出

E.旁路代谢

27.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

A.大剂量使用抗生索

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索

C.使用广谱抗生素

D.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E.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使用抗生素

2&导致菌群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

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株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

E.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29.条件致病菌感染:

A.均为内源性感染

B.均为医院感染

C.是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D.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

E.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30.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谋的:

A.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

B.在用抗生索治疗原发感染的同时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C.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

D.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

E.多由I耐药菌引起

31.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人们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

B.感染对象主要是医务人员

C.主要由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引起

D.病原体来源广泛

E.病原菌常具有耐药性

32.有关“超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需经过抗原提呈细胞的处理,才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

B.能直接激活T细胞增殖

C.仅需10-1加01就能诱发免疫应答

D.具有毒性作用

E.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33.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屮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疗性屮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4.可侵入人体血液的细菌是:

A. A喉棒状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35.有关“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谋的:

A.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菌感染

B.抗毒素的屮和作用主要针对外毒素感染

C.SIgA主耍阻挡致病菌定植

D.抗体与细菌结合肓接杀死胞外菌

E.血-脑脊液屏障可保护屮枢神经系统

36.有关“Toll样受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谋的:

A.是一种跨膜蛋H

B.表达在感染早期肓接接触病原体的细胞

C.不能诱导凋亡信号

D.能调控天然免疫向获得性免疫的转变

E.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

37.目前可用类毒素进行预防的疾病是:

A.伤寒与H喉

B.破伤风与波状热

C.破伤风与结核病

D.白喉与破伤风

E.百日咳与白喉

38.注射或接种哪一项而获得免疫的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A.破伤风抗毒素(TAT)卡介苗(BCG)

C.百口咳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0PV)

E.白喉类毒素

39.有关“核酸疫苗”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免疫途径多种

B.由免疫原编码基因与载体(如质粒)组成

C.免疫维持时间短

D.可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安全性好

40.抗毒索: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0.可屮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屮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防过敏反应

41 .直接涂片镜检:

A.不能快速诊断细菌感染

B.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杏

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

E.以上都不是

42?47.下篇短文屮,毎一段可能有1处或多处明显错谋。每读完一段后,请选择可能存在的错

误数(注意:整篇短文有13处明显错误)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舉的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放大1000倍左右才能看到。粘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青霉素能干扰交联桥的形成,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可导致细菌死匚。而人体细胞屮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故青霉素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

42. A. 1 B. 2 C. 3 D.4 E. 5

多数细菌细胞壁受损示,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上仍能缓慢生长而成为细菌L烈。细菌L 型呈高度多形态性,大多为革兰染色阴性。L型的了代细菌仍保有亲代的遗传特性,去除抑制物示能返祖而恢复原有的形态。某些细菌L型仍有致病力,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有关,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头抱菌索、链霉索、青霉索等)治疗过稈中发生。

43. A. 1 B.2 C. 3 D.4 E. 5

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最、侵入部位和机体的免疫力。侵袭力和毒素构成细菌毒力,其物质基础是细菌的菌体结构和代谢产物。粘附是细菌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与粘附有关的菌体表面结构主要有性菌毛和毛发样突出物,菌毛的粘附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例如:肺炎球菌常侵犯血管内皮或脑膜,而与其生物学性状相近的淋球菌常选择泌尿生殖道或眼结膜。有些细菌能产生侵袭性酶,能促进细菌的肓接扩散,如A群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扩散因了、链激酶和链道酶等。许多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菌体结构,如肺炎链球菌的荚膜、A群链球菌的M蛋片、破伤风梭菌的芽胞、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等。

44. A. 1 B. 2 C. 3 D.4 E. 5

细菌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均不耐热,在60?80C下作川30分钟即可破坏,注入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的毒性远比内毒素强, 对机体的纟ft织器官具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病变。各种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由类脂A、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0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毒性作用由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决定,因此,由内毒素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相似。内毒素只有当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它可经甲醛液脱毒形成类毒素。

45. A. 1 B.2 C. 3 D.4 E. 5

总Z,所有病原菌进攻人体不外乎利用侵袭力和毒素。多数病原菌同时具有侵袭力和毒素, 如霍乱弧菌;有的病原菌以产生毒素为主,如破伤风梭菌侵袭力很弱,但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索,不需任何突破机体防线的侵袭力;有的以侵袭力为主,如肺炎链球菌不能产生毒索,但能凭借荚膜冲开吞噬细胞的防线,主要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由于细菌菌体结构、代谢产物、以及生长繁殖所需条件的不同,备种细菌的致病性有很大的差异。

46. A.O B. 1 C. 2 D. 3 E. 4

47.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感染具有病灶局限化的特点,原因在于该菌能产生:

A.溶索

B.肠毒索

C.透明质酸酶

D.血浆凝固酶

E.链激酶

48.风湿热患者的心脏瓣膜损伤主要原因是:

A.抗链球菌溶素0循环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

B.链球菌溶索0介导的毒性作用

C.M蛋白的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

D.化脓性链球菌在受损心脏瓣膜上大量繁殖

E.M蛋白的毒性作用

49.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粪肠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白假丝酵母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50. 区分肠杆菌科屮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匍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动力试验

D.革兰染色法

E. 血清学试验

51. 未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过的伤员,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最好立即注射: A. 破伤风类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E. 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52.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 A. I 型超敏反应 C. III 型超敏反应 E.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反应

53. 下述哪一项检杳不能协助临床诊断: A. 末梢血涂片,姬姆萨染色找到疏螺旋体 B. 咽拭了涂片找到细胞内革兰阳性双球菌 C. 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D. 脑脊液涂片找到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E. 假膜中找到具异染颗粒革兰阳性棒状杆菌 54. 细菌与所致疾病正确组合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一烧伤感染 C.炭疽芽胞杆菌一气性坏疽 E.脑膜炎奈瑟菌一乙脑

55. 在发病第一周常规血培养是阳性结果, A. 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 B.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C. 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炎 D.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 E.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

56. 能引起食物屮毒,但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肉毒梭菌

E.副溶血性弧菌

57. 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原体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屮生长的最小微生物: A.登革出血热 B.波浪热 C.回归热

D.沙眼

E.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58. 具有特殊发育周期的病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 B.肺炎衣原体 C.恙虫病立克次体 D.肺炎链球菌 E. SARS 冠状病毒

59. 病原性钩端螺旋体的培养特性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长缓慢

B.常用Korthof 培养基 B.破伤风抗毒索 D.抗生素

B. II 型超敏反应 D. IV 型超每攵反B.布鲁菌一I 叫归热 D.流感嗜血杆菌一流感 该患者所患疾病很可能是:

C.培养基中需加血清

D.最适生长温度为:37°C

E.最适pH7. 2?7. 6

60.由黄|11|霉菌和寄生|11|霉菌所产生的黄|11|霉索损害人体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肝脏 C.造血器官 D.屮枢神经系统

E.皮肤

61.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根木区别在于病毒: A.可通过细菌滤器 C.缺乏完整的酶系统 E.对抗生素不敏感

62. 病毒核衣売的化学纽.成主要是: A.核酸 C.核酸和蛋白质

E.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类 63. 逆转录病毒复制的方式是:

A. RNA-RNA : DNA 杂交体ds DXA-整合于细胞DNA-转录mRNA

B. RNA-RNA : DNA 杂交体一ds DNA-转录 mRNA

C. RNA-> 转录 mRNA

D. RNA-*RXA : DNA 杂交体一转录 mRNA

E. RNA-* RNA : RNA-转录 mRNA

64?有关“病毒的早期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病毒的结构蛋白 B. 在病毒了代核酸复制前合成 C. 能抑制宿主细胞的代谢 D. 为病毒转录所需的调控蛋白 E. 为病毒核酸的复制提供酶 65. 病毒衣売的功能不包括: A.保护内部核酸 B.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 C.具有特异抗原性

D.有辅助感染的作用

E.承受内部5?20个大气压的渗透压

66. 有关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 有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对热的耐受性强

C. 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D. 脂溶剂能破坏所有病毒

E. 病毒对抗生素敏感

67. 不侵犯屮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E.狂犬病病毒

68. 不能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乙型肝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

B.寄生在易感的活细胞内 D.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B.蛋白质 D.脂蛋白和糖蛋白 B.脊髓灰质炎病毒 D.汉坦病毒

B.风疹病毒 D.艾滋病毒

E.乙型脑炎病毒

69.慢发病毒感染与慢性感染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A.潜伏期很长

B.必有原发感染

C.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

D.不出现症状

E.多为进行性、亚急性,并往往造成死亡

70.不能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是:

A.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

C.细胞培养

E.器官培养

71.肿瘤病毒致肿瘤作用的关键是:B.动物接种D.鸡胚接种

A.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整合

B.病毒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内

C.使正常细胞带上肿瘤抗原

D.病毒带有RNA和逆转录酶

E.改变细胞膜表面的正常抗原

72.有关“干扰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课的:

A.由病毒基因编码

C.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E.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73.清除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是:

A.干扰素

C.非屮和抗体

E.补体

74.病毒屮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

A.直接杀死病毒

C.阻止病毒吸附

E.阻止病毒脱売B.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0.能限制病毒在细胞间扩散

B.杀伤性T细胞

D.屮和抗体

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

D.通过调理作用增强机体的吞噬功能

75.使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时,哪一项不属于潜在性的危险因素:

A.冋复为有毒力病毒

B.进入人体非寻常部位引起并发征

C.活化其它潜伏病毒

D.引起持续感染

E.对宿主免疫系统刺激过强而引起免疫麻痹

76.下列“抗病毒药物-疾病”纟R合屮,哪一项是错误的:

A.oseltamivir(达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B.无环鸟廿(ACV)-单纯疱疹

C.齐多夫定(ZDV或AZT)-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拉米夫定(3TC)-乙型肝炎

E.丙氧鸟甘(GCV)-巨细胞病毒感染

77.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A.用干扰素

C.用免疫血清

E.使用核昔类药物B.疫苗接种

D.隔离治疗带毒者

78.最易发生变异而造成疾病流行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流感嗜血杆菌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流行性感冒病毒

79. 有关“SARS 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种双链DNA 病毒 B. 可用Vero E6细胞培养 C. 病毒颗粒外形如冠状

D. 可能通过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E. 有家庭聚集和医院聚集传播的特点

80. 在我国引起婴幼儿秋季流行性腹泻的病毒主要是: A.杯状病毒 B. ECHO 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基病毒

E.肠道腺病毒

81. 患者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饮水,茯至闻水声等轻微刺激均可引发痉挛,该疾病是: A.

破伤风 鼠疫

C. 狂犬病

D.肉毒屮毒

E.流行性脑膜炎

82. 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内的e 抗原(HBeAg ) A.C 基因

C.C 基因+PreC 基因

E. S 基因+PreSl 基因+PreS2基因 83. 丙熨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C.母婴传播 E.输血和共用注射器

84. 除了 HBV 感染,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A. IIAV B. IICV C. HDV D. EBV

E. HHV-8

8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特点不包括: A.基因重叠 B.完全闭合的环状双链DNA C.易发生基因突变

D.能与肝细胞DNA 報合

E.能编码具有反式激活功能的蛋白

86. 有关“单纯疱疹病毒I 型”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在易感细胞屮培养时,能形成包涵体 R.主要引起人体腰部以上粘膜或皮肤的局部疱疹 C. 与唇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D. 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 E. 潜伏期用常规方法能分离培养出病毒

87. 某患者疑为HIV 感染,EL1SA 法检测HIV 抗体阳性,还需做哪一项试验方可确证: A. 1种Gap 蛋白(如P16/17)抗体阳性

R. 2种Gap 蛋白(如P16/17和P24/25)抗体阳性 C. 1种包膜蛋H (如gpl20)抗体阳性

D. 1种包膜蛋白(如gp41)抗体阳性和1种Pol 蛋白(如P32)抗体阳性

的编码基因是:

B. PreC 基因 D. S 基因

B.性接触 D.节肢动物叮咬

E.2种Pol蛋白(如P32和P51)抗体阳性

8&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谋的:

A.有包膜病毒

B. 含逆转录酶的DNA 病毒

C. 主要攻击CD4+T 淋巴细胞

D. 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育传播

E. 易发生变异

89. 在我国,列入法定管理和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有8种,其病原体可能是下述哪一组: A. 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乙型肝炎病毒、白假丝酵母菌

B. 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 ?K 、杜克嗜血杆菌

C. 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皮肤癣菌、人乳头瘤病毒

D. 巨细胞病毒感染、皮肤癣菌、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

E. 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 ?K 90. 有关“肮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对蛋白酶有抵抗力 B.对核酸酶敏感

C.对干扰素不敏感

D.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

E. 病理改变部位多在屮枢神经系统

第二部分B 型选择题

91-93 A.蚊 C.蜩 E.嫡

91. 登革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 92.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 93. 鼠疫的传播媒介是: 94-96

A. 间隙灭菌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E.巴氏消毒法

94. 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 95. 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屮,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 96. 常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生物药品等的除菌方法是: 97-99

A. 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变性坏死

B. 激活腺廿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 浓度升高,促进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

C. 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

D. 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

E. 抑制多种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97. 白喉毒索的作用机制是: 98. 霍乱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99.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100-102 A.钩端螺旋体 B.痢疾志贺菌 C.霍乱弧菌

D.伤寒沙门菌 B.蚤 D.虱

流通蒸气消毒法

D.滤过除菌法

E.肠岀血型大肠埃希菌

下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由上述哪种病原体引起:

100.一印度工人,突发大量水样泻,由于每小时约0.5L液体的丢失,患者很快出现紫

纟II及重度脱水症状,肠鸣音减弱,低血压,血容量减少,其排出物呈等渗,暗视野显微镜检杳,发现逗点状微生物。

101.一个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屮,吃小店岀伟的汉堡包,冋家3d后,出现剧烈腹部痉挛疼痛和多次血便,伴发热、呕吐。入院示检杏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常规粪便培养发现有革兰阴性杆菌,有动力。

102.-pq川农民,因发烧、周身无力,鼻出血:3d而入院。3d前开始周身无力,肌肉痛,特别迅腓肠肌痛,病情逐渐加重,卧床不起,近口流鼻血多次不止。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细链状微生物。

103-105

A.咽漱液

C.血液

E.尿

103.分离狂犬病病毒最好采取:B.粪便D.脑组织

104.分离SARS冠状病毒最好米取:

105.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最好采取: 106-108

A. RNA多聚酶C. DNA聚合酶E.逆转录酶

B. RNA 酶D. DNA 酶

106.HC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主要原因是HCV的哪种酶缺乏5,->3,校正功能:

107.HBV突变率较一般DNA病毒高,主要是因为HBV哪种酶在DNA复制的逆转录过稈屮缺乏校正功能:

108.IIIV具有十分高的变异率,比DNA病毒高100万倍,这是由哪种酶所引起的:

109-110

A.巨细胞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E.人类嗜T细胞病毒

109.与鼻咽癌冇关的病毒是:B. EB病毒

D.人乳头瘤病毒

110.与尖锐湿疣和宫颈癌有关的病毒是:

第三部分病例分析题

111?1113.

一名刚从海地移民到美国的5岁男童因发热、腹泻、腹部痉挛及压痛而就诊。大便检查为粘液血便,镜下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大便培养出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乳糖,无鞭毛。

111.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空肠弯曲菌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痢疾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112.病程笫5 U,婴儿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主要起因于:

A.志贺样毒素C.志贺毒索E.内毒素

B.耐热肠毒素D.不耐热肠毒素

11:3.患儿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可因下列哪组病原菌感染所致:

A.肠致病型人肠埃希菌或痢疾志贺菌

B.痢疾’忐贺菌或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C.伤寒沙门菌或痢疾志贺菌

D.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或结肠弯曲菌

E.溶血性弧菌或痢疾志贺菌

114?118.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14.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腺腺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115.从临床标木屮分离培养该病原体时,应注意的事项屮正确的是:

A.标本要保湿冷藏,立即送检

B.采用鸡胚培养法或纟R织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

C.最适宜培养基是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D.应选用高渗、含10%?20%血清、低琼脂培养基

E.初次分离培养时不需供给5% C02气体

116.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抱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索

D.磺胺药物

E.万古霉素

117.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118.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屮杳不到病原菌,你认为尿道炎嚴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腺腺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I、L2或L3

119 ?122.

一个27岁妇女手臂上有一个浅蓝色溃疡,查体发现伤口周围有许多小水泡,感染部位的软组织出现脓肿、水肿,最后形成坏死、溃疡并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伴有发热和全身屮毒症状。问及近期活动时,患者说刚从墨西哥和美国中部旅游冋来,她买了许多纪念品,包括一些皮革制品和一件羊皮夹克衫。

119.患者最有可能感染了哪种病原体:

A.产气荚膜梭菌

B.布鲁菌

C.炭疽芽胞杆菌

D.鼠疫耶氏菌

E.单纯疱疹病毒

120.患者最有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

A.接触动物皮毛

B.消化道

C.吸入含病菌的尘埃

D.与患者皮肤接触

E.鼠蚤叮咬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 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 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 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 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 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 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 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 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 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 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人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重点

今天下午一临考完传染病,反响就是考的特别细,比较偏,成绩不是很高,所以大家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再好好看教材啊!这里列出的是今天跟一临同学打听出来的一些信息,因为应该是和他们一起考AB卷所以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这是今天我整理的部分如果有差请大家体谅 重点看乙肝,伤寒,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霍乱、恙虫、麻疹涉及的也很多,流腮没出题据说败血症考的不多 注意病原学、发病机制、潜伏期、病程传染源传播途径考的挺多的仔细看看基因型和表型吧 往年试题参考价值要比人卫和军医大,事实上据说军医里面一个都没有 A1A2型体比较多占大多数 以下是问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强制管理的是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哪点有利于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以冰原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有 人工被动免疫:被接种者的免疫力:马上出现持续1~2个月 流感是RNA病毒流感的外周血象变化 麻疹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水痘的隔离:到结痂 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血压升高,无脉搏增快 艾滋病的窗口期 急性黄疸肝炎和非黄疸的基础病理的不同点在于 重型肝炎主要病理改变特点用乳果糖治疗的原因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 甲肝的自然病程多久,什么时期排毒最厉害,病程 .自然病程不超过3~6周 甲肝潜伏后期及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 典型甲肝.其病程可分为三期,即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 从自觉症状开始到黄疸出现前的阶段为黄疸前期。此期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一般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有恶寒发热.极少数患者见高热寒战。最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全身疲倦,肝区疼痛。有的有关节痛,有的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有少数患者急剧腹痛.此后可见尿呈浓茶色,转氨酶升高和肝脾肿大。部分患昔有肝脏触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时间1—21天,平均…周左右。根据起病时突出症:次.分以下几型。(1)消化不良型: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上腹部 不适,肝区痛等. (2)流感型:以畏寒、发热、头痛、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消化道症状不突 出。 (3)胆道疾患型:上腹部剧痛,伴有高热、寒战、尿色加深,白细胞增多等,常被误诊为胆 囊炎或胆石症。 (4)少见类型:包括风湿型,败血症型,疟疾型及脑炎型等。风湿型有明显的肌肉关节疼痛

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

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主治医师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某某某199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某某某职工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xx年因工作突出出任某某某医院内科主任,20xx调转至111市某某某医院,担任副主任。在此期间,20xx获得某某某区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xx年获得林区医院管理年先进个人;20xx年所在的科室获得了20xx年度质量信得过先进班组。连续多年获得优秀个人称号。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现将任职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甘于奉献。在工作中做到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为人民服务的端正态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医生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心和照顾患者。 二、专业学习方面 XXXX年于xx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进修一年,XX年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获得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专学历,某某年年锦州医学院后本毕业,为了使自己的知识有全面的发展,更新理论,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某某年4月某某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进修半年。在教授和专家们的细心的教导下,解读一个又一个疑难、危重、罕见的病例。

一直以来我非常注意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理论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在一起,用于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理论。经常订阅代表中国医学发展方向的有关书刊,如《中华内科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等,通过对这些书刊的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了解医学发展的动态,从中学习新的成功的临床经验。 三、临床工作方面 XXXX年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尤其是在担任内科主任期间,组织与开展了适合林区人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工作,为心血管病人建立绿色通道,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xx人,患者的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为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在本地区首次开展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抢救了,,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室上速的患者;成功抢救顽固性心衰,,例。所在的科室工作成绩突出,百姓认可。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次接诊患者不只对病人进行药物指导还注重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作用。 每天都工作在病房、门诊,接触大量的病人。对他们倾注了无限的爱心。患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记在心上,每一个重症患者,都要认真检查,耐心会诊。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在睡梦中被叫醒,奔赴医院去参加抢救危重病人,也数不清多少次下班后,刚刚迈进家门,又踏上了返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试题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模拟试卷(A) (此试卷必须随答题纸一同上交存档,否则取消成绩)年级:专业: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40 分) 1 .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变化是C A .内质网扩张 B .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脱落 C .线粒体肿胀 D .高尔基小体形成 E .溶酶体增大 2 .下列哪种变化不属于脂肪变性 ? D A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多数脂滴 B .肝细胞内出现多数脂滴 C .心肌细胞内出现多数脂滴 D .脂肪细胞内出现多数脂滴 E .巨噬细胞内出现脂滴 3 .老年人心肌细胞内常出现的色素是 C A .胆色素 B .含铁血黄素 C .脂褐素 D .黑色素 E .福尔马林色素 4 .凋亡是细胞的 D A .液化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脂肪坏死 D .固缩性坏死 E .凝固性坏死 5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是 B A .细胞核增大 B .核缩、核碎、核溶 C .细胞浆红染 D .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E .核浆比例增大 6 .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B A .骨骼肌 B .脂肪组织 C .心肌 D .肝实质 E .脑组织 7 .纤维素样变性不见于 E A .风湿病 B .恶性高血压 C .结节性多动脉炎 D .排斥反应 E .瘢痕组织 8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出现的 C A .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B .肺泡内吞噬尘埃的巨噬细胞 C .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 .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E .吞噬黑色素的巨噬细胞 9 .槟榔肝是指 D A .肝脂肪变性 B .肝细胞肿胀 C .肝细胞萎缩 D .肝慢性淤血 E .肝硬变 10 .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B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中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纤维蛋白 1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见 B A .混合性血栓 B .透明血栓 C .白色血栓 D .疣状血栓 E .红色血栓 12 .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C A .静脉注射时 B .分娩时 C .外伤骨折时 D .输血时 E .潜水作业时 13 .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C A .溶解 B .吸收 C .机化 D .再通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复习(大题+名词解释)

一、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诱发机制为? 答:源性肝性脑病无明显诱因,外源性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上消化道出血(1)血液进入消化道,血中的蛋白质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大量氨。 (2)大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并发肾功能障碍,使尿素肝肠循环增加,尿道产氨增加。 (3)大出血造成低血容量、休克、缺氧,不仅给脑肝肾带来进一步的损伤,而且增强脑对毒物的敏感性,易诱发肝性脑病。 2电解质和酸碱紊乱(1)碱中毒时,血液中的NH4+转变为氨,提高了血氨水平,前者不易通过血脑 屏障和脑细胞膜,后者易于通过。 (2)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氨以NH4+形式排出减少,以氨的形式弥 散入血多 (3)利尿剂使用不当,降低血容量,损害肾功能,造成低钾性碱中毒,利于氨的生成与吸收。 3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严重肝疾病患者,使用镇定麻醉药品,增加脑的敏感性或者抑制中枢神经 4感染(1)肝功障碍的患者并发重症感染时,会加重肝实质损伤; (2)使分解代增强,氨的产生增多;脑能量消耗,敏感性增加; (3)感染引起的高热过度通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5便秘(1)肠容物停留时间长,氨和其它含氮物质产生和吸收增加; (2)便秘排便时腹压增加,门脉压力增大,进入体循环的毒性物质增多。 其他摄入过量蛋白质,肠产氨增加;肾衰:排氨和尿素减少;总之凡是能够增加毒性来源,提高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度,与毒性物质发生协同作用的,均可构成肝性脑病的诱因。 二、试述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它们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学说容:由于肝功能障碍,使体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障碍,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最后出现昏迷。 (1)产生:蛋白质饮食中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变为苯乙胺和酪胺苯,肝功能受损时,二者未经肝脏处理经血入脑,羟化生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即为假性神经递质。 (2)机制 1、增多的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竞争性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但生理效能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 2、去甲肾上腺素被取代后,上行投射纤维维持皮质觉醒的功能减弱,导致传至大脑皮层的 兴奋冲动受阻,大脑功发生抑制,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多巴胺被取代后,使机体协调运动的维持遭到破坏,出现扑翼样震颤。 三、氨中毒学说 容: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时候=,肝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水平增高,进入血脑屏障,引起脑代和功能障碍,导致感性脑病发生。 (a)氨增多的原因: 1、血氨清除减少(1)肝鸟氨酸循环障碍:肝功能障碍时,由于参与鸟氨酸循环的酶系统受损、底物不足或者ATP不足,使尿素合成减少,氨清除发生障碍。

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_1

---------------------------------------------------------------最新资料推荐------------------------------------------------------ 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 方案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八年一贯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八年。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在职业道德、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沟通技能、信息获取、利用等能力和素质方面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标准接轨;适应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忠诚医学科学事业,团结协作精神好,事业心、进取心强,身心健康、耐挫折、善拼搏;具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达到临床医学博士水平(M.D)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一)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 1 / 18

和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医疗卫生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二)业务素质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必备的军事与军事医学理论知识,基本的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循征医学及祖国医学理论知识。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流,并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要求在第二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第三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与知识,较强的医学实验技能;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申请学位学科的发展前沿与趋势,能独立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危急病症,初步掌握申请学位的二级学科的基本医疗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水平,并能对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完成博士论文训练与答辩;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医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文化素质要求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基本了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行为端庄、举

南方医科大学高级病理生理学中期考核历年试题

1.试述内毒素休克过程中MAPK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在内毒素休克过程中的作用 (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通路):MAPKs是一个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蛋白激酶家族。该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激活多种 转录因子,也可以在胞质内活化某些转录因子,进而调控TNF-α、IL-1β、IL-8、IL-10、IL-12、iNOS、MCP-1、ICAM-1等炎症介质的 表达。脂多糖(LPS)被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TLR4主要识别革兰阴性菌,TLR2主要识别革兰阳性菌,由此将LPS等信号从细胞膜 转导人细胞内,激活酪氨酸激酶(TK)、蛋白阳性酶C以及P42、P44、P38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进一步使核因子 (NF-KB)、NF—IL一6等转录因子激活和核易位,从而使效应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 (2)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NF-κB通路):休克病因可以激活细胞内的抑制蛋白家族I-kB(inhibitor-kappaB)激酶,从而使I-kB 的丝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并从NF-kB的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而被蛋白酶降解,而NF-kB迅速从胞质向胞核移位,结合至多种促炎细胞因子 基因启动子区的kappaB位点而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活性,导致炎症介质泛滥。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中枢环节。 2.什么是蛋白质组学?举例说明蛋白组学对于认识疾病的研究有哪些帮助。 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 举例: (1)比较蛋白质组学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寻找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标:如对膀胱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膀胱癌病人的尿液中找到包含银屑素在内的四种与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其中银屑素只存在于膀胱鳞状细胞癌病人的组织及尿液中,在移行细胞癌中难以检测其表达,因而认为银屑素是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控的指标。 (2)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肿瘤相关抗原:例如突变的抑瘤蛋白P53可在20%-40%的肿瘤患者诱发自身抗体,高表达的癌蛋白L-Myc,C-Myc亦可在某些肿瘤患者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 (3)肿瘤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可用于发现肿瘤药物作用的靶点,可用于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刷选。 (4)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结果,应用蛋白质组学有助于了解心衰时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及代偿发生的分子机制。已知临床上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胞内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因而,研究PKC在心衰中所起的作用将可能会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最新有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心衰与未心衰细胞蛋白质的变化,利用该技术,首次明确了心肌细胞膜蛋白成分和心衰细胞膜蛋白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疾病中的作用。 3.简述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及其机制 (1)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微循环淤血加重,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升高,红细胞聚集,白细胞嵌塞,血小板粘附,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甚至瘀滞,使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2)机制:休克所导致的组织缺氧、内毒素激活补体系统所形成的C3a和C5a以及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变应原等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使得微循环前阻力血管强烈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升高;细菌内毒素可以激活补体系统的激肽释放酶等也具有扩张小血管和使血管通透升高的作用;缺氧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对微血管有扩张作用;缺氧时内啡肽可以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扩张。 感染性休克——LPS(脂多糖)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细胞信号机制:内毒素休克的发生过程中,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内毒素,或称脂多糖(LPS)作用于炎性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出血、白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血浆蛋白渗出、水肿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最终引起中毒性休克,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损害的关键原因。 烧伤性休克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是引起烧伤病人体液外渗,血容量下降,导致烧伤性休克的主要因素。 过敏性休克:机体受到变应原致敏以后,产生抗体IgE,IgE与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度进入机体后,与IgE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细胞的脱颗粒反应并释放补体、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类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使微血管广泛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容量增加,血压迅速而明显地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形成过敏性休克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4.钙信号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其对机体多种功能调节的? (1)Ca2+作为细胞信使的基础,是胞浆Ca2+与胞内钙库或胞外Ca2+之间存在浓度梯度。当某种刺激使胞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时,就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 Ca2+本身的特性更有利于和靶蛋白结合,从而传递信息。 (2)Ca2+在细胞内外保持动态平衡,依赖四个主要系统维持:1、电压依赖性钙通道;2、受体或神经递质操控的钙通道;3、钙泵;4、细胞内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酸IP3)内在机制。细胞的许多功能都依赖于细胞内外极高的Ca2+浓度差存在。 (3)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信息传递和损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刺激使胞外的钙离子进入胞内或钙库释放稍增加时,可导致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大幅度增加,继而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细胞结构损伤、凋亡、死亡和细胞的退行性变等作用,因此调节细胞内

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 (4) 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4) 第二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6) 1999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6) 1999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7) 2000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8) 2000年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9)

第一部分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 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619生物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生物化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 2.等电点 3.T m值 4.酶的活性中心 5.糖异生 6.脂肪动员 7.ORF 8.氧化磷酸化 9.信号肽 10.半不连续复制 二、简答题 1.DNA螺旋结构的要点。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参与DNA复制的酶和因子。 4.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5.遗传密码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三、问答 1.列表比较蛋白质、核酸定量方法和原理(3种以上)。 2.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生理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血型

3.解剖无效腔 4.眼的汇聚反射 5.基础代谢 二、简答 1.兴奋性及其衡量指标。 2.胃运动的基本形式。 3.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 4.激素的传递方式。 三、问答 1.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及其机制。 2.突触传递的特点。 细胞生物学部分(50分) 一、简答 1.光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 2.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3.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问答 细胞骨架的概念及其各成员的主要结构成分、特点、功能。

人文与社会医学

人文与社会医学模块课程大纲 中文名称:人文与社会医学 英文名称:Humanities and Social Medicine 学时:288学时【其中:理论232学时,PBL教学48学时,临床技能8学时】 学分:14学分 适用对象: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五年制卓越创新班 授课学科: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医患沟通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 授课方式:包含理论授课、课堂讨论及问题导向学习(PBL)和临床见习(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 参与学科: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社区护理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社会医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医学心理学》: (1)姚树桥杨彦春主编.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14 (2)潘芳, 吉峰.心身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美)利文森著,吕秋云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医学伦理学》: (4)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郑明华主译. 医生该如何思考:临床决策与医学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Karen Judson, Carlene Harrison. Law & Ethics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s. 6th ed. McGraw-Hill Science/Engineering/Math, 2012 (7)王明旭主编. 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8)尹梅主编. 医患沟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健康教育学》: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黄敬亨,邢育健主编. 健康教育学.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Karen Glanz, Barbara K. Rimer, K. Viswanath.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4th ed. San Franciscl: Jossey-Bass Publishers, 2008. 《社区护理学》: 张开金主编.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Frances A. Maurer, Claudia M. Smith. Community/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health for families and populations. 5th ed. St. Louis, Mo.: Elsevier, c2013. 《预防医学》: 凌文华主编. 预防医学.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Park K. Preventive and Social Medicine. 21th ed. Banarsidas Bhanot Publishers , 2011 《流行病学》: 沈红兵,齐秀英主编. 流行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Porta M. 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5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Gordis L. Epidemiology.4th ed.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 2008 《生物统计学》: 方积乾主编. 卫生统计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孙振球主编. 医学统计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社会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_百度文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A 型题 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 A .仅在内表面 B .仅在外表面 C .仅在两层之间 D .仅在外表面与内面 E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 A .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 B .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 C .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 D .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E .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3.人体 O 2. CO 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 A .主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入胞作用 E .吞饮 5.安静时细胞膜内 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 A .单纯扩散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出胞人用 E .细胞外物入胞作用 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在静息状态下, Na +K +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 . 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 , 就有 Na +通道大量开放 C . 在动作电位去极相, K +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 . Na +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 . Na +、 K +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 ATP ,钠泵运转可使 :D A. 2个 Na +移出膜外 B . 2个 K +移人膜内 C . 2个 Na +移出膜外,同时有 2个 K +移人膜内 D . 3个 Na +移出膜外,同时有 2个 K +移人膜内 E . 2个 Na +移出膜外,同时有 3个 K +移人膜内 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 +和 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 A.膜在安静时对 K +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 Na +通透性增加 C 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 Na +— K +泵的作用 E .膜上 ATP 的作用 9.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4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2 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 Na +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 K +转入膜内 C . 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 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 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3

2018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

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大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力比多学院小编建议招生简章关注报考条件、专业信息、时间流程、奖学金及联系方式,专业目录关注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及各方向注意事项。 力比多学院教研组为各位心理学考研人整理出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到准备考研的同学。 一、院校介绍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其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2004年跟随第一军医大学整体转制,2005年发展为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在学系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各方资源成立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11人,研究员1人,主任医师2人,副高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6人。所有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13名。 在教学方面,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形成了全日制学历教育、双学位、轮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养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高级心理学人才。自2004年起开设四年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起开设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本科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17年起开设五年制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起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起开始招收心理卫生学博士研究生,2014年起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报名指导 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限时占未公布,根据力比多学院小编多年混迹心理学考研圈的经验来看,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大

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如需了解2018招生简章请参考历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研招生简章。 力比多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2f17912217.html,)教研组为各位心理学考研人整理出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到准备考研的同学。 心理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2017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00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位分委员会(040203)应用心理学 招生简章 一、研究生教育平台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1年10月创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座落在经济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学校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药学、公共卫生等16个二级学院和6所附属医院。学科涵盖医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八大领域,共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4个(传染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生物信息学、临床遗传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骨外))。共拥有1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个。 现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港澳台研究生1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名,博士

北图核心

R.综合性医药卫生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8 解放军医学杂志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4 医学争鸣15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中国全科医学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3 重庆医学24 医学研究生学报25 实用医学杂志26 广东医学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 上海医学33 军事医学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36 山东医药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合并改名为医学与哲学)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国卫生经济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国公共卫生 5 卫生研究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7 中国卫生统计 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9 中国医院管理10 营养学报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2 环境与健康杂志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4 环境与职业医学15 现代预防医学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17 中国卫生资源18 卫生经济研究19 中国健康教育20 中国消毒学杂志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2 中国学校卫生23 中国疫苗和免疫24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改名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5 中国艾滋病性病26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7 中国职业医学 R2中国医学 1 中草药 2 中国中药杂志 3 中药材 4 针刺研究 5 中成药 6 中华中医药杂志 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9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0 中国针灸11 中药药理与临床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3 中华中医药学刊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5 中医杂志16 辽宁中医杂志1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 时珍国医国药 R3基础医学 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4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7 医用生物力学 8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9 免疫学杂志10 生理学报1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国免疫学杂志15 病毒学报16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7 现代免疫学18 解剖学杂志1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1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 神经解剖学杂志24 生理科学进展 R4.临床医学 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改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4 中华病理学杂志 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6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9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2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3 中华护理杂志14 中国急救医学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8 中国输血杂志1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R5.内科学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3 中华内科杂志 4 中华肝脏病杂志 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6 中华高血压杂志 7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8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9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0 中华肾脏病杂志11 中国糖尿病杂志12 中华血液学杂志13 中国内镜杂志14 中国老年学杂志15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6 中华消化杂志17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8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1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2 中华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

病生考试重点 目前确定会出的简答题: 休克第一期第二期 呼吸衰竭一型二型 绪论 稍微看一下,可以了解大标题的内容。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第一章疾病概论(2;0;0) 名词解释: 疾病(disease)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紊乱,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死亡(death)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终止,是生命的必然规律。 病因学的原因与条件辩证关系(如条件不一定致命等等) 物理、化学、生物、营养、精神、先天、遗传、免疫(决定疾病特异性) 疾病的原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条件对于疾病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存在可以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原因和条件针对具体疾病而言,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第三节的发病学普遍规律和基本机制都要掌握 自稳态的失衡与调节,损害与抗损害规律(减轻损害,增强抗力),因果转化规律(打断恶性循环),局部与整体的影响。 神经。体液。细胞。分子机制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8;1;0)

名词解释: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以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以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水与钠在正常血浆中等比例丢失引起的体液容量减少。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水中毒(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water intoxication)给ADH分泌过 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引起水分潴留,伴有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脱水热(dehydration fever)脱水严重的患者,由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机体散热受到影响,导致体温升高。 脱水体征(dehydration sign)由于组织间液减少,出现患者皮肤丧失弹性,眼窝和婴儿卤门凹陷,出现明显的脱水外貌。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脑水肿(brain edema)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增加。高渗脱水与低渗脱水的区别(特别是对机体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努力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文件精神,按照《南方医科大学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MPH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我院将根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Public Health ,英文缩写MPH)的培养特点,严把入口关,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落实现场社会实践,严格监控培养全过程,确保公共卫生硕士的学位授予质量。 一、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与应急型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环境与职业卫生评价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4.热带医学与媒介生物学 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6.卫生行政管理与医院管理 7.社区卫生与健康教育 8.心理健康评价 9.食品、药品监督与卫生检测 10.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 11.卫生法学与监督 12.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 13.护理保健与护理管理 14.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 15. 营养与食品卫生 三、招生对象 1.在职学习:国民教育序列(不含中央党校)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满3年,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事业的在职人员。 2.全日制招生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学士学位,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弹性学制,3-5年。 2.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形式。

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题 1.peptide unit 8.结构域 2.motif 9.蛋白质等电点 3.protein denature 10.辅基 4.glutathione 11.α—螺旋 5.β—pleated sheet 12.变构效应 6.chaperon 13.蛋白质三级结构 7.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肽键 二、问答题 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 3.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计算精氨酸的等电点?(精氨酸的α—羧基、α—氨基和胍基的pK值分别为2.17,9.04和12.48) 4.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6.举列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7.已知核糖核酸酶分子中有4个二硫键,用尿素和β—巯基乙醇使该酶变性后,其4个二硫键全部断裂。在复性时,该酶4个二硫键由半胱氨酸随机配对产生,理论预期的正确配对率为1%,而实验结果观察到正确配对率为95%—100%,为什么? 8.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 9.举列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0.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1.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2.测定蛋臼质空间构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题 1.核小体6.核酶 2.碱基互补7.核酸分子杂交 3.脱氧核苷酸8.增色效应 4.核糖体9.反密码环 5.Tm值10.Z-DNA 二、问答题 1.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 3.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 的Tm值高?为什么? 4.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 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6.简述RNA与DNA的主要不同点。 7.用四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写出一段长8bp,含四种碱基成分的DNA序列(任意排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