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模块一 (3)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0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汇编第一部分 黑色金属材料的分析钢钢铁铁中中碳碳硫硫的的分分析析一.原理CS ——280微机碳硫自动分析仪原理:金属式样中各种状态碳和硫的化合物,在KHD —400高速自动引燃炉中与助溶剂一起,通入纯氧加热产生CO2及SO2气体:C-O2—CO2;S —O2—SO2,这两种气体先经过硫吸收杯除硫(SO2在此处被吸收),剩下的CO2气体在碳吸收器内被KOH 溶液吸收。
分析方法:碳:气体容量法;硫:碘量法。
二.助溶剂与试剂助溶剂:硅钼粉,锡粒(高纯),纯铁助溶剂试剂:氢氧化钾,酸性水,碘酸钾,可溶性淀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三.操作步骤1.清扫KHD —400自动引燃炉。
2.打开“电源”及“控阀”开关。
3.选择标准校正标尺:3.1按“准备/(2)”键,将有助溶剂及标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3.2按“启动”按钮。
3.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将碳标尺及硫标尺校正到相应标样的含量处。
4试样测试:4.1将盛有助溶剂及式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4.2按“启动”按钮。
4.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后,直读该式样的百分含量。
四.注意事项:1.氧气压力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压力指标调整。
2.及时除尘。
碳碳钢钢及及一一般般低低合合金金钢钢的的连连续续分分析析试样溶液的制备试剂:1.硝酸:(1+3)2.过硫酸铵:(15%)需当日配置溶样:称取试样1.0克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硝酸(1+3)50毫升,加热溶解后,加过硫酸铵15毫升,煮沸2分钟,流水冷却至室温,于10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液。
硅硅的的测测定定((硅硅钼钼蓝蓝光光度度法法))一.方法提要:试样用酸溶解后,硅变成正硅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正硅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硅钼黄杂多酸,在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铵还原成硅钼蓝借以进行光度测定。
二.试剂:1.钼酸铵:(5%)2.草酸:(0.625%)3.硫酸亚铁铵:(6%),每100毫升溶液中加入硫酸(1+1)6滴。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几种方法
化学成分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标准中对绝大多数金属材料规定了必须保证的化学成分,有的甚至作为主要的质量、品种指标。
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多种方法来分析鉴定,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化学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此外,设备简单、鉴定速度快的火花鉴定法,也是对钢铁成分鉴定的一种实用的简易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根据化学反应来确定金属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统称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鉴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确定它们的含量;定量分析,是用来准确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
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方法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使金属中被测定元素与其它成分分离,然后用称重法来测元素含量。
容量分析法:用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与金属中被测元素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二.光谱分析法
各种元素在高温、高能量的激发下都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元素被激发后所产生的特征光谱来确定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大致含
量的方法,称光谱分析法。
通常借助于电弧,电火花,激光等外界能源激发试样,使被测元素发出特征光谱。
经分光后与化学元素光谱表对照,做出分析。
三.火花鉴别法
主要用于钢铁,在砂轮磨削下由于摩擦,高温作用,各种元素、微粒氧化时产生的火花数量、形状、分叉、颜色等不同,来鉴别材料化学成分(组成元素)及大致含量的一种方法。
一、选择题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Al NaOH 溶液−−−−−−→H 2B .CuO 2H O −−−→Cu(OH)2C .Cl 2−−−−−→Fe 点燃FeCl 2 D .NaCl 溶液电解−−−−→单质Na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 3-+OH ﹣=CO 23-+H 2OB .用醋酸除去水垢:2H ++CaCO 3=Ca 2++CO 2↑+H 2OC .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2H +=H 2S↑+Ba 2+D .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 3+2OH ﹣=2AlO 2-+H 2O3.在a LAlCl 3和NH 4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b mol AgNO 3,恰好使溶液中的Cl ﹣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物质的量浓度(mol•L ﹣1)为 A .2b-c 2a B .2b-c a C .2b-c 3a D .2b-c 6a4.下列各组物质中,X 是主体物质,Y 是少量杂质,Z 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Fe 3+能水解生成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CaO 2能缓慢与水反应产生O 2,可用作水产养殖中的供氧剂C .FeCl 3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蚀刻剂D .铝具有良好导热性,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C .NaHCO 3溶液中含有Na 2SiO 3杂质,可通入少量CO 2后过滤D .SiO 2中含Al 2O 3杂质,可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7.氯氧化铜(3CuO·CuCl 2•4H 2O)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菌剂。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金属材料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成分分析是对金属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基础。
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成分分析两个方面。
化学成分分析是指对金属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而物理成分分析则是对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缺陷等进行分析。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属材料成分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一、化学成分分析。
1.1 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它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金属材料中各种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发射或荧光情况,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无损伤等优点,适用于广泛的金属材料成分分析。
1.2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定量或半定量地分析金属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显色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但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析精度。
二、物理成分分析。
2.1 电子显微镜分析。
电子显微镜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成分分析方法,它可以对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缺陷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晶格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粒大小。
电子显微镜分析可以为金属材料的性能提供重要的微观结构信息。
2.2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利用X射线对金属材料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对X射线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材料的晶格常数、晶体结构类型等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对于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分分析的意义。
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成分分析,可以了解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成分分析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为材料的改性和优化提供依据。
四、结语。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是对金属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成分分析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本文介绍了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位移电容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采集和处理、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措施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
正确且优化的样品采集和处理过程、适当的分析仪器和试剂、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措施、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保证金属元素化学分析精度和准确性的关键。
关键词: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注意事项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于金属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含量的分析,则是保证材料制备和应用质量的重要前提。
目前,常用的金属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耗时短等优点,已成为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
然而,金属材料样品的特殊性质和分析方法的复杂性,也对分析人员提出了严苛要求,需要在实验室环境、样品采集处理、试剂和仪器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严格把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1.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元素定量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原子化,使其过渡到基态,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线进而计算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AAS有火焰法、石墨炉法和氢化物生成原子法等。
1.1.1火焰法火焰法是AAS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基于吸收特定元素对应的波长,需要将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转化为其对应的原子。
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将样品加入火焰,使其化学反应并将其气化。
二是将样品气化后产生的原子通过光经过样品后被检测,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光强进行计算。
1.1.2石墨炉法石墨炉法是AAS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由于其灵敏度高,可用样品更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痕量金属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将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加入到纯石墨炉的石墨管中,并将其振动。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化学分析的操作规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3.11、69、GB 223.16、26、59、68、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223.5—1997 草酸一硫酸亚铁铵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含量3.操作规程3.1 试样制取3.1.1 将钢材先去除氧化皮、脏物、脱碳层,在中心到边缘1/2处对称钻取3点。
3.1.2 从横载面上沿轧制方向钻取或从钢材侧面的中间部位垂直于轧制方向用钻通的方法钻取3个孔。
3.1.3 从代表一批产品的样品上钻取3份等量试样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试样,并充分混匀。
对于锻造曲柄、连杆应取件分别钻取等量试样,合并成一个试样,并充分混匀。
3.1.4 取样应大于倍分析需要的量。
3.2 试样称量(在分析天平上操作):首先将天平对好零位,按照所化验元素的标准要求,准确称取不同重量的试样放入烧杯中,碳、硫测定放入瓷舟中。
4 各元素化学分析操作方法4.1 碳、硫测定在CS71型碳硫联合测定仪上进行。
执行国标GB/T223.69—1997和GB223.68—97的要求。
4.2 铬的含量,按国标GB 223.11—91过硫酸铵容量法测定。
4.3 钛的含量,按国标GB/T223.16—91变色光度法测定。
4.4 钼的含量,按国标GB/T223.26—89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
4.5 硅的含量,按国标GB 223.5—97草酸一硫酸亚铁铵钼蓝光度法测定。
4.6 锰的含量,按国标GB223.63—88高碳酸钠(钾)光度法测定。
4.7 磷的含量,按国标GB223.59—87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
4.试验完毕将所有玻璃仪器冲洗干净,摆放整齐。
5.写出试验报告单,保存好试样及试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