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818.11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b.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c.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启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b.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b.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课文的正确朗读和理解;b.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c.课文中所蕴含的启示。
2.教学难点:a.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课文中的启示;b.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例如:“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在钓鱼过程中,你们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钓鱼的故事。
”2.课文朗读与理解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b.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d.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a.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b.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用法;c.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d.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4.分析课文中的启示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蕴含的启示;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d.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a.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启示;b.布置作业:结合课文中的启示,写一篇关于自己的钓鱼经历或感悟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课文的理解较为深入。
但在分析课文中的启示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钓鱼的启示课文原文在远古时代的一个小村庄中,有一位年迈的渔夫,他热爱钓鱼。
每天清晨,他会拿着自己的渔网和鱼竿,前往附近的湖泊,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渔夫在湖边等候许久,终于有鱼儿上钩了。
他收起竿子,用手巧妙地把鱼从网里放出,然后将网重新扔入水中,等待下一次的收获。
一天,渔夫突然发现一个年轻人静静地坐在湖边的石头上。
他走过去,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为何一直坐在这里?难道你也喜欢钓鱼吗?”年轻人微笑着回答:“不是的,叔叔。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观察和学习您的钓鱼技巧。
我听说您是这个村子里最擅长钓鱼的人,我想向您请教一些心得。
”渔夫略带骄傲地点了点头:“年轻人,钓鱼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智慧。
学会钓鱼,你将获得不仅仅是鱼的快乐,更是关于生活的启示。
”年轻人好奇地问道:“叔叔,您能分享一下您的启示吗?”渔夫静静地坐在石头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年轻人,钓鱼需要耐心和坚持。
你在等待中学会了静心,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欣赏生命中的美好。
”他继续解释道:“钓鱼也需要智慧,你需要观察鱼的行为,推测它们可能出现的位置,运用正确的技巧来吸引鱼儿上钩。
同样,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思考,需要分析和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抓住机遇。
”年轻人点头表示理解,他继续提问:“还有其他的启示吗?”渔夫微笑着回答:“还有很多,年轻人。
钓鱼教会了我团结和合作,因为有时候我会和其他渔夫一起出海,各自钓自己的渔获。
在生活中,团结和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又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钓鱼教会了我感恩和珍惜。
每次我钓到一条鱼,我都会心存感激,我明白鱼儿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感激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每一天。
”年轻人感慨万分地说道:“叔叔,您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我明白了钓鱼的意义不仅仅是捕鱼,更是关于生活的智慧。
感谢您的启示。
”渔夫微笑着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年轻人,你理解得很好。
希望你能将这些启示运用到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加明智和成熟。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受益匪浅。
“我”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相差两小时,爸爸坚决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
读完课文后,开始我不太理解,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对__内容有了一点了解。
爸爸知道离开放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坚决让儿子把钓到的鲈鱼放回到湖里去,这明显表现了父亲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品质。
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后,开始不愿意,后来照做了。
说明儿子很听父亲的话。
所以,儿子也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
我再次读课文,听了老师细致讲解,使我对课文加深了印象,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记得老师给我们说过这样一段话:衡量一个人的品德,是看他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法国)。
老师说:“如果谁能在老师不在身边时遵守纪律,安心学习的话,那这个学生就是一名好学生。
”老师说的话和孟德斯鸠说的话极为相像,一个人的品德就是要看他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些什么,才能发现这个人真正的品德。
文中的“我”知道没有人看到,更没有人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钓得这条鲈鱼的,但“我”听从父亲的话,才使“我”没有失去应有的道德。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2我学了一篇课文叫《钓鱼的启示》,讲的是作者在鲈鱼开放日前一天晚上,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离鲈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尽管作者很不愿意,但他听从了父亲的教诲把大鲈鱼放回了湖里,三十四年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他在人生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和那条大鲈鱼一样诱惑人的鱼,面对一次次抉择时,他总会想起父亲的教诲。
从而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的成就源于付清的教导。
那我有没有遇到诱惑人的鱼呢?有!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去上公开课,下课时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文具盒,我打开一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笔和一大块橡皮,开始我动心了,想据为己有,但是我想起了课文《钓鱼的启示》中,父亲面临到的抉择时的勇气,最终,我把文具盒放在了讲台上。
小学语文教案《钓鱼的启示》1.认识24个生字,学会其中17个。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摆脱、筋疲力尽、火柴、乞求、余地、诱惑、告诫、严格、实践。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将对他终生受益的道理。
从小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思想教育:从小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思考“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自学,辅导。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把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生字读画出来,并提出各自不理解的问题。
2.同学间自由询问、解答。
3.教师巡查、辅导,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先指名个别朗读,其他学生对照着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概括出来。
2.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结果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从以下方面进行点拨和指导。
(1)从课题“钓鱼”和“启示”这两个词,你认为课文的内容会是什么?(2)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主要讲“钓鱼”和“启示”两部分内容。
(3)在表达时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考虑进去。
先口述要点,再成通顺的话。
3.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朗读“钓鱼”部分,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钓鱼的过程的。
理出“钓鱼”的过程: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钓鱼——过了好长的时间,“我”钓到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2.朗读“启示”部分,思考:是由什么事得到了什么启示?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叙述的顺序。
点拨:先弄清“钓鱼”与“启示”之间的关系,再理出“钓鱼”这件事本身的顺序。
4、课文《钓鱼的启示》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一、质疑: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二、答疑: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学课文。
这个问题学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
(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2、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
(板书)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
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尽管作者“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
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
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③我的心情怎样呢?语言:①小组合作读对话。
②引读。
③表演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00字4篇钓鱼的启示是小学语文教材里面的课文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00字,共4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00字《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鲈鱼捕捞的前一个夜晚掉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大鲈鱼,网,他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它;后来,父亲经过反复思考,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作者着急地哭了;但是父亲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作者依依不舍地把那条鲈鱼放回湖里,《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00字。
三十四年过去了,作者从这件事悟出了一个道理:到的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严格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文中的父亲公正无私,虽然自己也很喜欢这条大鲈鱼,但为了孩子,还是严厉的让他去把鱼放了。
这位父亲让我敬佩,我的妈妈就像他,也严厉地教育着我。
刚刚上个星期四我做了一件不诚实的事。
那天,像往常一样,下午第三节课有跑步,我们在排队时,一位同学对我说:“郑雨涵,你的红领巾呢?”我充满疑问地向脖子一摸,啊,确实脖子上没有了我那鲜艳的红领巾。
突然,我看见范旭挺的椅子上挂着一条红领巾。
我想了一下:假如我拿了的话,那么他就会没有了红领巾;假如我不拿的话,那么班级就会扣分。
算了吧,为了班级,范旭挺你就牺牲一次吧。
想完,我拿起那块红领巾,向楼下奔去。
跑完步,放学了,可我的心里仍然忐忑不安,心“砰、砰”的跳个不停,似乎有许多小鹿在我心中奔跑。
回到了家,我的心总算有一点儿安稳了。
后来,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原本以为心中那块隐形的石头回落地了,没想到妈妈竟然让我去还给范旭挺。
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来到学校,我非常紧张,怕在他面前会说不出话来。
他总算来了,我拿起那块红领巾放在了他的桌子上,说:“这是你的红领巾。
”他也没有多问,所以我就走了。
穆迪说的对“暗处最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真正品格。
”我觉得我是一个不诚实的人,但我以后要努力改正这个缺点,尽量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
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分析课文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勇敢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描写细腻、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2)如何抓住关键词、句子,分析课文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关于钓鱼的话题。
(2)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总结。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题思想。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文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
(2)学生分享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教师点评、指导。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我从《钓鱼的启示》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做眼操呀,排队呀,不动别人的东西呀,什么的。
都是我们知道的。
是一定要做的。
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同学。
你也可以问一问自己,你做到了吗?其实,我也没有做到呀!
比如说我以前,在放学站队的时候,和几位同学偷偷的跑到后面的楼梯中。
看一看大队有没有从教学楼出来,要是没出来,马上逃走,要是出来了,从从墙角躲着不出来,大队一走,马上溜出来。
虽然出来的比大队慢,但同学把这个叫作娱乐。
可这是品德的问题,不能用品德跟娱乐画等号。
知道逃队不对,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位同学。
问一问品德,问一问内心。
小学语文教案《钓鱼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小事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如何将诚实守信的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鱼竿、鱼饵等钓鱼工具,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钓鱼吗?钓鱼需要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钓鱼的启示?(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什么事?(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在钓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三)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案例:小明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大量现金和银行卡,他应该如何处理?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二)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诚信在我心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写作,教师批改。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钓鱼的启示》。
2.观察生活,寻找诚信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钓鱼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