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悬浮剂ppt
- 格式:ppt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7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一、微胶囊悬浮剂农药的概念和外观特征:微胶囊悬浮剂农药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的农药剂型。
它包括囊壁和囊芯两部份,囊芯是农药有效成份及溶剂,囊壁是成膜的高分子材料。
这个剂型分为持续相和非持续相,持续相为水和助剂,非持续相是被包覆的农药微小胶囊。
微胶囊悬浮剂外观是一个粘稠状流动液体,跟水乳剂及水悬浮剂相似。
微胶囊其外形呈球形、橄榄球形、谷粒或其他形状的悬浮液体。
微胶囊直径一般在3-30微米。
用400倍显微镜观察大约相当于小米粒和绿豆粒大小。
(附显微镜照片)二、微胶囊悬浮剂农药发展状况:微胶囊农药剂型于上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发展,最初目的是将高毒农药低毒化,如甲基对硫磷微胶囊悬浮剂。
我国80年代后期也开始有所发展,甲基对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倍硫磷微胶囊悬浮剂也开始生产、销售。
最近几年由于环境保护、溶剂欠缺等因素,国内外对这个剂型普遍开始重视,而且陆续有这个剂型产品记录和销售。
目前在国内记录的主要品种有:30%、35%辛硫磷(山东胜邦鲁南、南通宝灵、新沂科大)20%、25%、30%毒死蜱(山东胜邦鲁南、南通宝灵、东营洁保)1.2%、2%阿维菌素(黑龙江平山林药厂、河北威远)20%三唑磷(山东胜邦鲁南)48%甲草胺(兴农药业)43%二甲戊灵(德国巴斯夫)36%广灭灵(美国富美实)1%甲氨基阿维菌素(广东瑞德丰)5%、10%高效氯氰菊酯(黑龙江平山林药厂)2.5%、10%高效氯氟氰菊酯(先正达、陶氏益农等)。
三、微胶囊悬浮剂农药制造方式:微胶囊悬浮剂制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是囊壁成膜反映发生在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界面上,反映在常温下即可进行。
该方式的大体进程是,先将成膜反映所用的油溶性高分子单体,溶解在农药原油中组成所谓的有机相(若是农药不是油状液体而是固体,则应先将它溶解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
然后,将此有机相加入乳化剂、水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形成水包油乳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