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购物袋的国家标准即将落实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4
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塑料购物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它们在购物、包装和储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塑料购物袋的使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使用,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以下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该国家标准对塑料购物袋的材料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规定。
塑料购物袋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塑料原料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应符合环保要求,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塑料购物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国家标准对塑料购物袋的尺寸和承重能力进行了规定。
购物袋的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便于消费者使用和商家管理。
同时,购物袋的承重能力也受到了严格限制,以确保购物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承载过重而破裂,造成物品的损失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塑料购物袋的印刷和标识进行了规定。
购物袋上的印刷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含有违法违规的内容。
购物袋上应清晰标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购物袋的来源和质量。
最后,国家标准对塑料购物袋的回收利用进行了规定。
购物袋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回收利用制度,对废弃的购物袋进行回收处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消费者在使用完购物袋后也应当进行分类投放,便于回收利用。
总的来说,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保证了购物袋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有利于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这些标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塑料购物袋的使用能够更加环保,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1篇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广大市民:为进一步加强塑料袋管理,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塑料袋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切实减少塑料袋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管理目标到2025年,全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30%以上,塑料袋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管理范围本通知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的单位和个人。
四、管理措施(一)严格生产源头管理1. 限制生产: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限制生产厚度小于0.03毫米的塑料薄膜。
2. 产品标识:生产、销售的塑料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在产品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3. 企业责任: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塑料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
(二)规范销售环节管理1. 销售渠道: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2. 价格限制:禁止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塑料购物袋。
3. 促销活动:禁止商家以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为条件进行促销活动。
(三)加强使用环节管理1. 替代产品:鼓励消费者使用布袋、竹篮、纸袋等环保购物袋替代塑料购物袋。
2. 减少使用:公共场所、商业街区、超市、菜市场等场所应设置塑料袋回收设施,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
3. 使用限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应带头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推广使用环保购物袋。
(四)强化回收利用1. 回收体系:建立健全塑料袋回收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回收。
2. 回收设施:在公共场所、商业街区、超市、菜市场等场所设置塑料袋回收设施。
pe塑料袋国家标准PE塑料袋国家标准。
PE塑料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品、医药等行业。
为了规范PE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对PE塑料袋的材料、尺寸、质量、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首先,PE塑料袋的国家标准对其原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PE塑料袋的原料应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聚乙烯树脂,且不得使用回收塑料或添加未经允许的有害物质。
这一要求旨在保证PE塑料袋的原材料安全、无毒、无害,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其次,国家标准对PE塑料袋的尺寸和厚度也有详细规定。
根据标准规定,PE塑料袋的尺寸应符合实际需要,且应在袋口、袋底、袋身等部位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袋子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不同用途的PE塑料袋的厚度要求,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PE塑料袋的印刷和标识进行了规范。
根据标准规定,PE塑料袋应在显著位置上注明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并应在包装袋上清晰印刷产品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以提醒用户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理PE塑料袋,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的安全隐患。
最后,国家标准还对PE塑料袋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标准规定了PE塑料袋的抗拉强度、耐破裂性、耐渗透性等质量指标,并对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以确保PE塑料袋的质量稳定可靠。
总之,PE塑料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生产PE塑料袋,消费者也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正确使用和处理PE塑料袋,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与消费环境。
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行,能够进一步提升PE 塑料袋的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限塑令新规定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塑料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限塑令”)正式实施。
该法规定,限塑令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此举旨在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环境。
限塑令的实施,对于中国这个塑料消费大国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性改革。
在中国,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消耗量庞大,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的塑料制品超过3000万吨,其中70%成为环境垃圾,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限塑令的新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这意味着超市、商场、餐饮店等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无法再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
相应地,这些商家需要提供更环保的替代品,如纸质袋子、玻璃瓶、可降解餐具等。
限塑令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生产和经营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适应新规定,转型升级。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他们需要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寻找替代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也将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限塑令的实施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个人在购物时要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使用环保袋替代。
餐馆提供环保餐具,饮食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当然,政府也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限塑令的认识和支持度。
限塑令的实施将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减少了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了塑料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其次,推动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
最后,塑料污染的减少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之,限塑令的实施是一项重大的环境保护措施。
它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到限塑令的执行中,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布料购物袋执行标准2020“布”也是塑料,2020年12月31日,《GB/T21661—2020塑料购物袋》正式实施。新版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相较2008年旧版国标,突出了“增厚、增强、更安全、更环保”的特点,一方面提高了产品厚度、强度要求,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和废弃后的回收利用水平,减少用后即弃造成的浪费污染,另一方面,“食品用”“非食品用”标识更清晰,印刷原料要求更高,要求产品不应有挂耳等多余的易弃部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委会工作人员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版国家标准适用于以传统塑料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膜、经热合或粘合等制袋工艺加工制得的塑料购物袋,也适用于塑料与其他材料复合的购物袋,不适用于仅以包装使用且不以携提为目的塑料袋,包括塑料连卷袋等。此外,还从塑料购物袋使用废弃后在一些特定环境条件下能否降解角度出发,将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购物袋从2008版本标准中分出来单独制定标准,即《GB/T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从少用石油资源角度出发,将添加了非粮淀粉的塑料购物袋从2008版本标准中分出来单独制定《GB/T38079—2019淀粉基塑料购物袋》。最大的变化是,新版国标增加了食品直接接触用塑料购物袋和非食品直接接触用塑料购物袋两条术语,这意味着新标准将塑料购物袋以是否直接接触食品分出两类。食品直接接触用塑料购物袋,以通用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膜、经热合或粘合等制袋工艺加工制得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存在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添加剂直接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塑料购物袋。非食品直接接触用塑料购物袋,以通用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得的,或是塑料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得的,不直接或非预期可能与食品添加剂接触的塑料购物袋。新标准还规定了塑料购物袋厚度、宽度和长度的尺寸偏差等方面。此外,为了让塑料购物袋更加结实耐用,为保证携提功能规定了提吊试验、封合强度,为保证密封性能规定了漏水试验要求,为保证盛装物品时受冲击性能规定了落镖冲击性能,为保证使用过程中出现跌落破损规定了跌落性能。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常常存在同一种塑料购物袋有被用于食品包装,也有不直接接触食品的现象,由于塑料购物袋上没有明确标识,消费者或销售者很容易误将非食品直接接触用塑料购物袋用于包装食品。为避免这种情况,新标准要求产品上进行明确标识。标识内容为产品名称、标准编号、规格、公称承重、材质与组分、生产厂家以及环保声明和安全声明。例如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应在购物袋上明确标识出“食品直接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或“非食品直接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还要标识出购物袋执行标准、规格、承重、生产厂家、环保和安全声明等。其实,为了方便消费者识别,2020年9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就制定并发布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专门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标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标识是一个带箭头循环圈、双“j”(降解拼音首字母)、材质缩写(如PBAT、PLA、PBS等)、6种降解环境名称、国家标准及产品名称组合而成的绿色笑脸图案,其含义是通过可降解塑料的使用,最终实现相应条件下完全降解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
2023年区委购物袋限制治理方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塑料袋的使用量和排放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提出了2023年区委购物袋限制治理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减少购物袋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原则:科学、合理、便利、全面。
二、政策措施1.禁止超市和商场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超市和商场不得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顾客可以选择自带购物袋或者购买可回收、可降解的购物袋。
2.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销售。
自2023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同时鼓励生产、销售和推广可回收、可降解的购物袋。
3.开展购物袋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鼓励超市和商场设置购物袋回收箱,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回收袋的再利用。
同时加强对购物袋回收和再利用企业的支持和扶持。
4.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媒体、宣传栏、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购物袋限制治理方案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购物袋限制措施的认知和支持。
三、举措和措施1.建立监管机制。
成立购物袋限制治理的专门工作组,负责管理和监督购物袋限制治理方案的实施。
加强对超市和商场的监管力度,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2.购物袋替代措施的推广。
鼓励超市和商场引进可回收、可降解的购物袋,并提供优惠政策,通过价格激励和产品导向来推动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行为的改变。
3.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可回收、可降解购物袋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成熟。
同时加强塑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探索将塑料垃圾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4.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
加大对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同时加强对购物袋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符合标准和要求。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1.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可回收、可降解购物袋的生产和销售。
国内外限塑政策及环保包装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限塑政策,并推行环保包装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限塑政策和环保包装方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之一,近年来也加大了限塑力度。
2024年,中国首次全面禁止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经营场所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随后,多个城市相继出台禁塑政策,如上海、南京等城市禁止商场、超市无条件提供塑料袋等。
此外,中国还鼓励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以及推广回收利用制度,以减少塑料污染。
在国外,许多国家也采取了限塑措施。
例如,欧洲联盟已经颁布了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规。
该法规目标是到2024年前禁止欧盟国家市场上十大最常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刀、叉和吸管等,并推动回收利用制度。
此外,英国还实施了塑料袋税,鼓励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
德国则采取了反向垃圾分类政策,鼓励市民进行回收分类,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除了限塑政策,各国还积极推行环保包装方案。
如中国推广纸质包装替代塑料包装,鼓励企业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此外,许多国家也在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塑料和可回收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
比如,英国政府发起了塑料包装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各种可降解和可回收包装的研究和发展。
德国也在推动研发可持续包装材料,如可生物降解塑料和可替代塑料的纸质包装等。
此外,一些环保组织和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环保包装方案。
例如,苹果公司推出了环保纸质包装,用于取代塑料包装。
可口可乐公司则推行可回收包装计划,鼓励消费者将使用过的塑料瓶回收利用。
除此之外,一些创新的环保包装材料也在不断出现,如菌菇包装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限塑政策和环保包装方案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监管和推广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只有通过国内外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减少塑料污染的目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867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09.13•【文号】国市监议〔2018〕444号•【施行日期】2018.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867号建议的答复国市监议〔2018〕444号姜希猛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落实“限塑令”禁止集贸市场使用不达标塑料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已开展的“限塑”工作情况“限塑”工作对遏制白色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限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立足职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监管执法,严查违法行为。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部署和要求,我局于2008年下发了《工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各类商品零售场所的“限塑”工作。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制定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令2008年第8号)。
针对一些地区的集贸(农贸)市场仍存在着违规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现象,我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限塑”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集中开展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不懈地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集贸市场销售超薄等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违法行为,切实巩固“限塑”成效。
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将“限塑”工作列入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来统筹安排部署,通过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限塑”工作作为日常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深化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3.04.17•【文号】发改环资[2013]758号•【施行日期】2013.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管局、全国妇联关于深化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7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教育委员会、工信厅、环保厅(局)、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妇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以下简称“限塑令”)自2008年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组织协调、出台配套政策、广泛开展宣传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是“限塑令”实施五周年,为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的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一)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限塑令”实施以来在节约能源资源、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宣传口径见附件),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的消费理念。
(二)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生节约教育和环境教育中宣传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制品,倡导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坚持节约环保理念。
(三)商务部门、价格部门、工商部门组织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开展“限塑令”宣传活动,号召消费者自觉抵制超薄塑料购物袋,推动经营者自觉落实有偿使用制度。
商务部门组织相关协会、企业发起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倡议活动。
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一)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实施的第一批“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抽查结果出炉,共抽取样本179批次,其中合格样品165批次,不合格样品14批次。
这项细则的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实施背景塑料购物袋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之一,对于消费者、企业和环境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塑料购物袋的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理,导致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这项实施细则,以全面提升塑料购物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细则内容根据实施细则,对于塑料购物袋产品的规格尺寸、工艺要求、材料成分、印刷和染色、使用期限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
具体包括:1. 规格尺寸要求:塑料购物袋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厚度应达到国际标准。
购物袋的表面应该光滑,没有裂缝和出现气泡情况。
2. 工艺要求: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应符合相关标准,塑料购物袋的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3. 材料成分:塑料购物袋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不能添加违禁物质,例如重金属、有害物质等。
4. 印刷和染色:印刷和染色的墨水和染料应遵守相关标准,不应使用含有铅、汞等有毒物质的墨水和染料。
5. 使用期限要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期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先进技术在实施细则中的应用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实施细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结合了先进技术。
其中,智能化检测设备能够精准检测购物袋的尺寸、拉伸强度和热封强度等参数,同时保存检测数据和检测图像,有效提高了抽查的准确性和判定标准。
四、市场监管局扮演的重要角色市场监管局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竞争的部门,在实施细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市场监管局对于不合格购物袋制造商将开展进一步调查,并对其做出处罚。
同时,市场监管局也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购物袋市场的监管,遏制不合格购物袋的流通,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安全。
14日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员表示,塑料购物袋的国家标准将在6月1日“大限”前正式出台,预计本月底能出台征求意见稿。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参与了本次塑料袋国标的制定工作,他向媒体透露了即将出台的标准的部分内容。
强制性国标已起草国家标准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为配合国务院的通知要求,标准委去年年底已启动了塑料购物袋相关标准制定的调研工作,目前整个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已全面启动。
有关标准预计本月底就能出台征求意见稿。
所有标准将于国务院设定的6月1日大限来临之前全部出台,这些标准既包括产品标准,也包括国务院通知要求的检测方法标准。
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塑料购物袋的相关标准,也没有针对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的产品标准。
此次的新标准由国家塑料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起草,将是首部专门针对塑料购物袋的强制性国标。
此前,我国仅有《商品零售包装袋》国家推荐性标准(GB/T188932002),针对的是以塑料、牛皮纸、白板纸为包装基材的包装袋。
而且此标准在2006年降级为包装行业的行业标准,执行上不够力度。
食品用袋须注明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透露,此次标准将强制规定,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袋必须在显眼位置印上“食品用”等字样,同时根据市场准入规定,须在塑料袋上打上QS标识。
消费者购买塑料袋装食品时须看清这两个标识,如果没有“食品用”字样,应拒绝使用。
规定单面最小厚度国务院通知明确规定了塑料购物袋厚度的临界值0.025毫米。
标准中将此作为生产的强制性指标,塑料袋的单面厚度不得低于0.025毫米。
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塑料袋的厚度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中。
大小偏差不超2%在技术指标的尺寸方面,长度和宽度不得超出2%偏差。
比如超市用的其中一种塑料袋,标准规定尺寸为30×40厘米,那么允许误差不得超出2%。
外观上,要求塑料袋质地均匀平整,无皱褶,无渣滓,无污迹,无气泡,无色孔。
消费者常常能看见一些劣质塑料袋上印着模糊不清的文字图案。
新标准将要求,塑料袋的印刷质量必须油墨均匀,图案文字清晰完整,套印准确,套印的误差不得大于1毫米。
也就是说,许多袋子叠在一起时,印的字儿必须对齐,误差不大于1毫米。
检测方法包括漏水试验标准要求,出厂的塑料购物袋须经外观、厚度、印刷质量等出厂检验,整箱内须有合格证,合格证须注明以下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商标、厂名、厂址、规格、标称内装物重量、生产日期、检验员等。
而此前,很多塑料袋是没有合格证就出厂销售的。
标准还规定了塑料购物袋质量的检测方法,比如在物理性能的测试上,有提吊试验、漏水试验等。
漏水试验是在塑料袋中注入1/5体积的清水,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定置1分钟,观察底部是否有水珠滴落。
在食品用塑料袋方面,还有装入酸、油以检测蒸发残渣等检测内容。
塑料,橡塑 编辑:msz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