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7.59 MB
- 文档页数:109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二、.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①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
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
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
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
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
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第24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某某某某高三年级调研测试,33)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特别是经济实力,封建地主当然愿意将土地租给资本家,故选B项;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世纪40年代,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英国的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谁的问题,不涉及土地价格,排除D项。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3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X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X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 材料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否定航海家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海外扩X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某某二模,33)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
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 ) A.受到人文主义影响B.始终遵循着国际法C.密切洲际文化交流D.抹杀土著的命名权解析:选A 由材料“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可知是对发现者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这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始终遵循”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洲际文化交流,排除C项;当时的土著还处于未开化的阶段,排除D项。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声明:“共产主义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这说明()A.共产主义是最好的生产关系B.过去的所有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C.体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彻底性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强调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3.《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C.新教代替天主教D.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答案】D【解析】结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推知,无耻的、露骨的剥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代替了封建主义的剥削,D项符合题意。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只能适合于”和“特殊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错误;C、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5.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答案】A6.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专题09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高考预测:2019年高考会站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考查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各国宪法的特点,考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不同政体的特点。
再就是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联系考查。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预测押题1.下图是英国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的名画《彼得卢屠杀》描述的是1819年英国军警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镇压数万谋求普选权群众集会的流血惨案。
这说明当时英国A.代议制度有待于完善B.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C.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D.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答案】A2.(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解析】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从1688年到1801年、到1831年,英国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和地产房租等都有增长,但是工矿建筑增长最快,所以这可以用来研究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故选A;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应该不会持续一个半世纪,故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765年开始的,而且它发挥催生世界市场的作用应该是在1840年之后,故排除C;表格中工矿建筑增长要超过农业增长,故D属于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D。
单元小卷(九)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
它表明“一五”计划时期()年份投资额(亿元)投资比重(以总额为100%)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1953年34.6855.7638.361.71954年43.8755.2044.355.71955年60.0240.3459.840.21956年85.1270.1654.845.21957年79.1064.2255.244.8“一五”时期302.79285.6851.548.5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A.最早传唱于20世纪60年代B.反映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得到满足C.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表明集体化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3.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中国现代户籍制度由此确立。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D.形成了稳定合理的经济结构4.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
这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C.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绩斐然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5.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此期间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第66讲专题三戊戌变法1.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26812616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
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
相似点: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近代的改革。
第(1)问,“观点”从材料中寻找关键字句进行提炼即可;“相似之处”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共性,即传统与现代化并存。
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根据理解进行评判分析,但必须观点与论据统一。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26812617材料一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