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语文素养提升:【经典吟诵】幼学琼林(3)——饮食 全国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5
《幼学琼林》原文《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①。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②。
虹名螮蝀[dì dōng],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chán chú],是月魄之精光③。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④。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⑤。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⑦。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téng]六⑧。
欻[xū]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⑨。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⑩。
甘霖、甘澍[shù],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皓魄之精华。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
焱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飞六出,预兆年丰;日上三竿,乃云时晏(晚)。
蜀犬吠日,比人识见甚疏:吴牛喘月,嘲人畏惧太过。
望切有若云霓,恩深莫如雨露;参商二星,每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羿妻奔于月窟(月亮的归宿处,月亮,边远之地),号为嫦娥;傅说死后精神,托于箕尾。
戴月披星,谓奔驰于早夜;栉风沐雨,谓劳苦于风尘。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谓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援之恩曰再造,颂再生之德曰二天;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寥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赵盾如夏日之可畏, 赵衰如冬日之可爱。
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
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须当爱日。
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致召夫景星庆云之祥。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箕风毕雨,比庶民之愿欲不同;风虎云龙,拟诸臣之会合不偶。
雨旸(yang 晴天)时若,系是休征(吉祥的征兆);天地交泰,斯称盛世。
【译文】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
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太阳、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政。
天、地和人合称为三才。
太阳是众多阳气的宗主,月亮是太阴的精华象征。
长虹又称为螮蝀,是天地之气交汇浸淫而形成的;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的。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着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着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天文混沌初幵,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①。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②。
虹名螮蝀[d 1 d o ng]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ch d n ch uj是月魄之精光③。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④。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⑤。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⑦。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t e ng]六⑧。
欻[x 口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⑨。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⑩。
甘霖、甘澍[sh u],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sh e n sh a ng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幼学琼林原文注释译文,易读易忆,古代的百科全书(2)《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原文】何谓五伦(01),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02),高、曾、祖、考、已身、子、孙、曾、玄。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03);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注释】(01)五伦:又称五常,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古代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恪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02)九族:与本人有亲缘关系的所有宗支族系。
一说“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一说“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03)肯构肯堂:父亲肯设计房子,儿子肯建造房子,形容子承父业。
【译文】什么叫做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什么称为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家族的始祖称鼻祖,远代的孙子叫耳孙。
父子创业由儿子继承叫做肯构肯堂;父子都有贤名叫是父是子。
祖父又称作王父,父亲也可称为严君。
【原文】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04);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05)。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gu]阿翁[gong];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盖父愆(06),名为干蛊(07);育义子,乃曰螟蛉(08)。
生子当如孙仲谋(09),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10),朱温叹存勖之词。
菽水(11)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12)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注释】(04)椿萱并茂:椿即椿庭,指代父亲;萱即萱草,指代母亲。
椿庭长寿,萱草茂盛,椿萱并茂意为父母长寿健康。
(05)兰桂腾芳:芝兰和丹桂一起散发芬芳,比喻子孙昌盛显达。
兰指芝兰,桂指丹桂,兰桂比喻子孙。
(06)盖父愆:弥补父亲的过错。
(07)干蛊:《易经》中有“干父之蛊”之句,意为儿子能干好而父亲不能干好的事。
幼学琼林全文一、引言《幼学琼林全文》是一本关于教育和学习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明代儒学家谭元春编纂,于1611年出版的。
全书分为五篇,包括《禁暴》、《修身》、《诚信》、《敬义》、《奉公》五个部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禁暴《幼学琼林全文》的第一篇是《禁暴》,强调对暴力行为的抵制和禁止。
书中提到:“暴者非道德之所容,亦人之所痛。
”明确表示暴力行为违背道德,并给予了具体的行为规范。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和谐处事方式,教育他们远离暴力行为,培养爱与和平的精神。
三、修身《幼学琼林全文》的第二篇是《修身》,强调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
书中提到:“修身者,立身之本也。
”强调个人修身乃是立身之本,要求人们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他们遵守规范、守信用、讲究礼仪的良好品德。
四、诚信《幼学琼林全文》的第三篇是《诚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诚信者天伦之美也。
”明确表示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意识,教育他们保持真实、诚实的态度和行为。
五、敬义《幼学琼林全文》的第四篇是《敬义》,强调尊敬和孝敬长辈、互相敬畏的道德观念。
书中提到:“敬者,一人之正也。
”明确表示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培养孩子的孝顺和尊敬长辈的品质,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六、奉公《幼学琼林全文》的最后一篇是《奉公》,强调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奉献精神和公益意识。
书中提到:“奉公非言辞之所逮,取行为之实。
”明确表示说不如做,行动胜过言辞。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教育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结语《幼学琼林全文》是一本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书籍,它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指导。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将其精神贯穿于教育行为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促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幼学琼林》原文译文(十三)《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卷四·技艺【原文】医士业歧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
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学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
【注释】(01)岐轩之术:中医学。
岐轩,岐伯与轩辕的合称。
岐伯为传说中的古代名医,相传曾与轩辕讨论医术并作成《内经》,所以后世称医药学和医术为“岐轩之术”。
见《称谓录·医》引《帝王世纪》。
国手:一个国家中艺能出众的人。
地师:风水先生,即相地看风水的先生。
青乌之书:相传汉代有青乌子精堪舆之术,著《相冢书》,后人奉以为祖。
《抱朴子·极言》:“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
”因此,后来人们称相地术为“青乌术”。
堪舆:堪为高处,舆为低地。
堪舆即“风水”,迷信的一种,指住宅基地或坟地的形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认为风水和人的祸福有关。
(02)郑虔:唐代画家,字若斋,郑州荥陽人(今属河南),与李白、杜甫为诗酒朋友,爱弹琴,善书画。
(03)崔白: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人(今安徽凤陽东),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飞雁,也画人物、佛道、鬼神、走兽、山林。
(04)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今属山西)。
好古文奇字,喜陰陽卜学之术。
(05)《青囊经》:有关天文卜摩的书,原题《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传为郭璞序。
(06)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
幼学琼林【导读】《幼学琼林》原名《幼学求源》,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
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曾风行于世。
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
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
凡四卷,三十三项内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卷四)。
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
抑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琼林”。
这本蒙书,对宣传知识,普及成语,起过积极的作用。
古人这样编写“成语词典”专供学童记诵,自有高明之处,其中奥妙,值得今人深味。
目录卷一 ...................................................................... - 4 -天文 .. (4)地舆 (7)岁时 (11)朝廷 (15)文臣 (17)武职 (21)卷二 ...................................................................... - 24 -祖孙父子 (24)兄弟 (26)夫妇 (28)叔侄 (30)师生 (31)朋友宾主 (32)婚姻 (35)妇女 (36)外戚 (39)老幼寿诞 (40)卷三 ...................................................................... - 44 -身体 .. (44)衣服 (50)人事 (52)饮食 (64)宫室 (67)器用 (70)珍宝 (73)卷四 ...................................................................... - 76 -贫富 .. (76)疾病死丧 (78)文事 (82)科第 (87)制作 (89)技艺 (91)讼狱 (92)世道鬼神 (94)鸟兽 (98)花木 (106)幼学琼林juàn 卷yī一t iān天wén文hùn 混dùn沌c hū初kāi开,q ián乾kūn坤s hǐ始d iàn奠。
幼学琼林全文一、引言《幼学琼林全文》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是唐代文学家贾仲明所著的教材。
该书内容较为广泛,包括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对《幼学琼林全文》进行详细介绍,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二、《幼学琼林全文》的内容《幼学琼林全文》的内容分为六篇,每篇都围绕着不同的学科进行讲解。
1. 第一篇:训蒙篇这篇主要是对幼儿进行基础的教育引导,包括了如何正确使用笔墨、如何正确发音和吟诵等内容。
它是建立学习基础的关键。
2. 第二篇:字书篇字书篇主要是教授汉字及其读音,帮助幼儿学会识字和读书。
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到汉字的认读,还包括了一些常见成语和名句的解释。
3. 第三篇:识物篇识物篇主要是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物品的认识,包括动物、植物、器物等。
通过识物篇的学习,幼儿可以逐渐了解周围的事物,并且培养对事物的兴趣。
4. 第四篇:识地篇识地篇主要是教授幼儿一些基本地理知识,如山川、河流、城市等。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自然环境和地域分布的基本常识。
5. 第五篇:数书篇数书篇主要是教授幼儿数字的认识和使用方法,包括计数、算术等。
通过数书篇的学习,幼儿可以逐渐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
6. 第六篇:六艺篇六艺篇是对幼儿进行综合教育的部分,包括音乐、礼仪、射箭、驾车、棋艺和书法。
这些艺术和技巧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品格和修养。
三、《幼学琼林全文》对古代教育的影响《幼学琼林全文》是一本旨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教材,它的出现对古代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书强调了培养幼儿的基本礼仪和品德。
从幼儿的成长初期就进行礼仪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明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该书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对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教授,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另外,该书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探索,不仅在音乐、书法等艺术方面进行了教授,还在驾车、射箭等技巧方面进行了学习。
《幼学琼林》原文《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①。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②。
虹名螮蝀[dì dōng],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chán chú],是月魄之精光③。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④。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⑤。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⑦。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téng]六⑧。
欻[xū]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⑨。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⑩。
甘霖、甘澍[shù],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幼学琼林原文注释译文,易读易忆,古代的百科全书(3)《幼学琼林》卷三·人事【原文】《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选、大会状,举人之称不一;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员;大柱石,尊称乡宦。
【注释】(001)明新:明德与新民,引申为做人的美德。
(002)小子:古人八岁时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等日常的礼节。
十五岁时入大学,学习做人的道理。
小子指小学弟子。
(003)容:仪表。
(004)度:法度。
(005)章:章法。
(006)不佞:不才,没有才能。
(007)鲰生:无知小人。
(008)主臣:本谓君臣,后用来表示恭敬惶恐之辞。
(009)大春元: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者都称“元”,大春元为春天会试第一名。
(010)大殿选:殿试一甲第一名。
(011)大会状:会元、状元兼得。
(012)大秋元:秋季乡试第一名。
(013)大经元:五经贡生第一名。
(014)大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三元连中。
(015)掾史:汉代以后职权较重的长官有署吏,分曹治事,通称掾史。
(016)柱石:支梁的柱子和承柱子的基石。
【译文】大学之道最重要的是明明德、日日新,小孩子学礼仪,首先要学应对的话语和礼节。
人的仪容举止固然要适宜合度,说话言语尤应有条理合文法。
智能要圆通品行要端正,胆量要大而心却要细。
执事和足下都是对人的尊称;不佞、鲰生都是称自己的谦词。
请求别人原谅说宽宥,自己惶悚恐惧叫主臣。
大殿选、大会状、大春元都是对举人的不同美称;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对士人的赞美也是不同。
大掾史是对属官吏员的美称,大柱石是对重臣乡宦的尊称。
【原文】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加荣。
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谓之稇载。
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
谢人厚礼曰厚贶,自谦利薄曰菲仪。
幼学琼林《饮食》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学琼林《饮食》原文及翻译【导语】:饮食【原文】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1]。
《幼学琼林》卷三·饮食原文及译文卷三·饮食作者:程登吉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五斗解酲,刘伶独溺于酒;两腋生风,卢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长腰。
太羹玄酒,亦可荐馨;尘饭涂羹,焉能充饿。
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为。
僧谓鱼曰水梭花,僧谓鸡曰穿篱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羔酒自劳,田家之乐;含哺鼓腹,盛世之风。
人贪食曰徒餔啜,食不敬曰嗟来食。
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未获同食,曰向隅;谢人赐食,曰饱德。
安步可以当车,晚食可以当肉。
饮食贫难曰半菽不饱,厚恩图报曰每饭不忘。
谢扰人曰兵厨之扰,谦待薄曰草具之陈。
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家贫待客,但知抹月披风;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君侧元臣,若作酒醴之麴蘖;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盐梅。
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戛釜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
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惩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酒囊饭袋,谓人少学多餐。
隐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麴。
昏庸桀纣,胡为酒池肉林;苦学仲淹,惟有断齑画粥。
译文及注释译文甘甜脆酥、浓醇肥美的食物,吃多了便是腐烂肠胃的毒药。
对于那些终日以粗粮野菜充饥的人,很难描述牛、羊、猪这些佳肴的滋味。
皇帝吃的食品叫珍馐,白米又称玉粒。
青州从事是好酒的别名,平原督邮是劣酒的代称。
鲁酒、茅柴都是味道不醇厚的酒;龙团、雀舌都是上等的香茗。
待客的礼仪渐衰微,称为醴酒不设。
款待客人十分菲薄叫做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都是甜美的红酒,葡萄绿、珍珠红都是醇厚的香醪。
喝五斗酒才能解酒瘾,刘伶极其爱酒;卢仝特别喜好喝茶,喝了七杯茶以后觉得两腋习习清风生。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三幼学琼林制作【原文】上古之世,政尚结绳;苍颉挺生,制为文字。
河马负图,羲画八卦;洛龟呈瑞,禹列九畴。
刻漏挈壶所司,甲子大挠所造。
算数作于隶首,律吕制自伶伦。
甲胄舟车,俱轩辕之创始;权衡度量,悉黄帝之立规。
章亥纪步数以定极,伯鲧筑城郭以卫民。
太昊造网罟以佃渔,少昊作弧矢以战伐。
制耒耜,兴陶冶,皆由炎帝;造琴瑟,作杵臼,乃自羲皇。
冠裳之制,至有态而大备;蚕桑之利,由元妃而始兴。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五谷,粒食攸赖。
钻木取火,而烹饪初兴;构木为巢,而宫室始创。
夏王铸鼎,以象九州;汉帝建寺,以崇佛教。
指南车创自姬周,罗盘是其遗制;浑天仪肇于炎汉,历家始有所宗。
秦始皇筑万里长城,魏文帝叙九品官秩。
萧相国造千秋律令,叔孙通定百职朝仪。
大篆小篆,各异其名;围棋象棋,各别其用。
诗赋遴才,李唐之盛典;文章取士,赵宋之成规。
经书印自冯道;通鉴编自温公。
雁塔载于佛经,梨园著于唐史。
恬笔伦纸,固文房宝玩;和弓垂矢,亦武库良材。
凡古昔之前型,为今时之利用。
【译文】上古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在绳子上打各种绳结,以记载事件。
到黄帝时史官苍颉才创造出文字,这时候才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
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自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洛水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大禹按照龟背上的文字,列出洪水范九畴。
历法节气是神农所创。
刻漏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有一小孔,上铺细沙,细沙从小孔中漏出叫做滴漏,一壶水经过一昼夜正好滴完。
刻漏是挈壶的专司。
大挠以十天干配上十二地支,造为甲子。
算书由隸首所作,音乐律吕是伶伦所造。
甲胄舟车创始于黄帝;權量衡度也是由黄帝首立规模。
章亥用步纪里制定了四极;伯鲧筑起城廓以保卫人民。
伏羲氏造了纲罟,教导民众打猎捕鱼;少昊氏作成弧矢,是用他来攻战征伐,制出耒耜来做农器,兴起陶冶来做器皿,创始的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音,做出杵臼来春百谷,创始的就是伏羲。
冠冕衣裳创自虞舜,至黄帝时才趨完备;采桑养蚕是黄帝元妃嫘祖所发明。
【经典吟诵】幼学琼林(3)——饮食
你还记得《幼学琼林》的“琼”指什么吗?
走近《幼学琼林》
“读了《增广》会说话,
读了《幼学》走天下”
——中国古代的蒙学百科全书
饮食
火眼金睛窥视中国饮食文化
《幼学琼林》饮食篇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从事,
次酒曰平原督邮。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
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
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
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五斗解酲,刘伶独溺于酒;
两腋生风,卢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
米曰白粲,又曰长腰。
茶文化与酒文化
经典吟诵小屋
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猪全备称之为“太牢”从事、督邮:官名
鲁酒、茅柴:都是味道寡淡的劣酒。
酒文化:杜康酿酒
酿酒始祖
香茗馆
龙图
雀舌
鲁酒薄而邯郸围
酒名“女儿红”的来历
酒之别名连连看
刘伶醉酒VS卢仝烹茶
《幼学琼林》饮食篇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从事,
次酒曰平原督邮。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
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
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
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五斗解酲,刘伶独溺于酒;两腋生风,卢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
米曰白粲,又曰长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