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冰冻之河_为何部分河段不结冰_以北美圣劳伦斯河为例_张丽娟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
测试题8〔2021 ·新课标Ⅰ〕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优质活体饵料,也是留鸟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头,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头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开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缘由。
〔6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缘由。
〔4分〕〔3〕推想20世纪80年头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开展缘由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开展影响。
〔8分〕〔4〕你是否赞同接着在大盐湖开展卤虫捕捞业。
请说明看法并说明理由。
〔4分〕〔2021 全国卷Ⅱ〕圣劳伦斯河〔图3a 〕是一条闻名“冰冻之河〞。
图3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
据此完成9~11题。
城市水电站河流湖泊、水库 5040 30 20 10 0-10-20 -30 -4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47 10 月ba图3气温/℃降水/mm1.蒙特利尔旁边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 .2个月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想,冬季可能不结冰河段位于A .安也许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削减该河凌汛危害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1°N河流〔2021 ·山东卷〕36.(26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合适生长温柔.潮湿.多雾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如今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地区已初具规模。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流域协调发展(2022·重庆卷)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
2020年7—8月,长江上游数次洪峰过境,导致库区某江段一处库岸发生垮塌。
为方便施工,当地选择在2021年6月对垮塌库岸进行治理。
下图示意该垮塌库岸段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条曲线符合MN处河床横断面形态的是()A.①B.①C.①D.①2.在治理垮塌库岸时,库区的有利条件是()A.河流流速小B.降雨量少C.晴天日数少D.蓄水量少【答案】1.B 2.D【解析】1.河流地貌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河流弯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侵蚀的一侧河床横断面坡度大,堆积的一侧河床横断面坡度小。
N是凹岸侵蚀岸,坡度大,M 是凸岸堆积岸,坡度小,①曲线符合题意,A错误,B正确;①曲线是下切侵蚀形成的“V”形河道,与题意不符,C错误;①曲线两岸坡度相同,且河床中间高,类似江心洲,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2.流域治理的有利条件从材料“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可知,当地在6月治理垮塌库岸时库区水位低,蓄水量少,便于施工,D正确;三峡水库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较多,晴天日数少,不利于治理垮塌库岸,B,C错误;垮塌库岸段位于凹岸,河流的流速快,A错误。
故选D。
【点睛】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
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2016全国卷Ⅲ,7—9,12分]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9—11,12分]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6—8题。
6.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7.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8.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地理中国不冻河知识点中国不冻河是指中国北方一些河流在冬季寒冷的时候仍然不结冰或者结冰程度较轻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水量丰富:中国不冻河的首要条件是水量丰富。
河流水量大、流速快,能够阻碍冰的形成。
中国北方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等以及一些收水面较大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都具有较大的水量,因此在冬季也很少结冰。
2.水温相对较高:中国北方的一些河流水温相对较高,特别是大型河流如长江、珠江等。
由于河流水温比空气温度高,冬季也不容易结冰。
3.流动性强:水流的流动性也是影响不冻河的因素之一、流动的水不容易结冰,因为结冰需要水体停滞或者缓慢流动。
中国北方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等水流湍急,水流速度快,所以冰的形成较为困难。
4.河道宽阔:水面越宽,结冰的机会就越小。
中国不冻河多为宽阔的河道,像黄河、长江等河道都较为宽广,水体面积较大,局部冻结也不会导致整个水面结冰。
5.沿途有大型水库或湖泊:有大型水库或湖泊的河流也不容易结冰。
水库和湖泊通常会积聚大量水量,因而水量充足,且相对稳定,所以水流不容易结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北方的一些河流虽然不冻河,但在极寒冬季也会出现一些结冰的现象,只是结冰程度较轻或者结冰时间较短。
这些河流在冬季结冰主要是因为低温、水量减少、流速减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中国具有多样的地理环境,北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冰雪覆盖时间长,河流结冰较为常见。
而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气温较高,水量充沛,流速快,河流的不冻现象较为普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一些不冻河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变化。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讲复习脉络: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意义—⎪⎪⎪⎪⎪⎪⎪ 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1 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考向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向1 陆地水体的补给 考向2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考点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考点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向1 水资源的分布及成因 考向2 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读水循环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2.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
(填序号)3.写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文助记1.当前人类能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水循环过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
目前,人类能干预的主要是水分下渗和径流两个环节。
2.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1.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类型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全国高考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一)(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4.A 5.B 6.D解析: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5.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不正经的理由:我们课本上讲的城市的空间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郊区。
而兰斯这厮却完全和课本上的反了,变成了郊区在内城市在外的绿心城市,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认知。
(2017全国卷Ⅲ)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1.(4分)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B:气候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答】解:“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表明下垫面发生变化,建设用地即比热容变小,升温快,降温亦快,温差变大。
故选:D。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影响.2.(4分)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22:地理知识生活化;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解答】解:花基、菜基等附加值更高,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难度较小,需要结合材料分析.3.(4分)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考点】96: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解答】解: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