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滚动轴承温度标准
滚动轴承温度标准。
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之一,其温度的控制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滚动轴承在工作时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制定滚动轴承温度标准对于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滚动轴承在工作时会受到外部载荷的影响,导致摩擦产生热量。
因此,滚动轴承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负荷、转速、润滑情况、密封性能等。
基于这些因素,制定滚动轴承温度标准需要考虑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
其次,滚动轴承的温度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轴承进行具体制定。
例如,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不同类型的轴承在工作时会有不同的温度变化规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轴承进行分类制定温度标准,以保证其在工作时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另外,滚动轴承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润滑以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因此润滑情况也是影响轴承温度的重要因素。
制定滚动轴承温度标准时,需要考虑不同润滑方式下的温度变化规律,以保证润滑效果的同时,控制轴承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滚动轴承的密封性能也会影响其温度变化。
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阻止外部污染物的进入,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因此在制定滚动轴承温度标准时,需要考虑密封性能对于轴承温度的影响,以保证轴承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
综上所述,制定滚动轴承温度标准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工作负荷、转速、润滑情况、密封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轴承进行分类制定标准,以保证轴承在工作时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温度对轴承使用性能有何影响等1 温度对轴承使用性能有何影响?一般轴承所能承受工作温度可达120摄氏度(外圈测量温度为100摄氏度)。
对此超过次温度的工作条件,应采用经过特殊热处理或特殊(耐热)材料知道的轴承。
轴承若经常在12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中使用,活着在很短的极高的温度下使用时,都会是轴承材料的组织的发生变化,导致轴承载荷能力及使用寿命的降低。
在轧机轴承中,初轧机、热轧机等向轧辊轴承传导的热量较大。
若没有很好的冷却措施,轴承性能将会受到一定影响或严重总影响。
2 轴承所需要的润滑条件是什么?轴承所用润滑剂应当满足一下基本要求:1)能在滚动体和滑道之间以及滚动体和保持架等运动部位之间形成一层有效的润滑膜;2)能防止轴承零件受到腐蚀:3)能把轴承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4)能防止异物侵入轴承内部。
造成的润滑方式主要有:脂润滑;油润滑;油雾润滑;油汽润滑。
润滑效果一次更好。
其中的脂润滑的优点是润滑及保养容易,密封结构简单,润滑脂不易泄漏,有一定的防止外界污染侵入轴承内部的能力。
油润滑的优点是流动性良好,在循环油润滑中,散热冷却效果明显,但要求润滑设施及密封结构较复杂。
3 关节轴承有什么主要结构和性能?关节轴承是球面滑动的轴承,主要是有一个外球面得内圈和一个内球面得外圈组成。
根据其类型和结构的不同,可承受径向载荷。
轴向载荷或径向、轴向同时作用的来能和载荷。
因为关节轴承的球形滑动接触面大、倾斜角大。
且大多数关节轴承零件采用了特殊的工艺处理方法,如表面磷化、镀锌、镀铬或外滑动面衬里、镶垫、喷涂等,因此有较大的载荷能力与抗冲击能力,并具有抗腐性、耐磨损、自调心、润滑好或自润滑防污物得特点,既是安装错位也能正常工作。
因此广泛用于速度较大的摆动运动、倾斜运动和旋转运动。
主要结构类型有:1)向心关节轴承2)角接触关节轴承3)推力关节轴承4)杆端关节轴承5)自润滑关节轴承4 直线运动滚动支撑有什么结构和性能?主要应用在什么领域?直线运动滚动支撑近年来发展很快,在机械工业中,特别是在自动机械中的使用日益增多。
一)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1.滑动轴承按照承受的载荷分为:(1)向心滑动轴承(径向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2)推力滑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
2.滑动轴承适用于低速、高精度、重载和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在低速而有冲击的场合也常采用。
3.向心滑动轴承(1)整体式、剖分式剖分式一般由轴承盖、轴承座、轴瓦和联接螺栓等组成。
(2)轴瓦是轴承中的关键零件。
轴瓦材料应有摩擦系数小、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耐磨、耐蚀、抗胶合能力强、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等性能。
(3)对轴瓦材料的要求:轴承合金(巴氏合金)、青铜、特殊性能的轴承材料等。
4.推力滑动轴承(了解)(1)推力滑动轴承有固定式和可倾式。
(2)推力滑动轴承的止推面可以利用轴的端面,也可以在轴的中段做出凸肩或装推力圆盘。
(二)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1.滚动轴承的分类按滚动体的形状分为:球轴承、滚子轴承。
2.滚动轴承的特性(1)优点: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摩擦阻力小、启动灵敏、效率高、润滑简便和易于更换等优点。
(2)缺点:抗冲击能力较差、高速时出现噪声、工作寿命不如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轴承可分为好多种,滚动轴承、向心轴承、球轴承、止推轴承等等。
究其作用来讲应该是支撑,即字面解释用来承轴的,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撑其实质就是能够承担径向载荷。
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固定轴的。
就是固定轴使其只能实现转动,而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移动。
电机没有轴承的后果就是根本不能工作。
因为轴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而电机工作时要求轴只能作转动。
从理论上来讲不可能实现传动的作用,不仅如此,轴承还会影响传动,为了降低这个影响在高速轴的轴承上必须实现良好的润滑,有的轴承本身已经有润滑,叫做预润滑轴承,而大多数的轴承必须有润滑油,负责在高速运转时,由于摩擦不仅会增加能耗,更可怕的是很容易损坏轴承。
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有种叫滑动轴承的东西滑动轴承合金用于制造滑动轴承的材料。
skf进口轴承滚动轴承的转速、参考转速和极限转
速的介绍
1. 转速:SKF滚动轴承的转速通常受到润滑剂温度限值或轴承部件材料的限制。
在达到极限工作温度时,SKF滚动轴承的转速取决于轴承产生的热量、任何外热以及可以从轴承带走的热量。
这些因素受轴承类型和尺寸、内部设计、载荷、润滑以及对中情况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保持架设计、精度和内部游隙。
2. 参考转速:SKF滚动轴承的参考转速通常基于ISO15312标准,这是为油润滑制定的ISO标准,也适用于脂润滑。
ISO标准不包括SKF滚动轴承外圈转动的情况。
在SKF滚动轴承外圈转动的应用中,可能需要降低额定参考转速。
3. 极限转速:SKF滚动轴承的极限转速高于参考转速。
对于某些SKF轴承系列,由于摩擦特性好于SKF轴承的机械能力而允许保持高转速,因此参考转速可能高于极限转速。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考虑SKF轴承的极限转速,即使是SKF轴承在最有利的工作条件下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SKF滚子轴承单元的运行转速不应超过产品表中列出的极限转速。
对于带接触式密封的单元,极限转速是由密封唇口的最大表面速度设定的。
对于带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的轴承单元,极限转速取决于轴承和润滑脂。
SKF进口轴承的转速、参考转速和极限转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时需要参考产品表中的规定,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轴承。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滚动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用于支撑旋转轴承的回转运动。
而滚动轴承的工作温度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温度范围,它对滚动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影响、高温环境下轴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低温环境下轴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
滚动轴承的工作温度对其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适当的工作温度范围能够保证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和寿命的延长,而过高或过低的工作温度则会引起滚动轴承的故障和寿命的缩短。
1.过高温度会引起润滑脂流失,导致润滑不良,增加滚动摩擦和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此外,过高温度还会使轴承材料的硬度下降,减少轴承的承载能力。
2.过低温度会使润滑脂变得粘稠,阻碍润滑脂在轴承内的流动,增加滚动摩擦和磨损,同时也会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
在极低温度下,润滑脂甚至会变得易碎,无法正常起到润滑作用。
高温环境下轴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高温环境下,滚动轴承面临着以下问题:1.润滑脂流失:在高温环境下,润滑脂很容易流失,导致轴承润滑不良。
解决方案是选择温度适应性好的高温润滑脂,并在轴承加注足够量的润滑脂。
2.疲劳寿命下降:高温会加速轴承材料的疲劳,从而降低轴承寿命。
解决方案是选择高温环境下耐热性好的轴承材料,或使用陶瓷轴承来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
3.渗油现象:在高温环境下,润滑脂会发生渗油现象,污染周围环境。
解决方案是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轴承,并定期清洁和更换润滑脂。
低温环境下轴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低温环境下,滚动轴承面临着以下问题:1.润滑性能下降:低温会使润滑脂变得粘稠,降低了其润滑性能。
解决方案是选择低温环境下适用的低温润滑脂,或采用加热装置来提高轴承的工作温度。
2.轴承材料脆化:在极低温度下,轴承材料会出现脆化现象,降低了轴承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解决方案是选择低温环境下耐低温性好的轴承材料。
3.不良启动:低温环境下,润滑脂的粘度增大,使得轴承在启动时摩擦增大,不良启动。
轴承游隙具体的也要看轴承的使⽤环境。
C3游隙的轴承会在运转过程中给机器带来振动和噪⾳。
机器转数⾼的⽤游隙⼤的.转数低的⽤游隙⼩的. (通常分为C0,C3,C4,C5,C6后两种属于超精密机床⽤的游隙不常见。
C0,C3,C4常见)轴承运转过程中发热,滚珠就要膨胀,C3为使⽤游隙较⼤的,这样轴承转起来减少摩擦⼒,寿命⾃然要⽐⼩游隙的长。
简单的说转速与温度需求不同,使⽤寿命不同。
关键看使⽤⼯矿。
具体分析。
科学选配很重要!关于游隙的其它资料仅供参考: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其游隙(径向游隙、轴向游隙)的⼤⼩是影响轴承疲劳寿命、温升、噪⾳、振动、精度等项指标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时如何选取轴承游隙是⼗分重要的。
由于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在安装时受过盈量的影响,在运转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载荷较⼤时受零件弹性变形的影响,其内部游隙(理论游隙)将变化为安装游隙、有效游隙、⼯作游隙,这样变化的结果,最终的⼯作游隙不是加⼤,⽽是缩⼩,甚⾄达到了负值,当然,微负值对轴承疲劳寿命是有益的,但是,过⼤的负值将使轴承疲劳寿命明显下降。
1、轴承的径向游隙⽆外载荷作⽤时,在不同的⾓度⽅向,⼀个套圈从⼀个径向偏⼼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此平均值包括了套圈或垫圈在不同的⾓位置时的相互移动量以及滚动体组在不同⾓位置时相对于套圈或垫圈的位移量。
轴承6312/C3的径向游隙为3组。
2、理论径向游隙对于径向接触来说,理论径向游隙即外圈滚道接触直径减去内圈滚道接触直径再减去两倍滚动体直径。
轴承代号6312/P63表⽰公差等级为6级,游隙为3组。
3、轴向游隙⽆外载荷作⽤时,⼀个套圈或垫圈相对于另⼀个套圈或垫圈从⼀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此平均值包括了套圈或垫圈在不同的⾓位置时的相互移动量以及滚动体组在不同⾓位置时相对于套圈或垫圈的位移量。
4、轴承的安装游隙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量后的游隙。
轴承使用手册第一章轴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轴承的定义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轴承转动的重要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承载、传递力量和减少摩擦等作用。
二、轴承的分类1. 按轴承载荷分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2. 按滚动体类别分类:球轴承、滚柱轴承、滚针轴承等3. 按轴承应用分类:汽车轴承、电机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等第二章轴承的选型原则一、载荷计算1. 确定轴承工作载荷:包括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以及相对于滚动轴承圆周方向的载荷2. 根据载荷类型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结构二、转速计算1. 确定轴承工作转速2. 根据轴承转速选用适当的轴承型号和规格三、温度计算1. 根据轴承工作条件和环境温度,计算轴承所需承载温度范围2. 选择能够在此范围内正常工作的轴承第三章轴承的安装与维护一、轴承的安装1. 准备工作:清洁安装表面,检查轴承、座孔和轴的几何尺寸和轴线偏差2. 轴承预热:轴承预热温度通常为80℃左右3. 轴承安装:利用配套工具将轴承安装到座孔位置二、轴承的润滑1. 根据轴承工作条件和负载情况选择适当的润滑脂或润滑油2. 轴承使用过程中定期加注润滑剂,以保持正常的工作润滑状态三、轴承的清洗与保养1. 定期清洗轴承及其安装位置,清除积聚的污垢和杂物2. 定期检查轴承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护处理第四章轴承的故障诊断与处理一、轴承的故障类型1. 轴承磨损2. 轴承断裂3. 轴承卡滞4. 轴承松动二、轴承故障诊断1. 观察轴承的外观和工作状态2. 检查轴承运动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噪音等三、轴承故障处理1. 根据轴承故障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2. 在更换轴承时选择合适的轴承和进行正确的安装结语轴承作为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在各个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选型、安装和维护轴承对于延长机械设备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轴承。
第三章滚动轴承及轴箱装置轴箱油润装置是铁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将轮对和侧架或构架连结在一起,把车辆的垂直、水平载荷传给轮对,而且不断地保持轴承的正常润滑,减少摩擦、降低运行阻力、限制轮对过大的横向移动、防止雨水、灰尘等异物侵入,使车辆不间断地运行。
如果轴箱油润装置发生故障,轻微的回延误行车,严重的会使轴颈因激烈磨损而折断,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车辆检修人员应加强对轴箱油润装置的维护和检修,切实防止燃轴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保证车辆安全可靠运行。
第一节概况一.滚动轴承的一般知识(一)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运动物体与支撑物之间的接触点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滚动轴承的摩擦就属于这种摩擦。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滚子)、保持架组成。
滚动轴承是借助于在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滚动实现传力和滚动的。
内圈紧配合于轴颈上,外圈于轴箱之间允许有少许的转动,当车轮转动时内圈随轴颈转动,同时带动保持架与滚动体转动,滚动体一方面沿内外圈滚道作公转,另一方面绕自身轴心作自转,它们之间的接触点是在不断变化的,零件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因此其摩擦阻力小,这是滚动摩擦主要特点。
滚动轴承有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以保证滚动体能自由转动。
保持架用以维持各滚动体之间的位置,防止歪斜和相互碰撞,保证滚动体能沿滚道均匀分布。
(二)滚动轴承的特点1.减小列车起动和运行阻力,增大列车牵引质量2.延长检修周期,减少材料消耗3.滚动轴承承载均匀,燃轴事故少,安全可靠4.提高运行速度,适应现代化运输二.货车密封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密封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机构如图所示,该轴承由内外圈、保持架、中隔圈和密封装置组成。
保持架是用钢板冲压而成,将滚子与内圈组合在一起。
轴承由两列滚子、内圈组件共用一个整体外圈,可以同时承受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轴向联合负荷。
轴承外圈两端装有密封装置,因而可以不用轴箱,在轴承外圈上面安装承载鞍,即可与转向架导框联结。
轴承知识详解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对于密封轴承,再加上润滑剂和密封圈(或防尘盖)。
这就是轴承的全部组成。
根据轴承使用的工作状况来选用不同类型的轴承,才能更好的发挥轴承的功能,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我们选用轴承需考虑以下因素:1.径向载荷2.轴向载荷3.转速要求4.径向跳动5.轴向跳动6.工作温度7.噪音要求8.润滑状况一、轴承代号轴承型号一般有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
一般情况下,轴承型号只用基本型号表示。
基本型号一般包含三部分,类型代号,尺寸代号和内径代号。
后置代号是用字母和数字等表示轴承的结构、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
前置代号用来表示轴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
通用轴承(滚动轴承)代号方法,分为: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和后置代号。
基本代号基本代号用来表明轴承的内径、直径系列、宽度系列和类型,一般最多为五位数,先分述如下:1)轴承内径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一位数字表示。
对常用内径d=20~480mm的轴承内径一般为5的倍数,这两位数字表示轴承内径尺寸被5除得的商数,如04表示d=20mm;12表示d=60mm等等。
对于内径为10mm、12mm、15mm和17mm 的轴承,内径代号依次为00、01、02和03。
对于内径小于10mm和大于500mm 轴承,内径表示方法另有规定,可参看GB/T272—93。
2)轴承的直径系列(即结构相同、内径相同的轴承在外径和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三位数字表示。
例如,对于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0、1表示特轻系列;2表示轻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
推力轴承除了用1表示特轻系列之外,其余与向心轴承的表示一致。
3)轴承的宽度系列(即结构、内径和直径系列都相同的轴承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四位数字表示。
当宽度系图13-4直径系列的对比列为0系列(正常系列)时,对多数轴承在代号中可不标出宽度系列代号O,但对于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系列代号0应标出。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目的:提高滚动轴承强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同时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是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磁等特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Th),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一般是随炉冷却),退火可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塑性,消除内应力等。
正火(Z),它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鱼切削性能。
淬火(C),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温度,保温后放入淬火剂中冷却,是温度骤然降低。
淬火可增加金属的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回火,它是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冷却。
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高温回火,中温回火以及低温回火。
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调质,即是所说的淬火加高温回火,这样可以得到所需的强度和韧性。
经过调质处理的钢一般叫调质钢,多指中碳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
钢中的主要金相组织:奥氏体(A)它是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较铁素体强,机械性能随含碳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它是固溶体,所以不论含碳多少,塑性都很好,而且无磁性。
碳素钢在727°C以上平衡组织中才能看见奥氏体,在有些合金钢中,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在室温下也能得到奥氏体。
铁素体(F)它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极小,所以也叫纯铁体。
其性能也与纯铁极为相似,即强度、硬度很低,塑性韧性很高,在768°C一下又磁性。
渗碳体(Fe3C),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高达6.69%,晶格结构很复杂,其硬度大脆性大,强度低塑性几乎为零。
珠光体(P),它是又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量0.77%,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比例大致为7:1,性能位于两者之间。
轴承介绍及其种类介绍轴承是用来支承轴或轴上回转零件的部件。
根据工作时磨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一般由专门的轴承厂家制造,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中。
但对要求不高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高速、重载、冲击较大及需要剖分结构等,使用更多的则是滑动轴承。
所以我们应了解两类轴承的特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合理选择滑动轴承的材料,确定其参数及结构;2. 合理选择滚动轴承的类型并定出轴承的型号;3. 确定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和密封等。
滑动轴承概述工作时轴承和轴颈的支承面间形成直接或间接滑动摩擦的轴承,称为滑动轴承(图12-1a)。
滑动轴承工作表面的摩擦状态有非液体摩擦和液体摩擦之分。
图12-1b、图12-1c 是轴承摩擦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1b所示,摩擦表面不能被润滑油完全隔开的轴承称为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这种轴承的摩擦表面容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较低,用于一般转速,载荷不大或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隔开的轴承称为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如图12-1c所示。
这种轴承与轴表面不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磨损。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制造成本高,多用于高速、精度要求较高或低速、重载的场合。
a 滑动轴承原理图b非液体摩擦状态 c 液体摩擦状态图12-1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根据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不同,滑动轴承可分为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
向心滑动轴承用于承受径向载荷;推力滑动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
一、 滑动轴承的结构1.整体式滑动轴承 是在机体上、箱体上或整体的轴承座上直接镗出轴承孔,并在孔内镶入轴套,如图12-2所示,安装时用螺栓联接在机架上。
这种轴承结构形式较多,大都已标准化。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轴颈只能从端部装入,安装和维修不便,而且轴承磨损后不能调整间隙,只能更换轴套,所以只能用在轻载、低速及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上。
图12-2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2.剖分式滑动轴承(对开式滑动轴承) 如图12-3所示,它由轴承座、轴承盖、剖分式轴瓦等组成。
轴承基础知识及管控点1.引言1.1 概述摘要轴承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机械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的作用是在运动过程中减少动力损耗和摩擦,同时支撑和定位旋转轴。
了解轴承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关键的管控点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轴承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对轴承的基本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轴承的工作原理,包括轴承如何通过滚动或滑动方式减少运动中的摩擦力和损耗。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轴承管控的两个重要方面,即温度控制和润滑控制。
这两个方面在轴承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介绍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常见的管控方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轴承的基础知识,包括轴承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同时,读者还将了解到轴承管控的关键点,特别是在温度和润滑方面的控制方法和重要性。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的整体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在文章的开头,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会简要概述轴承基础知识及其管控点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会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最后,我们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本文的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轴承基础知识并掌握管控重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包括轴承基础知识和轴承管控点两个主题。
在轴承基础知识部分,我们将介绍轴承的定义和分类,并详细解释轴承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了解,读者可以对轴承的功能和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在轴承管控点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润滑控制。
这些管控点的掌握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轴承,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强调。
我们将对轴承基础知识进行总结,概括轴承的基本特点和工作原理。
滚动轴承系统讲解[精品]滚动轴承系统讲解[2020.06.23]第⼀节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其应⽤⼀、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国标GB/T307.3-1996规定向⼼轴承(圆锥滚⼦轴承除外)精度分为0,6,5,4,2(相当于GB/T307.3-1984规定G ,E,D ,C ,B 级)五级,精度依次升⾼,0(G )级精度最低,2(B )级精度最⾼。
国标GB/T307.3-1996规定圆锥滚⼦轴承精度分为0,6x ,5,4四级;推⼒轴承精度分为0,6,5,4四级。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滚动轴承各级精度的应⽤情况如下:0(G )级(通常称为普通级)——⽤于低、中速及旋转精度要求不⾼的⼀般旋转机构,它在机械中应⽤最⼴。
例如普通机床变速箱、进给箱的轴承,汽车、拖拉机变速箱的轴承,普通电动机、⽔泵、压缩机等旋转机构中的轴承等。
6(E )级——⽤于转速较⾼、旋转精度要求较⾼的旋转机构。
例如普通机床的主轴后轴承,精密机床变速箱的轴承等o5(D )级、4(C )级——⽤于⾼速、⾼旋转精度要求的机构。
例如精密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仪器仪表的主要轴承等。
2(B )级——⽤于转速很⾼、旋转精度要求也很⾼的机构。
例如齿轮磨床、精密坐标镗床的主轴轴承,⾼精度仪器仪表的主要轴承等。
第⼆节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都是薄壁零件,在制造和保管过程中容易变形,但当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装配后,这种少量的变形会得到⼀定程度的矫正。
⽥此,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外径分别规定了两种尺⼨公差和两种形状公差。
两种尺⼨公差是:①轴承单⼀内径(s d )与外径(s D )的偏差(d ?,D ?);②轴承单⼀平⾯平均内径(mp d )与外径(mp D )的偏差(mp d ?,mp D ?)。
两种形状公差是:①轴承单⼀径向平⾯内,内径(s d )与外径(s D )的变动量(dp V ,Dp V );②轴承平均内径(mp d )与外径(mp D )的变动量(mdp V ,mDp V )。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一滚动轴承根据其材质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使用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工作温度即已给定;具体情况如下:一.材质选用1.通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室温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选材;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按照YB688-2000高温轴承钢 Cr4 MO4V技术条件选材;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低于-60℃以下的轴承,常用不锈轴承钢9Cr18、9Cr18Mo材料制造,可按照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选材,也可选用铍青铜、陶瓷等材料制造;二.热处理工艺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时,其热处理工艺按照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1255-200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进行;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高于300℃时可按JB/T2850-1993Cr4M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3.低温轴承,可按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三.滚动轴承工作温度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并按上述热处理工艺加工后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室温的工作温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即通过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后,即可按此予以控制;a. 试验规定见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中第5条试验条件,第项:轴承外圈温度脂润滑时,不允许超过80℃;油润滑时,不允许超过95℃;b. 试验及评定见GB/T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国家标准第6条试验条件,第项:循环油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5℃;脂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80℃;2. 高温条件下轴承工作温度:a.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按照JB/T2974标准,当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时,在轴承型号后缀可分别标注S0~S4予以表示;b. 滚动轴承选用高温轴承钢,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其工作温度低于零下60℃以下,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按照规定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度。
电机轴承又名电动机轴承或者马达轴承,电机常用的轴承有四种类型,即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关节轴承和含油轴承。
在电机轴承运转的时候,其温度标准是什么呢?下面为您揭晓电机轴承温度标准。
1、一般电机操作规程规定 ,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摄氏度,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摄氏度。
同时要求温升不超过55摄氏度(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2、GB3215-82 4.4.1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度。
JB/T5294-91 3.2.9.2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度,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度。
JB/T6439-92 4.3.3泵在规定I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 ,最高温度不高于80度。
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度。
最高温度不高于80度。
JB/T7255-94 5.15.3轴承的使用温度。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度,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度。
JB/T7743-95 7.16.4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度,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度。
JB/T8644-1997 4. 14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 ,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度。
3、如果轴承温升过高如何处理呢?下面分析处理方法:(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方法: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方法: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方法: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方法:更换新轴承。
超过多少温度会烧坏一般来说电机绝缘等级如果是A级,环境温度40℃,那么电机的外壳温度应该小于60℃。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1)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一)滚动轴承根据其材质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使用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工作温度即已给定。
具体情况如下:
一.材质选用
1.通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室温)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选材。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按照YB688-2000《高温轴承钢 Cr4 M O4V技术条件》选材。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低于-60℃以下的轴承),常用不锈轴承钢9Cr18、9Cr18Mo材料制造,可按照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选材,也可选用铍青铜、陶瓷等材料制造。
二.热处理工艺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时,其热处理工艺按照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1255-200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进行。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高于300℃时可按JB/T2850-1993《Cr4M 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3.低温轴承,可按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三.滚动轴承工作温度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并按上述热处理工艺加工后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室温)的工作温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即通过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后,即可按此予以控制。
a. 试验规定见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中第5条试验条件,第5.4项:轴承外圈温度脂润滑时,不允许超过80℃;油润滑时,不允许超过95℃。
b. 试验及评定见GB/T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国家标准第6条试验条件,第6.2项:循环油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5℃;脂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80℃。
2. 高温条件下轴承工作温度:
a.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按照JB/T2974标准,当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时,在轴承型号后缀可分别标注S0~S4予以表示。
b. 滚动轴承选用高温轴承钢,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其工作温度低于零下60℃以下,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