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任务单(现代文阅读之理清行文的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68.41 KB
- 文档页数:3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关注诗词,想象画面,能描述出诗词中呈现的情景。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古诗1.揭示课题,解释课题。
(1)认读“宿”,联系生活想一想意思:住宿、投宿的意思。
(2)引出题目的意思。
“徐公店”指一位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说出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2.自主朗读古诗。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上网查查诗人,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杨万里(1127 -1206) 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其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
要求:把自己整理关于诗人杨万里的资料录音,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要求:把古诗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
二、自主理解故事大意1.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
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预设: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就是诗中的“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是指篱笆;“树头” 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径”,可联系《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
“篱”可用熟字“加一加”偏旁的方法,“疏”可用“蔬”字“减一减”偏旁的方法。
要求:古诗自读三遍,结合文字和插图找出其中描写的景物。
2.描述景物。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的树(2)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
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试题1范文:伞铺街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
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
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
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
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
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伞铺街》阅读附答案《伞铺街》阅读附答案。
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2020年春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4*三月桃花水学习目标:1. 认识“绮、谈”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和”。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3. 学习运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大体把握课文内容,自主感受春水的美丽,体会乡村春天的盎然生机。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课题和作者1.读读课题,想一想,你知道什么叫“桃花水”吗?参考:桃花水即桃花汛,指桃花盛开时江河里上涨的水,本文是春汛,南方的许多地方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溪水微涨,有桃花落在上面,就叫桃花水。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
谷雨节时,人们以“桃花水”洗浴,还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2.上网查查作者刘湛秋,认识刘湛秋,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作者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
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似如水明镜。
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
他的散文《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
要求:把自己整理的关于桃花水和作者刘湛秋的资料录音,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二、自主朗读课文1.读读本篇课文,标出自然段,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要求:每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3遍。
1北京的春节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学会“醋、浒”等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规范书写,重点读好文中的儿化音和多音字。
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能联系生活或上下文理解“张灯结彩”“万象更新”“截然不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
3.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要求:每位同学把课文读2遍。
2.难读字音读一读。
(1)难读字音读一读。
醋(c ù) 擦(c ā)贩(f àn ) 浒(h ǔ)(2)注意:“醋、擦”是平舌音;“贩”声母是f ;“浒”不要读成“x ǔ”。
要求:把这些生字读3遍。
3.难读词语、句段读一读。
(1)难读词语读一读。
注意:第一行词语是轻声;第二行词语是儿化音;第三行词语是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要注意读准字音:正(zh ēn ɡ)月 掺和(huo ) 店铺(p ù) 间(ji àn )断分(f èn )外 万象更(ɡēn ɡ)新 张灯结(ji é)彩要求:把这些词语读3遍。
(2)难读句段读一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注意:读好儿化音“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读好轻声“榛子、栗子”,读准多音字掺和(huo)。
要求:把这段话读3遍。
3.指导写字(1)难写生字练一练。
醋:书空笔顺,了解用“酉”做偏旁的原因。
一种调味品,起源于中国。
古时用酒作为发酵剂酿制食醋,所以从“酉”。
戚:半包围结构,斜钩笔画舒展。
(2)按照结构特点分类练写其他生字。
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3.9)
一、请根据课件,自主学习《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书上做笔记。
熟读两首诗,并达到背诵,能正确默写,理解诗意主旨,品味诗句的表达效果。
二、完成两首诗的相关检测题。
1.默写诗句。
(1)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十五从军征》)
(2),胡天八月即飞雪。
,。
(3),愁云惨淡万里凝。
(4)纷纷暮雪下辕门,。
(5),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十五从军征》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3.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十五从军征》中的老人归家后看到的家中情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展现的画面。
6.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写景表现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完整版)自主学习任务单
____________学校《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一、学习指南
1.学习主题(学习资料的主题,亦称课题):
2.达成目标(不一样于教课目的。
一般以经过什么学习方法达到什么认知来表述;旨在明
确预习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指达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建议):
4.讲堂学习形式预告(使学生早先认识自主学习与讲堂学习的关系):
二、学习任务
1. 创作构造图(整体掌握学习内容的框架构造;理科能够调整为“
2.”,即与此刻的“ 2.”对换):
2.经过观看教课录像自学,达成以下学习任务(测试题、习题,以及必需的提示等帮助性
信息;理科能够调整为“ 1.”,即与此刻的“ 1.”对换):
3.学习感悟(回首自主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方法、发现、感悟等收获):
三、疑惑与建议(记录疑问;提出教师在讲堂教课中指导的建议):
备注:栏目不够用能够自行扩展。
1 / 1。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分析作者:徐冬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09期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旨在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提高语文教师上课的效率。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试图为小学语文教学成熟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56语文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描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重要能力。
拥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单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本文试图为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一、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坚守设计原则是重要内容1.目标导向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任务单设计的目标导向原则,明确教学目标的设计单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效率。
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任务单设计时,需要明白学生能从本篇课文中学习到什么。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到《黄山奇石》这一课时,需要明白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学习想象、比喻等修辞手法。
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单设计时,需要适当进行想象语句仿写练习、比喻语句仿写练习,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想象以及比喻的修辞效果,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效率,更好地传输《黄山奇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
2.生活化原则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生活化原则,小学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增强生活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共鸣。
在任务单设计中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生活化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授到《黄山奇石》这一课之时,可以在任务单上首先设置一道填空题,题目为:你们看到身边有什么奇怪的石头吗?能够描写出它长什么样吗?以此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石头的形态描写,引入《黄山奇石》这一课文内容,切实提高《黄山奇石》这一课的教学效率。
河西小学对话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堂合作学习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1、我能认读下列词语。
2、我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或找多音字等)
3、我能把本课的生字写正确、写规范。
4、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我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6、交流查阅的相关资料。
二、梳理困惑,任务导学(根据小组展示,梳理出学习重点)任务一:
任务二:
三、探究展示,合作互学(微视频助学)
1、围绕任务一探究学习。
2、围绕任务二探究学习。
3、畅谈收获。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五、巩固练习,达标测试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学生在线互评)
推送下一节课的任务单和微视频
三、学习体会
自评:☆☆☆☆☆组评:☆☆☆☆☆。
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3.23)1.复习九上1—3单元名句、文常,独立完成练习一、二题,红笔订正;2.复习《中考指南》第3页九上词语前八行,在第三题的横线上默写其中的40个,3.解释四字词语前八行。
4.背诵《定风波》诗赏,视频提交。
一、1-3单元名句默写(完成时间:所用时长:监督:)1.,玉盘珍羞( )万钱,,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溪上,。
,直挂云帆济沧海。
(《》)2.巴山楚水凄凉地,,,到乡翻似()()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 《》)3.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4.江山如此多(),。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6. 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知()者不如好()者,。
8.()鼓断人行,。
露从今夜白,。
( 《》) 9.秋草独寻人去后,。
,湘水无情吊岂知?,怜君何()到天涯。
(《》)10. 欲为圣明除()事,!,雪拥()关马不前。
( 《》) 11.晨动起征(),。
鸡声()店月,。
,( )花明()墙。
因思杜陵梦,。
(《》)12. ,天与云与山与水,。
(《》)13.《岳阳楼记》里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壮观景色的句子是,,,;从时间角度写的是,。
表现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现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14.《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是。
写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写四季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二、文学常识1-3单元(完成时间:所用时长:监督:)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原名(),号(),笔名艾青,克林,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是《》,代表作有《光的赞歌》,《向太阳》,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2.《乡愁》的作者是(),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是诗人,散文家。
《乡愁》是其诗集《》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时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是(),福建闽侯人,她是(),(),新月派诗人之一。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训练——以﹤窗﹥为例》
课堂学习任务单
姓名:班级:
制作人:珠海市小林中学刘兵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情节脑图梳理小说情节。
2、发散思维,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3、翻转角色,尝试自主命题。
二、学习方法建议
讨论探究法阐述分享法
三、学习任务
(一)自学反馈
1、小组交流《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2、展示汇报小说的情节脑图,并说一说本篇小说令你最为感动和愤怒的情节及其原因。
3、分析小说情节的不合理之处,并思考这样设置情节的原因。
(二))进阶学习
结合阅读材料,根据你对中考考点和题型的理解,尝试自主命题。
(小组合作讨论)
1、小组先自主拟题,然后交流讨论,综合命制出一道高质量的试题并给出该题的分值。
你命制的试题及分值:
小组综合命制的试题及分值:
2、小组代表展示三道高质量的试题。
3、全班一起完成其中质量最高的试题。
答题区:
4、结合中考评分细则,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评价。
5、教师展示预设试题,学生完成试题并根据中考评分细则进行评价。
答题区:
(三)探究分享
1、交流命题心得,谈谈对答题的启示。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未解的困惑吗?
(四)布置作业
除了课堂上已经命制的试题,你还能命制出其他试题吗?试着自主命题并设置好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