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基础》讲义(可打印修改)
- 格式:pdf
- 大小:224.42 KB
- 文档页数:11
《漆艺基础课》讲义卓德辉编《漆艺基础课》讲义第一章漆艺简述一、关于漆:漆工艺、漆艺术、包含漆器、漆画、漆雕三部分。
在我国艺术的分类大都以材料来划分,如水墨画、油画、版画、木雕等等。
自然,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
这里所指的“漆”古代亦有一个同音字“”,都是象形文字,上部是一个“木”字,是指植物、树木、中部是“八”字,是指割开树皮的刀口,下部是“水”字,流出来的液体、后来泰字左边加上“氵”,因为不管什么漆都是液体,“”字就很少用了。
今天我们漆艺的漆是专指这种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生漆,生漆又称“中国漆”,“大漆”,“国漆”,在漆的领域里,可以称得上是“涂料之王”。
漆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产地为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省。
还有日本,朝鲜丰岛,印度支那半岛诸国,等等。
由于天然生漆生长的地理局限,加上产量少,1棵树一年平均产漆不到1斤,远远满足不了用漆的需求。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用漆的范围扩大,逐渐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合成涂料、俗称化学漆、如聚胺脂、硝基清漆、自动喷清等。
这类漆主要用于家具,建筑,现代工业产品。
作为漆艺行业,70年代广东阳江国营漆器厂两位科研人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再生产,寻找原材料代用品。
利用腰果油研制成腰果漆,腰果漆与生漆比较许多质量指数已很接近,国家轻工部为表彰该厂的贡献。
将腰果漆命名为“阳江漆”。
因此漆艺的媒材已形成以天然生漆为主,包含阳江漆,合成漆等广义的概念。
中国的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的考古发现极其丰富,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一件漆碗,把漆器的起源推到七千年前。
在历代出土的漆艺实物,最具代表的是汉代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的漆器和漆棺、战国湖北江陵雨台山,望山,随州曾候乙等楚墓群出土的漆器,反映了我国古代漆艺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的漆艺技术在古代就流传到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国家,民族学习,掌握了中国的髹漆技术,发扬光大,发展成精美现代的日本漆艺、朝鲜漆艺。
《漆艺》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该课程以让学生掌握现代漆艺制作为主要的教案内容,培养学生在综合掌握传统漆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基础上理解、掌握、独立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技术丰富自己的漆艺创作。
在课程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传统漆艺的制作技法并结合现代艺术的艺术语言特色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漆艺作品。
在授课的过程中演示并讲解现代漆艺制作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教案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漆艺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和现代漆艺的兴趣。
在该课程中会涉及很多的现代漆艺制作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并掌握现代漆艺的特点及制作步骤、绘制技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在现代漆艺的制作教案中,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认识掌握能力,并理解、掌握、独立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和现代艺术丰富自己的漆艺制作。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教授学生现代漆艺制作的知识和技法。
难点:理解传统漆艺与现代艺术的关系,现代漆艺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四、教案内容教案时间分配表第一章中国传统漆艺讲授(学时).中国漆艺文化和艺术特征.优秀漆艺作品鉴赏第二章现代漆艺制作实践(学时)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制作完成漆艺作品.规格样式:完成漆艺作品件,单边尺寸不小于.时数要求:学时.质量要求:作品完整且具有形式美感,能体现漆艺的形式语言特征。
五、执行大纲使用说明.调整相关内容在教案过程中如需调整,必须由教研室讨论确定,上报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经学院正式批准备档后,方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微调。
.教案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课堂辅导练习的方式授课。
().课堂理论讲授:讲授是本课的首个教案环节,在写生前要进行一定的理论讲授,主要是让学生能从理论方面对要进行的写生练习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课堂理论讲授是主要的教案方式之一,采用多媒体教案,通过播放图片的形式以增强学生对现代漆画的形象认识。
().课堂辅导练习:该环节教案是该专业的主要教案环节,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采取课堂练习的方式进行的,注重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归苏小学校本艺术课程——漆艺天然漆,也被称为大漆,是从一种呈羽状复叶的落叶乔木,即漆树身上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呈乳灰色,接触到空气后会氧化,逐渐变黑并坚硬起来,具有防腐、耐酸、耐碱、抗沸水、绝缘等特点,对人体无害。
如再加入可以入漆的颜料,它就变成了各种可以涂刷的色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它发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光泽。
然后再通过雕填、镶嵌、彩绘、脱胎、髹饰等手段就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美观的漆艺品了。
目录脱胎漆器北京雕漆四川漆器阳江漆器金漆镶嵌贵晋漆器天水雕填扬州漆器漆线装饰现代漆艺漆画颜料天然生漆的性能天然生漆的应用金属材料推光、揩请用料辅助材料古代漆器脱胎漆器北京雕漆四川漆器阳江漆器金漆镶嵌贵晋漆器天水雕填扬州漆器漆线装饰现代漆艺漆画颜料天然生漆的性能天然生漆的应用金属材料推光、揩请用料辅助材料古代漆器中国现代漆艺主要包括漆画艺术和立体漆艺造型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是清代以来的传统产品,它的特点是,造型美观而富于变化,轻巧而坚韧,色泽艳丽,光亮如镜,髹饰的方法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传发明脱胎漆器这一独特工艺的,是一位普通的漆艺人。
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叫沈绍安的人。
有一次他到官府衙门去修补金字横匾,字迹虽然已经斑驳脱落,里面的木头也都露了出来,可是裱裹在匾额外面的漆和夏布,却像新蝉脱去的外壳,坚韧光滑,并没有被腐蚀剥落,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并从中得到了启发,他想,如果先塑造一个物像的模型。
外面再用夏布涂以漆裱糊起来,然后再设法取去里面的模型,留下的不就是一个体轻而表面坚韧光滑的漆器了吗?于是他就开始着手大胆、认真地试验。
沈绍安出身于一个制漆家庭,从小对佛像塑造就有兴趣,并有一定的塑造能力,于是,他就按塑造佛像的原理,用泥巴做材料,塑造了一个模型,并在这个模型表面涂上漆,裹上夏布,在夏布上再涂以漆,再裹上一层夏布,这样用漆和夏布逐层裱糊到一定的厚度,待阴干以后,将它放到水里去浸一定时间,等到里面的泥胎软化时,再将其挖掉取尽,用水清洗干净,剩下的布坯壳却十分坚固和轻巧,再经过髹漆和彩绘装饰,一件脱胎漆器就这样诞生了。
涂料基础知识(培训)(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涂料基础知识(一)1、涂料的定义涂料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干燥固化成膜的物质。
2、涂料是由什么组成的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助剂。
3、什么叫成膜物质能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表面上形成连续薄膜的主要物质,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它对涂膜的物理、化学性能起着决定作用。
4、颜(填)料的作用是什么颜料赋予涂料颜色,对涂膜的防锈、耐晒、耐水、耐化学药品性能起重要作用。
填料可改善涂料的某些性能,同时还可降低涂料成本。
5、助剂的作用是什么改进涂料生产工艺;改善涂料施工固化条件与涂膜外观;改进涂料的贮存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赋予涂料特殊性能。
6、溶剂的作用是什么使成膜物分散而形成粘稠液体,调整体系粘度,使涂料粘度适合贮存和施工应用。
在涂料施工和成膜后,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不留在涂膜中,不是成膜物。
7、涂料的作用是什么保护作用;装饰作用;标志作用;特殊作用。
8、涂料按是否有颜料着色可分为几类清漆、色漆等。
9、涂料按是否有溶剂可分为几类溶剂型涂料、粉末涂料、水性涂料、高固体份涂料、无溶剂涂料等。
10、涂料按施工工序可分为几类底漆、腻子、二道漆、中涂漆、面漆、罩光漆等。
11、涂料按成膜机理可分为几类,及我公司目前现有品种及成膜方式是什么挥发型涂料、氧化干燥型涂料、固化剂固化型涂料、高温烘烤型涂料、其它类型。
醇酸调合漆、醇酸磁漆、298超磁漆、汽车漆、299高耐候漆、锤纹漆、闪光漆属于氧化干燥型,沥青漆、硝基漆属溶剂挥发型,银粉漆、地板漆属溶剂挥发型、氧化干燥型,金属电镀件清烘漆属高温烘烤型,聚氨酯漆属固化剂固化型,乳胶漆12、涂料按其作用可分为几类绝缘涂料、防锈涂料、防污涂料、示温涂料、隐形涂料、夜光涂料等。
13、根据化学工业部确定的(通用)涂料可分为几类辅助材料分类如下:14、涂料命名原则的规定是什么A、全名=颜料或颜色名称+成膜物质名称+基本名称。
教案具体内容第一章:漆艺历史讲解第一节、源远流长的中国漆艺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祖先就开始了对漆的认识,中国人最早认识了漆,也最早使用了漆,从而揭开了漆艺的历史。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朱红色木胎漆碗,是我国最早对漆器的发掘,也是至今为止世界漆器最早的发掘。
商代青铜器文化处于鼎盛时期,在漆器方面除了继承原始社会的黑漆,朱漆等素漆形式以外,逐渐出现了黑漆朱地及朱漆黑底的装饰,开始了漆器的装饰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逐渐以它轻、薄、保温、耐腐的效果取代了青铜器重、厚、笨的地位,漆器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其中以楚国的漆器最为发达。
由于楚国地处长江汉水流域,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温和的气候,适宜于大量漆树的生长,为漆器的发展开创了先决条件。
这个时期的漆器装饰手法有彩绘、针刻技法,线条流畅,装饰细腻,主要用于杯、碟、碗、盘、乐器及祭祀的棺木装饰。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形漆盒,器形为鸳鸯,背部有孔可以注水,身腹部绘有精美漆画,是集器、塑、画于一身的漆器精品。
秦汉时期精巧华丽的漆器进一步取代了青铜器,广泛应用于贵族生活,并用于建筑和屏风。
装饰手法上有堆漆、金银镶嵌、戗金、犀皮等新技法。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184件漆器,是数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一次发掘。
堆漆彩绘棺木分为两层,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内部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女尸。
内层为朱底,外层微黑底,会有上百个图像,极其精美秉赋与浪漫主义色彩,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大兴,夹纻脱胎技法被广泛运用于佛教造像,漆艺雕塑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唐宋时期是我国漆器艺术的鼎盛时期。
进入唐宋时期,由于唐代金银工艺的发展,对漆器上金银平托技法起了引导作用,《金银平托飞凤花鸟镜》,直径36cm,中间嵌金银片,镂刻八瓣莲花座,四周满布花鸟飞蝶,是金银平托的代表作。
唐代还发明了雕漆,开创了之后盛行雕漆的先河。
撒金技法后来发展成日本的莳绘工艺。
涂料基础理论讲座涂料基础理论讲座一、涂料的发展史涂料的应用开始于史前时代,我国使用生漆和桐油作为涂料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秦皇岛墓的兵马俑已使用了彩色的涂料,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更有精美的漆器。
埃及也早已知道用阿拉伯胶、蛋白等来制备色漆,用于装饰。
11世纪欧洲开始用亚麻油制备油基清漆,17世纪含铅的油漆得到发展,而且在1762年的波士顿就开始了用石磨制漆,此后工业制漆得到较快的发展。
尽管涂料的应用与生产有漫长的历史,但它只能以一种技艺的形式相传,而不能进入科学的领域。
这种情况至今还影响着不少人对涂料的看法,认为涂料是靠经验传授的工艺。
另一方面,涂料所有原料主要是天然的油和树脂,因此被称为油漆。
自然,现在的涂料已不是旧时的模样了,它已进入了科学的时代,涂料第一次和科学的结合是20年代杜邦公司开始使用硝基纤维素作为喷漆,它的出现为汽车提供了快干、耐久和光泽好的涂料。
30年代W.H.Carothes以及其后他的助手P.J.lory对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研究,为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涂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涂料工业便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二、涂料化学的研究尽管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是涂料科学最重要的基础,但单是高分子科学并不能使涂料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涂料不仅需要有聚合物,还需要各种无机和有机颜料以及各种助剂和溶剂的配合,藉以取得各种性能。
为了制备出稳定、合用的涂料及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还需要有胶体化学、流变学、光学等方面理论的指导。
因此,涂料科学是建立在高分子科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和表面物理、流变学、力学、光学和颜色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新学科,正因为涂料科学涉及如此多学科的理论,因此,长期以来不能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当然,涂料并不是各种相关学科的简单并合,而是以它们为基础建立起具有本身特点的独立学科,包括涂料的成膜理论、表面结构与性能、涂布工艺及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和理论,以及各种应用品种的有关理论。
《漆艺基础课》讲义卓德辉编《漆艺基础课》讲义第一章漆艺简述一、关于漆:漆工艺、漆艺术、包含漆器、漆画、漆雕三部分。
在我国艺术的分类大都以材料来划分,如水墨画、油画、版画、木雕等等。
自然,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
这里所指的“漆”古代亦有一个同音字“”,都是象形文字,上部是一个“木”字,是指植物、树木、中部是“八”字,是指割开树皮的刀口,下部是“水”字,流出来的液体、后来泰字左边加上“氵”,因为不管什么漆都是液体,“”字就很少用了。
今天我们漆艺的漆是专指这种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生漆,生漆又称“中国漆”,“大漆”,“国漆”,在漆的领域里,可以称得上是“涂料之王”。
漆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产地为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省。
还有日本,朝鲜丰岛,印度支那半岛诸国,等等。
由于天然生漆生长的地理局限,加上产量少,1棵树一年平均产漆不到1斤,远远满足不了用漆的需求。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用漆的范围扩大,逐渐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合成涂料、俗称化学漆、如聚胺脂、硝基清漆、自动喷清等。
这类漆主要用于家具,建筑,现代工业产品。
作为漆艺行业,70年代广东阳江国营漆器厂两位科研人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再生产,寻找原材料代用品。
利用腰果油研制成腰果漆,腰果漆与生漆比较许多质量指数已很接近,国家轻工部为表彰该厂的贡献。
将腰果漆命名为“阳江漆”。
因此漆艺的媒材已形成以天然生漆为主,包含阳江漆,合成漆等广义的概念。
中国的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的考古发现极其丰富,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一件漆碗,把漆器的起源推到七千年前。
在历代出土的漆艺实物,最具代表的是汉代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的漆器和漆棺、战国湖北江陵雨台山,望山,随州曾候乙等楚墓群出土的漆器,反映了我国古代漆艺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的漆艺技术在古代就流传到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国家,民族学习,掌握了中国的髹漆技术,发扬光大,发展成精美现代的日本漆艺、朝鲜漆艺。
而越南的画家把漆艺和绘画相结合,形成他们的国画——越南磨漆画。
战国和汉朝以后各个朝代,漆艺技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明代,漆器生产场所遍布全国许多地区,工艺技术成就更高,漆艺品种更多,进入到漆艺发展的全盛时期。
明代隆庆年间出了一位名漆工黄成,他总结前人的和自己的经验,写下了现存唯一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全书分为两册,《乾集》讲漆器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
《坤集》讲漆器分类及各个品种的形态。
此书在明代天启五年由另一个漆工——嘉兴西塘的杨明为之写了序言并逐条作注解,逐使内容更为丰富易读。
中国的漆艺发展到近代,福建、四川、北京、广东等各地都各自形成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福建,有位叫李芝卿的漆艺家学习前人总结自己漆艺装饰经验,制成九十余种髹漆装饰技法,除了对当地漆艺研究和漆器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现代漆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现代漆画有成就的漆画家都从福建漆艺装饰技法中得到滋润和启迪。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要改革、开放,传统的手工艺企业,体制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全国各地历代流存下来的漆工艺厂大都停顿或转产,难以为继,但是这些漆艺家人还在,他们不放弃,有些人又以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形式“漆艺工作室”“漆艺作坊”执着继续漆艺的事业。
二、关于漆画中国漆画是从传统的漆器发展出来,早在战国,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漆画形态的漆画实物,只不过它是以一个空器物的表面装饰画空的形式出现。
可以说是漆画的雏形。
如:▲《彩绘射猎图漆瑟残片》15×12cm,战国时期河南信的长台1号墓出上。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西汉时期。
▲《黑地彩绘棺》 2.56×1.18×1.15 米外棺▲《朱地彩绘棺》 2.3×0.9×0.89 米内棺▲《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北魏时期。
四面都是绘制非常精美的装饰性漆画,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这幅木板屏风的已很接近独幅漆画。
作为现代意义的独立画种,从依附于漆器,到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漆画,这只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最早期的有雷圭元在法国研习漆艺,沈福文在日本随松田权六研习漆艺,1963年越南磨漆画在中国展出,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观看后认为中国的漆艺传到越南,人家发展成一个画种,我们应派人学回来,于是,广州美院蔡克振和中央工艺美院朱济被派到越南留学磨漆画,中央工艺美院乔十光作为最早的研究生,在福建研习漆艺,这些前辈都创作了不少很具探索价值漆画作品,为后来培养了一批批新生力量。
在1984年,在全国第六届全国美展上第一次确立漆画为独立的画种参展,漆画以其独立的审美品格,作为中国民族的绘画新形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第二章漆艺的材料一、天然生漆:(1)透明推光漆必须选择略偏黄的生漆作原料,加工成熟漆的过程要加入黄栀子水和松香,制成的透明漆呈金黄色。
透明漆是漆艺中主要用漆,用透明染料色粉,可调出透明红、透明绿、透明蓝、透明黄,不加任何染料粉直接罩在银底上呈褐黄本色。
髹涂干固后都经研磨达到理想的效果再重新推光。
(2)红紧推光漆主要用来调各种不透明的色粉,因此在采集到的生漆,偏黄的数量不多,都做透明漆。
而偏红的就做成红紧推光漆,在福建制漆分类较多,可据制作工艺的要求,有快干、慢干、中干、快1小时、慢8小时、中4小时就结膜。
红紧推光漆要打磨重新推光。
(3)油光漆是在透明推光漆或红紧推光漆里加入适量的桐油,加入数量要根据对透明度和被加入漆的干燥性能而定,但是加入量最多不能超过50%。
用油光漆罩漆增强透明度,调色漆颜色较鲜明,但是因漆膜较软,不宜打磨,也不能推光。
(4)黑推光漆黑漆是选择偏红的生漆,在加工过程中加进总量2-3%的氢氧化铁(俗称黑料),投料搅拌均匀后,两星期内定时搅拌反应,使漆液与黑料充分反应,直至色清、清亮、黑度达到要求为止。
(5)提妆漆(揩清用漆)前面所讲的几种漆统称孰漆,现在所讲的提妆漆是半孰漆。
是提取刚开盖浮在的生漆面上薄薄的一层漆油,提取后马上装好盖上。
在完成的漆艺作品,清理干净再揩上这种漆,待干后再用手推,摸,增加漆面的油润感。
(6)底胎漆一桶生漆,面上最好的部份都提取去做前面的几种漆,剩下的含杂质多,经过滤与砖瓦灰调合,并加入清水,就成了底胎漆灰,加水比例25-30%。
天然漆制成的种种用漆,髹涂完毕都必须放在阴房内,防尘,阴房保持温度在20-30度,相对湿度70-80%。
(7)漆的稀释剂。
能够和生漆配合使用的植物油、浴剂。
①樟脑油、松节油、松节水。
②汽油、煤油。
③桐油、生油、蓖麻油(不干性)稀释剂必须是溶解力强,易挥发、安全、使漆液溶解稀释,增强流平性,便于髹涂和施工。
但是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破坏漆的性能,使漆膜形成慢,影响坚固性和耐磨性。
二、阳江漆(腰果漆)腰果树亦属漆树科,原产于巴西,现广泛生长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印尼、菲律宾、等热带国家、我国海南、广东、云南也有生产。
腰果漆就是利用壳液研制成可代替生漆的优质涂料,在国外,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对腰果漆的研究和利用也较早,特别是日本生产的品种很多。
腰果漆的干燥不需要衡温衡湿的荫房设备,什么条件都会干固,腰果漆的硬度,耐磨、耐酸、耐水都接近生漆、透明度比生漆还好,对大多数颜料都没有化学反应,入漆颜料品种多,也不会皮肤过敏。
腰果漆不足的地方是色素偏红,较脆,柔韧性弱,干得快,推光后材质感觉不如生漆含蓄,耐看,这方面是无法替代生漆的。
腰果漆的稀释剂主要是松节油、松节水、生油等。
三、合成漆(化学漆)(1)聚胺脂漆是一种带微黄的树脂漆,透明度高,硬度大,耐磨、耐酸、耐热、一般分甲、乙两组,使用时混合,还可以和天然漆,阳江漆混合使用,以提高透明度的需要。
但是聚胺脂的光泽过于浮亮,(贼光)不如天然漆,阳江漆含蓄,(豪光)耐看,只能作为天然生漆的辅助用品,不要完全代替天然漆,阳江漆,非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2)硝基清漆(3)自动喷漆合成漆含有化学有害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有人闻了会头晕、咳嗽。
使用时要在通风透气的环境,并带上口罩。
四、入漆颜料天然生漆对各种颜料要求很挑剔,凡是含酸性或含碱性的都干得慢,甚至不干,影响制作进程、解决的办法是将颜料浸泡数天,经常换水,然后去水晒干,减少酸性和碱性才使用。
入漆的颜料可分为2部分。
(1)透明颜料①西德红——透明度达80%,入漆量最多5%调透明漆成透明红,用于罩金罩银底,亦可与其它颜料调成色漆。
②西德绿——透明度达75%,使用,效果和西德红一样。
③立索尔红——透明度70%,色相偏紫红,可替代西德红。
④油溶黄——透明度75%,加小量调透明漆可增加透明漆的金黄色。
可替代耐晒黄。
⑤酞菁蓝——透明度50%,属半透明颜料,加小量调透明漆呈普蓝色、透明蓝、要掌握好份量,加多了就降低透明度。
⑥酞菁绿——透明度60%,和酞菁蓝的使用效果一样,可认替代西德绿。
(2)遮盖力较强的颜料①银朱——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以广东佛山银朱最好,银朱耐太阳晒、不退色。
②朱漂——是银朱漂制过程浮在上面的一层,呈橙黄色,明度比银朱高,有透明感。
③美术黄(或分为淡黄、中洛黄、有偏冷、有偏暖)可与其它颜料调成各种色调,明度较高。
④钛白粉——进口的白度纯,国产的白度暗,调漆调出的是藉白色,与其它颜料调配可调出种种明度较高的色漆。
⑤铁红——一种色彩比较沉着的颜料。
⑥油烟黑——⑦红丹——色泽如朱漂、是银朱的替代品,但易退色。
⑧银粉(铝粉),可认单独作银底,其它颜色加入银粉,可调出各种有银色光泽的色漆,解决纯色漆单调泛味的问题,进口的铝粉白洁度已接近真银。
漆艺在装饰上运用各种材料非常广泛,这正是漆艺质材之美较其它画种的一大特色。
五、常用材料(1)金、银薄——用黄金或白银经捶打制成的薄片,金、银薄的厚数可薄至0.116-0.123微米,即是蝉翼最薄处的25分之一,每克黄金可打244张金薄。
金银薄在漆艺装饰是重要的材料,在起了花的底上贴金银薄,再罩各种透明漆,会产生灿烂辉煌的效果。
(2)金银粉——即将金、银薄放进密闭的容器,用毛笔旋转打碎,然后通过各种粗细的罗筛筛出粗、细不同的银粉,在漆艺装饰常备一种粗、一种细即可。
在绘制中根据需要在漆未干前随意撤一些能表现出色漆的明暗和质感,然后再罩透明漆会呈现比较丰富,富有变化的效果。
金、银薄和金银粉在效果和用量上是不同的,贴金银薄用量少,反光性能好,但是罩漆后打磨,推光容易起泡,脱落,撤金、银粉用量较大,但附属力好,不易起泡,在我国漆艺人中流传这种说法,“一贴、二撤、三坭”意思是金银薄、金银粉、金银坭的用量比便是1:2:3。
(3)金银坭——即是用金、银粉直接调漆薄打在画面上。
可先调桐油,再加漆进去一起调。
(4)螺钿(即贝壳)——我国传统漆艺使用螺钿非常广泛,一般采用夜光螺,海螺、鲍鱼贝、珍珠贝以及南方河塘的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