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18与2003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48.98 KB
- 文档页数:25
总则1.0.2适用列车速度由等于或小于160km/h修改为200km/h,1.0.4 新验标每道工序完工后应检查施工质量,并形成记录。
1.0.5 新验标隧道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竣工文件。
1.1.1新增加固处理分部工程。
1.1.2将洞口工程和明洞工程合并为一个分部工程,检验批检验项目均改为每个洞口做一份。
1.1.3洞身开挖分部将洞身开挖和隧底开挖分项合并为开挖一个分项,且检验批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60隧道延米。
1.1.4支护分项工程新增水平旋喷桩和超前预注浆。
1.1.5超前小导管检验批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60隧道延米。
1.1.6初期支护检验批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60隧道延米。
1.1.7仰拱(底板)和仰拱填充合并为同一分项工程,检验批由每个浇筑段一做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5个浇筑段一做。
1.1.8拱墙衬砌、拱墙回填注浆检验批均由每个浇筑段一做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5个浇筑段一做。
1.1.9将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划分为施工缝与变形缝两个分项工程。
施工缝检验批由每处一做改为不大于5个衬砌浇筑段;变形缝改为整条隧道一做。
1.2.1防水板、涂料防水层、排水盲管、注浆防水等分项工程检验批均改为不大于5个衬砌浇筑段1.2.2洞内排水沟检验批由100m 一做改为不大于200隧道延米一做1.2.3防水与排水新增检查井、泄水洞、隧底深埋排水沟等分项工程1.2.4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分部工程拆分,附属洞室划分到了附属设施分部工程之下1.2.5将辅助坑道的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合并为初期支护分项工程;管棚、超前小导管等合并为超前支护分项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合并为二次衬砌分项工程。
1.2.6辅助坑道开挖、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等检验批均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100隧道延米一做;二次衬砌改为同一围岩不大于5个浇筑段。
1.2.7附属设施取消消防分项工程,新增疏散救援设施分项。
1.2.8电缆槽检验批由100m 一做改为不大于200延米一做。
附件1:铁路混凝土工程新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比表序号原标准新标准差异情况《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 4.2.3 模板的侧向弯曲<h/10004.2.3 模板的侧向弯曲<h/1000且<15mm增加且<15mm2 表4.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梁底模拱度:+5㎜~-2㎜尺量删除项3 4.2.4 4.2.4 旧规范预埋件只有中心位置的检测;新规范增加了预埋件外露长度的检测允许偏差为0~+10。
44.3.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第4章3节1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拆除承重模板时,检验方法由见证试验,更改为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5 5.1.2.4钢筋保护层厚度5.1.6.3 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品种、规格、数量等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对钢筋的检查增加垫块品种、规格、数量65.2.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 t为一批,不足60 t也按第5章2节1条: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等的规定。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铁路路基工程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铁路线路的安全、稳定和舒适性。
为了确保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验收标准,本文将结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进行解析。
一、验收标准概述《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是针对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该标准于2018年11月12日发布,并于2019年2月1日起实施。
适用于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土方工程、石方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加固工程等。
二、验收标准内容1.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铁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填方和挖方。
验收标准要求填方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规定要求。
挖方区应进行边坡稳定处理,确保边坡稳定。
2. 石方工程石方工程主要包括石方开挖、石方爆破、石方砌筑等。
验收标准要求石方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方爆破应保证周围设施的安全,石方砌筑应牢固、平整。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保证铁路路基工程稳定的重要环节。
验收标准要求排水设施应设置合理,排水管道应畅通,排水出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防护工程防护工程是为了防止铁路路基工程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设置的。
验收标准要求防护设施应设置合理,防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护工程应达到设计效果。
5. 加固工程加固工程是为了提高铁路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进行的。
验收标准要求加固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固材料应符合规定,加固工程应达到设计要求。
三、验收程序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分为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验收、建设单位抽检三个环节。
施工单位自检是指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进行的自我检查,监理单位验收是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进行检查、评定,建设单位抽检是指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验收结果进行抽检。
四、总结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保证铁路路基工程安全、稳定和舒适性的重要环节。
国家铁路局发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3项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
•【公布日期】2024.03.20
•【分类】法规、规章解读
正文
国家铁路局发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3项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行业标准公告,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1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19 3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将更好指导铁路路基工程建设,为保障铁路建设运营安全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3项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在规范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路基工程关键环节质量管控,国家铁路局科法司组织经规院、中铁十二局、中铁二局、铁二院等单位完成本次标准局部修订工作。
本次标准局部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系统总结近年来路基工程建设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完善螺杆(纹)桩等素混凝土桩终桩采用桩长和电流值双控的验收要求,新增钻孔取芯法和旁孔透射法用于验证螺杆(纹)桩等素混凝土桩桩长,强
化了对素混凝土桩的质量控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优化锚杆(索)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的检验数量要求,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公众可登录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主页《标准规范》栏目查询相关信息。
铁路路基工程验标新版修订内容旧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 的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术语增加2.1.14普通填料,2.1.15物理改良土,2.1.6化学改良土,2.1.17级配碎石,2.1.18厂拌,2.1.19站场路基,2.1.20细粒含量等定义。
旧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地基处理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
新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地基处理、变形观测及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
验收过程中应按附录A的要求留存影像资料。
新版增加3.1.4、3.1.5、3.1.6、3.2.7内容。
新版3.3.22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增加内容: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旧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新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项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专业设计负责人应参加。
旧版:3.4.3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路基工程涉及地基处理、路堑开挖、沉降观测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3.4.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地基处理、变形观测与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增加4工程材料一大项。
旧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4.1.3当路堤高度小于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4个点;监理单位每200m见证检验2个点。
检验方法:根据地基土的类别,其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1.6条的规定。
新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5.1.3原地面地基碾压质量应符合相应部位的压实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m2,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至少有1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平行检验,每工点至少331点。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旧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一般项目4.1.4 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9个点。
检验方法:尺量,水准测量。
新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一般项目5.1.4 地面横坡陡于1:5时,所设置纵、横向台阶的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台阶检验3点。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新版增加5.1.5内容。
旧版:换填一般规定4.2.2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留有30~50mm 厚的人工清理层。
新版:换填一般规定5.2.2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留有人工清理层,不得扰动基底持力层。
旧版:换填主控项目4.2.3换填所用的填料种类、质量、使用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换填10000m 时检查2组,每增加5000m ,增加1组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不得少于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试验。
新版:换填主控项目5.2.3换填所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验收按下列规定执行:1、中粗砂或碎石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应核对本标准第4.6.3条和第4.6.5条的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2、普通填料或物理改良土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应核对本标准第4.2节和第4.3节的相关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3、化学改良土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应核对本标准第4.4节的相关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旧版:4.2.5换填的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新版:5.2.4换填的范围、深度和基底地质条件应满足设计要求,坑底应整平。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个断面,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个断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新版增加5.2.5内容。
旧版:换填一般项目4.2.7换填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其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表4.2.7换填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新版:换填一般项目5.2.7换填地基顶面高程、横坡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7的规定。
表5.2.7换填施工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新版增加5.3.2、5.3.3内容。
旧版:4.13.3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干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垫层用砂、碎石进场时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对其杂质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每10000m³、碎石每3000m³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为一批。
施工单位每批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筛析法、有机质含量试验;草根、垃圾采用观察。
新版:换为5.3.4、5.3.5、5.3.6、5.3.7内容。
新版增加5.3.8内容。
旧版:4.13.4砂、碎石垫层应分层碾压,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5.1.6条的规定。
新版:5.3.9砂(碎石)垫层、灰土(水泥土)垫层的厚度及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其中路基中间2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m处各1点,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1点。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尺量。
新版增加5.3.11内容。
旧版:4.14.5(4.15.1)夯击点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每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个断面。
检验方法:尺量。
新版:5.4.3强夯(重锤夯实)夯击点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施工单位等间距检查5个断面,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个断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旧版:4.14.7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必要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检验结果。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每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个断面。
检验方法:每个断面做动力触探试验2点(贯入深度<4m的一般黏性土或黏性素填土采用NlO,砂土或碎石土采用N63.5);做静力触探试验1点。
新版:5.4.5强夯(重锤夯实)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固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必要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检验结果。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施工单位等间距检查4个断面,每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个断面。
检验方法:电测式静力触探、动力触探。
新版增加5.4.6内容。
新版增加5.5强夯置换内容。
旧版:4.10.5砂袋进场后应进行现场验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袋,每10万m作为一批,不足10万m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l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进行质量、抗拉强度、渗透系数及等效孔径等性能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
新版:5.6.2砂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前应核对本标准第4.7.11条和第4.7.12条的相关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旧版:4.10.4袋装砂井砂料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验,砂料应为渗水率较高的风干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3~3.7,含泥量<3%。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5000m³为一批,不足5000m³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检验一组,更换砂料场时,必须重新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得少于1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试验。
新版:5.6.3砂袋用砂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应核对本标准第4.6.3条的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旧版:4.11.5塑料排水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厂家、品种且连续进场的塑料排水板每10万m为一批,不足10万m亦按一批计。
对芯板的材料、单位长度重量,施工单位每批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对芯板的单位长度重量、抗拉强度、伸长率、纵向通水率以及滤膜的单位面积重、抗拉强度、渗透系数、等效孔径等性能进行试验。
新版:5.7.2塑料排水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前22应核对本标准第4.7.12条的材料质量验收结果,并引用、存档。
新版增加5.8.3内容。
旧版:4.16.4密封膜、排水滤管的种类、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厂家、品种且连续进场的密封膜每10000m 、排水滤管每10000m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检验方法:每批密封膜中随机取两卷,每卷各截取2m 做1组密封性能试验;每批排水滤管中随机截取2段,每段各1.0m 做1组物理性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