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
- 格式:ppt
- 大小:436.00 KB
- 文档页数:25
《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注释:1.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的 经典著作之一。
2.论语:论,论籑。
语,语言。
3.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z ōu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4.时:按一定的时间。
习:温习,实践。
5.说yuè:同“悦”,愉快。
6.朋:同门(师)为朋。
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7.知:了解。
8.愠y ùn:怨愤。
9.君子:指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
10.罔:通“惘”,迷惑。
11.殆:疑惑。
12.诲:教导。
13.女rǔ: 通“汝”,你。
14.知:通“智”,智慧。
15.好h ào :喜爱。
16.乐之:以之为乐。
17.省:反省。
18.谋:策划,考虑。
19.忠:尽力,竭力。
20.信:诚信,真诚。
21.传chu án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2.患:担心。
23.思齐:看齐。
24.从之:学习。
25.改之:(以不善者的缺点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缺点。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 áng 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 è。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导语: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
【高中古诗词阅读】《论语八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高中古诗词阅读】《<论语>八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论语》八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如果你复习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从,教女人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静默学习不关我的事,学习永不厌倦,教学永不厌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不要生气,不要多愁善感。
如果你不把一个角和三个角对立起来,这种事就不会再发生了。
”【试题】1.解释课文中下列附加词语的含义。
(1)思而不学则殆殆:()(2)永远不要厌倦学习:()(3)不愤不启不愤不启:()2.在下列小组中添加一些单词。
具有相同含义的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我可以当老师。
我能打一场战争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远方的朋友,从七百里的三峡来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你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来成为一名教师。
B.有时早上是白帝,晚上是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将“敏感且渴望学习,不羞于提问”这句话翻译成白话。
5.用原文填空。
(1)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精神,教师应该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启发,正如文章所说:“,。
”(2)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能表明你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③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说“一半的论语统治着世界”。
今天我们阅读它也将受益匪浅。
请在《论语》中再写一篇你熟悉的文章(与试卷上的不一样),并简要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参考答案】1.精神疲惫,毫无成果,心满意足,心想理解却无法理解。
论语八则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岂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么?假如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么?人不自知而不愠怒,岂不是君子的表现么?”礼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孔夫子说:“君子应该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知道礼仪,而且要按照礼仪去行事,这也是必须的!”先进后说:子曰:“先进而后言,则民兴而不疑也。
”翻译:孔夫子说:“先行以身作则,然后才去言说,那么百姓就会兴致勃勃,而不会有怀疑的想法。
”管仲:子曰:“君子闻讫而后喜而笑,大夫闻讫而不笑,士闻讫而作,下士闻讫而莫之知也。
”翻译:孔夫子说:“君子听说后便高兴并笑出声来;大夫听说后却不肯笑出声来;士族听说后事先行动;而下层士族听说后,则没有人知晓。
”能任事: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夫子说:“人应该不仅仅只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还要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礼之用:子曰:“学而优则仕,礼之用也。
”翻译:孔夫子说:“学习,尤其要学习如何胜过别人,这样才能胜任官职,而礼仪则是如此学习的必要技巧。
”信: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孔夫子说:“君子之间的相处宁静而有序,小人之间的相处讨好而不真实。
”节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孔夫子说:“一个没有守信用的人,根本不知道他行得对不对。
”宽容: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夫子说:“由,我要教你一句话:如果知道,就知道;如果不懂,就不管,这也是知道的一种。
”以上就是论语八则的翻译,以及孔夫子所言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他的教诲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诲强调的是仁爱、节操、尊重、宽容、谦逊和守信用,而这些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孔子通过“论语八则”传达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重视和继承,从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仁义礼智信这些核心价值观并不仅限于政治和社会,而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家庭中朋友之间的关系、尊重长者等等。
论语八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 (《为政》)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
”(《雍也》)曾子曰:“我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赏析评点】第一则:“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是三种为学体验。
“学而时习”体验到实践的乐趣。
“有朋自远方来”体验分享的乐趣。
“人不知而不愠”体验孤独的乐趣。
第二则: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
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结合起来才是好的学习方法第三则:言行要谨慎,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第四则:论述学习的三种境界。
“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
第五则:自知者明。
告诫人们要从做事、交友、学习等多方面不断地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品德。
第六则:知人者智。
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才能和谐相处。
所以,不必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随时提醒自己去主动了解别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高尚的人生态度。
第七、八则:学人者强。
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四、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某种器物。
”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虑。
”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八则名言,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修养、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八则名言的进一步解读: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二、强调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提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提升。
三、强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
四、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不拘泥于某种事物。
五、强调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对他人施加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七、强调诚信的必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信誉。
八、强调兴趣和热爱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以兴趣为动力,享受学习的过程。
总之,《论语》八则名言教导我们要不断学习、修身养性、诚信待人、乐观向上,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