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302.25 KB
- 文档页数:109
第7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第一节 中药处方多选题1.医师处方在书写药名时,对药品产地提出要求的药名有(ACD)A、怀山药B、陈香橼C、田三七D、杭白芍E、绵茵陈多选题2.医师对饮片产地提出要求的药名有(ABC)A、杭白芍B、广藿香C、田三七D、紫丹参E、明天麻多选题3.医师处方中,属对饮片品质提出要求的药名有(ABCE)A、左秦艽B、鹅枳实C、左牡蛎D、川楝子E、金毛狗脊多选题4.处方属对饮片品质提出要求的药名(BCE)A.赤石脂B.明天麻C.子黄芩D.苦杏仁E.马蹄决明5.能表示药材品质的药名是(E)A.炒山药B.煨木香C.焦山楂D.苦杏仁E.明天麻第二节 处方审核6.处方一般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下有效期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B)A.2天B.3天C.5天D.7天E.10天7.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指中药的(C)A.别名 B.常用名C.正名 D.历史名称E.植物名8.处方写锦纹应付(C)A、槟榔B、南沙参C、大黄D、杜仲E、肉苁蓉9.七叶一枝花的正名是(E)A、草河车B、紫河车C、蚤休D、三七花E、重楼10.处方写潘木鳖,应付(A)A.马钱子B.山栀子C.番泻叶D.海南子E.木鳖子[11~14]A、灸草B、白梅花C、淡大芸D、白故纸E、血见愁11、艾叶的别名是(A)12、茜草的别名是(E)13、肉苁蓉的别名是(C)14、木蝴蝶的别名是(D)[15~18]A、蚤休B、莎草根C、大腹子D、坤草子E、鼠黏子15.香附的别名是(B)16.槟榔的别名是(C)17.重楼的别名是(A)18.茺蔚子的别名是(D)19.处方书写云故纸,应付(A)A、木蝴蝶B、番泻叶C、破故纸D、生补骨脂E、制补骨脂[20~22]A.坤草子 B.续随子C.大腹子 D.鼠粘子E.莱菔子20.千金子的别名是(B)21.牛蒡子的别名是(D)22.茺蔚子的别名是(A)23.处方书写续随子,应付(B) A.茺蔚子 B.千金子C.莱菔子 D.娑罗子E.决明子[24~26]A、防参B、紫草C、空沙参D、东沙参E、潞党参24.北沙参的别名是(D)25.南沙参的别名是(C)26.拳参的别名是(B)[27~29]A.栝楼 B.莎草根C.蚤休 D.仙灵脾E.淡大芸27.香附的别名是(B)28.肉苁蓉的别名是(E)29.重楼的别名是(C)[30~32]A.通脱木 B.夜交藤C.坤草 D.皮草E.仙灵脾30.甘草的别名是(D)31.益母草的别名是(C)32.通草的别名是(A)33.大腹子的正名是(D)A、香加皮B、青皮C、泽泻D、槟榔E、桑白皮34.处方中书写焦四仙,应付(D)A.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焦槟榔B.焦神曲、焦白术、焦麦芽、焦槟榔C.焦麦芽、焦谷芽、焦白术、焦山楂D.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E.焦白术、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35、处方中书写炒三仙,应付(E)A、炒谷芽、炒白术、炒神曲B、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C、炒麦芽、炒白术、炒山楂D、炒苍术、炒谷芽、炒栀子E、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36.处方中写焦三仙,应付(B)A、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B、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C、焦麦芽、焦白术、焦山楂D、焦苍术、焦谷芽、焦栀子E、焦谷芽、焦白术、焦神曲37.处方书写龙牡,应付(B)A.生龙骨、生牡蛎 B.煅龙骨、煅牡蛎C.炙龙骨、炙牡蛎 D.生龙骨、煅牡蛎E.煅龙骨、生牡蛎38.处方书写白术应付什么(C)A.盐炙品B.醋炙品C.麸炒D.清炒E.酒炒[39~41]A.地榆 B.酸枣仁C.枳壳 D.龟甲E.补骨脂39.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B) 40.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C) 41.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砂烫品的是(D)[42~43]A、牛蒡子 B.龟甲C、天南星D、自然铜E、琥珀42.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A) 43.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煅制品的是(D)44.处方书写白芥子,应付(B)A.生白芥子 B.清炒白芥子C.麸炒白芥子 D.醋炒白芥子E.酒炒白芥子[45~46]A.远志 B.枳壳C.厚朴 D.枇杷叶E.酸枣仁45.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E) 46.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B)[47~48]A、僵蚕B、干漆C、延胡索D、吴茱萸E、王不留行47、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醋炙品的是(C)48、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A)[49~50]A、吴茱萸B、枇杷叶C、补骨脂D、延胡索E、莱菔子49.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蜜炙品的药是(B)50.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药是(E)51.处方药名枇杷叶,调配应当付的是(C)A.生品B.酒炙品C.蜜炙品D.醋炙品E.姜炙品【52-53】A.煅制品B.蜜炙品C.醋制品D.盐制品E.烫制品52.处方名益智仁,调剂时应付(D)53.处方名延胡索,调剂时应付(C)54.处方写延胡索应付(D)A、酒炒品B、清炒品C、麸炒品D、醋炙品E、盐炙品55.处方书写补骨脂,应付(A)A、盐炙品B、醋炙品C、麸炒品D、清炒品E、酒炒品[56~57]A.紫苏子 B.吴茱萸C.枇杷叶 D.延胡索E.何首乌56.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蜜炙品的是(C) 57.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醋炙品的是(D)[58~59]A.睡前服 B.饭前服C.饭后服 D.空腹服E.顿服58.滋补药宜(B)59.驱虫药宜(D)多选题60.宜空腹服的有(AC)A、驱虫药B、健胃药C、泻下药D、滋补药E、截疟药[61~62]A、睡前服B、早餐后服C、饭后即刻服D、空腹服E、两餐中间服61.驱虫药宜(D)62.泻下药宜(D)63.服用霍香正气丸宜选用的“药引”是(A)A.姜汤B.米汤C.盐水D.黄酒E.芦根煎汤64.服用藿香正气丸的药引是(B)A、黄酒B、姜汤C、米汤D、盐水E、清茶65.服用四神丸,宜用的“药引”是(C)A、黄酒B、姜汤C、米汤D、盐水E、清茶66.服用六味地黄丸宜用药引(C)A.黄酒B.姜片汤C.淡盐水D.芦根汤E. 清茶67.服用银翘解毒丸时应该送服(C)A、盐水B、米汤C、芦根汤D、清茶E、姜汤68.服用银翘解毒丸时应该送服(C)A、盐水B、米汤C、芦根汤D、清茶E、姜汤[69~70]A.清茶 B.姜汤C.米汤 D.黄酒E.淡盐水69.内服跌打丸可用的药引是(D)70.内服藿香正气丸可用的药引是(B)[71~72]A.淡盐水 B.姜汤C.米汤 D.黄酒E.清茶71.内服大补阴丸宜用的药引是(A)72.内服四神丸宜用的药引是(C)多选题73、服用滴丸应注意的事项有(ACDE)A、剂量不能过大B、宜研末服C、在保存中不宜受热D、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E、宜少量温开水送服【74-75】A.瓜萎B.白芍C.丹参D.甘草E.乌头根据中药“十八反”74.与海藻相反的中药是(D)75.与半夏相反的中药是(E)[76-77]A、白及B、白芍C、五灵脂D、贝母E、京大戟76.藜芦反(B)77.甘草反(E)多选题78.不宜与川乌合用(ABCD)A.半夏B.瓜萎C.川贝D.白蔹E.白薇多选题79.与藜芦相反的药有(CD) A.甘遂 B.京大戟C.苦参 D.细辛E.白蔹多选题80、与藜芦相反的药有(BCDE)A、白蔹B、苦参C、丹参D、细辛E、白芍多选题81.与甘草相反的药有(ABCE)A、海藻B、芫花C、甘遂D、赤芍E、京大戟多选题82.与乌头相反的药有(BCD) A.丹参 B.瓜萎仁C.白及 D.浙贝母E.玄参83.属“十九畏”的组药是(B)A.甘草与瓜蒌B.郁金与丁香C.乌头与半夏D.海藻与京大戟E.人参与细辛[84-87]A、牵牛子B、郁金C、三棱D、五灵脂E、海藻84.人参畏(D)85.巴豆畏(A)86.丁香畏(B)87.芒硝畏(C)多选题88.妊娠禁用的药有(BCD) A、番泻叶 B、甘遂C、牵牛子D、三棱E、桃仁【89-90】A.淫羊藿B.天冬C.华山参D.滑石E.商陆89.孕妇慎用的药(C)90.孕妇禁用的药(E)[91-92]A.桔梗B.莪术C.柴胡D.乳香E.狗脊91.孕妇慎用的中药是(D)92.孕妇禁用的中药是(B)[93-94]A、莪术B、半枝莲C、半边莲D、白茅根E、白附子93.孕妇慎用的中药是(E)94.孕妇禁用的中药是(A)[95~96]A、紫菀B、斑蝥C、竹茹D、虎杖E、广藿香95、妊娠禁用的药是(B)96、妊娠慎用的药是(D)[97~98]A、三棱B、狗脊C、大黄D、白芍E、杜仲97.妊娠禁用的药是(A)98.妊娠慎用的药是(C)99.妊娠慎用的中药是(A)A.桂枝B.麻黄C.防风D.连翘E.黄芩【100-103】A、开窍药B、苦寒药C、熄风药D、涩肠药E、淡渗利湿药100.脱证神昏者,忌用(A)101.脾虚便溏者,忌用(B)102.阴虚津亏者,忌用(E)103.湿热泻痢者,忌用(D)[104-107]A.寒凉药B.开窍药C.发汗药D.温热药E.涩肠止泄药104.体虚多汗者忌用(C)105.阳虚里寒者忌用(A)106.阴虚火旺者忌用(D)107.湿热泻痢者忌用(E)108.表邪未解者忌用的中药是(A)A.固表止汗药B.活血化瘀药C.苦寒清热药D.淡渗利湿药E.涩肠止泻药[109-112]A、甘草B、麻黄C、黄药子D、马兜铃E、麦芽109.体虚多汗者忌用(B)110.湿盛水肿者忌用(A)111.肝功能不全者忌用(C)112.肾功能不全者忌用(D)第三节 处方调配和复核113.应放在斗架中上层的是(D)A.黄芩炭、黄柏炭、大黄炭B.月季花、白梅花、佛手花C.牡蛎、龙骨、石决明D.防风、荆芥、白芷E.薄荷、桑叶、荷叶114、常放在斗架中上层的是(A)A、黄芩、黄连、黄柏B、地骨皮、千年健、五加皮C、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D、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E、大黄炭、黄芩炭、黄柏炭115.宜放在斗架中上层的药有(A)A.黄芪、党参、甘草 B.玫瑰花、玳瑁花、厚朴花C.龙骨、龙齿、牡蛎 D.大黄炭、黄芩炭、黄柏炭E.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116.应放在斗架高层的药是(A)A、月季花、白梅花B、龙骨、龙齿、牡蛎C、黄芪、党参、甘草D、当归、白芍、川芎E、酸枣仁、远志、柏子仁117.宜放在药斗架较下层的药组是(E)A.天麻、钩藤与刺蒺藜 B.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 C.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 D.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E.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118.宜放在药斗架最低层的药是(C)A、白梅花与佛手花B、谷精草与木贼草C、茵陈与金钱草D、肉苁蓉与巴戟天E、焦山楂与焦神曲119.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A)A.附子与天花粉B.升麻与葛根C.小茴香与橘核D.川乌与草乌E.射干与北豆根120.不宜装于同一个药斗的药组是(E)A、泽泻与猪苓B、桔梗与前胡C、当归与川芎D、三棱与莪术E、熟地黄与黄精121.不能装在同一药斗中的(E)A、羌活与独活B、升麻与葛根C、当归与川芎D、制草乌与制川乌E、当归与独活122.功效不同,不可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D)A、板蓝根和大青叶B、当归和川芎C、萹蓄和瞿麦D、当归和独活E、牡丹皮和赤芍123.性能类似,宜放于同一药斗的是(C)A.苍术、白术 B.生首乌、制首乌C.桔梗、苦杏仁 D.生甘草、炙甘草E.知母、浙贝母[124~127]A.生蒲黄 B.鸡矢藤C.西红花 D.罂粟壳E.血余炭124.气味恶劣,不能与它药同装于一个药斗内的是(B) 125.为防灰尘污染,不宜装于一般药斗内的是(A)126.须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不能装于一般药斗内的是(D) 127.属贵细药品,不能存放于一般药斗内的是(C)[128~131]A、血竭面B、牛黄C、罂粟壳D、阿魏E、龟甲128.为防止灰尘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A) 129.属贵细药品不能存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B) 130.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同装一斗的药是(D)131.属特殊管理药品需专柜存放的药是(C)132.对处方调配的错误叙述是(C)A.接到处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 B.要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戥秤 C.对一方多剂的处方应估量分剂 D.调配完毕后应由专人复核 E.要按处方药物所列的顺序调配133.调配饮片时,每剂中药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D)A.±1%以内B.±2%以内C.±3%以内D.±5%以内E.±10%以内多选题134.妊娠禁用的中成药有(ADE)A、木香槟榔丸B、牛黄清心丸C、妇科分清丸D、牛黄解毒丸E、麝香保心丸[135-136]A、十滴水B、柏子养心丸C、开胃健脾丸D、川贝止咳露E、防风通圣丸135.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A)136.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E)[137-138]A、人参归脾丸B、麝香保心丸C、防风通圣丸D、生脉饮E、香砂养胃丸137.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C)138.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B)多选题139.属妊娠慎用的成药有(ABCDE)A.伤湿止痛膏 B.乳癖消片C.安宫牛黄丸 D.三妙丸E.天麻丸【140-141】A、逍遥丸B、五子衍宗丸C、桂枝茯苓丸D、六味地黄丸E、骨刺宁胶囊140.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E)141.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C)[142-143]A.健胃消食片B.枣仁安神胶囊C.癃闭舒胶囊D.血府逐瘀胶囊E.清肝利胆胶囊142.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D)143.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B)多选题144.妊娠禁用的中成药有(ACE)A.三七伤药片 B.伤湿止痛膏C.槟榔四消丸 D.附子理中丸E.礞石滚痰丸145.妊娠慎用的中成药是(B)A.六味地黄丸B.牛黄上清丸C.香砂养胃丸D.天王补心丸E.丸味羌活丸146.调剂时,复核的内容一般不包括(C)A、药味是否相符B、剂数是否相符C、计价是否准确D、有无用药禁忌E、剂量是否准确第四节 发药第五节 中药汤剂147.煎药时,浸泡饮片的水温不能超过(E)A、100摄氏度B、90摄氏度C、80摄氏度D、70摄氏度E、60摄氏度148.滋补药头煎的煎煮时间,一般为煮沸后再煎(C) A.10~15分钟 B.20分钟C.30分钟 D.45分钟E.1小时149、一剂中药的总煎出量一般应为(D)A、100~200mlB、100~300mlC、300~400mlD、400~600mlE、800~1000ml【150-152】A.薄荷B.阿胶C.蒲黄D.鹿角霜E.人参150.先煎的中药是(D)151.后下的中药是(A)152.包煎的中药是(C)【153-156】A、生磁石B、降香C、雷丸D、葶苈子E、羚羊角153.宜先煎的饮片是(A)154.宜后下的饮片是(B)155.宜包煎的饮片是(D)156.宜另煎的饮片是(E)[157-160]A、降香B、鹿角霜C、海金沙D、西红花E、紫河车157.宜先煎的饮片是(B)158.宜另煎的饮片是(D)159.宜后下的饮片是(A)160.宜包煎的饮片是(C)[161-164]A.羚羊角B.葶苈子C.鳖甲D.豆蔻E.葛根161.需先煎的饮片是(C)162.需后下的饮片是(D)163.需包煎的饮片是(B)164.需冲服的饮片是(A)[165-168]A、鹿角霜B、鹿角胶C、蒲黄D、砂仁E、当归165.需包煎的药是(C)166.需后下的药是(D)167.需用先煎的药是(A)168.需烊化的药是(B)[169~172]A、鹿角霜B、徐长卿C、葶苈子D、鹿角胶E、生地黄169、宜先煎的药是(A)170、宜后下的药是(B)171、宜包煎的药是(C)172、宜烊化的药是(D)[173~176]A、生牡蛎B、天花粉C、鱼腥草D、海金沙E、鳖甲胶173.宜先煎的药是(A)174.宜后下的药是(C)175.宜包煎的药是(D)176.宜烊化的药是(E)[178~181]A.阿胶 B.砂仁C.西红花 D.雷丸E.车前子178.需后下药的是(B)179.需包煎的药是(E)180.需另煎的药是(C)181.需冲服的药是(D)[182~185]A.生石膏 B.徐长卿C.葶苈子 D.羚羊角E.阿胶182.需后下的药是(B)183.需包煎的药是(C)184.需先煎的药是(A)185.需另煎的药是(D)第六节 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多选题186.炮制后多入丸散的毒性中药有(ACD)A、斑蝥B、天仙子C、生马钱子D、生甘遂E、生川乌多选题187.只可外用不可内服的药有(AE)A、红粉B、斑蝥C、砒石D、生甘遂E、白降丹188、天仙子的内服用量是(B)A、0.01g~0.03gB、0.06g~0.6gC、0.8g~1.2gD、1.5g~2.0gE、2.0g~3.0g189.生藤黄内服的常用量是(C)A、0.03~0.06gB、0.08~0.12gC、0.3~0.6gD、0.80~0.12gE、1.5~2g[190~192]A.砒霜 B.天仙子C.闹羊花 D.白降丹E.生狼毒190.不可内服的药是(D)191.青光眼患者忌服的药是(B)192.不能与密陀僧同用的药是(E)193.使用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B)A.二日常用量 B.二日极量C.三日常用量 D.三日极量E.四日常用量【194-196】A.吴茱萸、蛇床子B.车前子、地肤子C.山豆根、制川乌D.马钱子、天仙子E.枇杷叶、侧柏叶根据《中国药典》对有毒中药的分类194.“小毒”中药是(A)195.“有毒”中药是(C)196.“大毒”中药是(D)多选题197.关于罂粟科使用管理要求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有(ABCE)A.处方须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B.须使用麻醉药专用处方方可调配C.成人一次正常用量为每天3~6g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E.须与群药一起调配198.罂粟壳有麻醉作用,其成人的每日用量是(D)A、25~30gB、18~24gC、9~15gD、3~6gE、0.5~lg多选题199.罂粟壳的使用注意(ABCD)A、不宜常服B、孕妇禁用C、儿童禁用D、运动员慎用E、老年人禁用【200-201】A.1~3gB.3~6gC.3~9gD.5~9gE.6~9g200.水蛭的内服用量是(A) 201.全蝎的内服用量是(B)。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归纳1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2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
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医治准绳: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缺乏,或为阴虚,或为阳虚。
医治时接纳泄其缺乏、补其缺乏。
阴虚不克不及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这类医治准绳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克不及制阴而形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这类医治准绳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中药调剂操作方法根本知识中药调剂是调剂人员根据中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制剂调配成药剂供患者使用的操作过程。
中药调剂操作规程一般为:审查处方——计价收费——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下面分述各项考前须知。
一、审查处方审查处方是中药配方的第一步,是保证用药平安有效、防止过失事故的有效措施。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住址,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等是否填写清楚。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错误或笔误、重开或遗漏等,是否为“急诊〞处方。
〔3〕药品剂量是否有误,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儿童用药的剂量尤需特别注意。
〔4〕有无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如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
〔5〕有无需特殊处理的药品,有无缺药,脚注是否清楚,调配有无困难等。
〔6〕处方中“自费药〞是否开自费处方。
审方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商定解决方法,决不可随意处理。
二、计价收费处方经审查无误后应进行药剂价格计算,并填写在处方的药价栏内。
三、调配调配是中药配方操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对照处方,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地进行,不要凭记忆操作,以防过失事故发生。
〔一〕对戥调配前必须对戥。
称量药物时,须以试戥时的平衡度为准。
〔二〕调配按处方剂数多少及药物剂量大小选择适宜的包药纸或盛药胶片等,整齐平铺于调剂台上,然后从处方首味开始,依次逐味准确称取,按剂分量,至全部药物配齐。
要求称得准、分得匀、不漏配、无错味。
配剂处方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1〕配方取药时应执行“三三制〞,即药名、标签与实物三次核对,用量、戥秤刻度与砝码三次核对,以防过失。
〔2〕为了使一方多剂分量均匀,配药时须采用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那么。
配方称量应力求准确,一般要求实际称量总和与处方总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毒性药及贵重药品称量误差不得超过1%。
〔3〕药物称量多按处方上的药名排列顺序进行,倒药时应从包药纸一角依次排列、逐味间隔将药分放,不可乱掺一堆,以便于核对检查。
2019执业药师中药综合高频考点练习题七更新。
2019执业药师中药综合高频考点练习题七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处方调剂复核时,应予以纠正的错误是A.草决明付决明子B.大腹子付牛蒡子C.双花付金银花D.二术付苍术、白术E.益母草子付茺蔚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槟榔:大腹子、海南子2017 A.中药番红花的正名是A.红花B.藏红花C.西红花D.草红花E.红蓝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西红花的别名:番红花。
2017 A.中药七叶一枝花的正名是A.蚤休B.紫参C.玉果D.重楼E.紫河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A.处方写锦纹应付A.槟榔B.南沙参C.大黄D.杜仲E.肉苁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大黄:川军、生军、锦文、将军2016 A.某女,因产后恶露不尽就诊。
医师处方:当归12g、川芎9g、桃仁9g、灸甘草6g、炮姜6g、坤草15g、药师调剂时,坤草应付的是A.金钱草B.益母草C.龙胆草D.夏枯草E.豨莶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A.处方写番木鳖,应付A.马钱子B.山栀子C.番泻叶D.海南子E.木鳖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钱子的别名:番木鳖大腹子的正名是A.马钱子B.豆蔻C.海金沙D.砂仁E.槟榔『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槟榔的别名:大腹子、海南子处方炒三仙、焦三仙中,“三仙”的组成是A.山楂、稻芽、神曲B.槟榔、麦芽、神曲C.麦芽、稻芽、谷芽D.山楂、麦芽、神曲E.仙茅、仙灵脾、仙鹤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2017A某女,42岁。
近日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虚烦不安,盗汗。
舌淡苔薄,脉细数。
医师诊断为不寐,证属阴血亏虚,给予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中酸枣仁调配应付的品种是A.生品B.麸炒品C.醋炒品D.清炒品E.盐炙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特点一、整体概念:1、五脏一体,从体以五脏为中心,属阴(老婆)二、辩证论治:1、病(爷爷)——证(爸爸)(原因)——症状(孙子)(可以止)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针对“证”治第二节:阴阳学说(B型题)一、阴阳属性:白天: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阴中之阴/黑夜:上半夜,阴中之阴,下半夜,阴中之阳二、阴阳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三、阴阳应用:1、药性:寒凉——阴,温热性——阳2、五味:辛甘淡——阳,酸苦涩——阴3、升降沉浮:升浮——阳,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4、治疗原则:A,偏胜,损,泻,B,偏衰,补不足,补虚“治谁谁虚”第三节:五行学说(木盒涂金水)一、五行特性,木——升发;火——升腾;土——生化;金——收敛;水——滋润二、分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筋脉肉皮骨——青赤黄白黑(单选)三、生克乘侮:相生(相邻)相克(相隔)对应五脏解决问题所胜——打得过/所不胜——打不过相克:相乘(过度克制)——自已太强,对手太弱;相侮:对手太强,自己太弱“隔山打牛”四、应用:母病及子(相乘),子病及母(相侮)1、相生规律的治法(相邻)2、相克规律治法(相隔)(泻南补北法)泄肾水——补心火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第四节:藏象(五脏——藏而不泄,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藏家学说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单选)一、五脏生理功能:1、心(心脏+心包):志喜体脉华面窍舌液汗;2、肺(姣脏+华盖):悲皮毛鼻涕,一主气(宗气=清气+水谷精气),二主宣发(排浊布精卫气),三主通调水道(水之上源主行水)3、脾:思肉四肢口唇涎(跟吃有关),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本,喜燥恶湿。
血液—心(家)—肺(珠海工作,赚钱—氧气,付出—二氧化碳)—脾(约束,少花—多存,充血)—肝(成家,藏血)4、肝(将军—美女白芍疏肝)(刚脏):怒筋爪目泪(跟情绪有关),一主疏泄,调情志,促消化,血津代谢;二主藏血,贮血。
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得基本技能知识第一节中药处方一、处方得意义就是医师辨证论治得书面记录与凭证,反映了医师得辨证立法与用药要求,具有法律意义。
三、处方得常用术语(一)与药名有关得术语1、炮制类 2、修治类 3、产地类4、品质类 5、采时、新陈类 6、颜色、气味类(二)与调剂有关得术语1、中药调剂 2、饮片用量 3、饮片常规用量4、脚注 5、小包装中药饮片(三)与煎煮等有关得术语1、脚注 2、煎药量 3、煎药方法四、处方调剂得流程:审方、计价、调配、复核与发药★★A X“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第二节处方审核一、处方审核得原则与要求在审方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如有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最长不得超过3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得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二、处方审核得主要内容(一)处方规范性1、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1)体现“君、臣、佐、使”。
(2)名称、用法、用量按《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有配伍禁忌与超剂量使用双签名(3)法定剂量单位以克为单位。
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4)对产地、炮制、调剂、煎煮有特殊要求得,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调剂、煎煮注明在药品右上方(5)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得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2、中成药处方得书写要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得或含毒性成分得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得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中药饮片调剂基本知识
中药饮片调剂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片识别:调剂人员需要掌握中药饮片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能够根据饮片的特征准确识别饮片,确保饮片的质量和真伪。
2. 处方审核:调剂人员需要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认处方中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情况。
3. 饮片称量:调剂人员需要使用称量工具,按照处方要求准确称量中药饮片,确保每一种饮片的剂量符合要求。
4. 饮片调配:调剂人员需要按照处方的要求,将各种中药饮片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每种饮片都能发挥出最佳的药效。
5. 饮片储存:调剂人员需要了解中药饮片的储存要求,确保饮片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霉变、受潮等情况,保证饮片的质量。
6. 处方核对:调剂人员在将药品发放给患者之前,需要再次核对处方的各项内容,确保处方正确无误,避免发生用药错误等问题。
7. 用药指导:调剂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的方法、剂量、时间等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品。
以上是中药饮片调剂的基本知识,需要调剂人员不断学习、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调剂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第七单元中药调剂操作4大必会考点1.处方的基本知识2.调剂的流程——审核3.调剂的流程——调配4.毒性中药必会考点1处方基本知识1.处方构成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延长有效期不能超过3天。
3.每张中成药处方不能超过5种药品。
4.中药注射剂单独开具处方。
【例·最佳选择题】下列除哪些项外均属处方前记A.医院名称B.用量C.住院号D.科别E.性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前记: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例·综合分析选择题】某患者,因头晕不适去县医院看中医大夫,医生开完处方后,其本人带着中药处方来药店配药,处方药品如下:东阿胶10g ,明天麻9g ,蔓荆子12g ,炒白术15g,空沙参10g,金不换6g,二母各9g,香白芷9g,陈皮12g。
请综合分析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处方用药中哪两个是医师对品质和产地提出要求的A.香白芷与陈皮B.香白芷与明天麻C.香白芷与东阿胶D.明天麻与东阿胶E.明天麻与陈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品之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2.处方中的两位药金不换与空沙参是下列哪两个药的别名A.茜草与北沙参B.茜草与南沙参C.三七与北沙参D.三七与丹参E.三七与南沙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三七的别名:金不换、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滇七。
南沙参:空沙参、泡沙参、白沙参、白参。
3.上述处方中的蔓荆子与炒白术应该分别对应给哪种炮制品A.清炒蔓荆子与清炒白术B.生蔓荆子与麸炒白术C.清炒蔓荆子与酒炒白术D.清炒蔓荆子与麸炒白术E.生蔓荆子与生白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