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一切的根源》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38
“我”是一切执念的根源,放下即是超脱庄子:忘记“我”的存在,才有超然外物的通达。
庄子:“我”是一切执念的根源,放下即是超脱01《道德经》中,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得宠和受辱,都会让人感到担惊受怕,把祸患看得和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人是情感动物,对于外在的荣辱得失都有情感的体验,并且十分明显,生命中的每一次重逢与别离,得到和失去,对于自身来说都会产生重大的冲击。
得到的时候是喜悦的,失去的时候是痛苦的,这种情绪是人的情感本性,但是也正是这一个本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折磨。
当我们面对命运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沮丧的负面情绪。
对于人生来说,事情本身对于我们的伤害是有限度的,但是情绪对于我们的伤害却是无限制的。
当一个人拿着人生的负面情绪不断的折磨自己时,这样的人生才是痛苦和消极。
庄子:“我”是一切执念的根源,放下即是超脱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在于太过于的重视自我,所以才造成这一切的烦恼和束缚。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在潜意识中都会把自己当作这个世界的主角,在这无形之中,就会过度放大自我的主观感知。
在生活中,我们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我”,我们总把自己看得太重,执着于追求“我”或者我所有的,而不理解真正无我的境界。
如果用一种“无我”的状态来修养自己,才能抛开自己主观意识所产生的烦恼,放下自我也就放下了执念,那些烦恼也就自动消散了。
如果总把自己放在这个世界的中心,那么世界的外物得失变化,都是自己永远过不去的坎。
庄子:“我”是一切执念的根源,放下即是超脱《菜根谭》说: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
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俗世之中的人都因为把“我”字看得太重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执念和苦恼。
古人云:如果不再知道我的存在,又怎么知道东西是否贵重。
又说:如果知道自身并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那么烦恼又怎么能侵害我呢?这一句话真的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