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技术基础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25
【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在高频端和低频端各有一个截止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止频率。
无线电基础知识一、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无线电基础知识更多详细内容友情链接:无线电是怎样发现和发展的今天的人们通过小小的无线手机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交流,町有谁知道,如今科技发展所获得的这切,贴片钽电容最初是怎样开始的呢?其宴无线电通信的起源应该追溯到100多年前无线电渡的发现。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电磁波理沧。
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电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6 --1889年,德圆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验证麦克斯韦论证过的比光波的渡K更妊的电磁渡,验证了电磁波的确存在,1895年乌可尼发明,无线电撤机,开创无线电波的实际应埘价值。
几乎同时,1895年5月,A.S.渡渡夫在被得堡展出第一台能录来自闪电的电磁渡接收机。
在马可尼向英国邮政局的茸员演币他发明的无线电报后不久,KEMET钽电容1896年无线电首次使用,即在船和梅岸之间实现丁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开创无线电通信的新纪元。
最初的正常通信应用是在189SI年英格兰海岸用无线电撤报告派救生艇营救海韪难者。
l901年12月12月马可尼的无线电信号历史性地跨越大西洋。
电子管的发明,对于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的继缍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1915年,人们用电子管发射机和电子管接收机在法国和美国之间进行无线电话试验。
无线电发射台分别十1920年和1921年出现在美国、英国和法国。
前苏联于1919年就在进行无线电广播实验。
德国于1920年做了无线电广播试验,并于1921年转播了一场歌剧。
1927年,伦敦——纽约尢线电话通信线路对外开放。
数午后,整个欧洲大陆都能通过无线电话进行通信联系。
无线电在两次世界大战巾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战争的刺激也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例如:雷达的出现,使无线电在导航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
贴片钽电容航空航海需要瞬时和可靠的全球通信进步推动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取向无线电通信广泛使用,广播和微波中继通信得以发展应片。
f r2选频特性f r3f r1……图1.3 接收机输入频谱示意图频道1频道2 频道间隔 频道3频道带宽图1.5 无线电系统的实用结构(b) 接收端结构c c c c c 图1.4 振幅调制后的输出频谱示意图f r2 f r3f r1……图1.6 接收机的频谱变化示意图f r2f r3f r1 ……(a) 选频滤波前 (b) 选频滤波后f IF2f IF3f IF1…… (c) 混频后滤波前f IF2(d) 混频滤波后图1.8 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图1.9 自动增益控制的系统构成f cf c +F f c +2Ff c -F f c -2F图1.7 发射机的频谱变化示意图f c f c +Ff c -F f L1+f cf L1 f L1+2f cf L1-f c f L1-2f c f L2+f o1f L2 f L1+2f o1f L1-f o1 f L1-2f o1 (a) 调制后的频谱(b) 调制滤波后的频谱(c) 第一级混频后的频谱(d) 第二级混频后的频谱图1.10 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图1.12 时分双工技术天线图1.13 频分双工技术(a) 频分双工系统结构天线滤波器2滤波器1f Tf R(b)滤波器的频率响应f L f ’RFf RF 图1.11 超外差接收机镜频抑制示意图f L f ’RFf RF (a) 中频较小时(b) 中频较大时图1.14 环行器双工技术天线图1.15 无线数字通信的系统结构(a) 发射端结构(b) 接收端结构图1.16 实信号的频谱示意图图1.17 正交解调与调制的系统模型(a) 正交解调z z(b) 正交调制(t )(t ) 图1.18 NCO 的原理框图控制字图1.19 NCO 的常用结构正弦信本振 频率 输入频率偏移 相位偏移图1.20零中频数字基带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图1.21超外差式数字基带收发机的系统结构图1.22超外差式数字中频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图1.23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图2.2 不同采样率对信号采样的影响(b) 过采样时(a) 欠采样时(a) 采样前的信号图2.1 信号采样过程示意图(c) 采样周期序列(e) 采样后的信号(b) 采样前的信号频谱(d) 采样周期序列的频谱(f) 采样后的信号频谱图2.3 信号恢复过程示意图图2.4 带通信号采样时的频谱变化图中()内为式∑∞-∞=-=k sssk X T X )(2)(ωωπω中k 的取值(a) 采样前(b) 采样后图2.5 带通采样中的频谱反转(a) 采样前(b) 采样后图2.6 离散信号的归一化频谱/f s(a) 归一化前(b) 归一化后图2.7 信号采样量化过程示意图四舍9 8 7 6 5 4 3 2 1 0tx (t )图2.8 逐次逼近式A/D 的原理示意图x (t x (n )r (t图2.9 并行式A/D 的原理示意图x x (n )采样时钟-V REF图2.10 子区式A/D 的原理示意图x (n )图2.11 采样率与采样精度的制约关系sN图2.12 不同采样率时的量化信噪比示意图(a) 等采样时(b) 过采样时图2.13 采样中的孔径效应x (n )图2.14 带S/H 的A/D 转换器图2.15 S/H 的基本结构图2.16 A/D 转换中的杂散x (n )图2.17 低通采样中的抗混叠滤波H (f (a) 抗混叠滤波(b) 抗混叠滤波器的频率响应x (n )图2.18 A/D 转换中的采样时钟和基准电压f s(a) 单口RAM 缓存输出数据总线图2.19 A/D 转换系统的输出缓冲方式(b) 双口RAM 缓存输出(c) FIFO缓存输出数据总线图2.20 A/D 转换系统有效位数的测试图2.21 实际A/D 转换系统的功率谱x (t )+- R图2.22 电流加权型D/A 的原理示意图x (n )……I /2N I /2N -1 I /2N -2I /4 I /2x ()+- R图2.23 电阻加权型D/A 的原理示意图x (n )……I /2N I /2N -1 I /2N -2 I /4 I /2 2R4R2N -2R2N -1R 2N RV REF图2.24 综合加权型D/A 的原理示意图x (n )x (tx (t )图2.25D/A 转换中的建立时间延迟t 2时钟(a) 采样信号的时域波形图2.26 信号恢复过程示意图(b) 采样信号的频谱(c) 重构信号的时域波形(d) 重构信号的频谱图2.27D/A转换的系统组成图2.28D/A转换器的输出波形图2.29D/A阶梯重构的系统模型(a) 采样前信号的频谱(b) 采样后信号的频谱(c) D/A阶梯重构后的频谱(d) 低通滤波后的频谱图2.30D/A转换中阶梯重构的频谱变化(a) 数字预畸前(b) 数字预畸后图2.31 数字预畸前后D/A 转换输出的波形对比R TLNA 图2.32 基于射频低通采样的软件无线电结构AGC LPF A/D数字 信号 处理PA LPF D/AR TLNA 图2.33 基于射频带通采样的软件无线电结构AGC电调 带通A/D数字 信号 处理PA LPF D/A图2.34 射频带通采样的频段覆盖X图2.35 实际带通滤波器的幅频响应H BP (f )图2.36 射频带通采样中的主采样和盲区采样X X (b)盲区采样图2.37 基于中频带通采样的软件无线电结构1(a)抽取前的信号(b) 抽取后的信号 图3.1 整数倍抽取2图3.2 抽取器的系统模型x (2) x2)(a) 抽取器(b) 模型(a) 采样前的信号(e) 抽取后的信号图3.3 采样、抽取过程的频谱变化(c) 采样后的信号max max (b)采样前的频谱s1s1 (d) 采样后的频谱s1s1 (f) 抽取后的频谱s2 s2 fff1(a) 抽取前的信号(d) 抽取后的信号 图3.4 抽取的等效过程20 n 1p (n 1)(b) 周期冲激序列1 2 3 4-1 5 6 7 8-2 -3 -4 -5 -6 -7 -8 1(c) 抽样后的信号图3.6 抽取前的抗混叠滤波(a) 带滤波器的抽取结构1(b)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c c (a) 抽取前1图3.5 抽取前后的数字谱(b) 抽取后2图3.7 经滤波后抽取的频谱变化(d) 抽取后11c c (c) 滤波后12 c c 图3.8 内插器的系统模型x (2)x 2)(a) 内插器(b) 模型(a) 内插的实现系统1(b) 内插前的信号x' (n2)2 (c) 采样点间内插零2(d) 滤波后的信号图3.9 内插的实现过程(a) 内插前1图3.10 内插(I =2)过程的数字谱(b) 内插后2(c) 滤波后2(a) 先抽取后内插图3.11 分数倍变换的实现系统(b) 先内插后抽取(c) 先内插后抽取等效结构2(e) 滤波后的信号(a) 内插前的信号 图3.12 分数倍采样率变换过程12x''' (n 2)(c) 内插后的信号12(g) 抽取后的信号323(b) 内插前的频谱(d) 内插后的频谱(h) 抽取后的频谱(f) 滤波后的频谱图3.13 数字滤波器的冲激响应x )图3.14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1(b) 滤波器的频响c s图3.15 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特性图3.16 低通数字滤波器的一致逼近0 )(j ωe H 1 1+δ1-δδs -δs图3.17 抽取器的对等关系(n 1)φ(n 2)图3.18 内插器的对等关系(n 1)φ(n 2)(g) 分相后的信号流程(b) 分相1nh (n )(a) 分解前图3. 19 滤波器的多相分解(D =3)0 36 9 12 nh (nD+0)(b) 分相00 36 9 12 24 21 18 15 nh (nD+1)1 4 7 10 nh (nD+2)(d) 分相2232 5 8 11 20 17 14 15 18 21 24 2219 1613(e) H (z )的信号流程(f) E k (z D )的信号流程图3.20 抽取器的多相滤波结构(a) 先滤波后抽取(b) 先抽取后滤波……图3. 21 等效前的信号运算流程图11……11图3. 22 等效后的信号运算流程图11图3. 23多相滤波抽取系统的等效开关结构图3. 25 多相滤波内插系统的等效换向结构图3.24 内插器的多相滤波结构(a) 先内插后滤波(b) 先滤波后内插x(n)2(a) 采用内插的多相滤波结构x(n2)(b) 采用抽取的多相滤波结构图3.26 分数倍采样率变换的多相滤波结构图3.28 单级抽取的滤波器频率特性0 ⎢H (j Ω)s 1s 图3.27 高倍抽取系统的实现(a) 单级实现(b) 多级实现(a) 第一级⎢H 1(j Ωs 1s 1H 2(j Ωs 1s 图3.29 多级抽取的滤波器频率特性(b) 第二级(a) 单级实现(b) 多级实现图3.30 高倍内插系统的实现21(a) 内插前1(b) 内插后2图3.31 单级内插的滤波器频率特性)(2j ωe H (c) 滤波器频率特图3.32 半带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图3.33 半带滤波器的2倍抽取后的频率特性图3.34 2M倍抽取系统的多级实现(a) 内插前1(b) 内插后2图3.352倍内插的频谱与滤波图3.36 2M 倍内插系统的多级实现图3.37 两级滤波器的幅频响应(a)积分滤波器ωω(b)梳状滤波器图3.38 单级CIC 滤波器的幅频响应ωω图3.39 多级CIC 滤波器的幅频响应(a) 等效前图3.40 采用CIC 滤波器的抽取系统结构(b) 等效后(a) 等效前(b) 等效后图3.42 采用CIC 滤波器的内插系统结构(c) 多级CIC 滤波器的内插系统 图3.41 采用多级CIC 滤波器的抽取系统结构(a) 抽取系统图3.43 L ⨯2M 倍采样率变换系统的高效结构(b) 内插系统图3.44 数字正交变频器的系统结构)n )(a) 数字下变频器(b) 数字上变频器s图3.45 HSP50214B 的结构示意图图3.46 HSP50215的结构示意图图3.47 基于复数滤波器的信道分离结构x (z B (n )图3.48 复数滤波信道分离的等效结构x (n )(n )图3.49 基于DDC 的信道分离结构x (n ) z B 1 (n ) z B 2 (n ) z B L (n ) f sf s 1f s 2f sL图3.50 基于DUC 的信道合成结构x (n ) z B 1 (n ) z B 2 (n ) z B L (n )f sf s 1 f s 2f sL图3.52 均匀数字滤波器组的频率响应ω2π/K2πk /K2π0j ω 1j ωk j ω图3.53 带通信号的整频带抽取ω10 2πk /K2π ω2K ⋅2π2π4π6π(b) 抽取后的带通信号 图3.51 数字滤波器组(a) 分析滤波器(b) 综合滤波器图3.54 分析滤波器组中信号的分离抽取过程)图3.56 信号分离抽取的等效结构图3.55 信号分离抽取的多相结构2)图3.57 信号综合内插的等效结构2)图3.58 软件无线电系统信号动态范围示意图≈调制信号的动态范围≈发射信号的动态范围≈接收信号的动态范围≈频信号的动态范围≈A/D的动态范围。
无线电基础知识东莞长安凯博电子厂东莞长安凯博电子厂基本概念直流与交流直流是直流电的简称,一般是指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又根据电流大小是否变化分为:恒定直流和脉动直流。
交流是交流电的简称。
一般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电流。
它的最基本形式是正弦电流、交流电每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以字母T表尔,单位为秒(S)。
基本概念电压电压就是电路两点间存在的电位差,用字母U表示。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是在正负极大值之间作周期性的变化,所以交流电压通常以有效值表示,并简称为电压。
电压的使用单位为伏特,或简称伏,用字母V表示。
基本概念电流:电荷有规则的流动称为电流。
此外,根据电流形成过程的不同,还有:对流电流和位移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亦简称为电流。
电流用字母I表示,电流强度的实用单位为安培、毫安或微安。
电阻:是物质阻碍电流通过的固有待性。
电阻的实用单位为欧姆或千欧姆、兆欧姆。
基本概念电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功率分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表现功率(亦称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实际做出或消耗的交流电的电能。
它是一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简称功率。
常用字母P表示。
基本概念无线电无线电是无线电技术的简称。
是研究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各种信号的技术,其范围包括电路和网络理论,信号的分析;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电振荡的产生、调制、解调和放大;电子器件、无线电元件和设备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无线电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测向、定位、遥测、遥控以及其他各个领域。
基本概念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指频率范围约在3KHz-300GHz,利用天线辐射或接收的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有时也简称电磁波。
基本概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随功率的高低不同而有差异。
在国际习惯上,把无线电波划分成若干频段或波段。
按照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波长较长的波段主要是利用地波(亦称表面波)传播;短波主要是利用天波传播,即利用被电离层折射(或反射)而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传播;较高频率的超短波及微波等,主要是利用空间波传播。
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导语:对于无线电基础,掌握相关名词解释非常重要。
下面是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1、无线电的发现与发展无线电的通信起源可以追朔到100多年前的无线电的发现。
1831年,英国法拉弟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并于1873年建立了完成的电磁波理论。
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利用电磁波成功地进行了莫尔斯电码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发展了无线电,开创了人类开发利用无线电的新纪元。
无线电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步被人类所认识,并被广泛运用于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
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置马可尼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开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所属军用无线电报学堂。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由无线电专家刘瀚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创办的。
早期,国际无线电管理机构划分了专门的无线电频率用于海上船舶遇险呼救,呼救信号是SOS。
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并试验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
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2、什么叫无线电无线电对无线电波使用的通称。
是一门专门研究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各种信息的技术学科。
3、什么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它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以3×108米/秒(光速) 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向各个方向传播。
其频率一般为3KHz-300GHz。
4、什么是无线电波段无线电波根据波长和频率,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波段(也称频段)。
第一章无线技术基础第一节无线电波传播类型及其特点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一般分为“地面波、空间波、散射波及天波等四种。
插图图1-1 电波传播方式示意图一、地波传播地波传播又叫表面波传播,地波是指天线发射出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
地波传播的规律是:(一)由于地面对电磁波的吸收,使地波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
场强降低的程度与地面导电率、复盖物等有关。
城市、工业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吸收大,砂石、森林、肥沃田地和淡水湖吸收次之,吸收最小的是海洋。
(二)地波衰减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三)地波在传播中场强比较稳定,地面对低频的电波吸收少,故常应用于中、长波的传输。
(四)短波用地面波传播时,对通常应用的发射功率来说,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几十公里,故只适用于小型电台。
工作频率一般在3MHz以下。
但在沿海电台和船舶电台的通信中,若使用1.6~5MHz频段,海面通信距离却可大为扩展,可达1000km以上。
二、空间波传播空间波传播是指电波在空间以直线的方式传输到接收点。
有时也叫视距传播。
人们熟悉的电视广播的传输即属于空间波传播。
空间波的特点是:(一)空间波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在地球表面传播距离约几十公里。
(二)为了增加通信距离,通常采用加高天线高度或把天线建于高山上的办法,常见的电视台或差转台的天线采用高大铁塔或设在山上既属这种措施。
(三)采用中继方式增加通信距离。
微波中继通信一站接一站延续几千公里即属此类。
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则开辟了空间波运用的新领域。
三、散射传播它是利用空中介质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进行的传播。
对流层、电离层、流星余迹、人造散射物体等都具有散射电磁波的性质。
如果发信机发出的电磁波照射到这些地方,就会向各个方向散乱地幅射出去,其中朝斜前方射去的电磁波能到达很远的地方。
但由于散射通信传输损耗很大,为了达到可靠的通信,一般可采用大功率发信机,高灵敏度收信机和高增益窄波束的天线。
四、天波传播天波指受到天空电离层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
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导语:对于无线电基础,掌握相关名词解释非常重要。
下面是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1、无线电的发现与发展无线电的通信起源可以追朔到100多年前的无线电的发现。
1831年,英国法拉弟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并于1873年建立了完成的电磁波理论。
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利用电磁波成功地进行了莫尔斯电码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发展了无线电,开创了人类开发利用无线电的新纪元。
无线电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步被人类所认识,并被广泛运用于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
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置马可尼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开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所属军用无线电报学堂。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由无线电专家刘瀚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创办的。
早期,国际无线电管理机构划分了专门的无线电频率用于海上船舶遇险呼救,呼救信号是SOS。
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并试验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
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2、什么叫无线电无线电对无线电波使用的通称。
是一门专门研究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各种信息的技术学科。
3、什么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它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以3×108米/秒(光速) 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向各个方向传播。
其频率一般为3KHz-300GHz。
4、什么是无线电波段无线电波根据波长和频率,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波段(也称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