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32
管理知识竞赛图纸设计一、引言管理知识竞赛图纸设计在组织知识竞赛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图纸设计能够吸引参与者的注意,提高竞赛的趣味性和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管理知识竞赛图纸设计的基本原则、要素和注意事项。
二、设计原则1.清晰明了:图纸设计应简洁清晰,信息传达直接,避免出现混淆或歧义的地方。
2.美观大方: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图纸设计应注重美观性,选用适合的颜色、字体和排版方式。
3.符合主题:根据知识竞赛的主题和形式,设计图纸时应符合主题风格,体现竞赛的特点。
三、设计要素1.题目设置:题目应该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参与者一目了然。
2.排版方式:合理的排版方式能够使整个图纸看起来更有条理、更易阅读。
3.图标与符号:适当使用图标和符号可以增加图纸的趣味性,提高视觉效果。
4.背景设计:背景设计要与题目相互匹配,不要显得杂乱无章,影响整体美感。
四、设计注意事项1.字体选择: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避免出现字体过小或过大的情况。
2.配色搭配:注意配色搭配的和谐性,避免用过于刺眼的颜色造成视觉疲劳。
3.考虑人群: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和背景考虑图纸设计,使之更具吸引力。
4.避免雷同:避免使用与其他竞赛图纸雷同的设计元素,保持独特性。
五、结论管理知识竞赛图纸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信息传达、视觉效果和趣味性的过程,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竞赛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设计者需要注意原则、要素和注意事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最终呈现出优秀的竞赛图纸。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管理知识竞赛图纸设计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6 地图管理条例重要知识点:制图综合的基本规
律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1.制图物体选取的基本规律
(1)制图对象的密度越大,其选取的指标越高,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反之亦然;
(2)遵循从主到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原则进行选取,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舍弃较小的、次要的目标,保留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以保证制图区域的基本面貌;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各区域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2.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
(2)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3)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4)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四)制图要素相互矛盾时的关系处理原则和方法
1.处理原则
编图时常采用舍弃、位移和压盖的方法来处理各要素间的争位性矛盾。
在长期制图实践中形成了如下约定的规则:
(1)考虑各要素的重要性。
①位移。
同种要素矛盾时,保持级别高的要素位置不变,位移低一级的要素;不同种要素矛盾时,保持主要要素位。
工程制图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凡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中绘制工程图样时,如涉及本标准中未规定的内容, 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在工程制图中绘制的工程图,首先应考虑表达准确,看图方便, 在完整清晰准确地表达图面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1 圖紙尺寸及樣式1.1 A系列圖紙尺寸規定如下:1.2图框格式1.2.1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2 图线3 字体机械工程的制图所使用的字体应按中的要求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3.1数字一般应以斜体输出3.2小数点小数点进行输出时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3.3字母一般应以斜体输出3.4汉字汉字在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和推行的简化字3.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其含义正确使用除省略号和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其余均为一个符号一个3.6字位字体与图纸幅面之间的选用关系参见表3.7 字型、字高設定上述之筆寬設定為一般原則性之規定,如繪圖時因特殊需要更動時,則由該專案設計負責人訂定之。
4 尺寸及比例尺4.1 尺寸單位圖樣之尺寸單位除特別規定者外,均以公制長度為準。
例如:公尺(m)、公分(cm)、公厘(mm)。
4.2 比例尺單圖中如使用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比例尺時,均需將比例數註明於各圖名之下方。
例如:1:100、1:200、1:300。
無比例圖樣之比例數,中文應註明〝未按比例〞,英文應註明〝NIS〞字樣。
(Not In Scale) 4.3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标注比例。
如:A向B----B 墙板位置图平面图1:100 2.5:1 1:2001:1005.尺寸线的终端形式工程制图中所使用的尺寸线的终端形式、箭头,有如下几种供选用5.1在图样中一般按实心箭头开口箭头空心箭头斜线的顺序选用5.2 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互相垂直5.3 同一张图样中一般只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当采用箭头位置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6. 投影法图形符号的表示在工程制图中所用到的图形符号应严格遵守有关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建筑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能进行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绘制,并正确标注尺寸。
●掌握三角板、圆规、图板、丁字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图线画法、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学习平面图形的尺寸分类、线段分析方法。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现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了重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内容包括图幅、线型、字体、比例、符号、定位轴线、常用建筑图例、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
为了做到建筑工程图样的统一,便于交流技术,满足设计、施工、管理等要求,必须遵守制图国家标准。
1.1.1 图纸幅面和标题栏1. 图幅、图框图纸幅面是指图纸长度与宽度组成的大小。
绘制图样时,应采用表1-1所规定的基本幅面尺寸。
基本幅面代号有A0、A1、A2、A3、A4等5种。
表1-1 图纸幅面尺寸(单位:mm)幅面代号的几何含义实际上就是对A0幅面的对开次数。
例如,A1中的“1”,表示将A0幅面图纸对折长边裁切1次所得的幅面;A4中的“4”,表示将A0幅画图纸对折长边裁切4次所得的幅面。
必要时允许加长幅面,但加长量必须符合《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中的规定,即按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倍数增加。
图样中的图框由内、外两框组成,外框用细实线绘制,大小为幅面尺寸,内框用粗实线绘制,内外框周边的间距尺寸与格式有关。
图框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如图1-1和图1-2所示。
两种格式图框周边尺寸a、c、e如表1-1所示。
但应注意,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图样绘制完毕后应沿外框线裁边。
图1-1 需要装订图样的图框格式图1-2 不需要装订图样的图框格式2. 标题栏每张技术图样中均应画出标题栏。
标题栏的格式和尺寸按《技术制图标题栏》(GB/T 10609.1—2008)的规定。
本教材将标题栏作了简化,如图1-3所示,建议在作业中采用。
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一、建筑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使用功能需求。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来确定不同空间的布局和尺寸,确保建筑能够顺利运行。
2.美学原则:建筑设计需要注重美学价值,通过形式、比例、纹理、颜色等元素来创造美感。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并根据设计目标来选择适当的风格和材料。
3.可持续性原则: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方面。
建筑师需要选用环保材料,设计节能环保的系统,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4.经济性原则:建筑设计需要符合经济原则,即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建筑师需要根据预算和成本要求来确定设计方案,并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维护费用等因素。
5.安全性原则: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安全性,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建筑师需要根据当地法规和标准,设计合理的安全出口、消防系统等设施。
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1.分析和研究:在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这包括对环境、地形、气候、人口流动、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2.概念设计:基于对项目的分析和研究,建筑师需要进行概念设计,即初步确定建筑的功能布局、形式和风格。
概念设计阶段通常包括草图和模型的制作,用以表达设计思想和创新概念。
3.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建筑师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方面。
详细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等因素。
4.制图和模型:建筑师需要通过制图和模型来表达设计方案。
制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用以表达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尺寸。
模型可以是手工模型或者数字模型,用以展示建筑的立体形态。
5.施工管理:建筑师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参与施工管理工作。
这包括与工程团队的沟通、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等。
工程制图规范与操作指南第1章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4)1.1 图纸的规格与选用 (4)1.1.1 图纸幅面 (4)1.1.2 图纸质量 (5)1.1.3 图纸选用原则 (5)1.2 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5)1.2.1 绘图板与丁字尺 (5)1.2.2 铅笔与橡皮 (5)1.2.3 三角板与圆规 (5)1.2.4 比例尺与曲线板 (5)1.3 制图的基本规定 (5)1.3.1 图线 (5)1.3.2 字体 (5)1.3.3 尺寸标注 (5)1.3.4 标注符号与代号 (6)1.4 制图的基本步骤 (6)1.4.1 分析图纸内容 (6)1.4.2 设定绘图比例 (6)1.4.3 绘制图形 (6)1.4.4 标注尺寸和文字说明 (6)1.4.5 检查和修改 (6)第2章投影原理 (6)2.1 投影的基本概念 (6)2.2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6)2.3 基本体素的投影 (7)2.4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投影 (7)第3章图样表达方法 (7)3.1 视图 (7)3.1.1 基本视图 (7)3.1.2 辅助视图 (7)3.1.3 视图布置 (8)3.2 剖视图 (8)3.2.1 剖视图的类型 (8)3.2.2 剖切面及剖切方向 (8)3.2.3 剖视图的标注 (8)3.3 断面图 (8)3.3.1 断面图的类型 (8)3.3.2 断面图的标注 (8)3.3.3 断面图的绘制 (8)3.4 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 (8)3.4.1 简化画法 (8)3.4.2 规定画法 (9)第4章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9)4.1 零件图的基本要求 (9)4.1.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应遵循“清晰、简洁、全面”的原则,保证能准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
(9)4.1.2 零件图的线型、线宽及符号应符合我国相关工程制图标准的规定。
(9)4.1.3 零件图的比例应适当,以便于阅读和绘制,同时应保持与装配图的一致性。
(9)4.1.4 零件图中的投影关系、剖面线、断裂线等应清晰、准确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