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6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有害粉尘。
它由煤炭破碎、装车、输送、焦化等工序产生,对矿工和环境都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会对呼吸道、肺以及其他器官产生严重的损害。
首先,煤矿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会引起矽肺病。
当矽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导致肺泡和肺间质组织的纤维化,从而破坏肺功能。
这种病症发展缓慢,但症状严重,且难以治愈。
其次,煤矿粉尘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发炎,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肺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最后,煤矿粉尘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导致缺氧。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2.对环境的危害煤矿粉尘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首先,煤矿粉尘会造成大气污染。
在煤炭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粉尘会随着风扬起,进入大气中。
这些粉尘被风吹散后,会进入附近的居民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同时,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也会与大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
其次,煤矿粉尘还会造成土壤污染。
大量的煤矿粉尘在排放、输送和运输过程中会沉积在土地上,改变土壤性质,影响植物生长。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土壤向地下水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资源。
最后,煤矿粉尘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粉尘会覆盖植被和土壤,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而植被的丧失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控制煤矿粉尘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随着矿山、冶金、玻璃制造、陶瓷、耐火材料、建材等行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粉尘的危害逐渐被人们认识: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如机械的磨损;煤、面粉等粉尘不仅引起的燃烧爆炸等,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石英及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使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可能发生尘肺病,严重损害健康,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或过早死亡。
煤矿井下各作业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
煤矿粉尘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诱发职业病尘肺病;加速机械设备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尘危害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一直是煤炭行业防治工作的重点。
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
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在我国实际的严重尘肺病患者有120万之多,占到全世界尘肺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00人,每年由此引起的直接损失超过80亿元。
而在所有因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中,煤矿工人占到的比例最高。
究其原因,除了经济能力、技术条件、卫生立法等方面的因素外,我国在粉尘监督监测体系和手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悬浮的煤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高浓度粉尘还会加速机械设备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一、煤矿粉尘及其危害(一)粉尘的概念粉尘,也称”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指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大小在100μm以下。
(二)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及特性(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微粒被称为生产性粉尘。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称为浮尘,已沉落的粉尘称为积尘,我们检测和防治的重点就是浮尘。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危害因素,它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危害来源、危害特点以及粉尘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进行探讨。
一、危害来源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矿开采、运输、破碎、破细、装载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其中,煤矿开采是粉尘产生的主要环节,它通过钻爆、掘进、支采等作业过程,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并经过破碎、破细等操作,使煤炭呈现细小的颗粒状。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细小的煤矿粉尘产生,并随着空气流动而飘散到工作场所的各个角落。
此外,煤矿运输、装载等环节也会产生粉尘,在矿工操作和机械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摩擦也会使得粉尘更容易飞散。
二、危害特点1. 毒性:煤矿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在吸入人体后,会对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导致矿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乏力等症状,并可引发职业病。
2. 爆炸性:煤矿粉尘是一种易爆物质,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静电火花等引火源时,容易发生爆炸。
由于煤矿粉尘通常分布在矿井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爆炸,矿工可能被震倒、窒息、烧伤等。
3. 扬尘影响:煤矿粉尘的存在会降低矿工的工作环境质量,使空气浑浊,影响能见度,给矿工的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带来困难。
同时,粉尘在工作区域内沉积,对机械设备、工具等产生腐蚀作用,降低设备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三、粉尘防治为了有效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减少其对工人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粉尘防治措施。
以下为具体防治措施:1. 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增强排风设备的功能,确保矿井通风畅通,及时将粉尘排出到室外。
2. 进行煤矿露天作业时,应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尽量减少人员的暴露时间。
对于必须长时间进行露天作业的环节,应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3. 加大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矿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和操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煤矿粉尘的防治技术一直是煤矿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矿工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包含着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工作环境中高浓度的煤矿粉尘会导致矽肺病、尘肺、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癌等恶性疾病。
此外,煤矿粉尘还会对矿井设备和工作面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引发煤尘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了减少煤矿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和避免煤尘引发的事故,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1. 粉尘来源控制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的采掘、输送、处理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因此,控制煤矿粉尘产生的关键是控制粉尘的来源。
在矿井采煤过程中,可以采取湿式采煤技术和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增加水的含量和加装喷雾装置来降低粉尘的产生。
此外,在车辆运输和煤炭处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粉尘抑制剂和降尘装置等技术手段来控制粉尘的产生。
2. 粉尘扩散控制粉尘的扩散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控制矿井内部和工作面上空的空气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另外,还可以采用湿式喷淋、风雨罩和挡尘板等技术手段,限制粉尘的扩散范围,避免其对工人和设备的危害。
3. 粉尘监测与预警粉尘监测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时监测矿井和工作面上空的粉尘浓度和成分,可以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目前,煤矿粉尘监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的建立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粉尘浓度和成分的变化趋势,提前预警煤尘暴炸和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三、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矿井粉尘是煤矿、金属矿矿山等地下作业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由于微细颗粒和持续的暴露时间,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矿井粉尘主要由煤尘、矿石粉尘和岩石粉尘组成,其中煤尘是最主要的成分。
矿井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肺部和其他器官上。
矿井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
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会导致急性和慢性纤维化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矿井粉尘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还会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
矿井粉尘会对肺部产生直接的机械刺激。
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堵塞和损伤支气管和肺泡,引起肺功能下降和呼吸困难。
矿井粉尘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也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粉尘会损害眼睛、皮肤和消化系统,引起眼结膜炎、皮肤病和消化道疾病等。
为了防止矿井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矿井粉尘的安全标准应根据不同颗粒物的类型和浓度进行制定,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防尘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清洁和通风等方面,指导工人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控制粉尘的释放。
2. 使用高效防尘设备。
矿井应安装高效的防尘设备,如除尘器、风机和湿式喷淋装置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来降低工人吸入粉尘的风险。
3. 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矿井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和粉尘的排放。
要定期检测和清洁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工人应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装备,并且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5.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矿井管理方应定期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和评估,了解粉尘的来源和扩散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矿井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通过制定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使用高效防尘设备、加强通风系统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以及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粉尘的危害,保护工人的健康。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工业有害物质。
长期以来,煤矿粉尘危害严重,对煤矿工人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1.直接危害(1)呼吸道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石英可以对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造成刺激,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中毒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硅酸盐、铅、锌等重金属元素会进入人体内部,对各个系统产生中毒作用,影响整体健康。
(3)机械危害:煤矿粉尘会附着在矿工的皮肤和眼睛上,引起皮肤炎症和眼部疾病。
2.间接危害(1)火灾爆炸:煤矿粉尘具有可燃性,一旦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矿山坍塌:煤矿粉尘积聚可以增加煤与岩石的摩擦力,使得矿山更容易发生坍塌。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1)保持通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质量与效率,及时排除矿井中的粉尘。
设计合理的送风、排风系统,确保矿井空气清新。
(2)湿法喷水:在煤矿粉尘易发区域进行湿法喷水,降低粉尘浓度。
利用雾化技术,将水雾微粒与粉尘颗粒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更加方便扬尘的排除。
(3)封闭空间:对于高浓度粉尘产生的煤矿设备和通道,采取隔离与封闭的措施,防止粉尘外溢。
(4)抽湿降温:在湿法矿井中加装除湿设备,有效控制矿井温度和湿度,减少粉尘生成。
(5)降低粉尘产生:煤矿生产过程中,合理调整工艺流程,降低煤与岩石的碰撞和破碎。
2.管理措施(1)合理配置人员:煤矿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种特点和煤矿粉尘的危害程度,合理调整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减少接触粉尘的机会。
(2)加强培训:对煤矿工人进行粉尘危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教育工人正确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定期体检:煤矿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早发现疾病。
(4)粉尘监测: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煤矿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5)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煤矿粉尘防治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煤矿粉尘是指煤矿开采、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它是煤矿工人所面临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之一。
煤矿粉尘中主要含有煤炭颗粒和煤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
长期吸入煤矿粉尘会导致一系列职业病,如矽肺病、尘肺病、支气管哮喘等。
为了减少煤矿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煤矿粉尘危害1. 矽肺病:煤矿粉尘中的二氧化硅是造成矽肺的主要原因,它在人体内积聚形成硅尘肺结节,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减退,甚至死亡。
2. 尘肺病:煤矿粉尘中的煤尘含有大量的炭黑和有机物,长期吸入会引起尘肺病,表现为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3. 有害物质吸入:煤矿粉尘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中毒、癌症等。
二、煤矿粉尘防治1. 监测和评价:建立煤矿粉尘监测系统,在工作场所中定期监测粉尘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职业健康危害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综合治理: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理煤矿粉尘,包括湿法喷淋、风机抽运、覆盖等技术手段,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3. 个人防护:煤矿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面具等,以降低工人吸入粉尘的风险。
4. 定期体检:煤矿工人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煤尘相关的职业病。
5. 培训教育:加强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意识,教授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以及粉尘防治的相关知识。
6. 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矿粉尘的管理和监督,对违规的煤矿进行处罚,并加强对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三、煤矿粉尘防治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目前一些新兴的煤矿粉尘防治技术:1. 雾炮降尘技术:利用雾炮系统进行降尘,通过高压水雾的喷射将粉尘颗粒固定在空气中,以减少其扩散和带走。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及防治煤矿粉尘是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长期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面临职业病的风险。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严重,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对煤矿粉尘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矿粉尘的来源和危害煤矿粉尘主要来源于煤矿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露天爆破、破碎、钻孔、装车等作业。
煤矿粉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瓦斯等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1. 肺部疾病:煤矿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后,会沉积在肺部,形成职业性肺炎、尘肺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患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
2. 呼吸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有害成分会刺激呼吸系统,引发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3. 心血管疾病:煤矿粉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4. 皮肤疾病:长时间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
5. 消化系统疾病:煤矿粉尘还可能通过口腔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部,引发胃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对工人的危害。
1. 作业环境改造:对煤矿作业环境进行改造,采取措施降低煤矿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安装有效的风管抽尘系统,保持煤矿作业现场的通风良好,减少煤矿粉尘的浓度。
2. 个体防护措施:给工人配备呼吸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面具等,保护工人的呼吸道免受煤矿粉尘的侵害。
此外,还需给工人提供专用防护服和手套,保护皮肤免受煤矿粉尘的直接接触。
3. 教育培训措施: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
工人应了解煤矿粉尘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做到自我保护。
4. 定期体检监测: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和监测,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职业病的严重后果。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煤矿作业中最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
粉尘在煤矿作业中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并且会导致爆炸、燃烧等危险情况。
本文将探讨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煤矿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煤矿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石棉、二氧化硅等,长期暴露在这些粉尘中会引发职业病,如尘肺病、矽肺病等。
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2. 燃爆危害:煤矿粉尘具有较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一旦遇到火源或静电等引发点火的条件,就会引发爆炸。
煤矿粉尘爆炸不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环境污染:煤矿粉尘会通过空气传播出去,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粉尘会沉积在土壤、水体和植被上,对植被生长、土壤质量和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煤矿粉尘造成的危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技术措施:- 尽可能减少粉尘产生源:使用封闭式设备、湿法作业等,减少粉尘产生。
- 引风透风: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改变矿井内外空气流动规律,使粉尘稀释、流动和丢失。
- 防尘剂的使用:使用防尘剂对粉尘进行固化处理,减少粉尘飞扬。
2. 管理措施:- 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煤矿粉尘防治的责任和要求。
- 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和岗前培训,提高矿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 定期对煤矿进行粉尘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个人防护措施:- 矿工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粉尘吸入。
- 切勿将粉尘带回家中,防止二次污染和亲属的二次暴露。
总之,在煤矿作业中,煤矿粉尘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采取合理的技术、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对矿工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保证煤矿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矿山粉尘是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的总称。
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矿、掘进、运输、提升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粉尘。
采掘机械化和开采强度、采矿方法、作业地点的通风状况、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都是影响粉尘产生的因素。
(一)矿山粉尘的性质及危害1.粉尘的概念(1)全尘。
全尘是指用一般敞口采样器采集到一定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全部固体微粒。
(2)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
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3)浮尘和落尘,悬浮于空气的粉尘称浮尘,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称为落尘。
2.粉尘性质(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
游离二氧化硅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因素。
(2)粉尘的粒度。
粉尘粒度是指粉尘颗粒大小的尺度。
一般来说,尘粒越小,对人的危害越大。
(3)粉尘的分散度。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粉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
粉尘组成中,小于5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4)粉尘的浓度。
粉尘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数量。
粉尘浓度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
(5)粉尘的吸附性。
粉尘的吸附能力与粉尘颗粒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积也越大,其吸附能力也增强。
主要指标有吸湿性、吸毒性。
(6)粉尘的荷电性。
粉尘粒子可以带有电荷,其来源是煤岩在粉碎中因摩擦而带电,或与空气中的离子碰撞而带电,尘粒的电荷量取决于尘粒的大小并与温湿度有关,温度升高时荷电量增多,湿度增高时荷电量降低。
(7)煤尘的燃烧和爆炸性。
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在外界明火的引燃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3.尘的危害性矿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2)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2024年瓦斯、煤尘的危害及防治
1. 瓦斯危害:
煤矿中常见的瓦斯有甲烷和可燃性气体。
瓦斯泄漏或积聚可引起爆炸和窒息事故。
防治方法:
- 瓦斯传感器:安装可靠的瓦斯传感器检测瓦斯浓度,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 通风系统:确保矿井有有效的通风系统,通过通风将瓦斯排出矿井。
- 防爆设备:使用带有防爆功能的设备和工具,避免引发火花或电弧。
- 安全操作:培训矿工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的方法,避免操作过程中产生瓦斯泄漏。
2. 煤尘危害:
煤尘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硅酸盐和重金属,吸入煤尘会引起职业性肺病。
防治方法:
- 湿式采煤:在采煤过程中使用水喷雾来控制煤尘扬尘。
- 通风系统:通过通风将空气中的煤尘排出矿井。
- 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呼吸器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吸入煤尘的风险。
- 定期清扫和保养设备:清洁和维护设备,减少煤尘积累的机会。
请记住,瓦斯和煤尘危害是复杂的问题,具体的防治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矿井条件和法规要求进行制定。
2024年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1煤矿生产中粉尘的产生与分类1.1煤矿粉尘的产生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因煤岩被破碎而产生的。
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
1.2煤矿粉尘的分类粉尘按其成分可分为岩尘、煤尘等多种无机粉尘外,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2.1按矿尘粒径划分(1)粗尘。
粉尘粒径大于40μ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在空气中极易沉降。
(2)细尘。
粒径为10μm—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中作加速沉降。
(3)微尘。
粒径为0.25μm—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
(4)超微尘。
粉径为0.25μm,要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在空气中作扩散运动状。
1.2.2按矿尘存在状态划分(1)浮游粉尘。
悬浮于矿井内空气中的粉尘,简称浮尘。
(2)沉积粉尘。
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粉尘,简称落尘。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互相转化。
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与尘粒的大小、重量、形式等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风速等大气参数有关。
1.2.3按矿尘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粉尘)。
各种粒经的矿尘之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μm以下的尘数。
(2)呼吸性粉尘。
主要指粒径在5μm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导致肺病,对人体危害甚大。
2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按其理化性质主要分为对人体的危害和粉尘爆炸性危害两类。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范本煤矿粉尘是指在煤矿采掘、运输和加工等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固体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并被呼吸器官吸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粉尘危害,保障矿工的健康安全,下面将介绍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的范本。
一、煤矿粉尘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微细颗粒物可以深入到人体的呼吸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尘肺、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2. 心血管疾病:长期吸入煤矿粉尘会导致矿工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癌症:煤矿粉尘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例如石棉、二甲基亚砜等,长期接触会增加患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概率。
4. 皮肤疾病:煤矿粉尘中的某些有害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瘙痒、疱疹、湿疹等皮肤疾病。
5. 眼部疾病:长时间暴露在煤矿粉尘环境中,眼睛容易发生刺痛、红肿、眼干涩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眼角膜损伤。
二、煤矿粉尘防治范本1.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煤矿粉尘的防治。
包括《煤矿安全规章制度》、《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等文件。
2. 加强宣传教育: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矿工的宣传教育,普及煤矿粉尘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引导矿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3. 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煤矿粉尘的产生,例如加强风管和排尘系统的维护管理,合理设置风流,减少矿石的磨碎和粉砕等工艺过程。
4. 个体防护用具:煤矿企业应当为矿工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具,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5. 定期体检: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患有煤矿粉尘相关疾病的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6. 健康监测和评估: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对煤矿粉尘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粉尘浓度在规定范围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超标。
7. 参与政府行动:煤矿企业应当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相关的煤矿粉尘防治行动,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煤矿粉尘的防治工作。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开采、煤炭运输和煤炭加工等环节产生的煤矸石和煤炭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的总称。
煤矿粉尘主要由含有煤炭中的煤尘和岩石粉尘组成,其中煤尘是最主要的成分。
煤矿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污染:煤矿粉尘悬浮在空气中,会造成矿井内外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矿工的健康。
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颗粒小而轻,容易被人体吸入呼吸道,进而堵塞肺部细支气管,导致肺部疾病。
2. 爆炸和火灾危险:煤矿粉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形成可燃和爆炸性的混合物。
当矿井内存在刺激源,如明火或静电,煤矿粉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就会产生爆炸。
爆炸引发的火灾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职业病:长期暴露在煤矿粉尘环境下的矿工容易患上职业性肺尘病。
煤尘在呼吸道中积累,会导致煤尘沉积于肺泡和支气管,进而引发肺部疾病,如煤尘肺(尘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为了防治煤矿粉尘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通风系统的建设:煤矿内应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通过输送新鲜空气,排除煤矿粉尘。
通风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矿井内的煤尘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2. 水喷洒和湿化处理:在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定期对煤炭进行水喷洒和湿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煤矿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喷洒水雾可以使煤尘颗粒吸湿增重,减少颗粒的飘散。
3. 粉尘防爆设备的安装: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安装粉尘防爆设备,如防爆风机、防爆照明设备等,以防止粉尘爆炸和火灾的发生。
这些设备具有防尘、防爆的功能,能够提高矿工的安全性。
4. 矿工个人防护措施:矿工在工作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服装等,以减少粉尘对身体的侵害。
此外,还应培训矿工正确使用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增强防护意识。
5. 环境监测与控制:煤矿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检测煤矿粉尘的浓度和成分,及时调整排风设备和控制措施,确保煤矿粉尘达到安全标准。
6. 定期健康检查:矿工应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煤矿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
它在煤矿工作环境中长期积累,给煤矿工人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的来源以及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煤矿粉尘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二是对煤矿设备和环境的破坏。
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和其他疾病等。
煤矿粉尘中的微小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呼吸系统问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长期暴露在煤矿粉尘环境中,还会导致矽肺、尘肺等肺疾病的发生。
此外,煤矿粉尘中还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煤矿设备和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磨损、腐蚀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
煤矿粉尘会进入设备的机械部件,导致设备的磨损和寿命的缩短。
此外,煤矿粉尘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与设备中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设备的腐蚀。
同时,煤矿粉尘还会造成矿井周围环境污染,对周围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
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包括露天采矿、井下采矿和矿石储存等过程。
在露天采矿中,爆破和挖掘会产生大量的煤尘。
在井下采矿中,煤矿工人用机械设备进行采矿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煤尘。
此外,煤矿矿石在露天和井下采矿过程中需要进行储存,这也会产生煤尘。
为了防治煤矿粉尘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防控管理工作,包括煤矿进出口、运输过程等环节的粉尘管理。
其次,应加强煤矿工人的保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同时,要加强煤矿工人的健康监测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煤矿工人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还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进行煤矿粉尘的防治。
例如,可以采用湿法作业和封闭作业来减少粉尘的产生。
湿法作业是通过在作业现场喷水或加湿来降低粉尘浓度。
封闭作业是通过在作业现场加装密封设备,防止粉尘外溢。
综上所述,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害物质,给煤矿工人和设备带来严重危害。
煤矿粉尘检测与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粉尘检测制度1.煤矿各级领导要将防尘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时, 测尘工作包括在内。
2.测尘管理人员要对全矿粉尘检测工作负责。
3、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 每月测定2次, 呼吸性粉尘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 其它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4、常常监督、检查测尘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定期分析粉尘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用有效降尘措施。
6.要强化粉尘浓度数据技术档案管理。
7、测尘员严格执行测尘规程、操作熟练、记录具体, 粉尘浓度要准确无误。
对弄虚作假者, 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8、测尘报表格式应统一, 填写正规, 及时上报。
9、测尘员在测尘的同时应监督井下防尘状况, 发现违章作业, 测尘员有权先行停止作业, 后报主管矿长处理。
粉尘检测措施1.煤矿粉尘浓度和游离SiO2含量测定应按GB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粉尘粒度分布测定应按MT422规定的方法进行。
2.煤矿使用的粉尘检测仪器仪表, 必须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3、井下主要接尘人员应配戴人体粉尘采样器, 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4、各矿测尘部门必须依据本矿的生产状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 每个采区至少1人。
5.煤矿井下粉尘测定时间6.对井下每个测尘点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两次。
7、采掘工作面每个月应进行一次全工作面连续粉尘测定。
8、粉尘粒度分布每半年测定一次, 采掘工作面有变动时, 应及时进行游离SiO2测定。
9、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
10、煤矿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季度综合上报主管部门。
11.采掘工作面回风应安设粉尘浓度传感器进行粉尘浓度连续监测。
12.煤矿井上下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
煤矿井上下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生产工艺测尘点布置采煤工作面1.采煤采煤机回风侧10m~15m, 司机工作地点2.移架司机工作地点3.风镐落煤、手工落煤及人工攉煤一人作业, 在其回风侧3m处, 多人作业, 在最后一人回风侧3m处 4.工作面巷道钻机钻孔打钻地点回风侧3m~5m处5.风煤钻钻眼操作人员回风侧3m~5m处6.回柱放顶、移刮板运输机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7、薄煤层工作面风镐和手工落煤工作面作业人员回风侧3m~6m处8、掩护支架工作面风镐落煤作业人员回风侧3m~5m处9、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回风巷内距工作面端头10m~15m处 10、采煤工作面放炮作业放炮后工人进入工作面开始作业前 11.带式输送机作业在转载点回风侧5m~10m12.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端头15m~20m掘进工作面1.掘进机作业2.机械装岩3.人工装岩4.风钻钻眼5.钻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6.砌碹7、切割联系眼作业8、刷帮作业9、挑顶作业10、拉底作业11.工作面放炮作业机组后4m~5m处的回风侧司机工作地点在未安设风筒的巷道一侧, 距装岩机4m~5m处的回风流中在未安设风筒的巷道一侧, 距矿车4m~5m处的回风流中距作业点4m~5m处巷道中部装岩机回风侧3m~5m处巷道中部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在距作业点回风侧4m~5m处在距作业点回风侧4m~5m处在距作业点回风侧4m~5m处放炮后工人在工作面开始作业前的地点锚喷1.钻眼作业2.打锚杆作业3.喷浆4.搅拌上料5.装卸料6.带式运输机作业工人操作地点回风侧5m~10m处工人操作地点回风侧5m~10m处工人操作地点回风侧5m~10m处工人操作地点回风侧5m~10m处工人操作地点回风侧5m~10m处转载点回风侧5m~10m转载点1.刮板输送机2.带式输送机作业3.装煤〔岩〕点4.放煤口司机作业5人工装卸材料距两台输送机转载点回风侧5m~10m处距两台输送机转载点回风侧5m~10m处尘源回风侧5m~10m处司机工作地点作业人员工作地点井下其它场所1.巷道内修理作业2.材料库、配电室、水泵房、机修硐室等处工人作业作业人员回风侧3m~5m处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煤矿井上下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1.煤仓如有堵塞卡仓, 不准探头进入观察, 更不准探身或进人捅仓。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的来源及特性
1.1煤矿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被粉碎而产生的混合性粉尘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
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因煤岩被破碎而产生的。
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
我国煤矿大多数为井工开采,均为地下作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高。
1.2煤矿粉尘的特性
(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
间的凝聚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
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
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煤矿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的特性决定了其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危害矿区的生态环境等。
2.1尘肺
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大量的煤矿粉尘,就可能患尘肺病。
在煤矿生产中,尘肺病因吸入粉尘成分不同,可造成三种主要病症:①吸入游离的二氧
化硅含量较高(>10%)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是硅肺病,患者多集中于长期从事掘进工作面上的工人;②长期接触煤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多在5%以下,所引起的尘肺病是煤肺病,患者多为采煤工作面上的工人;
③接触硅尘又接触煤尘的混合工种工人,其尘肺在病理上往往兼有硅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种尘肺称之为煤硅肺。
我国煤矿工人工种变化较大,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很少。
因此,煤矿尘肺中煤硅肺比重较大。
据卫生和科研部门统计:煤硅肺约占尘肺总人数的70%-80%,硅肺约占20%-30%,煤肺约占5%-10%。
煤工尘肺病情缓和,病情演变亦较慢,多数在定期检查时通过X射线胸片发现有早期煤工尘肺。
其病症表现有:
⑴咳嗽
咳嗽是尘肺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早期病人咳嗽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明显加重。
⑵咳痰
咳痰是煤工尘肺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引起的,痰多为黑色。
⑶胸病
胸痛部位不一,性质多不严重,一般为隐痛,亦有胀痛及针刺样痛等。
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尘肺的固有症状。
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
⑸咯血
较为少见
⑹X射线胸片表现
煤工尘肺早期以X射线胸片圆形小阴影为主。
⑺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最常见的有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胀、便秘等。
其并发症有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胸闷、肺源性心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