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分析及预防、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24
分离器常见故障及处理乳化液乳化液就是原油和地层水在共同的运动中,由于剧烈搅拌,使一种液体微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用普通机械方法不易分开。
在原油乳化液中,油或水别分散的球状微粒直径通常在10~1000um之间。
形成原油乳化液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同时存在原油和水;②有剧烈搅拌,使一相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③有乳化剂存在,使形成的乳化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乳化液的类型就含有天然乳化剂,所以主要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①控制油井出水,如采取分层开采、封堵水层、合理注水等措施来减少油井出水;②控制油流搅拌,如提高油田地面集输系统和分离器的压力,减小油嘴前后压差;尽量简化油气集输流程;减少弯头、三通、阀件等局部阻力及泵的数量。
另外,可往油井环形空间注入破乳剂,这不但能有效地阻止原油在井内乳化,往往还能使油井增产。
闭式排放系统闭式排放系统是平台油气生产系统的一个辅助系统,其作用如下:①接收生产管线、容器等设备在异常状态下安全卸压排出的原油或混合物;②接收油气生产设备停运后在压力下排放油气混合物;③将接收的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气送至火炬烧掉,油回收至原油处理系统重新处理。
闭式排放系统主要由闭式排放罐和闭式排放泵组成,罐内液位的高低控制泵的停启,因此,闭式排放泵为间歇运行。
目前海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海上油田污水处理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①满足油田最高峰污水处理量达标;②设备效率高、体积小、占地面积小;③结构简单,易操作;④价格便宜,经济效益好;⑤维修简便,免修期长等。
海上油田油、气、水计量常用流量计有涡轮流量计、刮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
仪表压力分类在压力检测中,压力常分为表压、绝对压力、负压或真空度、差压(或压差)。
绝对压力是液体、气体或蒸汽所处空间的全部压力和。
表压和真空度是相对大气压力而言的,大气压力即地球表面空气柱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博莱特油气分离器出现故障的原因如果博莱特油气分离器出现油量过多,油量超过正常油位,部分油随流走,造成油耗成本过大。
解决方案:停机后,当储油罐内压力为零时,打开油阀,将油排至正常油位。
回油单向阀损坏,如果回油单向阀损坏(从单向通过到双向),停机后油分罐的内部压力将需要大量的油,可以同时通过回油管返回到油分罐内部,下一次使用机器装置时,油分罐内的油将不能及时地吸回到头部,这是由于部分的油问题与空压机空气分离有关(这种方式分析的实际情况常见于控制截油阀和排气系统主出口设置止回阀的机器)。
清理止回阀后,穿过止回阀。
如果有任何可能被卡住的碎屑,可以清理这些碎屑。
如果止回阀损坏,请用新产品更换。
回油管安装不当,更换、清洗和修理空压机时,回油管不插入机底(参考相关文献:离机底圆弧1∙2mm),导致分离出的油不能及时回到机头,积聚的油会随着压缩空气系统流出。
博莱特油气分离器解决方法:停机后调整回油管至合理高度(距储分油底部>1〜2mm,将倾斜回油管插入馅分油底部)。
高油耗、超负荷、低工作压力(或机器出厂前选择的油处理能力与机器排气能力匹配)、负荷、低工作压力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空压机,排气系统压力不能满足空压机工作压力的增强,但一般能够满足不同阶段中小管理用户的燃气市场需求。
例如,企业开发用户增加了燃气生产设备,增加了燃气消费。
如果空压机额定排气压力为8kgcm2,而实际压力只有5KGCM2甚至更低,那么空压机在负荷运行状态下,如果不能达到额定压力值,就会导致燃油消耗成本的增加,这是由于油气混合物在恒定排量条件下通过油锵分时流速增加,油雾浓度过高,从而增加了油储分的负荷,导致燃料能源消耗。
博莱特油气分离器解决方法,建议联系厂家,更换适合低压系统的油。
回油管路堵塞,当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管路上的单向阀和回油过滤器)被异物堵塞时,油底分离后的凝结油不能回到头部,凝结油液滴被气流吹起和分离的空气,这些异物通常是由安装施工过程中出现脱落的固体表面杂质引起的。
下,挂W0重量,待显示稳定后按C+B键确认;再按A键进入P41参数下,挂重W10, ,依次进行,直到挂重W100,进入P50参数下,待显示稳定后按C+B键进行确认,然后按C+A键切换至测量模式。
五、校验方法当仪表常周期运行或对测量准确度有质疑时,可按下述方法对仪表进行校验(其他型号的浮筒液位计也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校验)。
测量液位时被校刻度为0%,应挂重力:W挂=W浮筒,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4mA/20kPa。
被校刻度为25%,应挂重力:W挂=W浮筒-1/ 4( /4D2h 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8mA/40kPa。
被校刻度为50%,应挂重力:W挂=W浮筒-1/ 2( /4D2h 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12mA/ 60kPa。
被校刻度为75%,应挂重力:W挂=W浮筒-3/ 4( /4D2h 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16mA/ 80kPa。
被校刻度为100%,应挂重力:W挂=W浮筒- /4D2h 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20mA/100kPa。
测量界面时:被校刻度为0%,应挂重力:W挂=W浮筒- / 4D2h 1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4mA/20kPa。
被校刻度为25%,应挂重力:W挂=W浮筒-[1/4( /4D2h 2g)+3/4( /4D2h 1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8mA/40kPa。
被校刻度为50%,应挂重力:W挂=W浮筒-[1/2( /4D2h 2g)+1/2( /4D2h 1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12mA/60kPa。
被校刻度为75%,应挂重力:W挂=W浮筒-[3/4( /4D2h 2g)+1/4( /4D2h 1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16mA/80kPa。
被校刻度为100%,应挂重力:W挂=W浮筒- /4D2h 2g,输出信号电动/气动为20mA/100kPa。
六、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对变送器及角度转换器的撞击,否则会对仪表造成致命性伤害。
(2)避免在扭力管上施力过大,不可强行斜拉浮子及浮子挂钩。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分析随着空压机性能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广泛的国民经济领域都应用到了空压机。
尤其是喷油式螺杆空压机,其在工业动力领域使用比率大大提高,由此,国内越来越多企业生产螺杆式空压机已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作为空压机实操方面的朋友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它的组成及其配件的使用保养,这样才会让空压机更大限度的发挥好它的优势,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喷油式螺杆空压机内的油气分离芯是重要部件之一,油气分离芯主要用来确保压缩空气的含油量在3ppm之内,降低空压机的耗油量。
油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内的机械(初级)分离后,再经油气分离滤芯进行精细分离。
从空压机机头出来的压缩空气夹带大大小小的油滴。
大油滴通过油气分离罐时易分离,而小油滴(直径1um 以下悬浮油微粒)则必须通过油气分离滤芯的微米级玻纤滤料层过滤。
油微粒经过滤材的扩散作用,直接被滤材拦截以及惯性碰撞凝聚等机理,使压缩空气中的悬浮油微粒很快凝聚成大油滴,在重力作用下集聚在油分芯底部,通过底部凹处回油管进口返回机头润滑油系统,从而使空压机排出更加纯净无油的压缩空气。
因此说,油气分离滤芯是决定喷油螺杆空压机排出压缩空气品质的关键部件。
高品质的油分滤芯,在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时,可确保压缩空气的高品质,使用寿命可达数千小时。
由于油气分离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油气分离效果不佳时,就需要及时更换油气分离芯,以保证油气分离的高效性。
现在,许多空压机生产厂家不断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油气分离芯的产品质量,减少压缩空气含油量。
一些喷油螺杆空压机用户也定期更换使用质量较好的油气分离芯。
一般情况下,螺杆空压机配套油气分离芯必须选择大于或等于空压机的出气流量,防止使用过程中吸入的空气滤清器过滤不了的细小粉尘将油气分离芯的细分离层堵塞,从而减少油气分离芯的处理流量,造成油气分离芯早期压差过大。
因此,一般情况下油气分离芯的选型必须是空压机出气流量的105%以上。
而油气分离芯的处理量与使用的压力和流速有关,在相配的油气分离芯下压力越低其油气分离芯的处理效果就越差。
油气分离器是有油润滑回转式空压机和真空泵设备内非常重要的部件,作用是将油气混合物中的油和压缩空气分离出来,使油重新回到油循环系统,从而降低出气含油量。
螺杆空压机出口空气含油量超标通常称之为耗油量大,熟称跑油。
若螺杆空压机出现跑油除了会污染后处理设备,如:冷冻式干燥机和精密滤芯,还会影响生产的产品质量,还会导致某些生产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
油分出现跑油现象原因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法油分出现跑油现象跟许多因素有关,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天宇净化发现大部分的故障投诉并非油分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总的来说跟以下几个方面息息相关1.最小压力阀故障若最小压力阀的密封处有泄漏点或最小压力阀提前开启(因各厂家设计开启压力各有不同,通常范围在3.5~5.5kg/cm2之间),那么机器在运行初期建立油气罐压力时间就会增长,此时处于低压状态的气体油雾浓度高,通过油分时流速快,油分负荷加重,分离效果降低,导致耗油量大。
解决方法:检修最小压力阀,必要时更换。
2、使用了不合格的机油现目前通用的螺杆空压机都有高温保护,其通常跳机温度为110℃左右,而有些机器在使用了不合格的机油,在排气温度高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耗油现象(基于此,温度越高,耗油量越大),其原因是高温时经过油气桶初级分离后有部分机油微滴可与气相分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分子直径≤0.01μm,油分难以将其捕捉分离,导致耗油量过高。
解决方法:查找引起高温的原因,解决问题降低温度,尽可能的选用质量好的机油。
3、油气分离罐设计不规范有部分空压机厂商,在设计油气分离罐时,初级分离系统设计不合理,初级分离效果不理想,使进油分前的油雾浓度含量很高,油分负荷过重,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油耗过高。
解决方法:生产厂家改进设计,提高初级分离的效果。
4、加油过多加油量超过正常油位,部分机油随气流带走,导致耗油量过大。
解决方法:停机后,待油气桶内气压泄放为零后,开启放油阀,将油排放至正常油位即可。
5、回油单向阀损坏若回油单向阀损坏(由单向通变成双向通),停机后油分罐内压则会将大量的机油通过回油管倒回油分内部,下次机器运行时,油分内部的机油将无法及时吸回机头,导致部分的机油随着分离后的空气跑到空压机外(此种情况常见于未装置油路截止阀和机头排气出口单向阀的机器)。
浅析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种结构不同的新型油气分离器投入使用,对内置附件及进气管的结构也进行了重点改进,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油气分离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效果地层中的石油到达油气井口继而沿出油管或采气管流动时,随着压力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常形成气液两相。
为了满足油气井产品计量、矿场加工、储存和输送的要求,必须将它们按液体和气体分开,成为通常所说的原油和天然气,这就是油气分离。
1油气分离的机理油气分离缓冲罐工作原理是:油气混合物从进油口进入缓冲罐,经过能量吸收器后喷到缓冲隔板上,因压力降低加之扩散作用,使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游离出来。
分离后的油靠自重落到底部,经过破沫网破沫后从油出口排出,而携带有小油滴的天然气,又经过气体整流器和捕雾器后,从出气口排出。
根据油气分离机理的不同,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重力分离、碰撞分离和离心分离等方法。
1.1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利用原油与天然气密度的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所受地球引力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
这是目前所用的最基本的油气分离方法。
实现重力分离的基本途径是使油气混合物所处的空间增大,压力降低,溶于原油中的天然气在重力差的作用下分离出来。
1.2 碰撞分离碰撞分离是根据分子运动的机理,在油气分子运动的碰撞接触过程中进行的。
这种分离方法,主要用于从天然气体中除油,是一种辅助的油气分离方法。
常用的有各种分离器中的除雾器,如过滤式分离器等。
当含有微液量的天然气通过分离器的滤管时,发生碰撞作用,使雾状分散于气体中的原油聚结成较大的油滴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1.3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油气混合物作回转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油气分离的。
这种分离方式,常作为辅助手段,用在重力式油气分离器的入口作为分流器。
图1 含有原油稳定的三级油气分离系统如上图所示,含有原油稳定的油气分离系统的特点:采用了高、中、低压三级分离,提高了原油的分离效果。
78上海铁道增刊2019年第2期df4D型in车油牛分离器用爪良问题月祈尺朝决方法陶思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机务段摘要DFe型内燃机车由于油气分离器作用不良,常会出现油气分离器向机车顶棚喷油的现象,严重时造成差示压力计误动作,使柴油机停机。
对此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DFe型内燃机车;油气分离器;喷油原因1问题的提出自2010年起,DFe型内燃机车陆续调拨杭州机务段配属。
目前我段共配属DF«,型内燃机车20台,主要担当货运牵引任务。
在前期运用过程当中,DF®型内燃机车时常出现柴油机油气分离器向机车顶棚喷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车的外观整洁.给机车乘务人员的日常使用和保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差示压力计误动作,造成柴油机突然停机。
在段技术科的指导下,整备车间将油气分离器由筒式改为片式,此后故障问题基本得到了控制。
但是近期由我段值乘的DF4I4219机车在运用途中又出现了此故障。
乘务人员请求救援后,机车附挂回段,我段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DF“>型机车在经过了一次大修和一次中修后,此故障又有了抬头的趋势,所以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处理。
2问题的分析柴油机油气分离器的作用是对曲轴箱内的混合油气进行油气分离,让气体排向大气,让分离后的机油通过一定的管道返回柴油机的油底壳。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一,油垢会附着在油气分离器的滤网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滤网失去作用。
其二,分离后的机油不能及时返回油底壳。
机油在油气分离器内停留过久时,柴油机转速一旦增加,就会导致混合油气的圧力加大,从而使这部分机油随气体一起喷出,因此喷出的气体当中会带有大量的油滴。
而在机车顶棚上,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孔是用一块U型铁皮倒扣着的,当喷出的气体冲向这块铁皮时,铁皮由于本身比较平滑,就会把气体反射至机车顶棚,其中夹带的大量油滴也就附着在机车顶棚上,久而久之聚集得越来越多,四散流去。
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滤芯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油水分离滤芯主要是为油液-水液分离设计的,它含两种滤芯,即:聚滤芯和分离滤芯。
分离效率差,导致油消耗量很大及压缩空气含油重,影响后端净化设备运行及用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堵塞后压阻增大,导致机组实际排气压力增大,机组能耗增加;失效后玻璃纤维过滤分离材料脱落进入油中,导致油滤芯寿命缩短及主机非正常磨损;油分芯破损后,油直接跑掉,导致油耗损大,还会因为油少而导致机组高温,严重时可能造成机头抱死。
故障表象:堵塞/破损/烧毁/分离效果差故障处理:润滑油的油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其寿命影响甚大,如果环境污染甚为严重,可考虑加装前置空气过滤器。
1、堵塞:油分芯堵塞时会引起空压机电机电流过大。
也有可能会因为过高的压力使得油分芯变形,轻则电机过载严重时会使主机抱死。
另外,电流过大会使接触器寿命缩短或者触点烧死引发重大事故。
一般螺杆空压机会有滤芯前压力表,当滤芯前压力表和供气压力表之间的压差达到0.08MPa时对油分芯进行更换。
2、破损。
当油分芯破损时会发现空压机耗油非常严重,而且在储气罐和管路中会有大量的油份。
严重时在储气罐排污阀排放时直接排出空压机油。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是:(1)没有按时对油分芯进行更换;(2)选用了质量较差的油分芯;(3)安装过程中没有按规程操作,如安装回油管时将油分芯插破等。
3、烧毁。
油分芯的烧毁情况在空压机运转过程中并不常见但也偶有发生。
主要表现为油分芯的过滤网局部或全部被碳化,甚至油分芯金属外壳都被烧化。
发生此类故障主要是:(1)空压机油的品质较差;(2)油分芯的本身质量太差;(3)安装油分芯时油分芯外壳和油分桶之间没有可靠连接无法接地,在有静电时导致油雾被点燃从而烧毁油分芯。
4、分离效果较差。
主要表现为压缩空气含油量太大,对后处理设备和用户设备造成损坏。
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是:(1)油分芯的本身质量太差;(2)安装时没有按规程操作。
油气分离器堵频频繁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是空压机6000小时保养中需要更换的配件,但不少空压机用户因为使用不当、空压机放环境差、空压机润滑油品质不好而导致经常的堵塞,苏州艾迪克工程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经常堵塞的原因以及如何排除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经常堵塞的原因。
障现象及可能原因故障排除方法
空气过滤器损坏或不适合使用环境;更换损坏的空气过滤器芯,如果因不适合使用环境,可选用重型空气过滤器或将压缩机的吸气引导到有清洁空气的地方。
油过滤器故障;更换油过滤器芯,使用昆西公司的正品过滤器。
油气分离器芯损坏或不适当更换分离器芯,使用昆西公司的正品过滤器芯
润滑油变质;参照“维修保养—润滑油”部分解决问题
运行于极限环境中,如高温,高湿度,或高压力;在额定的油气分离器压力和油温下运行压缩机,加快润滑油或过滤器的更换周期。
润滑油被污染;更换润滑油,按照日常维护表检修和维护空气过滤器芯油过滤器。
不同等级或不同型号润滑油相混合;不要将不同等级,不同型号润滑油相混合,也不要使用不同制造商的润滑油。
使用错误的润滑油;参见操作手册润滑油部分。
润滑油使用不当;按推荐使用润滑油。
见润滑部分
源自:莫希尼空压机/。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分析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分析随着空压机性能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广泛的国民经济领域都应用到了空压机。
尤其是喷油式螺杆空压机,其在工业动力领域使用比率大大提高,由此,国内越来越多企业生产螺杆式空压机已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作为空压机实操方面的朋友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它的组成及其配件的使用保养,这样才会让空压机更大限度的发挥好它的优势,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喷油式螺杆空压机内的油气分离芯是重要部件之一,油气分离芯主要用来确保压缩空气的含油量在3ppm之内,降低空压机的耗油量。
油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内的机械 (初级)分离后,再经油气分离滤芯进行精细分离。
从空压机机头出来的压缩空气夹带大大小小的油滴。
大油滴通过油气分离罐时易分离,而小油滴(直径1um以下悬浮油微粒)则必须通过油气分离滤芯的微米级玻纤滤料层过滤。
油微粒经过滤材的扩散作用,直接被滤材拦截以及惯性碰撞凝聚等机理,使压缩空气中的悬浮油微粒很快凝聚成大油滴,在重力作用下集聚在油分芯底部,通过底部凹处回油管进口返回机头润滑油系统,从而使空压机排出更加纯净无油的压缩空气。
因此说,油气分离滤芯是决定喷油螺杆空压机排出压缩空气品质的关键部件。
高品质的油分滤芯,在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时,可确保压缩空气的高品质,使用寿命可达数千小时。
由于油气分离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油气分离效果不佳时,就需要及时更换油气分离芯,以保证油气分离的高效性。
现在,许多空压机生产厂家不断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油气分离芯的产品质量,减少压缩空气含油量。
一些喷油螺杆空压机用户也定期更换使用质量较好的油气分离芯。
一般情况下,螺杆空压机配套油气分离芯必须选择大于或等于空压机的出气流量,防止使用过程中吸入的空气滤清器过滤不了的细小粉尘将油气分离芯的细分离层堵塞,从而减少油气分离芯的处理流量,造成油气分离芯早期压差过大。
但是,一个月前,准备出发到广州,不经意地检查了一下机油(因为是大众的车,所以以前机油检查的非常勤快,但是从来没有少过机油,所以放松了警惕),机油尺竟然到最下限了! 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看小灰的菊花——晕死,好比吃了好几包奥利奥.........看来哥买的是真的大众
啥情况?早就听说过老万的故事,马上从头到尾把老万的帖子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原来罪魁祸首是缸盖顶部这个“油气分离器”,红框部分:
问了几个玩大众的高手,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大众的车,包括进口大众,EA888系列发动机(二代)的“油气分离器”的性能不是很稳定,可靠性有些欠缺;
2,当油气分离器失效,分离效果不好的时候,或者发动机内部压力(曲柄箱内部机油蒸汽压力)过高的时候,机油蒸汽会溢出,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造成烧机油。
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图纸和说明书,在这里把我自己对”烧机油“的分析和理解,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大众改进设计或者使用更优良的油气分离器之前,尽量避免EA888烧机油,如有纰漏错误,希望高手指点更正。
故障现象——我们先来说一下因为这个油气分离器失效而造成烧机油的故障现象(借用老万的图片):
1,涡轮增压器进气口管箍处有油迹,肉眼直观就可以看出来,非常容易检查,我这里叫做A 漏油点:
2,油气分离器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管内有机油,需要拔下图中红圈的管子查看,这里叫做B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出现A,B两个漏油点的原因及过程。
首相我们来看大众二代EA888发动机的进气原理图:
上图中的文字说明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油气分离器发生故障或功能下降后,机油蒸汽的流向。
最终机油蒸汽都是参与燃烧,被消耗掉了,即所谓的烧机油,而不是所谓的活塞环漏油等等....
参照上图,简单说一下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的故障分析:
1,油气分离器安装于缸盖顶端,进口与发动机曲柄箱联通;
2,一定压力的油气经过油气分离器后,分离出来的机油回到发动机油底壳;3,净化后的气体(允许含有极少量机油蒸汽)通过B处的连接管进入进气歧管,参与燃烧;
4,如果遇到过高的油气压力,油气分离器内部有一个接通A连接管的单向阀,为了保护发动机,这个单向阀会开启泄压,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当然同时也会让含有大量机油的气体进入涡轮增压器进气端,造成机油的异常消耗。
特别说明:
* A处的连接管,管内空气压力是低于大气压力的——进气涡轮吸口的低压真空效应;
* B处的连接管,管内空气压力是低于大气压力的——进气歧管制造的真空效应;
* 从上面的原理图大家可以看出,整个油气分离的过程都是环路密闭的——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环保的考虑,欧洲不允许机油蒸汽,或者机油直接排出车外,或者空气中。
好了,我们来仔细说说这两个漏油点:
A 漏油点:
1,由于油气分离器故障,未完全分离的机油蒸汽进入涡轮增压器进气端;
2,由于发动机内部油气压力过高,下图油气分离器的单向阀会开启,起到泄压作用,同时把机油蒸汽排入涡轮增压器进气端,照成漏油,最终烧机油。
B 漏油点
这个地方发现机油,就是因为油气分离器效率低,或者失效造成的。
未经油气分离的高浓度机油蒸汽进入进气歧管,造成烧机油。
综上所诉,各位大众EA888车友,检查你的油气分离器是否正常,就去检查A 和B这两个点,A更直观。
如果在质保期内,敢去去4S店更换,最好更换改进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发动机的损害也会小很多。
另外,1.8T和2.0T的油气分离器是不同的。
好了,我们知道了故障的现象和基本的原因,让我们再来深挖——刨根问底:第一个根本原因
直接说就是这个油气分离器的质量不过关——或者说不符合大众的技术规格。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没办法了,但是我认为这个油气分离器供应商不会制造出不符合大众技术要求的产品,次品是有的,但是不可能有那么多大众车主都有漏油、烧机油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我的这个国产油气分离器细节特写,功能简单说明及拆解图:
正面。
油气分离器对应发动机机盖的安装面
油气分离器对应发动机机盖的安装面
背面,安装面,是组成发动机气缸盖的一部份。
发动机高温压力油气进气口。
2012年5月制造,中国;(笔误,参考图中圆环形数字编码,中间是年-12年,箭头指的是5与6之间-5月)
打开顶端圆盖,圆盖内是个橡胶压力薄膜,由如图的一个弹簧压着;
圆盖内是个橡胶压力薄膜特写;
圆盖内是个橡胶压力薄膜特写;
拆掉圆盖后,油气分离器内部结构及油气通路分布;
拆掉圆盖后,油气分离器内部结构及油气通路分布,没有原理图,不太清楚具体走向和通路的布置
A泄露点的接口和单向阀(安全阀)
油气分离后,机油回流孔,注意:有两个孔。
本来想用电锯把这个油气分离器肢解,但是这个塑料真的是无比的坚硬!只能暴力拆解部分了
暴力拆解机油回收口,两个分开独立的的油腔;
暴力拆解高压泄气单向阀,结果无比简单。
下面两个油气分离器是从老万的帖子里面拿来的,和我的1.8T发动机的不一样,应该是改进型吧
我的2012款途观,1.8T手动发现漏油状况后,找朋友自己买了一个德国造的进口油气分离器,已经更换上了,十几公里A,B处均未发现漏油,但是还需要跑一段时间验证。
下图是德国进口油气分离器特写(已经装车):
2014年1月制造,德国产
大众旗下5个牌子都用。
橡胶是绿色的,单向阀胶垫是暗红色的,没啥大区别。
因为看不到内部管道分布,我做了一个流水实验,主要检测油气分离器内机油及气体的大概流向:
实验1:
拆掉顶盖,包括橡胶薄膜和压力弹簧,如图注水(不要用流水冲击油气分离器正中心的小孔),模拟油气分离器内的气体,可以发现,即使泄气阀没有开启,水从油气分离器和涡轮增压器的接口流出。
如果没有拆掉橡胶模和顶盖弹簧,此处不会有如此大流量的水。
注意:连通进气歧管的管路没有一滴水流出。
同时,如下图,从机油回收孔也有两股水流出,流量相对较小。
实验2:
拆掉顶盖,包括橡胶薄膜和压力弹簧,如图注水(用流水冲击油气分离器正中心的小孔),模拟油气分离器内的气体,可以发现,除了实验1的现象外,连通进气歧管的管路接口也有水流出了。
以上实验个人兴趣所然,仅供大家参考。
所以说,个人感觉,第一个主要问题,不是油气分离器供应商的问题,如果非要认定油气分离器质量不好,可靠性差,那也是大众对这个油气分离器的技术设计要求,耐久性要求太低了,供应商只是按照大众的要求制造而已。
这个油气分离器可以做的很完美,但是成本就很高了,大众必须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平衡,所有厂家都是这样的,大家心里明白就好。
第二个根本原因
焦点——为什么泄气安全阀会经常性的开启?导致油气分离器为了保护发动机,经常性的将高浓度的机油蒸汽排入涡轮增压器进气口,致使A处漏油!
只有一个解释:EA888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内部的气体压力非常高!超出了油气分离器设计的容量、规格。
尤其是高转速的时候,油气分离器更是不能够胜任,只好直接把大量高压,高浓度的机油蒸汽排到涡轮增压器进气口,机油就这样白白的烧掉了。
实验二也说明,只要发动机内部压力够高,那个小小的橡胶薄膜是抵挡不住机油蒸汽的,再加上连接进气歧管的那根管子是低压,所有机油蒸汽也会直接进入进气歧管,最后被烧掉。
我的车,将近两年也没有任何烧机油的情况,但是在一个多月前,开斗气车(s orry,对不起党和人民),4000+换挡,然后就发现了上诉问题。
好吧,再刨根问底,为什么EA888发动机在高速运行的时候,内部压力会很高呢?
换言之,是什么制造了这么多高压机油蒸汽呢?
1,热——机械部件摩擦;机油泵对机油的加压,汽油的燃烧都是热源。
这里最可能出问题的是机械摩擦部件的间隙不对,润滑不足,产生大量的热。
但是我不相信,这么多车主的发动机都装配不良,还有很多进口大众的车也有同样漏油问题。
2,错误的机油——我换了5W40的全合成,看看后续结果,再报告给大家。
这个很有可能,我以前用5W30。
3,油气分离器的设计要求太低!
这是才是根源问题,目前无解(支持老万)。
不要关我禁闭啊,版主。
我可是大众忠实用户!哥哥第一辆车也是大众——高尔夫!
作为大众车主,给兄弟姐妹们一些建议,尽量避免烧机油:
1,勤检查A、B两个漏油点,发现了及时去投诉4S;
2,尽量不要激烈驾驶(可恨,可惜了那么多马力和扭力);
3,选优质的全合成机油(越贵越好)。
4,大众赶紧改进设计!
关于我换的进口油气分离器和新的机油,我会给大家做后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