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客货流分析和运输量预测
- 格式:ppt
- 大小:468.50 KB
- 文档页数:67
号运营货营函 〔2013〕195号 签发:会签:调度部:装标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附件铁路货运旬日历装车方案编制规则□绝密 □机密 □秘密主送各铁路局。
现将《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2013年5月7日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改进货运办理方式的实施意见》以及《铁路“实货制”运输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是以客户“实货”为依据,以保证日常“实货”装车为目的,根据铁路运输特性,为满足客户运输需求和提高运输生产组织效率而编制的内部运输生产组织计划。
第三条年、月、旬、日不同周期的计划共同构成铁路运输计划体系,由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两级编制管理,两级计划互相支撑。
第四条运输计划编制坚持“依据实货、市场导向、能力匹配、确保需求”的原则,在敞开受理的基础上,以保证日“实货”装车为核心,为日常“实货”运输提供足够运力。
要通过对大宗稳定、零散白货等不同物资运输需求规律以及对通道、节点、车种等运输能力的综合掌握,使运输计划紧密衔接市场和生产,促进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第二章需求分析及实货核实第五条各铁路局要通过市场调查,摸清管内货源情况,做好市场细分,梳理各类物资的地理分布、客户群、货源流向流量、运输需求特征等,及时掌握运输需求。
对大宗稳定物资,通过与客户签订年度或阶段运输协议的方式,直接纳入月度计划安排和直达货物班列方案,提前为客户提供稳定运力保障。
对零散白货,做好市场分析预测,优化运力配置,加大日常装运组织力度,做到随时受理、及时装运。
第六条各铁路局要根据实际,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实货” 确认制度和办法。
要强化人工核实,充分发挥驻厂、车站、路局各级客服人员作用,落实货源核实责任。
要依靠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手段,实现核实数据信息共享,并建立客户评价机制,追踪分析客户信誉。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的进一步调查与分析3.1.1 已有资料的回顾与评价1.客货运输量据调查,2010年江西省的客、货运输量分别已达76633万人次、100339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已达912.7645亿人公里、2738.699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分别为70628万人次、88445万吨、330.4835亿人公里、1850.1965亿吨公里,分别占客、货总运量及总周转量的92.16%、88.15%、32.21%、67.56%。
江西省历年客货运输量详见表3-1。
抚州市的客货运输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据调查,抚州市2010年的公路客、货运输量分别为:公路客运量3723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公路货运量2175万吨,比上年增长4.8%,公路旅客周转量26.048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9%。
公路货物周转量31.184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
分别占全省的5.27%、2.46%,7.89%、1.69%,抚州市历年客货运输量详见表3-2。
从客货运输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要快于全社会的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公路平均运距增加,客货周转量的增长要快于客货运量的增长;抚州市的公路客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快于全省的增长;抚州市的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远快于全省的增长;与同期经济发展相比,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要慢于经济增长,1990~2010年间的弹性系数在0.35~1.85之间。
2.民用汽车保有量江西省201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147.6011万余辆,其中客车95.6480万余辆、货车近40.1679万辆。
江西省2010年民用车辆拥有量详见表3-3。
抚州市2008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340593辆,比上年增长10.08%,其中:汽车65499辆,增长14.01%;摩托车273556辆,增长9.09%;拖拉机24辆,与上年持平;挂车1514辆,增长31.08%。
03-交通量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交通调查概述3.1.1 调查综述交通量预测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的技术标准、⼯程设施规模及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次交通量预测综合考虑了项⽬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地利⽤现状、综合运输现状及各⾃发展规划等,依据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预测得到未来⼀定时期内拟建项⽬可能承担的交通量,为选定公路技术标准、经济财务效益分析等⼯作提供依据。
本章报告主要内容有:本项⽬影响区公路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本项⽬交通量预测内容与⽅法,交通量预测过程与结果等⽅⾯的内容。
交通调查是公路⼯程可⾏性研究的⼀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段。
交通调查的⽬的是为了全⾯了解项⽬影响区公路交通的特性和构成,把握旅客和货物的流量、流向,为交通量预测⼯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为全⾯了解拟建项⽬所在区域的公路运输特征,准确把握区域内出⾏者与货物的流量流向、出⾏车辆的构成,为后续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调查车型分类见表3-1。
表3-1 调查车型分类表①调查点视距通畅,便于统计;②调查点处平⾯顺直,纵坡平缓,路基较宽,同时能保证上⾏和下⾏调查点处之间有50~100m的距离,以保证交通安全。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3.1.2 调查资料分析以交通量调查为基础,换算成年平均⽇交通量,进⾏统计分析,年平均⽇交通量采⽤下式计算:Qik=qik×βi×γik×δi式中:Qik——地点i、k类车的年平均⽇交通量;qik——地点i、k类车的调查⽇交通量;βi——地点i的昼夜率;γik——地点i、k类车的交通量⽉不均匀系数;δi——地点i的交通量周不均匀系数。
再⽤表3-2中的折算系数将交通量折算为标准⼩客车。
表3-2 车型分类标准表3.2 相关运输⽅式的调查与分析3.2.1航空运输区域内宜宾五粮液国际机场定位为国内区域性国际机场,填写全国地级市⽆国际机场的空⽩,是西南地区五⼤航空枢纽之⼀。
港站枢纽作业总题第⼀章概述1 什么是运输枢纽,什么是交通枢纽,⼆者有什么区别?答: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某⼀地区有多条交通线路通过或连接⽽形成交通⽹络的节点,强调的是交通⽹络的联结和线路的交汇,满⾜交通流的⽅向性要求。
交通枢纽是交通⽹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位条件,运输枢纽是为了满⾜客货运输作业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
运输枢纽与交通枢纽的关系1)运输⽣产必须依托载运⼯具的交通运⾏来完成,交通流产⽣于客货流,运输枢纽站场既是进⾏运输⽣产组织的具体场所,同时⼜是公共运输载运⼯具流(除了直接的门到门运输以外)在交通枢纽内发⽣、到达、通过、停靠的具体物理点,是与交通⽹络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是交通枢纽结点功能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2)运输枢纽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运输量和中转量,但是其形成必须要有相应发达的交通运输⽹络作为基础和前提(交通枢纽),否则形不成运输枢纽。
3)运输枢纽规模较⼤的城市必定是⽹络的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城市,但反之并不⼀定成⽴,即有主要以交通流通过为主交通枢纽城市。
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答:(1)按地理位置陆路运输枢纽港站(北京、郑州)滨海运输枢纽港站(上海青岛)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枢纽港站(南京武汉)(2)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中转港站枢纽地⽅性港站枢纽混合性港站枢纽(3)按交通⽅式的组合铁路—公路枢纽港站⽔路—公路枢纽港站⽔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港站综合运输港站枢纽(4)按交通运输⼲线与场站空间分布形态终端式枢纽港站(连云港,海⼝)伸长式枢纽港站(兰州)辐射式枢纽港站(徐州)辐射环形枢纽港站(北京)辐射半环形枢纽港站(泉州)(5)按照运输港站与枢纽的位置特性划分已定型半定型全定型(6)按运输枢纽的运输⽅式划分单式运输枢纽综合运输枢纽3 港站与枢纽设计和规划应遵守那些原则?答:进⾏港站与枢纽设计和规划时应遵守下列原则:1)保证必要的运输能⼒。
输量预测-运输量预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就未来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作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它是研究分析未来运输业需要担负的任务,寻求发展运输能力的目标和途径,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量的合理分配和综合运输网建设,以形成合理的运输业结构的依据。
做好运输量预测对于保证运输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预测的运输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旅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以及管道运输的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
运输量预测按期限通常分近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一般 5年以内为近期,5~10年为中期,10年以上为长期。
预测步骤预测大致分为三步:①系统分析客货运输量和工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寻求它们之间关系数量上变化的趋势,掌握预测计算用的数据和成因;②调查了解预测期内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析引起未来运输量需求的因素变化的趋势;③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综合比较,确定预测运输量的速度和规模,力求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计算方法运输量预测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分为生产和运输比例关系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两类。
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预测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各有差异。
货运量预测的计算方法按生产和运输的比例关系法计算方法分为四种:①按主要工农业产品计算的运输系数法。
根据报告期和预测期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量和运输系数的变化确定货运量。
运输系数是工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的比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分析掌握引起运输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运输业结构以及物资的产、供、销之间关系的变化等,都可引起运输系数的变化。
计算公式是:Y=∑XK式中Y为预测的货运量;X为主要工农业产品未来生产量;K为主要工农业产品未来运输系数。
②按农、轻、重产值计算的运输系数法。
根据报告期和预测期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和运输系数变化确定货运量。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raffic Port Station and Hub课程编号:021030180总学时及其分配:总学时24(20+4)学分数:1.5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一、课程简介《交通港站与枢纽》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以交通中的各类枢纽(站场)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交通枢纽的基础知识,根据运输的需求,从交通枢纽的布局选址、规模分析、布局规划、工艺设计、客货站生产作业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枢纽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各类交通枢纽的组织方式、工艺设计过程、平面布局及未来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港站枢纽与运输网络之间的关系,枢纽港站在综合运输当中的地位、不同运输方式下的港站枢纽设施以及港站枢纽的职能作用。
第二章城市交通场站与枢纽规划基础理论(2学时)从辐射范围、区域社会经济水平、运输结构等方面分析影响交通港站的因素,并了解运输港站规模及其适应性的调查分析方法。
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学习入手,掌握综合运输需求的预测方法、运输需求结构的预测方法以及各方式运网基础设施发展预测方法。
第三章城市交通场站与枢纽设计基础理论(4学时)了解交通枢纽港站布局的原则与思路,熟悉数学物理模型与效益成本分析法、运筹学模型法及交通规划理论优化布局模型,并掌握交通港站的选址与优化方法。
了解交通枢纽规模的描述方法,熟悉公路主枢纽规模的确定思路,掌握枢纽组织量与适站量分析方法和枢纽规模的确定方法。
第四章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场站与枢纽设计(4学时)对现代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现状、发展趋势,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介绍。
第四节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一、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关系需求预测是运输需求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运输有关的各项经济分析、研究和决策中,运输需求预测往往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真正做好需求预测也是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在这里必须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已经知道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运输量则是指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量。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运输量可以是公路上的汽车流量、航线上的旅客人数或是铁路列车运送的货物吨数。
运输量的大小当然与运输需求的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不是一回事,运输量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对运输的需求。
运输需求能否实现要取决于运输供给的状况,在运输能力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输量就可以基本上反映运输需求。
但有时候,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运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输业完成的运输量仅是社会经济运输需求的一部分,如果增加运输设施、扩大运输能力,被不正常抑制的运输需求就会迅速变成实际的运输量。
图6-6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由该图可以形象地看出,运输需求的真正实现,即运输量形成是受运输供给制约的。
图6-6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的关系转引自毛保华博士论文《运输设备分阶段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993年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概念对预测运输需求是很重要的。
过去有许多预测工作没有分清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区别,在大部分预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过去的历史运输量数据预测未来运输需求的方法,以“运量预测”简单代替运输需求预测,这种概念上的误差当然会影响到预测的准确程度。
显然,在运输能力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量预测尚可以代表对运输需求量的预测;而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考虑运输能力限制的运量预测结果,就难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的真正需求。
我们不反对或排斥使用“运量预测”的概念和方法,特别是运量预测已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被很多人接受和应用。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OD 调查、交通量观测调查与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与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进行远景年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规模与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 交通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特性与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量与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等方面内容,并采用OD调查与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OD调查借鉴《神木-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神盘路改建工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路段东接神盘路,主要承担店塔-盘塘方向的煤炭外运交通,且神盘路改建工可与本项目同期进行,具有可借鉴性)。
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与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1)交通运输发展的调查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本项目影响区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如表3-1、表3-2:榆林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1神木县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2注:数据来源于神木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
从表3-1中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运输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公路运输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与其经济高速发展是相适应的。
据调查统计,榆林市客货运量与周转量在全省中所占比例较高,2008年榆林公路客运量占全省的6.95%;客运周转量占全省的10.23%;公路货运量占全省的8.34%;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29.48%。
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高,可见公路运输在榆林市综合运输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3-2可以看出,神木县公路运输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各别点起伏较大,这与近几年区域内路网改造,交通政策变化、城镇大力度的改造有关。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本项目属于老路改造,所以对本道路交通量的调查主要考虑拟改造公路交通量和与本项目平行或者存在竞争关系公路的交通量。
(一)现有道路现有道路起点为雅邑普西桥,止于通关镇忠爱桥,沿阿墨江左岸布线,路面为土路,属于等外公路。
(二)主要相关公路国道G323线:起于江西瑞金,止于云南临沧,全长2915公里。
其中,墨江县境内路线全长114公里。
此国道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7.5至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国道G323线钟爱桥处即为本项目的止点K0+000。
国道G213线:起点为甘肃兰州,终点为云南磨憨的国道,全程2827千米。
云南段基本是高速公路(磨黑至思茅段是二级公路),墨江县境内路线全长75公里。
泗南江二级站至雅邑乡普西桥农村公路:起点为泗南江乡二级站(省道S218线K359+200处)止于雅邑乡普西桥电站,路面为砂石路面,路基宽6.5米,属于四级公路。
3.1.2调查资料分析通过现状交通流量统计和分析可以分析影响区域未来交通特性。
本“工可”共收集永久性和临时性观测站2006年至2010年的交通量统计资料如表3-1。
交通量折算系数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1—2003)规定(表3-7)。
表3-1 G323瑞临线墨江观测点2006—2009年交通量观测表G323线墨江观测点年份小货中货大货小客大客拖挂车特大货车集装箱拖拉机折算交通量(小客车)2006 434 460 252 1209 339 0 12 0 249 4390 2007 461 470 232 1112 341 0 3 0 251 4270 2008 479 479 150 1061 304 9 0 0 268 4114 2009 476 617 236 1573 23 3 105 23 375 4887 2010 305 351 150 1856 27 8 27 4 324 5343 资料来源:历年《云南省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表中折算数单位为标准小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