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灯的临床应用[研究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17.30 MB
- 文档页数:6
伍德灯的临床应用伍德灯的临床应用1.介绍伍德灯是一种使用紫外线照射的设备,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伍德于1903年发明。
它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工作原理伍德灯所使用的紫外线主要包含两种波长,即UVA(320-400纳米)和UVB(280-320纳米)。
这些波长的紫外线能够透过皮肤,并与它们所遇到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3.临床应用3.1 皮肤疾病的诊断伍德灯可以照射在皮肤上,观察紫外线照射后的反应,帮助医生确定皮肤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在木癣诊断中,伍德灯的使用可以显示出具有绿色荧光的病变区域。
3.2 疾病治疗伍德灯在治疗某些皮肤疾病方面也非常有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应用:- 光动力疗法:利用伍德灯的UVA波长结合光敏剂来治疗疾病,如白癜风和痤疮。
- 脉冲光治疗:将伍德灯的强光脉冲照射到皮肤上,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白癜风等。
- UVB疗法:使用伍德灯的UVB波长治疗银屑病、湿疹等慢性皮肤疾病。
3.3 眼科应用伍德灯在眼科领域也有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查和诊断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干眼症等。
医生可以使用特殊的染料来增加病变的可见度。
3.4 食品和药物外观检查伍德灯可以用于检查食品和药物的外观质量。
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特殊的反应,有助于鉴别真伪和防止假药流入市场。
4.注意事项在使用伍德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损害皮肤和眼睛。
- 必要时佩戴保护眼镜和防护服,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整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和时间。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伍德灯的图片和示意图。
- 相关的临床案例和研究报告。
6.法律名词及注释- 光动力疗法:一种使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治疗疾病的方法。
- 白癜风: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色素丧失,导致白斑的形成。
- 血管性疾病:影响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静脉曲张和血管炎等。
伍德灯的临床应用Wood灯是将通过含氢化镍之滤片而获得320-400NM 的长波紫外线,利用它照射皮损患处产生荧光,对诊断、治疗、评价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在暗室内,将患处置于Wood灯下直接照射,观察荧光类型。
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1头癣黄癣菌引起黄癣,在Wood灯下呈暗绿色荧光;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起白癣呈亮绿色荧光;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引起黑癣无荧光。
白癣、黄癣、黑癣及其病原菌在鉴别以往只是真菌镜检及培养,往往镜检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而利用Wood灯能较快的对之加以鉴别,且在治疗中观察荧光的面积大小,以判断治疗效果。
1.2花斑癣花斑癣的病原菌为糠秕孢子菌即糠秕马拉色菌,该病及其代谢产物在Wood灯下呈棕黄色荧光。
临床上有些花斑癣皮损不典型,直接镜检阴性时,难与白色糠疹区别,此时借助伍的灯加以区别。
另外一些头皮糠疹、脂益性皮炎与马拉色菌有关,在Wood灯下的棕黄色荧光对治疗有一定意义。
1.3红癣为一种细微棒状杆菌引起,由细胞内原卟啉产生珊瑚红色荧光。
在临床上有时与股癣直接镜检阴性时很难鉴别,而通过Wood灯下荧光较易诊断。
1.4腋毛癣为一种细微棒状杆菌引起为类白喉杆菌的一种。
在Wood灯下呈暗绿色荧光。
1.5疥疮疥疮为人型疥螨引起、传染性强,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实验室查疥虫率低,且病人痛苦,而借助Wood灯可以看到疥疮病人的灰白色隧道,此检查阳性率较镜检查疥虫率高,无痛苦对成人及儿童均较实用。
1.6痤疮目前认为痤疮与感染有关,最常见的为两种致病菌,即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马拉色菌。
痤疮丙酸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内原性卟啉,在Wood灯下呈宗红色或橘红色荧光;糠秕马拉色菌在Wood灯下棕黄色荧光。
根据荧光的颜色可以指导我们临床合理用药,荧光色素的分布多少可以判定治疗效果。
另外,一些皮肤绿脓杆菌感染时可产生绿脓青紫呈黄绿色荧光,有些细菌感染的小腿可呈红色荧光。
2在色素疾病中色应用在暗室用Wood灯观察色素增加区和色素减退区的荧光较正常皮肤明显加强。
WOOD灯又称紫外线灯,它是将通过含氢化镍之滤片而获得320~4000NM的长波紫外线,利用它照射皮损患处产生荧光诊断疾病及治疗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在暗室内,将患处置于Wood灯下直接照射,观察荧光类型。
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1头癣黄癣菌引起黄癣,在伍的灯下呈暗绿色荧光;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起白癣呈亮绿色荧光;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引起黑癣无荧光。
白癣、黄癣、黑癣及其病原菌在鉴别以往只是真菌镜检及培养,往往镜检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而利用WOOOD灯能较快的对之加以鉴别,且在治疗中观察荧光的面积大小,以判断治疗效果。
1.2花斑癣花斑癣的病原菌为糠秕孢子菌即糠秕马拉色菌,该病及其代谢产物在WOOOD 灯下呈棕黄色荧光。
临床上有些花斑癣皮损不典型,直接镜检阴性时,难与白色糠疹区别,此时借助伍的灯加以区别。
另外一些头皮糠疹、脂益性皮炎与马拉色菌有关,在伍的灯下的棕黄色荧光对治疗有一定意义。
1.3红癣为一种细微棒状杆菌引起。
由细胞内原卟啉产生珊瑚红色荧光。
在临床上有时与股癣直接镜检阴性时很难鉴别,而通过WOOOD灯下荧光较易诊断。
1.4腋毛癣为一种细微棒状杆菌引起为类白喉杆菌的一种。
在WOOOD灯下呈暗绿色荧光。
1.5疥疮疥疮为人型疥螨引起、传染性强,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实验室查疥虫率低,且病人痛苦,而借助WOOOD灯可以看到疥疮病人的灰白色隧道,此检查阳性率较镜检查疥虫率高,无痛苦对成人及儿童均较实用。
1.6痤疮目前认为痤疮与感染有关,最常见的为两种致病菌,即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马拉色菌。
痤疮丙酸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内原性卟啉,在WOOD灯下呈宗红色或橘红色荧光;糠秕马拉色菌在WOOOD灯下棕黄色荧光。
根据荧光的颜色可以指导我们临床合理用药,荧光色素的分布多少可以判定治疗效果。
另外,一些皮肤绿脓杆菌感染时可产生绿脓青紫呈黄绿色荧光,有些细菌感染的小腿可呈红色荧光,根据此情况合理加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