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36
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简称OOP,是一种程序设计范式,是现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主流方法之一。
它将程序中的数据和函数封装在对象中,以对象为核心,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重用。
本文将介绍OOP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一、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理论1.1. 类和对象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对象的抽象概念。
类具有属性和方法两种成员,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而方法用于描述对象的行为。
例如,人类是一个类,拥有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属性,以及行走、说话、工作等方法。
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是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方法的实体。
对象由类创建而来,可以看成是类的一种具体实现。
例如,小明是人类的一个对象,拥有身高170cm、体重60kg、年龄20岁、男性等属性,以及行走、说话、上学等方法。
1.2. 封装、继承和多态封装是指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对象中,对外部屏蔽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只提供公共接口供外部使用。
封装允许程序员隐藏复杂性和保护代码不受外部干扰,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继承是指在已有类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类,新类可以继承原有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增加或修改其功能。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减少代码的冗余,同时还可以使程序的层次结构更为清晰。
多态是指在不同的对象上调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它允许程序员使用一种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的对象,使程序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2.1. 程序的模块化和重用OOP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将程序按照功能模块化,不同的模块之间可以独立地设计、编写和测试。
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对象,可以单独进行维护或调试,这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OOP的封装和继承机制,也可以使代码的重用更为方便和高效。
2.2. 图形界面编程OOP特别适合于图形界面编程,因为图形界面程序需要处理大量的对象,例如窗口、按钮、文本框、标签等,每个对象都是一个类的实例。
一、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Java作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编程语言,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范式,它将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每个对象都可以接收消息、处理数据,并将数据传递给其他对象。
Java语言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来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得程序更加易读、易维护,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复用性。
二、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1.类和对象Java中的类是一种模板,它定义了对象的状态和行为。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具有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程序的逻辑结构,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2.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类的内部,通过访问控制符来控制对象对其内部状态的访问。
这样可以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避免外部代码直接依赖于对象的实现细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3.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拓展。
通过继承,可以在不改变已有代码的情况下为现有类添加新的功能,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
4.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
通过多态,可以实现接口的统一调用、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三、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践1.使用类和对象在Java中,使用类和对象是编写程序的基本操作。
首先需要定义类,然后创建对象,并通过对象调用类中的方法来实现程序的功能。
定义一个名为Student的类,然后创建多个Student对象,并调用对象的方法来实现学生管理系统。
2.封装的应用封装可以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通过访问控制符来控制对对象的访问。
在银行系统中,可以定义一个Account类来封装账户的信息和相关操作,避免外部直接操作账户的内部数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继承的应用继承可以实现类的复用和扩展,通过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拓展。
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Java是一门流行的编程语言,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与其它编程语言相比,Java有其独特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面向对象编程强调的是程序的对象,而不是程序的函数或指令。
这种编程思想使得Java在软件开发中越发重要。
一、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在Java编程中,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是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模式,其中程序看作是一系列对象,每个对象都可以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和传递数据。
OOP将数据和方法捆绑在一起,使得数据和方法能够共同操作,对象有助于降低软件的复杂性并强化代码的重用性。
二、Java的基础数据类型Java有两类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代表的是单一值,例如布尔型、字符型、整型和浮点型。
引用数据类型代表的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进行的抽象。
这些事物可以指对象、集合和数组等复杂的数据结构。
三、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实现Java编程中,作为程序员,首先要学会如何写类。
一个类表示了一个对象的行为和属性,同时还定义了该对象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Person_class的类,其中包含属性name、age和gender。
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set_name()方法来设置该对象的name属性。
Java通过继承实现代码重用。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从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这使得代码可重用性更高。
子类可以通过继承获得父类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新的方法和属性。
Java中,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Java还支持多态。
Java中,多态指对象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父类或子类的对象。
这使得代码可以更加灵活。
多态性可以通过向上转型、方法重载和方法覆盖来实现。
四、Java的封装封装是OOP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同时只提供公共API以供外部使用。
Java中的封装通常通过访问控制符来实现。
Java的访问控制符有public、private、protected和default。
Java基础知识总结(超详细整理)Java语⾔的特点1.⾯向对象⾯向对象(OOP)就是Java语⾔的基础,也是Java语⾔的重要特性。
⾯向对象的概念:⽣活中的⼀切事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对象,⽣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就是⼀个对象,我们可以将这些事物的状态特征(属性)以及⾏为特征(⽅法)提取并出来,并以固定的形式表⽰。
2.简单好⽤Java语⾔是由C和C++演变⽽来的,它省略了C语⾔中所有的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特性(⽐如指针),变得更加严谨、简洁、易使⽤。
3.健壮性Java的安全检查机制,将许多程序中的错误扼杀在摇蓝之中。
另外,在Java语⾔中还具备了许多保证程序稳定、健壮的特性(强类型机制、异常处理、垃圾的⾃动收集等),有效地减少了错误,使得Java应⽤程序更加健壮。
4.安全性Java通常被⽤在⽹络环境中,为此,Java提供了⼀个安全机制以防恶意代码的攻击,从⽽可以提⾼系统的安全性。
5.平台⽆关性Java平台⽆关性由Java 虚拟机实现,Java软件可以不受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约束⽽在任意计算机环境下正常运⾏。
6.⽀持多线程在C++ 语⾔没有内置的多线程机制,因此必须调⽤操作系统的多线程功能来进⾏多线程程序设计,⽽ Java 语⾔却提供了多线程⽀持。
多线程机制使应⽤程序在同⼀时间并⾏执⾏多项任务,该机制使得程序能够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实时性。
7.分布式(⽀持⽹络编程)Java语⾔具有强⼤的、易于使⽤的⽹络能⼒,⾮常适合开发分布式计算的程序。
java中提供了⽹络应⽤编程接⼝(),使得我们可以通过URL、Socket等远程访问对象。
8.编译与解释共存Java语法基础标识符: ⽤来标识类名、对象名、变量名、⽅法名、类型名、数组名、⽂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
合法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美元符号“$”或者“¥”组成,并且⾸字符不能是数字。
不能把java关键字和保留字作为标识符。
标识符对⼤⼩写敏感。
关键字:Java语⾔中已经赋予了特定含义的保留字: const、goto,Java版本中尚未使⽤,但以后版本可能会作为关键字使⽤变量:程序运⾏期间可以被改变的量。
案例4-1 super访问父类成员变量一、案例描述1、考核知识点编号:029004003名称:super关键字2、练习目标➢掌握使用super关键字访问父类成员变量的方法3、需求分析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非私有成员变量,如果在子类中修改了继承自父类的成员变量的值,再想要访问父类的该成员变量时,可以通过super.成员变量来实现。
为了让初学者熟悉super关键字的用法,本案例将分别设计Fu类及其子类Zi,并在Zi类的方法中使用super关键字访问Fu类的成员变量。
4、设计思路(实现原理)1)编写一个Fu类,在类中定义无参构造和一个初始值为20的num成员变量。
2)Zi类继承Fu类,在子类中对num值进行了修改,同时在子类中定义无参构造和一个无返回值的method()方法,method()方法中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了Fu类的num成员变量。
3)定义测试类Example03。
二、案例实现1、编写Fu类及其子类Zi,在Zi类中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Fu类成员变量,代码如下class Fu {Fu() {}int num = 20;}class Zi extends Fu {Zi() {}int num = 30;// 修改num的值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 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成员变量System.out.println("Fu类中num值为:" + super.num);System.out.println("Zi类中num值为:" + num);}}2、定义测试类Example03,代码如下:class Example03{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Zi z = new Zi();z.method();}}运行结果如图4-3所示。
实验四 Java语言面向对象基础编程一、实验目的1.理解Java语言是如何体现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2.了解类的封装方法,以及如何创建类和对象,3.了解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特性。
二、实验内容1.类的定义、封装和对象创建的使用。
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中有3个类:Trangle、Leder和Circle,分别用来刻画“三角形”、“梯形”和“圆形”。
具体要求如下:(1)Trang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三个边,以及周长、面积属性,Trangle类具有返回周长、面积以及修改三个边的功能。
另外,Trangle类还具有一个boolean 型的属性,该属性用来判断三个属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2)Lader类具有类型double的上底、下底、高、面积属性,具有求面积的功能。
(3)Circ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属性,具有求周长、面积的功能。
package exercise;class Trangle{double sideA,sideB,sideC,area,length;boolean boo;//带三个参数的构造函数public Trangle(double a,double b,double c) {sideA=a;//参数a,b,c 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sideB=b;sideC=c;if(sideA+sideB>sideC&&sideA+sideC>sideB&&sideB+sideC>sideA){//a,b,c 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boo=true;//给boo 赋值。
}else{boo=false;//给boo 赋值。
}}double getLength(){return sideA+sideB+sideC;//方法体,要求计算出length 的值并返回}//计算三角形的面积publicdouble getArea(){if(boo){double p=(sideA+sideB+sideC)/2.0;area=Math.sqrt(p*(p-sideA)*(p-sideB)*(p-sideC));return area;}else{System.out.println("不是一个三角形,不能计算面积");return 0;}}publicvoid setABC(double a,double b,double c){sideA=a;//参数a,b,c 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sideB=b;sideC=c;if(sideA+sideB>sideC&&sideA+sideC>sideB&&sideB+sideC>sideA){//a,b ,c 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boo=true;//给boo 赋值。
1.引言J a 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对象是J av a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Ja va中,我们可以通过定义对象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并对其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J av a中对象的定义格式。
2.对象的定义格式在J av a中,我们可以使用`cl as s`关键字来定义一个对象。
对象的定义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类的声明首先,我们需要使用`cl as s`关键字来声明一个类。
类是对象的模板,用于定义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p u bl ic cl as sC la ssN a me{//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在这里定义}在上面的代码中,`C l as sN am e`是类的名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命名,同时请注意类名的首字母大写和驼峰命名法的规范。
2.2类的成员变量类的成员变量用于描述对象的属性。
成员变量可以是任意合法的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字符串等。
p u bl ic cl as sC la ssN a me{//成员变量的定义d a ta Ty pe va ri ab leN a me;}在上面的代码中,`d a ta Ty pe`表示成员变量的数据类型,`v ar ia bl eN am e`表示成员变量的名称。
2.3类的方法类的方法用于定义对象的行为。
方法是一段可执行的代码,可以接收参数和返回值。
p u bl ic cl as sC la ssN a me{//...//方法的定义r e tu rn Ty pe me th odN a me(p ar am et er Typ e pa ra me te r){//方法的具体实现}}在上面的代码中,`r e tu rn Ty pe`表示方法的返回值类型,`m et ho dN am e`表示方法的名称,`p ar am e te rT yp e`表示方法的参数类型,`p ar am et er`表示方法的参数。
2.4类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创建对象并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
java基础八股文Java基础八股文Java是一门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游戏开发等领域。
本文将从Java基础的八个方面,介绍Java编程的核心知识点。
一、变量与数据类型Java中的变量需要先声明再使用,可以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引用数据类型包括数组、类、接口等。
需要注意的是,Java是一门强类型语言,变量类型必须与赋值类型一致。
二、运算符与表达式Java中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表达式是由操作数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可以通过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来改变表达式的计算顺序。
三、流程控制Java中的流程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跳转语句。
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和switch语句,循环语句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跳转语句包括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和return语句。
四、数组和字符串Java中的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集合,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元素。
字符串是一组字符的集合,可以通过String类来创建和操作字符串。
五、面向对象编程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封装可以隐藏类的内部细节,继承可以从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多态可以通过父类引用指向不同的子类对象。
六、异常处理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捕获和处理程序中的异常情况,防止程序崩溃或出现错误结果。
异常分为受检异常和非受检异常,可以使用try-catch语句来处理异常。
七、集合框架Java的集合框架提供了一组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的类和接口,包括List、Set、Map等数据结构。
集合框架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八、IO流和网络编程Java的IO流可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包括字节流和字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