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刺激性,对皮肤的润滑、软化作用较差。
.
24
水溶性基质
1. PEG
不同分子量以适当比例配合使用,调节稠度;
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生霉;
吸水性强,不宜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与苯甲酸、水杨酸等有络合。
.
25
2. 甘油明胶 明胶 (1~3%)+甘油(10 ~ 30%)+水 适合于含维生素类的营养性软膏 3. 纤维素类衍生物 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阴离子型化合物,遇强酸、汞、铁、锌等重金属离子 可生成不溶物
.
26
二、软膏剂中的透皮促进剂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肤的条件(部位、状况) (2)药物性质/皮肤细胞具有类脂质特性,脂溶性药物比 水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而组织液是极性的,因此既有 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药物更易穿透 (3)基质性质/ 包括种类、pH、对药物亲和力、对皮肤 水合作用 (4)附加剂/ 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促进剂 (5)其他因素/ 例如药物浓度、用药面积、应用次数、 应用时间等
弱W/O型乳化剂 与O/W型乳化剂合用,增大乳剂基质的稳定 性,细腻润滑
.
21
乳化剂
3. 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吐温类(O/W型乳化剂)
司盘类(W/O型乳化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单独为乳剂型基质,
性质稳定,毒性刺激性小,但吐温类能抑制
部分防腐剂作用。
.
22
乳化剂
4. 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
平平加O
均匀、细腻、软滑; 粘稠度适宜,易于涂布; 性质稳定; 无刺激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用于溃疡创伤面的应无菌.
.
4
第二节 软膏剂的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