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 格式:pdf
- 大小:228.78 KB
- 文档页数:6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民主与科学。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5、李大钊是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6、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
7、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1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2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3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8、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
9、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1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3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10、北洋政府迫于五四运动的压力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11、1919 年6 月5 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包括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学反封建的彻底性。
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一方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动中充分领略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萦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C )。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B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C )。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D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C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C )。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B )。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一)1.识记:(1)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罩着中国大地。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尊孔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
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2)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2.领会:(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 给予中国人民“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 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推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 以十月革命胜利的实施昭示这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4) 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1) 发生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3)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二)1.识记:(1)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式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成为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人物。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