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揭煤程序及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64
石门揭煤管理规定1、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2、突出煤层揭煤作业前,地测部门负责落实地质探查工作,搞好地质探查钻孔设计并监督实施,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至少施工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地质探查钻孔施工结束后及时提交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报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确认,做到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臵、形态。
3、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臵不少于3个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3、瓦斯办负责根据地测部门提交的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设计应包括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经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批后,报集团公司批准。
4、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臵的基本情况;(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三)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臵、实施方案;(四)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臵等;(五)工作面防突措施;(六)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七)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5、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6、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
以下是关于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的一些建议:
1. 安全评估和规划:在进行突出煤层石门揭煤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规划。
这包括煤层和岩层的地质特征、矿井的支护结构和设备、煤层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2. 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根据煤层和岩层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
支护方案应考虑到煤层的厚度、煤质、岩层的强度等因素,以确保煤层突出后的石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使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设备: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支护材料包括钢材、木材、煤矸石等。
支护设备包括预应力锚杆、支护架等。
4. 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参与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工作的矿工都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5.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制度,对煤层突出和石门揭煤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6.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支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煤层突出和石门揭煤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以上是关于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具体的实施细则可能根据不同矿井和地
质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请务必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专家的指导。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1. 简介煤矿作业中,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高效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突出煤层石门揭煤的实施细则,以确保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工作范围突出煤层石门揭煤的工作范围包括:•煤层石门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煤层石门的位置和尺寸。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揭煤工具、钻孔机械、炮眼装置、爆破器材等。
•设备检查:对揭煤工具、钻孔机械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在煤层石门位置进行钻孔,确定炮孔位置。
•爆破:按照爆破方案进行炮孔装药、起爆,实现煤层石门的突出。
•清理:清理炮破后的煤矸石和岩石碎片,并确保通道畅通。
•安全检查:对揭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工作安全进行。
3. 实施步骤3.1 煤层石门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煤层石门的位置和尺寸。
考虑到通风、运输和煤矿基础设施的要求,需要综合考虑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质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煤层石门位置。
3.2 材料准备根据揭煤工作的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揭煤工具:包括锤子、凿子、扁铲等,用于打击和切削煤层和岩石。
•钻孔机械:选择适当的钻孔设备,如手持钻、电钻等,用于在煤层石门位置进行钻孔。
•炮眼装置:选用适当的炮眼装置,如爆破管、爆破帽等,用于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器材:选择适当的爆破器材,如引爆器、雷管等,用于起爆。
3.3 设备检查在进行揭煤作业之前,对揭煤工具、钻孔机械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操作手柄、电源等,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
3.4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在煤层石门位置进行钻孔,确定炮孔位置。
钻孔前需要标记好炮孔位置,避免偏离设计要求。
钻孔深度和直径根据煤层和岩石的情况确定,保证揭煤的效果。
3.5 爆破根据爆破方案进行炮孔装药、起爆。
在装药过程中,要确保药量准确,并保证装药密实。
起爆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
是针对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为了正确、安全地揭煤、石门的操作和实施所制定的详细规定。
以下是一般的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
1.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准备,编制揭煤方案,包括揭煤序次、揭煤方式、揭煤顺序等。
2. 在揭煤前,应先进行煤层采样,并进行化验分析,了解煤层物理性质、构造特征等,为揭煤操作提供依据。
3. 揭煤前,应先在石门及煤层顶板上进行测量,确定石门尺寸及煤层顶板强度,以保证石门揭煤的安全性。
4. 揭煤操作过程中,应按照揭煤方案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揭煤方式,如机械揭煤、爆破揭煤等。
5. 揭煤时应注意安全,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煤层突水、煤层冒顶等意外情况发生。
6. 揭煤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煤矿正常生产秩序。
7. 在揭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操作,保证人员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煤矿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揭煤实施细则,以确保揭煤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因此,在实施揭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煤矿相关规定,并根据特定情况进行详细操作。
第 1 页共 1 页。
石门揭煤程序、步骤及要求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一、进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方法1:在距煤层法向距离7m—10m范围内施工测压钻孔,进行瓦斯测压预测,并在一定时间内,压力变化小于0.005 MPa/d,测压工作即可结束;否则,应延长测压时间。
方法2:施工取芯钻孔,按取煤心要求取煤芯,及时送相关单位测定原始瓦斯含量。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当瓦斯压力达到0.74Wpa,原始瓦斯含量达到8m3/t,具有突出危险性。
需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完成后,编制“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报告”(二)、区域防突措施第一步:根据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等指标、石门地质情况、巷道情况等相关参数,编制区域防突措施专项设计(包括:专项设计、区域措施设计图)。
经矿初审,报公司审批,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执行。
第二步:根据区域防突设计要求,施工抽放钻孔。
为缩短抽放时间,实行边施工边进行接抽工作。
(完成后,编制“抽采钻孔竣工图”、“抽采评估报告”)(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效果检验方法,临界指标:1、采用测定残余瓦斯含量,通过打钻孔,取煤芯检测。
残存瓦斯含量低于8m3/t。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K1值。
瓦斯解吸指标K1值<0.5(干煤为0.4)。
采用此方法时,应编制“区域效果检验设计图”和“区域效果检验成果图。
3、测定瓦斯压力。
低于0.74Mpa以上三个指标,其中一个指标达到和超过临界值,或在检测(打钻)过程中钻孔有喷孔等动力现象,均为防突措施无效,则判定该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应当继续采取补打抽放钻孔和继续抽放措施进行消突。
经再次评估后,再重新按以上方法进行效果检验,只有以上三个指标全部低于临界值指标,且在检测过程中钻孔无喷孔等动力现象后,则判定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防突措施有效。
完成后,编制:区域效果检验报告(四)、区域验证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基本流程参考示意图石门(立井井筒)揭煤技术首先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参数编制石门(立井井筒)揭煤的实施方案。
一、进行区域预测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 之前,揭煤相关单位就入场,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进行石门(立井井筒)揭煤区域的区域性突出危险预测,评价区域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
二、进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最小法向距离7m以前实施(在构造破坏带应适当加大距离)石门(立井井筒)揭煤区域的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是: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2m(急倾斜煤层底部或下帮6m),同时还应当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且当钻孔不能一次穿透煤层全厚时,应当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15m。
并以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者残余瓦斯含量为主要指标或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三、进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并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
并按照下列作业程序进行:(一)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二)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三)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四)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五)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七)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突出危险性预测在最小法向距离5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应适当加大法向距离)前进行。
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边探边掘,保证工作面到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前要求的最小距离。
揭煤防突工艺流程示意图突出矿井需要进行研究和测定的内容:1、瓦斯基本参数测定有必要,矿井是否为突出矿井还需要签定。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煤层石门揭煤是煤矿开采中的一种重要工作环节,它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效率和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益。
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和顺利开采,制定一套细致、科学的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层石门揭煤的实施细则,包括预处理、揭煤作业安全措施、揭煤作业流程、设备要求等方面。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一、预处理1.进行煤层石门评估,包括煤层稳定性、煤层纯度、煤质特征等方面的评估。
2.确定煤层石门揭煤的开采时间和顺序,合理安排揭煤的时间和工作量。
3.制定煤层石门揭煤的实施方案,包括揭煤的具体方法、设备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等。
二、揭煤作业安全措施1.确保揭煤作业安全的前提条件,包括煤层石门的稳定性、揭煤场地的整洁和通风条件的优化等。
2.对参与揭煤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设立揭煤作业安全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和修复揭煤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
4.制定灭火和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揭煤作业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种意外事故。
三、揭煤作业流程1.确定揭煤分段的大小,根据煤层石门的大小和布局,确定揭煤分段的大小和揭煤部位。
2.进行揭煤前的预处理工作,包括煤层石门的清理和预裂爆破等。
3.采用爆破方法进行煤层石门的揭煤,确保揭煤的效果和安全。
4.及时清理揭煤产生的岩石渣块和煤屑,确保煤层石门的通畅和揭煤作业的连续性。
四、设备要求1.选择适合的爆破设备,包括起爆器、雷管等。
2.配置煤层石门揭煤的机械设备,包括压力钻、液压石头切割机、盾构机等。
3.设立相应的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以上仅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煤矿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煤层石门揭煤作为煤矿开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矿井的安全和开采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细致的实施细则非常必要。
同时,煤矿企业还需加强对揭煤作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揭煤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石门揭煤过程管控制度背景石门揭煤矿作为一家大型煤矿,其煤炭生产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督,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石门揭煤矿制定了一套石门揭煤过程管控制度。
制度内容煤炭生产流程石门揭煤矿煤炭生产的主要流程如下:1.采掘采掘是煤炭生产的第一步,石门揭煤矿采用机械采掘的方法,在采掘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防火、防爆管理。
2.运输采掘完成后,煤炭需要被运输到地面,然后通过煤炭输送机输送到煤仓。
在煤炭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装车、称重、封车、标识等管理。
3.筛选煤炭在输送到煤仓后,需要进行筛选,筛选出不同规格的煤炭。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透光度管理,以确保煤炭质量。
4.装车煤炭根据不同规格进行分类后,需要通过装车机装入煤车。
在装车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封车、标识管理。
5.装车计量装车完成后,需要进行装车计量,确保煤车装载量符合要求。
6.运输煤车运输至指定地点后,需进行严格的卸车、称重、标识等管理。
管控措施为了确保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有效,石门揭煤矿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包括:1.操作规范石门揭煤矿制定了一套操作规范,要求煤矿员工在煤炭采掘、运输、筛选、装车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
2.自查自控石门揭煤矿实行自查自控制度,要求各部门在每个环节上自行开展自查工作,确保操作无误。
3.监控系统石门揭煤矿采用现代化的煤炭监控系统,对煤炭采取、运输、装车等过程进行全面管控。
4.培训教育石门揭煤矿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煤炭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
总结石门揭煤矿的煤炭生产流程管控制度,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生产过程中,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确保生产的安全和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