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什么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它的主要思想是优先调度执行当前剩余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
在这种算法下,长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会相对较长,但是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会更短。
算法原理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原理是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来进行调度,优先选择执行时间较短的作业。
当一个作业到达时,操作系统会检查作业的执行时间,并将其与已有作业的执行时间进行比较,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调度。
算法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例子:1.输入作业的数量和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
2.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对作业进行排序,从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开始执行。
3.执行作业直到所有作业执行完毕。
例题解析假设有三个作业需要执行,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5、2和8。
使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对这些作业进行调度。
1.首先,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对作业进行排序,排序后的顺序为2、5和8。
2.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是2,因此首先执行该作业,剩下的两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分别为5和8。
3.接下来,执行时间较短的作业是5,执行该作业后,剩下的作业的执行时间为8。
4.最后,执行剩下的唯一一个作业,执行时间为8。
根据以上步骤,最终的作业执行顺序为2、5和8。
优缺点分析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然而,这种算法容易造成长时间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作业的执行效率较低。
总结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其核心原理是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调度。
通过对作业的排序和执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
然而,这种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
算法的应用场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适用于作业的执行时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作业可以迅速得到执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两车间调度问题例题
例题:
假设有两辆车A和B,它们要在一个城市里分别完成n个任务。
任务的时间表如下:
A车的任务时间表:1, 2, 3, 4, ..., n
B车的任务时间表:1, 4, 9, ..., n^2
每个任务的时间都是正整数,且A车和B车在同一时间只能
完成一项任务。
我们的目标是最小化A车和B车完成所有任
务的总时间。
解决方案:
1. 首先,将两个任务时间表按照时间的顺序合并成一个任务列表,并为每个任务标记A或B,表示该任务由哪辆车来完成。
任务时间表:1(A), 1(B), 2(A), 3(A), 4(A), 4(B), 9(B), ..., n^2(B)
2. 将任务列表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序,得到一个排序后的任务列表。
排序后的任务列表:1(A), 1(B), 2(A), 3(A), 4(A), 4(B), 9(B), ...,
n^2(B)
3. 从排序后的任务列表中依次取出任务,并根据任务标记将任务分配给A车或B车。
如果A车当前没有任务,就将任务分
配给A车;如果A车当前有任务,就将任务分配给B车。
4. 计算A车和B车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保证最小化A车和B车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因为我们首先将任务按照时间排序,然后按顺序分配给A车和B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任务执行时间的重叠。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例题
例题:
假设有4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需要的处理时间分别是4、2、3和1天。
每天最多只能处理一个任务。
如何安排任务的顺序,才能使得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最短?
解答:
为了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最短,我们可以采用贪心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任务按照处理时间从长到短排序,得到的顺序为4、3、2、1。
然后,我们依次安排每个任务。
由于每天最多只能处理一个任务,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
首先,第一个任务的开始时间为0,完成时间为4。
然后,第二个任务可以在第一个任务完成后开始,所以它的开始时间为4,完成时间为7。
接着,第三个任务可以在第二个任务完成后开始,所以它的开始时间为7,完成时间为9。
最后,最后一个任务可以在第三个任务完成后开始,所以它的开始时间为9,完成时间为10。
综上所述,按照任务的顺序4、3、2、1来安排,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最短为10天。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摘要: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1.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简介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讲解a.题目描述b.解题思路c.算法流程d.运行结果与分析3.总结与拓展正文: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Shortest Job First, SJF)是一种常见的作业调度算法,它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处理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
这种算法旨在降低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从而提高系统吞吐量。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应用。
**例题讲解**题目描述:设有四个作业,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3、4、2 和5。
现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请问各个作业的执行顺序及完成时间。
解题思路:1.按照作业执行时间从小到大排序,得到作业顺序为2、3、4、5。
2.按照排序后的作业顺序执行,计算各个作业的完成时间。
算法流程:1.读取题目,获取作业列表和执行时间。
2.对作业执行时间进行降序排序。
3.根据排序后的作业顺序,计算每个作业的完成时间。
运行结果与分析:按照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为2、3、4、5,各个作业的完成时间分别为:- 作业1(执行时间3):立即执行,完成时间为3。
- 作业2(执行时间2):等待作业1 完成后,立即执行,完成时间为5。
- 作业3(执行时间4):等待作业1 和作业2 完成后,立即执行,完成时间为9。
- 作业4(执行时间5):等待作业1、作业2 和作业3 完成后,立即执行,完成时间为1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可以有效降低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总结与拓展: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作业调度策略,可以降低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例如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1、试证明,短作业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可以得到最短的平均响应时间。
2、设有4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执行时间如表所示:
表作业的提交时间和执行时间
作业号提交时间执行时间
1 10 2.0
2 10.2 1.0
3 10.
4 0.5
4 10.
5 0.3
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并指出它们的调度顺序。
(时间单位:小时,以十进制进行计算)。
3、设有4个作业J1、J2、J3、J4,它们的到达时间和计算时间如表所示。
若这4个作业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试写出各作业的执行顺序、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及平均周转时间。
4、书上(P115 )第21,22题。
例题1:假设在单道批处理环境下有四个作业,已知它们进入系统的时间、估计运行时间:应用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最高响应比优先作业调度算法,分别计算出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带权的平均周转时间。
先来先服务算法计算结果:最短作业优先算法计算结果:最高响应比算法计算结果例题2:在两道环境下有四个作业, 已知它们进入系统的时间、估计运行时间,作业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作业被调度运行后不再退出, 进程调度采用剩余时间最短的抢先调度算法(假设一个作业创建一个进程)。
请给出这四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序列,并计算出平均周转时间及带权平均周转时间。
10:00,JOB1进入,只有一作业,JOB1被调入执行,10:05,JOB2到达,最多允许两作业同时进入,所以JOB2也被调入;内存中有两作业,哪一个执行?题目规定当一新作业运行后,可按作业运行时间长短调整执行次序;即基于优先数可抢占式调度策略,优先数是根据作业估计运行时间大小来决定的,由于JOB2运行时间(20分)比JOB1少(到10:05,JOB1还需25分钟),所以JOB2运行,而JOB1等待。
10:10,JOB3到达输入井,内存已有两作业,JOB3不能马上进入内存;10:20,JOB4也不能进入内存,10:25,JOB2运行结束,退出,内存中剩下JOB1,输入井中有两作业JOB3和JOB4,如何调度?作业调度算法:最短作业优先,因此JOB3进入内存,比较JOB1和JOB3运行时间,JOB3运行时间短,故JOB3运行,同样,JOB3退出后,下一个是JOB4,JOB4结束后,JOB1才能继续运行。
四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序列为:JOB1:10:00—10:05,10:40—11:05 JOB2:10:05—10:25JOB3:10:25—10:30JOB4:10:30—10:40。
时间片轮转调度练习题在操作系统中,调度算法是保证进程能够合理分配CPU时间的关键。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算法之一。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时间片轮转调度的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题目一:假设有3个进程P1、P2和P3,它们的到达时间分别为0、2和4,各自需要的执行时间分别为4、3和5个时间片。
时间片大小为2个时间单位。
按照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进行调度,求每个进程的完成时间和周转时间。
解题思路:根据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原理,每个进程会依次执行一个时间片的任务,然后被挂起,等待下一次轮转。
根据进程的到达时间和需要的执行时间,我们可以模拟整个调度过程。
1. 第一个时间片:P1执行2个时间单位,P2和P3等待。
2. 第二个时间片:P1执行2个时间单位,完成任务。
3. P2开始执行,执行一个时间片,完成1个时间单位的任务。
4. P3开始执行,执行一个时间片,完成1个时间单位的任务。
5. 第三个时间片:P2继续执行,执行一个时间片,完成2个时间单位的任务。
6. 第四个时间片:P2继续执行,完成任务。
7. P3开始执行,执行一个时间片,完成1个时间单位的任务。
8. 第五个时间片:P3继续执行,执行一个时间片,完成2个时间单位的任务。
9. 第六个时间片:P3继续执行,完成任务。
根据上述模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每个进程的完成时间和周转时间:P1的完成时间为6,周转时间为6-0=6。
P2的完成时间为5,周转时间为5-2=3。
P3的完成时间为8,周转时间为8-4=4。
题目二:假设有5个进程P1、P2、P3、P4和P5,它们的到达时间分别为0、1、2、3和4,需要的执行时间分别为5、7、3、2和6个时间片。
时间片大小为3个时间单位。
按照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进行调度,求每个进程的完成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解题思路:和上一个题目类似,我们根据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原理,模拟整个调度过程。
1. 第一个时间片:P1执行3个时间单位,P2、P3、P4和P5等待。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例题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是一种:
A. 非抢占式调度算法
B. 抢占式调度算法
C. 实时调度算法
D. 批处理调度算法
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中,新进程通常被放入:
A. 最高优先级队列
B. 最低优先级队列
C. 中间优先级队列
D. 随机选择一个队列
当一个进程在其当前队列中服务完成后,它可能会被移到:
A. 更高优先级的队列
B. 更低优先级的队列
C. 保持在当前队列
D. 移除出系统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进程等待时间
B. 提高系统吞吐量
C. 实现进程公平性
D. 优化CPU利用率
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中,进程老化是指:
A. 进程优先级随时间降低
B. 进程优先级随时间提高
C. 进程执行时间增加
D. 进程等待时间减少
哪种类型的进程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中可能获得更好的服务?
A. I/O密集型进程
B. CPU密集型进程
C. 实时进程
D. 所有类型进程机会均等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特性?
A. 多个就绪队列
B. 进程可以在队列间移动
C. 固定的进程优先级
D. 抢占式调度
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中,如果一个进程在当前队列中等待时间过长,它可能会被:
A. 终止执行
B. 移到更高优先级队列
C. 保持在当前队列不动
D. 移到更低优先级队列。
电梯调度算法例题
假设有一栋20层的大楼,其中有3台电梯,每台电梯的最大载重量为500kg,最多能容纳10人。
现在有N个人要从不同的楼层上电梯,他们的需求不同,有的人要去楼上,有的人要去楼下。
如何合理地调度电梯,满足乘客的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电梯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次数?
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典型的电梯调度问题,可以采用基于电梯乘客的需求和电梯当前的状态进行优化的算法进行求解。
下面给出一种可能的解题思路:
1. 采用最近调度算法,即当有新的请求时,电梯会优先响应最近的请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次数。
2. 采用楼层优先原则,即当有多个请求时,电梯会优先响应离当前位置最近的楼层请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梯的等待时间。
3. 采用负载均衡原则,即当电梯运行时,会优先选择乘客较多的楼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梯的载重量和容量,同时减少空载行驶的情况。
4. 采用效率优先原则,即当有多个请求时,电梯会优先响应可以最快到达目的地的请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梯的效率。
5. 对于多个电梯之间的调度问题,可以采用分布式调度算法,即每台电梯都有自己的调度策略和状态,通过互相协调和通信,实
现整个系统的联动和优化。
综上所述,电梯调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策略,才能得到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策略,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电梯的效率。
可串行化调度例题讲解摘要:1.例题讲解背景2.串行化调度基本概念3.串行化调度例题分析a.问题描述b.分析过程c.解决方案4.总结与拓展正文:【例题讲解背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调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可串行化调度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调度模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型,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
【串行化调度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串行化调度。
在一个可串行化调度系统中,任务可以被分成若干个处理阶段,每个阶段只能被一个任务占用。
当一个任务完成一个阶段后,可以将其放回队列,等待下一个阶段被占用。
这种调度方式允许任务在完成一个阶段后,立即进入下一阶段,从而实现任务之间的并行执行。
【串行化调度例题分析】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有三个任务A、B、C,分别需要执行3、2、4 个处理阶段。
现有一个可串行化调度系统,其中包括两个处理器,每个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任务。
问:如何安排这三个任务的执行顺序,使得系统资源利用率最高?【问题描述】为了求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贪心算法。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任务所需处理阶段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将任务放入队列。
这样,在处理阶段数最多的任务被处理时,其他任务可以尽可能地并行执行。
【分析过程】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例子的解决方案。
首先,将任务按照阶段数从多到少排序,得到任务C、A、B。
然后,将任务C 的第一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1,任务A 的第一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2。
此时,处理器1 和处理器2 都处于忙碌状态。
接下来,任务C 的第二个阶段开始执行,由于处理器1 正在处理任务A 的第一个阶段,所以任务C 的第二个阶段只能分配给处理器2。
此时,处理器2 正在处理任务A 的第一个阶段,因此任务A 的第二个阶段只能分配给处理器1。
【解决方案】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解决方案:任务C 的第一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1,任务C 的第二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2;任务A 的第一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2,任务A 的第二个阶段分配给处理器1;任务B 的所有阶段分配给处理器2。
处理机调度
【例】假设一个系统中有5个进程,它们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如表3-1所示,忽略I/O 以及其他开销时间,若分别按先来先服务(FCFS )、非抢占及抢占的短进程优先(SPF )、高响应比优先(HRRN )、时间片轮转(RR ,时间片=1)、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FB ,第i 级队列的时间片=12-i )以及立即抢占的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FB ,第i 级队列的时间片=12-i )进行CPU 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表3-1 进程到达和需服务时间
RR调度顺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三节点经济调度例题经济调度是指在有限资源下,通过合理安排和调度,实现生产和分配的经济活动。
它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有序配备和调整,决定投入产出比例和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关于三节点经济调度的例题。
假设某地区有三家工厂,分别是A、B、C工厂,它们生产的产品分别是X、Y、Z。
这三家工厂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产能不同,其中A工厂的产能最大,B工厂的产能次之,C工厂的产能最小。
现在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限制,合理安排每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数量,以实现最大效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每个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工厂的产能情况。
假设产品X的市场需求是200件,产品Y的市场需求是150件,产品Z的市场需求是100件。
同时,A工厂的产能是150件,B工厂的产能是120件,C工厂的产能是80件。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进行经济调度。
我们假设工厂A生产的产品X,工厂B生产的产品Y,工厂C生产的产品Z的单位效益分别是α、β、γ。
我们的目标是要求生产总效益最大。
建立数学模型如下:Maximize:αX + βY + γZSubject to:X + Y + Z ≤ 200X ≤ 150Y ≤ 120Z ≤ 80在这个例题中,我们的目标是要求生产总效益最大,同时受到了市场需求和工厂产能的限制。
通过求解以上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出最佳的经济调度方案。
假设模型求解结果为:X = 150,Y = 50,Z = 0根据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最佳的经济调度方案是:A工厂全力生产X产品,生产数量为150件;B工厂生产Y产品,生产数量为50件;C工厂不生产Z产品。
这样的调度方案可以最大化总效益,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和工厂产能限制。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和调度,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备,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调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限制、产能情况、成本、效益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建立和求解,才能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可串行化调度例题讲解
可串行化调度是并发事务正确调度的准则,冲突操作是不同的事务对同一个数据的读写操作和写写操作。
一个调度Sc在保证冲突操作的次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交换两个事务不冲突操作次序得到另一调度Sc’,如果Sc’是串行的,称调度Sc是冲突可串行化的调度。
以下是一个可串行化调度的例题:
现在有两个事务,分别包含以下操作:
事务T1:读B:A=B+1;写回A;
事务T2:读A:B=A+1;写回B。
假设A、B的初值均为2,按T1-T2次序的执行结果为:A=3,B=4;按T2-T1的执行结果为:B=3,A=4。
从下图可以看出,C不是可串行化调度,因为它的执行结果与串行化(此处有2中串行化执行方案)的执行结果不相同。
但是D是可串行化调度的。
理由和C正好相反。
总之,通过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可串行化调度是一种保证并发事务正确执行的调度策略,通过交换不冲突操作的次序,可以获得串行的调度结果。
可串行化调度例题讲解一、引言在现代生产管理中,可串行化调度作为一种优化生产过程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可串行化调度的定义、特点入手,通过解析实例题目,探讨可串行化调度的应用和优势,以期为大家提供实用的调度策略。
二、可串行化调度概述1.定义可串行化调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任务的优先级、资源状况和工艺约束等条件,对各个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安排,使生产流程得以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2.特点可串行化调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任务的优先级和资源约束是调度的主要依据。
(2)调度过程中,各个任务可以并行执行,但需遵循一定的顺序。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可串行化调度例题解析1.例题1:基本概念理解题目:某工厂有三个生产任务A、B、C,它们的优先级依次为1、2、3。
现有两个生产设备,设备1的产能大于设备2。
请问如何进行可串行化调度?解析:根据可串行化调度的原则,优先级高的任务优先执行。
在此例子中,任务A优先于任务B,任务B优先于任务C。
考虑到设备1的产能大于设备2,我们可以将任务A和任务B分配给设备1,任务C分配给设备2。
这样既能保证高优先级任务的优先执行,又能充分利用设备1的产能。
2.例题2:调度算法应用题目:某工厂有五个生产任务A、B、C、D、E,它们的优先级依次为1、2、3、4、5。
现有三个生产设备,设备1的产能大于设备2,设备2的产能大于设备3。
请用可串行化调度算法合理安排生产顺序。
解析:根据可串行化调度的原则,优先级高的任务优先执行。
同时,考虑到设备1的产能大于设备2,设备2的产能大于设备3,我们可以将任务A、B、C分配给设备1,任务D、E分配给设备2和设备3。
具体生产顺序为:任务A、B、C、D、E。
3.例题3:调度策略优化题目:在某生产线中,有四个生产任务A、B、C、D,它们的优先级依次为1、2、3、4。
现有两个生产设备,设备1的产能是设备2的两倍。
请优化生产顺序,以提高生产效率。
不可串行化调度例题讲解不可串行化调度一个调度问题就是求从给定初始状态,经过多少时间后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串行化可以使求解更加便捷,这是串行化最显著的优点。
但串行化却带来了另外两个缺点:因为采用串行化求解方法得到的是线性时间函数的数学模型,而线性时间模型对复杂系统计算困难;因为串行化需要把问题中的各个因素都作为独立变量处理,容易出错;因为每一步的判断结果会影响下一步的判断结果,这样求解过程可能会发生“锁”现象。
但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串行化方法,则又会使程序出现混乱。
不可串行化调度的例题:某工厂现有生产线由两条线组成,第一条生产线可调度运行,第二条生产线不可调度运行。
当工厂进入生产状态时,若单条生产线达到的目标状态数为6,则生产线的实际工作时间将小于调度周期时间,这说明生产线不可串行化。
串行调度中把调度问题分解为求调度方程,即为求解多项式Q,设第i条生产线i,j台设备为x,y,z,对应的调度方程是x+iy-z=i,y+iz-z=j,其中x=i, y=j,则(1)x-y-z=i;(2)x+iy-z=j。
按照这种思路,将两生产线作为独立变量,求得调度方程的通解为x+iy-z=i,y+iz-z=j,x-y-z=i,x+iy-z=j。
按照串行化思想可以写成x+iy-z=i+j=i+6,则(3)x+iz-z=j+6,化简(1),(2)式,可以看出i,j,i+j,i+6分别为第i条生产线i,j台设备达到目标状态所需时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将其代入(3),得i=j=1,由此可知第一条生产线第i台设备的实际工作时间小于调度周期时间。
P。
就是用Q取代第i条生产线实际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将第i条生产线达到目标状态的时间求平均,再用该平均值乘以调度周期时间,就可以得到达到目标状态所需的时间,并得到整条生产线在整个调度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
由于有以上两个条件,因此第二条生产线也能够按照串行化的方法得到一个调度方程。
调度例题1、在⼀个单道的程序设计系统中,有3个作业A、B、C,它们分别在7:50、8:00和8:30达到输⼊井,它们需要执⾏的时间是1.5⼩时、1⼩时和0.4⼩时。
系统在9:00开始按响应⽐⾼者优先算法对它们进⾏调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业被选中执⾏的次序是什么?(2)三个作业被选中时的响应⽐分别是什么?1、解:在9:00时,ra=1+70/90,rb=1+60/60,rc=1+30/24Rc最⼤,故调度C开始执⾏。
在9:24时,C运⾏结束,此时ra=1+94/90,rb=1+84/60Rb>ra 调度B开始执⾏10:24时,B运⾏结束,ra=1+154/90,调度开始执⾏(1)因此调度次序为:C、B、A(2)响应⽐为:1+30/24,1+84/60,1+154/904、假定在单CPU条件下有下列要执⾏的作业:作业运⾏时间优先级1 10 32 1 13 2 34 1 45 5 2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的(即后⾯作业依次⽐前⼀个作业迟到⼀个时间单位)。
(1)若采⽤FCFS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6分)(2)若采⽤⾮抢占式优先级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6分)6、设⼀个系统中有5个进程,他们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如下表所⽰,忽略I/O以及其他开销时间,若分别按先来先服务(FCFS)、⾮抢占短进程优先(SPF)、⾼响应⽐优先(HRRN)、时间⽚轮转(RR,时间⽚=1)、多级反馈队列(FB,第i级队列的时间⽚=2i-1)调度算法进⾏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进程到达时间服务时间A 0 3B 2 6C 4 4D 6 5E 8 2。
1、在一个单道的程序设计系统中,有3个作业A、B、C,它们分别在7:50、8:00和8:30达到输入井,它们需要执行的时间是1.5小时、1小时和0.4小时。
系统在9:00开始按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对它们进行调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业被选中执行的次序是什么?
(2)三个作业被选中时的响应比分别是什么?
1、解:在9:00时,ra=1+70/90,rb=1+60/60,rc=1+30/24
Rc最大,故调度C开始执行。
在9:24时,C运行结束,此时ra=1+94/90,rb=1+84/60
Rb>ra 调度B开始执行
10:24时,B运行结束,ra=1+154/90,调度开始执行
(1)因此调度次序为:C、B、A
(2)响应比为:1+30/24,1+84/60,1+154/90
4、假定在单CPU条件下有下列要执行的作业:
作业运行时间优先级
1 10 3
2 1 1
3 2 3
4 1 4
5 5 2
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行的(即后面作业依次比前一个作业迟到一个时间单位)。
(1)若采用FCFS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6分)(2)若采用非抢占式优先级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6分)
6、设一个系统中有5个进程,他们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如下表所示,忽略I/O以及其他开销时间,若分别按先来先服务(FCFS)、非抢占短进程优先(SPF)、高响应比优先(HRRN)、时间片轮转(RR,时间片=1)、多级反馈队列(FB,第i级队列的时间片=2i-1)调度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进程到达时间服务时间
A 0 3
B 2 6
C 4 4
D 6 5
E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