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及泪器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94.00 KB
- 文档页数:44
眼科外伤护理知识点总结眼科外伤是指眼部组织受到外来力量的损伤,包括眼球、眼睑、泪器、结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的损伤。
眼科外伤常见的原因包括意外伤害、工作中的事故、运动伤害等。
眼科外伤可能造成眼睛疼痛、失明、眼球变形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就来总结一下眼科外伤护理的知识点。
一、急救措施1.及时冲洗眼科外伤发生后,首先要及时冲洗受伤眼部,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以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受伤眼部,将异物冲洗出来,减少炎症的发生。
2.用眼罩遮盖如眼睑或眼球受伤,可以用眼罩轻轻遮盖受伤眼部,以防止进一步刺激和感染。
3.避免用手揉眼在眼科外伤发生后,受伤者应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进一步损伤。
二、家庭护理1.定期冲洗受伤眼部在医生的指导下,家庭成员可以定期给受伤眼部冲洗,保持眼部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2.注意症状变化如果受伤者出现眼痛、视力模糊、泪水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求助,避免症状加重。
3.定期复诊眼科外伤后,家人应帮助受伤者定期复诊,及时了解伤情的变化,以保证治疗效果。
三、医院护理1.眼球外伤的处理对于眼球外伤,医护人员应先行行眼表检查,观察眼球的伤情及有无异物的残留。
如果有异物残留,应及时取出,以防止引起感染。
2.眼压监测在眼科外伤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眼部内压的变化,以保证伤者的眼部压力正常。
3.眼药水的使用医护人员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抗炎眼药水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
4.外伤手术对于严重的眼科外伤,可能需要进行眼科手术,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术后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
四、预防措施1.佩戴护目镜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或工作时,应佩戴护目镜,避免来自外界的冲击和刺激。
2.保持眼部卫生定期清洁眼部,防止眼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引起眼科外伤。
3.注意安全在家庭和工作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眼科外伤。
如有需要,可以配备防护设备,减少事故的发生。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眼睛是人体视觉的重要器官,保护和维护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能够确保正确的护理程序和操作,有效预防和治疗眼科疾病。
本文将从眼科护理规范和操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眼科护理规范1. 安全卫生:眼科护理工作需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保持清洁的工作区域和工具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护士应当遵循严格的消毒程序,确保使用的护理工具和器械符合卫生要求。
2. 预防交叉感染:由于眼睛易受到感染,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用一次性纱布或棉签擦拭,避免接触患者眼睛区域的其他物品。
3. 精细观察: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睛状况,包括瞳孔大小、眼球运动、结膜状况等。
及时发现并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4. 用药规范:护士在给患者眼睛滴眼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正确的滴眼方法包括让患者仰头,轻轻拉开下眼睑,在下眼睑上滴入适量的眼药物。
5. 病情评估: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这包括检查视力、眼压、视野等指标,以及观察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的变化。
二、操作技巧1. 洗眼:洗眼是眼科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清洁患者眼睛表面、去除异物和分泌物。
洗眼时应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倒入清洁的容器中,然后让患者低头,轻轻拉开下眼睑,用流动的液体冲洗眼睛。
2. 眼睑护理:眼睑护理主要用于清洁眼睑缘、去除结膜下脓肿等。
护理人员应首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纱布,然后轻轻擦拭眼睑,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进行。
3. 眼部按摩:眼部按摩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按摩时,护理人员应先将双手洗净,然后闭上眼睛,用指尖轻轻按压眼周围的穴位,从眼眶向太阳穴方向进行。
4.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评估眼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在进行眼压检查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测压棒,然后让患者闭眼,将测压棒轻轻触碰患者的角膜,记录测得的眼压数值。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外眼手术包括眼睑、结膜、眼肌、眼球、眼眶、泪器(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等部位手术。
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同内眼手术前心理护理。
(二)术前注意事项要参见内眼手术前注意事项。
(三)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染病四项、心电图、胸部x射线片等。
2、术前患眼滴抗生素眼药3d,术日晨遵医嘱给予患者术前用药。
3、术前一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病情允许者可理发、洗澡、更换病人服,取下牙、手表、首饰等。
4、术前一日,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冲洗泪道、结膜囊。
眼上睑下垂、斜视矫正的患者,因术中需要观察双眼作对照,因此手术前必须做双眼的清洁消毒。
5、局麻患者,术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7、眶内容摘除术者,考虑术中出血多需输血者,术前一日联系配血,做好配血准备。
术后护理1、接术后患者回病房,协助将其移至床上,嘱患者放松,闭合双眼休息。
根据手术方式及麻醉的方式采取相应的卧位,介绍术后注意事项。
2、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3、局麻患者术后,应进食易消化、有营养软食,不可食用坚硬及刺激性食物。
4、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
因为用力咳嗽或大便,会引起腹肉压增息导致眼部切口裂开,术后3日无大便,应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泄剂。
5、定时巡视,注意观察敷料情况,出现敷料渗血、出血、松脱等情况给予及时处理。
嘱病人不得随意解开绷带,以防切口出血。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全身应用,抗生素眼药点眼,预防感染。
7、斜视及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包扎双眼,使术眼得到充分休息,以免缝线脱开或切口出血而影响手术效果。
8、呕吐是常见的术后反应,如因麻醉反应或术中牵拉肌肉而引起的呕吐,遵医嘱给予止吐剂应用。
眼睑及泪器病人的护理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 睑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 链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摩—阿双杆菌D 绿脓杆菌E 真菌2 睑板腺囊肿的病因是A 细菌感染B 真菌感染C 睑板腺分泌过旺D 睑板腺出口阻塞E 睑板腺变性3 老年人睑板腺囊肿术后复发,首先应排除A 手术未切除干净B 瘢痕组织增生C 睑板腺癌可能D 继发感染E 正常现象4 外睑腺炎切开部位及方向是A皮肤面,与睑缘垂直 B皮肤面,与睑缘平行 C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 D睑结膜面,与睑缘平行 E以上均不是5 睑板腺囊肿刮除术,切口应在A皮肤面,与睑缘垂直 B皮肤面,与睑缘平行 C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 D睑结膜面,与睑缘平行 E以上均不是6 哪项体征不为睑腺炎所具有A.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B.红肿C.压痛D.可出现脓点 E 炎症可向颅内扩散7 关于睑板腺囊肿,错误提法是A.俗名霰粒肿B.无明显症状C.应尽早切除D.慢性肉芽肿增生E以上均不是8 对眼球存在潜在威胁的眼病是A外睑腺炎 B睑板腺囊肿 C内睑腺炎 D 慢性泪囊炎E以上均不是9 对睑腺炎的护理特别注意的是:A.热敷B.涂眼膏C.滴眼药D.全身应用抗生素 E切忌挤压或用针挑10 慢性泪囊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 肺炎双球菌B 大肠杆菌C 变形杆菌D 脑膜炎双球菌 E绿脓杆菌11 慢性泪囊炎常见于A 婴幼儿B 青少年C 中老年女性D 中老年男性E 青壮年男性12慢性泪囊炎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的原因是A 女性好哭B 与月经有关C 女性鼻泪管较细长D 女性免疫力较弱E 女性眼轮匝肌较松弛13 慢性泪囊炎从下泪点作泪道冲洗A液体从鼻腔流出 B液体从下泪点流出 C液体从上泪点流出并伴脓液 D液体从原泪点流出 E以上均有可能14 慢性泪囊炎最常见的有效治疗是A 泪道置管术B 泪道探通术C 泪道激光术D 鼻腔泪囊吻合术E 泪囊摘除术X型题1 睑腺炎治疗正确的是A 早期局部热敷B 使用敏感抗生素C 脓肿形成后及时挤压排脓D 超短波理疗 E早期局部冷敷2 关于慢性泪囊炎描述正确的是A 一种较常见的眼病B 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有关C 泪囊部继发细菌感染D 泪道冲洗时泪小点有粘性脓液流出E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3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护理要点有A 半坐卧位 B出血量较多者面颊部冰敷 C 勿自行扯出鼻腔纱条及用力擤鼻 D 1%麻黄碱液滴鼻 E 术后第三天开始冲洗泪道二、名词解释题1睑腺炎2 睑板腺囊肿三、填空题1睑板腺囊肿又称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一种慢性____________。
眼科学护理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供三年制护理专科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眼科护理学是阐述眼科整体护理规律的专业学科。
是以在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基础上,从专业护理角度,根据不同的眼病从而有针对性的护理,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教学注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整体化护理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
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眼科护理学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正确进行眼科护理。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不少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痛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相反亦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眼病,如风湿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一个眼病患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眼病,或是眼病及其所致的全身病,或是全身病及其所致的眼病,是同时存在不相干的眼病与全身病等。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学习以整体观为主的眼科护理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个眼科护理工作者须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护理方案。
其他各科护理人员对眼科亦应该有所了解,因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妊娠毒血症,小儿麻疹,脑炎与脑膜炎,脑肿瘤,梅毒,艾滋病,癔病等,在眼病或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故具有必备的眼科知识,对临床各科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大有裨益。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21学时,其中理论21学时,实践教学(实验0学时或实训0学时或见习0学时、其他(注明)0学时), 习题及讨论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1.席淑新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1月2.主要参考书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6月四、课程考核考核方式采取课堂测验、平时作业及期考试,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末。
眼睑病人护理目录CONTENTS•眼睑基础知识•眼睑病人护理的重要性•眼睑病人日常护理•眼睑病人特殊护理•眼睑病人心理护理•眼睑病人康复护理01眼睑基础知识眼睑是眼球的屏障,能够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刺激和损伤。
眼睑通过眨眼和泪液分泌来保持眼球湿润,防止干燥。
眼睑的开合运动有助于清除眼球表面的异物和微生物。
眼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眼睑常见疾病类型眼睑皮肤或腺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如麦粒肿、霰粒肿等。
眼睑肌肉不自主地收缩或痉挛,导致眼睑无法正常开合。
眼睑边缘翻转,影响眼球的正常功能。
良性或恶性眼睑组织异常增生,包括色素痣、血管瘤、鳞状细胞癌等。
眼睑炎眼睑痉挛眼睑内翻或外翻眼睑肿瘤010204眼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眼睑红肿、疼痛、瘙痒或触痛。
眼睑分泌物增多、流泪或畏光。
眼睑运动受限、无法正常开合或闭合不全。
眼球表面血管扩张、充血或出血。
0302眼睑病人护理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持眼部清洁眼睑病可能导致眼部感染,保持眼部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定期清洁眼部,使用无刺激的洗液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化妆品和护肤品。
减轻不适感眼睑病可能导致眼部疼痛、瘙痒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通过冷敷、热敷、使用药物等方法减轻不适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促进眼部健康眼睑病可能导致干眼症、角膜炎等并发症,影响视力。
通过眼部护理,如使用人工泪液、抗炎药物等,促进眼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眼睑病可能导致眼部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通过保持眼部清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等方法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眼睑病可能导致干眼症,表现为眼部干燥、异物感等。
通过使用人工泪液、保持室内湿度等方法预防干眼症。
预防干眼症眼睑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通过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等方法预防视力下降。
预防视力下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调整生活方式眼睑病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以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眼睑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1睑缘炎、睑外翻及上睑下垂各自的病因有哪些?睑缘炎病因复杂,一般与细菌感染、理化刺激、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溢泪、不良卫生习惯和机体抵抗力低有关。
主要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3种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1鳞屑性睑缘炎病因尚不明确,患眼睑缘常发现卵圆皮屑芽孢菌,它能将脂类物质分解为有刺激性的脂肪酸。
常见诱因,如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和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等。
2溃疡性睑缘炎是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因鳞屑性睑缘炎感染后转变而来。
多见于屈光不正、贫血、营养不良和有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儿童。
3眦部睑缘炎多为莫阿(Morax Axenfeld)双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引起;或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
睑外翻【病因与发病机制】睑外翻可分为5种类型。
(1)瘢痕性睑外翻:最常见,多因眼部创伤、烧伤、化学伤、眼睑溃疡、睑部手术等引起眼睑皮肤瘢痕收缩。
(2)老年性睑外翻:由于下眼睑皮肤松弛及外眦韧带、眼轮匝肌纤维变性或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所致。
(3)麻痹性睑外翻: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张力,下睑因重力而下垂,导致睑外翻。
(4)机械性睑外翻:由眼睑、颊部巨大肿瘤或者由于不合适的眼镜的重力影响造成。
(5)先天性睑外翻:较少见,可单独发生或伴随其他异常,如睑裂狭小、眼球异常。
上睑下垂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获得性上睑下垂两大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1先天性上睑下垂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是由于提上睑肌本身或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上支发育不良所致。
2获得性上睑下垂原因较多,常有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交感神经疾患、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如上睑炎症肿胀或新生物等。
2内睑腺炎和外睑腺炎手术切开的方向有何不同,为什么?外睑腺炎应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以减少瘢痕形成;内睑腺炎则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以免损伤过多的睑板腺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