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
- 格式:docx
- 大小:34.88 KB
- 文档页数:19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设计方法)在考试中,如何在规定的6小时之内又好又快地使设计目标一步到位?这是应试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应试者能够按时完成方案设计,而且能够顺利过关,有些应试者却做不到?这有各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应试者做方案设计是否得法。
设计得法者会使方案设计一起步就找准方向,设计过程思路十分清晰,设计结果基本符合题意要求,因此,考试过关是没问题的。
反之,设计不得法者,会使方案从起步开始就因出入口定错位而一错到底,设计过程也是荆棘密布、百转千回,最终结果就只能问题百出,考试过不了关也是在所难免。
那么,应试者如何在该科目考试中胜出呢?唯一的出路就是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
一、按设计程序展开有序设计方案的生成如同树木的生长一样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过程,都在按各自的客观规律运行着。
因此,应试者只有遵循方案发展的客观规律展开设计,才能获得成功。
方案生成的规律就体现在方案的设计程序中,为了便于应试者对设计程序的记忆,我们把方案设计全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设计步骤:1.场地设计这是方案设计第一步骤,又是事关全局的重要一步。
因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局部要素都要从整体考虑出发。
因此,应试者设计一上手不要马上考虑建筑自身的房间布局,而是要首先解决建筑如何放在场地上与城市环境发生有机关系。
而建筑与环境就成为场地设计众多矛盾之中的主要矛盾。
按照矛盾论的观点,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那么,场地设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1)解决好“图”与“底”的关系作为整体的建筑(图)如何放到建筑控制线内(底),这是应试者在场地设计任务中首先要做的事。
一般来说,“底”的面积总要比“图”的面积稍大些。
那么,应试者首先要解决好“图”与“底”关系的两个问题。
一是“图”的形状是什么?根据考试出题规律,由于建筑控制线范围内的面积比一层建筑面积大不了多少,迫使建筑的平面形状为集中式。
这种集中式的“图”内部只有两种可能性:“空心”与“实心”。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评分标准须知)应试者参加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科目考试要想顺利过关,一靠自己的设计实力,二靠对评分标准的了解。
因为,该科目的评分规则是扣分制,所以,应试者要争取在6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少犯错误,尤其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犯错。
为了在考试中少出错少扣分,应试者就必须了解该科目考试的评分标准,以便留意在扣分点上不要出错。
这个评分标准是在每年阅卷前,由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的,以此作为统一的评分依据。
通过对历年评分标准的分析,著者总结了如下规律。
一、考核项目(1)总平面设计:主要考核总体布局及场地设计要素是否符合要求。
(2)一层平面设计:主要考核功能布局是否合理,流线关系是否清晰,房间数及房间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3)二层平面设计:主要考核功能布局是否合理,流线关系是否清晰,房间数及房间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4)规范与图面:主要考核考生对相关规范的运用是否正确以及绘图表达是否符合要求。
二、考核内容1.总平面(1)建筑是否超出控制线。
(2)建筑总体与单体平面是否相符,要求标注的内容(如层数、标高等)是否表达清楚。
(3)场地出入口的数量是否满足要求,位置是否准确。
(4)场地内道路系统是否设计并表达,组织是否合理。
(5)机动车停车布置是否合理,车位是否满足规定的数量要求。
自行车存放位置是否合理,面积是否标注。
(6)绿化是否布置。
(7)建筑入口是否如数标注,是否有遗漏。
2.一层平面(1)功能分区是否明确,流线是否有交叉相混。
(2)各房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功能关系图的要求。
(3)设计任务书中有关建筑设计的各项要求,在平面设计中是否有所反映。
(4)打“*”号的主要房间面积与面积表的规定是否相符。
(5)房间是否有缺项。
(6)要求自然通风采光的建筑是否有超出规定数量的暗房间。
(7)各垂直交通设施(含任务书规定的交通设施)是否设置,位置是否合理。
(8)其他特殊要求(朝向、景观、层高、房间尺寸、门禁设置等)是否满足。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08年)拟建实验楼可建范围(2008年)一、题目(一)设计条件某科技园位于一坡地上,基地范围内原有办公楼和科研楼各一幢,见图3-6-1。
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1.5(窗台、女儿墙高度忽略不计)。
图3-6-1 场地总图(二)设计要求在基地范围内拟建一幢平屋面实验楼,其楼面标高与原有办公楼相同,要求不对原有办公楼形成日影遮挡。
拟建实验楼可建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退西向道路红线10m。
(2)退南向基地边界线4m。
(3)东向距原有科研楼15m。
(4)距现有古树树冠3m。
(三)作图要求用粗虚线绘出拟建实验楼的可建范围,标注该用地范围北侧边界线西端点至A点、东端点至B点的距离。
二、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重点是日照间距的独特性,包括其类型性及方向性。
日照间距类型性即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才考虑其他建筑对它的影响,如住宅、幼儿园等。
日照间距方向性指的是日照影响范围位于建筑的正北侧。
防火间距与建筑的耐火极限有关,无方向性,只是转角处需倒圆角。
应试者要重点掌握各类间距的特性。
(一)读题与信息分类(图3-6-2)本题题型为确定建筑可建范围,本质是这类题目相当于图形减法。
用公式来表达就是:可建范围-用地范围-退线范围-日照间距影响范围-防火间距范围-其他间距范围。
图3-6-2 读题与信息分类这道题涉及的间距包括退线间距:退西向道路红线10m,退南向基地边界线4m;建筑间距:东向距原有科研楼15m;日照间距: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1.5;其他间距:距现有古树树冠3m。
(二)场地分析与解答(图3-6-3)图3-6-3 场地分析与解答。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一注方案设计主要考的是平面图,所以平面构思是考生复习的重点.记得天大出版的一套设计构思丛书有一本叫<<平面设计构思技巧>>的书,从书名上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可惜这套书就差它没出版,近期同出版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已取消了此书的出版计划,惋惜之余我想到是否能倡导大家一齐探讨平面构思中的一些技巧问题,从中寻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也好帮助广阔考生复习好这门课. 作为倡导者我首先拟定一个提纲/STRONG>1 平面的种类:一字型,工字型,王字型,口字型,日字型,田字型,L字型,U字型,O字型,T字型,H字型,丁字型等等. (暂不考虑复杂的平面类型如:人字型,M字型)2 各种平面类型的特点从采光,通风,日照,结合地形以及建筑物种类等方面综合考虑)3 平面叠加后垂直交通形式和位置.这个提纲只是一个粗略的设想,没有严谨的逻辑,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望诸位踊跃参加讨论.相交处的平面处理是关键!三谈建筑设计与表达(作图)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黎先生语).我理解此话还包含一个量化过程.有了这个量化过程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转化到形象思维,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图也才能转化为平面图.量化过程的本质是把一个概念建筑(此名称似乎不妥,暂定)转化为一个可实施的建筑,因此量化的依据是建筑的功能和现有的结构工程.所以提高量化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量化过程的核心是数据这是不言而喻.那么那些数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的呢?这里我只谈谈同考试联系较多而平时又不太留心几个方面:1 常用走道的宽度,长度(与防火有关);2 常用楼梯间的宽度(注意不同公共建筑有不同的要求),常用电梯及侯梯间尺寸,常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尺寸;3 公共建筑个功能房常用开间进深层高(尤其是大空间各方向的尺寸);4 公共建筑物总的进深总宽度和总高度,此数据对方案开始阶段构思非常重要;5 与总图有关的数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另两本也是讲方案设计的书,书名我记不太清楚,等到下星期一再传上.这里我再推荐另外两本较好的书,它们都是同济沈福煦写的 (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方案设计》。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09年)
某商业用地场地分析(2009年)
一、题目
(一)设计条件
(1)某地块拟建4层(局部可做3层)的商场,层高4m,小区用地尺寸如图3-7-1所示。
(2)西侧高层住宅和东侧多层住宅距用地界线均为3m,北侧道路宽12m;北侧道路红线距商场5m,距停车场5m;南侧用地界线距商场22m,距停车场2m;停车场东、西两侧距用地界线3m;商场距停车场6m。
(3)商场为框架结构,柱网9m×9m,均取整跨,南北向为27m,建筑不能跨越人防通道,人防通道在基地中无出入口。
(4)停车场面积为1900m2(±5%)。
(5)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6。
(二)任务要求
(1)根据基地条件布置商场和停车场,并使容积率最大。
(2)标注相关尺寸。
图3-7-1场地总图
二、解析
(一)读题与信息分类(图3-7-2)
本题题型为确定建筑可建范围,题目涉及的间距有退线间距、日照间距、防火间距等,按题作答即可。
图3-7-2读题与信息分类(二)场地分析(图3-7-3)。
建筑方案作图历年真题建筑方案作图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够直观地呈现出设计师的构想和想法,是设计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因此,考察建筑方案作图成为了许多设计考试的一道必考题。
建筑方案作图历年真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的立面设计、建筑的剖面展示以及建筑的三维效果图。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真题。
在平面布局方面的真题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
如某年的真题是要求设计一个学校的平面布局,要求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功能建筑,并满足功能区的布局要求和交通流线的合理分布。
考生需要仔细思考不同功能区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合理安排交通流线,同时考虑场地的条件和利用率。
在立面设计方面的真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平面布局和建筑的功能特点,设计出一个富有特色和美感的立面形象。
如某年的真题是要求设计一个艺术学院的立面,并要求在设计中体现艺术的特点和个性。
考生需要通过材料的选择、造型的处理、比例的控制等手法,展现出建筑的艺术感和美感。
在剖面展示方面的真题中,考生需要展示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
如某年的真题是要求设计一个图书馆的剖面,要求展示出图书馆的楼层布置、空间联系和功能分区。
考生需要通过剖面图的绘制,清晰地展示出各个楼层的关系和功能的分布,使人一目了然。
在三维效果图方面的真题中,考生需要将设计方案用三维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了解建筑的外观形象和空间感受。
如某年的真题是要求设计一个体育馆的三维效果图,并要求能够展示体育馆的建筑形态和观众席的空间感受。
考生需要通过渲染和灯光效果的处理,使得效果图更加真实和生动。
综上所述,建筑方案作图的历年真题涵盖了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展示和三维效果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完成这些真题,考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
同时,做好建筑方案作图也是建筑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考前复习方法)由于应试者具备的应试条件各有不同,因此考前复习方法也各有所别。
有些应试者因是科班出身,在校学习期间设计能力就出众,只要多少了解一点考试游戏规则,不复习也能考试通过。
有些应试者在建筑设计上有些基础,人又聪明,只要自学点考试辅导教材,心领神会考试要求,也一样轻松过关。
有些非科班出身但具有若干年建筑设计实践经验的应试者,虽缺乏建筑设计的系统训练,但能认真聆听考前辅导课以提高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并学会一些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应试方法,也能低分掠过及格线。
而不少应试者由于基础较差,心态不正,复习又不得法,致使考了若干年也难以闯关成功。
虽然上述不同应试者所具备的考试条件和考试状态与结果各不相同,但考前需要认真复习这一点却是都要做到的。
应试者既然要参加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考试,就不要去打无准备之仗,要端正复习态度,身体力行地积极备考。
一、纠正考前复习中的误区应试者考前复习想收到应有的效果,不但要下苦功夫,还要方法对头,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而收效甚微。
那么,有哪些考前复习误区需要应试者引以为戒呢?1.心态不正,轻视复习人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必少不了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科目考试,光靠背书或临阵磨枪式的突击是不会奏效的。
应试者要特别防止复习心态上的两种极端:(1)应试者自认为设计能力过人,又是本科毕业,或者已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甚至有的人还是教学生做设计的老师。
按理说凭他们的设计水平,对付这样的考试,岂有不通过之理?但恰恰是这些应试者,他们太轻视题目难度和考试规则了,结果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慌忙应考导致了考试的失败。
(2)另一类应试者本来自身设计能力就差,没有建筑学的专业背景,又缺乏设计实践经验;还不愿付出艰苦努力,只想撞大运过关。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恐怕只能事与愿违了。
2.只忙于公事家事,不能抽身安心复习许多应试者明知考前复习的重要性,甚至也挤出时间去听辅导课,可是只要回到单位,就又身不由己地恢复到忙碌状态,导致身心疲惫再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复习了。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
作图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转载)一注方案设计主要考的是平面图,因此平面构思是考生复习的重点.记得天大出版的一套设计构思丛书有一本叫<<平面设计构思技巧>>的书,从书名上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可惜这套书就差它没出版,近期同出版社联系得到的回答是已取消了此书的出版计划,惋惜之余我想到是否能倡导大家一齐探讨平面构思中的一些技巧问题,从中寻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也好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好这门课. 作为倡导者我首先拟定一个提纲/STRONG> 1 平面的种类: 一字型,工字型,王字型,口字型,日字型,田字型,L字型,U字型,O 字型, T字型,H字型,丁字型等等. (暂不考虑复杂的平面类型如:人字型,M字型) 2 各种平面类型的特点从采光,通风,日照,结合地形以及建筑物种类等方面综合考虑) 3 平面叠加后垂直交通形式和位置. 这个提纲只是一个粗略的构想,没有严谨的逻辑,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望诸位踊跃参加讨论. 相交处的平面处理是关键!三谈建筑设计与表示(作图)
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黎先生语).我理解此话还包含一个量化过程.有了这个量化过程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转化到形象思维,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图也才能转化为平面图.量化过程的本质是把一个概念建筑(此名称似乎不妥,暂定)转化为一个可实施的建筑,因此量化的依据是建筑的功能和现有的结构工程.因此提高量化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 量化过程的核心是数据这是不言而喻.那么那些数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的呢?这里我只谈谈同考试联系较多而平时又不太留心几个方面:
1 常见走道的宽度,长度(与防火有关);
2 常见楼梯间的宽度(注意不同公共建筑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电梯及侯梯间尺寸,常见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尺寸;
3 公共建筑个功能房常见开间进深层高(特别是大空间各方向的尺寸);
4 公共建筑物总的进深总宽度和总高度,此数据对方案开始阶段构思非常重要;
5 与总图有关的数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 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另两本也是讲方案设计的书,书名我记不太清楚,等到下星期
一再传上.这里我再推荐另外两本较好的书,它们都是同济沈福煦写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方案设计》。
黎志涛的<方案设计应试指南>对我很有启发,在总平面布置与分析中讲得更透彻。
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今天谈谈建筑设计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设计感觉/STRONG> 我们常说某某建筑要给人一种庄重(或典雅或活泼等等)的感觉,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筑师事实上是在设计一种感觉,确切地说是用建筑来表示感觉.但感觉这东西很复杂,要想从理论上搞清楚对建筑师来说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它牵涉到环境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好在并非每位建筑师都是一个理论型学者.只要能应用到设计中就能够了.我想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应用问题:第一是对建筑的感受,第二是用建筑的语言来表示这感受.有本书叫<<体验建筑>>对第一点有较深刻地阐述,我想补充的是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式体检建筑.我自己的体会是能够用以下方式: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建筑,重要的是把这些体验用图式和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这还没完,我们还要完成下面一个重要步骤:还原感觉,即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勾出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在这些图中找出能给我们那些感觉的元素.最后拿出原设计图进行对比,找出设计中的差距,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我们的设计直觉.对于第二点我们能够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来提高表示能力,比喻说环艺设计,电影电视中的场景设计,还
有工业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等等. 我觉得不要急于上手,仔细理顺流线、功能关系其实草图好了,画起来事倍功半法院、广电中心、银行等影剧院、体育俱乐部、游泳跳水中心、三星以上宾馆都有可能。
认为考了交通类, 卫生类,今年可能考文体类诸如体育馆.图书馆.
今年的设计也可能是会展中心之类的展览性建筑
应付考试的话,很简单,别搞花头,按部就班,不要有特色就是最大的成功,主要注重基本功的表现,如楼梯,平立对位,总平关系,走道宽度等等很基本的东西不要错,就能够了!如果是课程设计,你在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的情况下,我非常建议你去“抄”一个建筑,当然你要对老师说这个方案你就是抄的,要认认真真地抄,从平面,总平,立面,形体关系都要准确,筋道!抄的建筑尽量是最新的,不要找解构的,建议你学学GMP90年代的一些作品,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就是GMP口袋书的第4---6本。
GMP口袋书。
白色封面的那种一共6本GMP作的东西很适合初学者,特别是小区规划,传说中的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