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诚信是金(1)
- 格式:ppt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15
八年级政治上册“诚信是金”教学反思在本框题的学习中,学生反映较好,大多数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中,我注意指导学生,以精的内容,活的形式,形成学生主动把握,发散思维,灵动氛围的良性循环圈。
以“活动”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了积极参与的兴趣。
由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使本节课充满了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
1、趣味性促使他们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学生意气盎然,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进而能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针对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指向性明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本课形成宏观的框架体系,进而再在老师的启发、点播下细化到微观知识层面。
3、新颖性,现在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弄明白。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选材时要注意:越是富有时代性的信息,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本课的最后我加上了一点小创意,就是让学生们集体大声的诚信宣誓,在柔和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更显示出了诚信的道德之美,点燃了学生的责任感。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1、在讲诚信的定义时,应该再做更深层次的探究,应该再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如何做到内诚于己,外信于人?”这样就加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2、本节课一直采取启发式教学,前半节让人听后会跟着老师转动脑子,但同样的方法一直用到后半节课,明显感觉到学生有疲倦感,此时应该及时调整授课方法,这应该还是我自己在备学情时对学生的特点没有很好的把握。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教案人民版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诚信是金》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上的失落、迷茫以至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已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加强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首当其冲的问题。
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二)、说学习目标:1、学生结合(我来解决)环节快速在课本上标注出基础知识,并熟读诚信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2、在情景二中通过对不诚信的事例——因失信而倒闭、破产、等等的分析探讨,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突破难点。
3、结合情景三中的问题讨论使学生懂的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4、通过反思行动使学生将诚信内化为行动,明确诚信无大小事之分,,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说本课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设计依据: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做一个诚信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教学目标的重点要求也是学生能够与人友好交往的关键所在,把握好好这个重点就好比把握本课的钥匙,使本课的内容迎刃而解。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设计依据:学生们在观念上知道为人要诚信,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做到诚信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立此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启发式教学3、集体讨论法三、说学法: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3)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1)宽容的内涵: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宽恕和不计较他人。
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须要宽容,我们须要宽以待人。
(2)为什么须要宽容? P102__104 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须要相互宽容,须要敬重彼此的特性。
②人非圣贤,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须要得到他人的宽容。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根底。
③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就能赢得友情,获得更多的挚友。
④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谛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苦恼、仇视,体验到心灵的安静和满意。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1)宽容是一种美德。
(2)宽容是一种境界。
(3)宽容带来心灵的安静和满意。
(4)宽容是有原那么的,要讲究策略: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不等于纵容,不等于放弃原那么。
P104(5)悦纳自己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自暴自弃、全盘否认自己,也不要夜郎自大。
二.换位思索,与人为善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10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爱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同等、敬重和友善的看法。
实质:关怀他人、敬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开展的同时,也要协助别人生存与开展。
我们盼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当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P106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1)换位思索、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P107(2)换位思索含义:换位思索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行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化对方的内心世界。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点知识点归纳(一)考点6:诚实守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重要意义(八年级上册p73-77)1、诚实守信的含义是什么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2、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①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
当然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② 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
不轻易许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许诺要慎重,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当然,信守承诺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①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可信的品德。
② 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考点7: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八年级上册p81-85)1、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②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⑤ 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⑥ 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从形成方式看,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一般无需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制定;而法律规范则必须有专门的立法机构和立法人员,用严格的文字制定出来。
从起作用的手段来看,道德规范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来起作用;而法律规范则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考奖惩,靠精神的力量更靠物质的力量来起作用⑦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民族、性别,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等的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任务存在,没有法外之人。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律的本质又是什么?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考点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八年级上册p88)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诚信是金》吴兴区教研室费为群●〇对应的课标内容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〇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〇课时安排:一课时●〇课前准备:教师:①制“你诚信吗”调查问卷。
课件准备。
②组织学生收集正反两方面的诚信故事。
学生:收集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
●〇板书设计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诚信是金内涵:诚实守信诚信重要性: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〇教学设计附录二:一、诚信故事摘录:1、林海燕——诚信代名词2002年8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10060体彩销售点开出一注500万大奖,中奖彩民是电话投注的,未付款也不来取票,面对足以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500万元,业主林海燕没有丝毫贪念,及时通知中奖彩民取票兑奖。
林海燕的诚信事迹在全国掀起一股“诚信”旋风。
林海燕也因此多次受到表彰:2002年11月,林海燕经营的10060投注站成为全国第一个“诚信销售模范网点”,“林海燕”三个字已经成为诚信的代名词。
2、《贫穷的小提琴手》在繁华的纽约,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
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停在年轻艺人跟前,在他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第二天黄昏,年轻的艺人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地铁门口,把他的礼帽摘下来很优雅地放在地上。
八年级政治笔记整理
一、诚信是金
1. 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即做人要诚实守信。
具体来说,“诚”指的是真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则指的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涵义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一个有品德的人一旦承诺了事情,即使骑着四匹马也追不上,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要做到。
二、培养好习惯
1. 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在消费方面,要有计划,有节制,不盲目消费,不浪费金钱。
2. 勤于劳动的习惯
要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不怕苦不怕累,愿意为家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3. 节约时间的习惯
要有时间观念,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工作与娱乐的平衡。
三、自理能力
1. 学会自理
自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做饭、洗衣服等;另一方面是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要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2. 克服依赖心理
要克服依赖心理,不要总是依赖他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掌握生活技能
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包括学习生活技能、家庭生活技能、社交生活技能等。
这些技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4. 寻找锻炼机会
要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诚信是金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诚信是金
(1)诚信的含义及人要讲诚信的原因:
①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②原因:a.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b.不讲诚信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c.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4)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表现:
不轻易许诺,承诺就要兑现。
八年级政治教案诚信是金9篇诚信是金 1一、教材解读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诚信是金》,《诚信是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个主题,本课安排了两话题和一个“故事与思考”。
第一个话题“哪个更重要”,课文通过两个故事让学生懂得诚实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第二个话题“假如没有诚信”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以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生活中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
“故事与思考”中列举了两个故事:《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抄袭引起的轩然大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诚实意义的认识和体会。
这两个故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都意在让学生体会到诚实无小事,诚信是金。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联系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是:认识诚信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到诚信。
难点为:唤起儿童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在没有他律的二难虚拟环境中如何保持诚信。
品德课程贴近孩子的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善于从学生身边寻找生活的素材,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准备工作方面,我做了如下安排:1、学生收集诚信故事;2、学生调查生活中不诚不信的现象;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本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原理;以及“的抛锚式”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分五个流程进行:(一)、设计情境,巧妙导入;(二)、阅读故事,树立观念;(三)、共话诚信,感悟体验;(四)、两难情境,践行诚信;(五)、总结升华,课后延伸。
(一)、设计情境,巧妙导入看课件《年轻人的选择》,故事看完后组织学生讨论:那个扔掉诚信的年轻人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人?通过情景性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自然地引出课题《诚信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