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一 世界第二人口
- 格式:doc
- 大小:743.56 KB
- 文档页数:9
7.3 印度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1.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重点)3.运用图表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归纳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重难点)4.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知识点01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认真阅读课本P30~33,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
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人口数量: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达到12.1亿(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3.人口政策: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来控制人口数量。
4.人口众多的影响:印度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知识点02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认真阅读课本P33~35,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气候: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学习导航课前预习2.水旱灾害: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
3.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粮食生产受频发的水旱灾害影响很大。
知识点03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认真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特点: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7.3 印度
【课程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人口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找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了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的特点;理解印度根据降水和地形特点合
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实例;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找出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印度地理位置;印度人口特点;印度农业发展特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特点。
【教学难点】
印度农业发展特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练习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一、选择题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A.中国B.印度C.美国D.印度尼西亚2.被印度人称为“圣河”的河流是()A.印度河B.恒河C.湄南河D.湄公河3.如图是在印度拍摄的照片,其反映的主题是A.人口和粮食问题B.人口和住房问题C.交通和住房问题D.人口和交通问题4.下列选项图中,能代表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风风向的是A.B.C.D.5.印度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水稻、大麦B.燕麦、小麦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6.目前对印度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旱涝灾害7.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A.俄罗斯B.印度C.日本D.新加坡8.印度服务外包业的发源地是A.新德里B.孟买C.班加罗尔D.加尔各答9.下列关于印度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B.印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C.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D.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10.与印度的水灾相关的西南季风①来得早②来得晚③退得早④退得晚⑤风力不足⑥风力强盛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11.如表是印度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位次,可以看出印度农产品产量很大,但印度农产品的出口量却很少,其原因是A.工业发达,需要原料多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多C.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不稳定D.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12.中印双方合作时,中国应向印度学习的行业是A.航天航空业B.玩具制造业C.汽车工业D.软件外包业13.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与城市孟买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A.泰国B.印度C.伊朗D.马尔代夫15.有关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服务外包产业为印度创造了就业机会B.服务外包市场占全球的近1/2C.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D.首都新德里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16.下面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的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第一位B.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C.印度的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份额,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D.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17.一般而言,南亚6 月盛行的季风是A.东北季风B.西南季风C.西北季风D.东南季风18.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A.“世界工厂”B.“天然实验室”C.“世界办公室”D.“世界加油站”二、复合题19.读印度半岛示意图,回答下面两个题。
第三节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首都、位置、地形和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学会运用图表,说出印度的气候特点,分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学会运用资料,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学会获取图示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灾害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不足。
【教学难点】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印度的图片、风俗资料、水旱灾害新闻资料。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播放孙燕姿的歌曲《神奇》,同时展示幻灯片“印度的舞蹈”“印度妇女的装束”。
同学们听到这首歌,看到这样的画面,会想到哪个国家?——印度印度古称“天竺”(《西游记》中所说的“西天”)那么,印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与中国的国情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而古老的国家。
2.图片展示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国家吗?你了解其文化背景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探究其中的奥秘。
导入新课。
3.资料展示印度遭遇百年旱灾。
网友:地球真的不适合我们居住了吗?据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5月25日报道,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视频,视频中的一头大象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乌蒂镇的公路边吃垃圾,只因该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
旱灾发生后,野生动物们不得不铤而走险来到居民区袭击人类,甚至以垃圾为生。
当地司机称经常看到大象在公路边活动。
视频中,一头大象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垃圾,却不知其中很有可能含有致命的有毒物质。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以及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资源及经济的关系教学难点:印度的气候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的经典片断师问:播放电视剧,问学生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它讲述了什么,他们是去哪取经的,这里的“西天”是指现在的哪里?(学生观看影片,并带着问题思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第三节印度2、讲授新课教师:关于印度,你知道的有哪些?(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印度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7.31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亚洲南部,海洋东面孟加拉湾,西面阿拉伯海,南面印度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加深对印度的印象。
给予视觉冲击。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印度的小故事如:印度教徒把白色母牛看作“神牛”,牛在街道上,牛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车辆要给它们让路。
在市场上牛可以随便吃市场上的食品。
牛衰老时,就被送到“养老院”去供养。
每年印度还会举行敬牛的节日活动。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设计意图:讲述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3、人口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完成第2题活动题教师作补充说明:印度人口目前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教师: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会对印度带来哪些影响,印度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补充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人口?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原因,传统的思想“多子多福”;不生儿子誓不罢休;早婚早育严重;医疗卫生条件差;文盲比重大,教育普及不够。
影响: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资源匮乏(可联系上学期所学人口过度带来的问题知识回答)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是关于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对南亚地区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印度作为一个复杂的国家,其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印度的宗教、美食、文化等方面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特点,认识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增进对南亚地区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3.印度的宗教文化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为例,分析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印度的宗教、文化、美食等,增进学生对印度的了解。
4.比较法:将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进行比较,突出印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板书课题和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美食、舞蹈、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同时,介绍印度的气候特点,如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等。
3.操练(10分钟)分析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
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一课三练达标闯关1.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 )A.巴基斯坦B.孟加拉国C.尼泊尔D.印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印度的位置及综合实力。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2.关于印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土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B.印度南临印度洋,西临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C.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D.印度东南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解析】选C。
本题考查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邻国。
印度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在热带,少部分在北温带;印度南临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印度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3.印度地形区的分布特点是( )A.北部是恒河平原、中部是德干高原、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B.南部是恒河平原、中部是德干高原、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C.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D.南部是德干高原、中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是恒河平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印度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印度地形区的分布: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备选习题】印度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高原、平原B.平原、盆地C.高原、山地D.平原、山地【解析】选A。
本题考查印度的主要地形。
印度有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但面积最大的是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
4.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而且都是人口大国。
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③消费市场广阔④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A.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的优势。
首先人口众多能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众多的人口带来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两方面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5.有关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成效显著B.人口压力小,经济增长快C.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D.人口增长缓慢【解析】选C。
本题考查印度人口增长及其影响方面的知识。
印度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效果不明显,印度的人口增长依然迅速,给经济增长带来很大压力。
6.以下气候类型中,符合印度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印度的气候类型。
印度绝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
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C是热带沙漠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备选习题】关于印度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全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C.西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容易造成涝灾【解析】选D。
本题考查印度的气候。
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即西南季风)带来强降水,由于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势力强,易造成涝灾;反之易造成旱灾。
每年的5月份,印度常出现持续高温现象,高温对印度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威胁。
读印度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7、8题。
7.读图可知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 )①全年高温②全年温和③降水年际变化大④降水季节变化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造成印度5月持续高温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B.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C.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D.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解析】7选B,8选A。
本题组考查学生运用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
第7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孟买各月的气温基本都在25℃以上,全年高温;从降水量上看,降水高度集中在6月到9月,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这幅图不能看出年际变化情况。
第8题,印度高温时雨季没有到来,是因为西南季风还没有到来,势力弱。
读下图,完成9~13题。
9.图中所在的半岛是( )A.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B.世界第一大半岛印度半岛C.亚洲主要半岛中南半岛D.亚洲主要半岛印度半岛10.图中A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A.恒河平原B.印度河平原C.德干高原D.湄公河平原1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中B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中部高、四周低C.北高南低D.东西两侧高,中间低12.给该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是( )A.C东北季风B.C西南季风C.D东北季风D.D西南季风13.沿图中80°E作印度的剖面图应为( )【解析】9选D,10选A,11选A,12选B,13选B。
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印度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9题,图中半岛是印度半岛,是亚洲主要半岛之一,世界第一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第10题,图中A的位置是恒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恒河平原。
第11题,图中B处两条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所以可以判断该地地势西高东低。
第12题,给印度带来降水的是西南季风,是图中箭头C表示的季风。
第13题,印度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高原。
【互动探究】分析上图可判断20°N纬线自西向东穿过的边缘海和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20°N纬线穿过印度半岛中部和东西两侧的边缘海,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海、德干高原和孟加拉湾。
【误区警示】印度的旱季、雨季与水旱灾害形成的原因不同印度的旱季和雨季分别是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的,当受西南季风(夏季风)控制时为雨季,当受东北季风(冬季风)控制时为旱季,当夏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时(表现为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的不同),使得降水量的多少与正常年份产生巨大差异,从而产生水旱灾害。
14.读印度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河流:D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印度大致位于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洋之间。
(4)如果此时是7月份,此时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
请在图中标出印度此时盛行的风向。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印度的临海、河流、地形、气候等知识点。
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主要河流为恒河;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7月份盛行西南风,若强弱及进退早晚不同,易发生水灾。
答案:(1)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恒河(2)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3)喜马拉雅印度(4)水灾略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遭遇百年旱灾,据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5月25日报道,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视频,视频中的一头大象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乌蒂镇的公路边吃垃圾,只因该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
旱灾发生后,野生动物们不得不铤而走险来到居民区袭击人类,甚至以垃圾为生。
当地司机称经常看到大象在公路边活动。
材料二印度位置示意图。
(1)从亚洲的分区看,印度位于( )A.东亚B.中亚C.西亚D.南亚(2)从纬度位置看,印度主要位于10°N~30°N,绝大部分地区处于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气候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
(3)印度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A.西南季风不稳定B.东南季风势力强C.东北季风不稳定D.西北季风势力强(4)______河是印度最大的河流,该河下游流经____________(国家),注入孟加拉湾。
【解析】本题结合图文材料综合考查印度的位置、气候、河流等知识点。
第(1)题,印度位于南亚地区。
第(2)题,从纬度位置看,印度主要位于10°N~30°N,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第(3)题,印度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形成涝灾,反之,就形成旱灾。
西南季风不稳定是导致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
第(4)题,从印度位置示意图中看出,无论从长度、流量来看,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该河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答案:(1)D (2)热亚热热带季风(3)A (4)恒孟加拉国(2017·日照学业考)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读印度示意图、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3题。
1.该气候的特点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2.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A.修建水利设施B.完善交通设施C.种植耐寒作物D.开拓国际市场3.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①消费市场大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1选D,2选A,3选B。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气候、自然灾害治理及人口的优势条件。
第1题,读印度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印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第2题,印度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水旱灾害频繁,减轻灾害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利设施。
第3题,印度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由于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口的优势有消费市场大;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
(2017·绵阳学业考)印度是世界稻米、小麦和甘蔗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下图为南亚1月、7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能反映南亚7月盛行风向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5.印度农业生产主要面临( )A.沙尘暴B.雪灾C.水旱灾害D.霜冻【解析】4选A,5选C。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气候及其影响。
第4题,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盛行西南风,选项中A为西南风,B为西北风,C为东北风,D为东南风。
第5题,印度受西南风不稳定的影响,常发生旱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