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九味方 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香方大全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其中,香方作为一种特殊的中药应用方式,通过燃烧香料或植物精油,释放出芳香独特的气味,以达到药物疗效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香方,供读者参考。
一、百合香方百合,又名沙参、玉石榴,具有清心润肺、安神益智的功效。
制作百合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干燥百合 50克- 檀香粉末 30克- 龙脑 10克制作步骤:1. 将百合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檀香粉末与百合粉末混合均匀。
3. 最后加入适量龙脑,搅拌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香粉装入香炉中,点燃后香烟缭绕,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和祛除异味。
二、艾草香方艾草,又名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功效。
制作艾草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干燥艾草 100克- 沉香粉末 20克- 干姜粉末 10克制作步骤:1. 将艾草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艾草粉末与沉香粉末、干姜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艾草香粉点燃,可用于艾灸治疗,具有温经散寒的效果。
三、川楝子香方川楝子,又名蒲葵子、平果,具有驱风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制作川楝子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川楝子 50克- 沉香粉末 30克- 当归粉末 20克制作步骤:1. 将川楝子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将川楝子粉末与沉香粉末、当归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川楝子香粉点燃,可用于熏蒸治疗风寒湿痹等症状。
四、沉香香方沉香,是一种香气独特的珍贵木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香水和祭祀等领域。
制作沉香香方的方法如下:材料:- 沉香粉末 50克- 檀香粉末 20克- 龙涎香粉末 10克制作步骤:将沉香粉末与檀香粉末、龙涎香粉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制作好的沉香香粉点燃,可用于室内熏香,帮助净化空气,改善气氛。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药香方,每种香方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在应用时,应严格按照比例混合制作,并遵循使用方法。
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过敏体质等特殊群体,使用香方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愈百合病病案:刘某,女,12岁。
初诊:1974年10月3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之后,日晡低热,延来半年有余。
诊查:口苦溺赤,情绪时静时躁,神志恍惚,意欲食而不能食,寤而不寐,脉象微数,口干舌燥。
辨证、治法:此百合病也。
拟百合地黄汤加味。
处方:百合15g 生地12g 制玉竹12g 蒿梗10g 炙草10g 炙白薇10g 炒知母10g 地骨皮10g 炒谷芽12g 淮小麦15g 红枣15g 二诊:进前方药5剂后,低热已除,烦躁较宁,寤寐略安,胃纳渐振。
拟原方药再进4剂。
三诊:寤寐已安,纳谷亦香,口苦口干已愈,精神日趋正常。
拟前法加减。
处方:制玉竹12g 炙白薇10g 淮小麦30g 炙草6g 地骨皮10g 生白芍10g 蔓荆子10g 茺蔚子10g 炒天虫10g 白芷4.5g 白蒺藜10g 5剂按语本证为大热伤津,心肺阴虚,心阴不足则神不明,出现精神恍惚;肺阴内损,百脉受累。
《金匮》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由于阴虚日久,必生内热,故有口苦、溺赤、脉象微数等热象。
百合地黄汤加玉竹、知母,增强生津之力;地骨皮、青蒿、白薇以除虚热,红枣、小麦养心神,炙草、谷芽和胃以生津,故连服9剂,病情基本好,14剂则津复热除,精神复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40,盛循卿医案。
盛循卿,1917年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初受业于杭州名中医杨仰山先生门下,复得皖五世儒医汪清白先生精心传授,凡医籍经典,皆悉心研习,博汲精要。
弱冠时尽得师传,旋于杭城悬壶设诊。
每每扶危救厄,屡起沉疴;且免费义诊,赠药于贫病者,自此远近闻名,医誉鹊起。
解放后,致力于卫生保健事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临床对中医内科、儿科殊有研究,更善于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造诣尤深。
中药一一百合补阴的中药——百合补阴药“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别名重迈、重箱、中庭、摩罗、强瞿、百合蒜、蒜脑薯等。
其味甘,性微寒;归肺、心、胃经。
“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
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临床配伍:1.百合配贝母,用于清肺润燥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壅肺,热灼津伤,肺失清肃,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
2.百合配茯苓,用于清肺润燥止咳,有清肺润燥,利水渗湿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阻肺,肺气壅滞,咳嗽气喘,影响肺主治节,伴见腰膝浮肿,小便淋涩等。
3.百合配石膏,可增强清热宣肺平喘,润肺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热邪壅肺,喘促咳痰,烦热头痛,外有表证者。
4.百合配桔梗,可增强清肺化痰,润肺下气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咳嗽,胸中痰壅,咽喉不利,以痰多有热呼吸不利为主症者。
5.百合配款冬花,可增强润肺滋阴,止咳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肺热久咳伤阴,肺肾阴虚,劳嗽咯血等。
6.百合配麦门冬,可增强润肺,止咳,养阴的作用。
适用于肺肾阴虚劳嗽咳血等。
7.百合配滑石,可增强滋阴润肺,清心除烦止渴,清热利尿的作用。
适用于百合病邪郁日久,心烦口渴,且小便赤涩等。
8.百合配知母,有养心润燥,滋阴降火的作用。
适用于热病伤阴,气津不足,虚烦惊悸,心烦口渴,失眠多梦,甚则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等。
9.百合配鸡子黄,可具有滋阴益胃,降逆除烦的作用。
适用于百合病邪郁日久,心烦口渴,且小便赤涩者。
注意: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临床常见含“百合”的中成药:1.“百合固金丸”(OTC甲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2.“解郁安神颗粒”(处方药/OTC甲类)有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
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更年期症候群。
3.“蛤蚧定喘胶囊”(OTC甲类)有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老中医治疗百合病医案大全医案一田某,男,40岁,小学教师,住山东省威武县城西小田庄。
初诊:1946年夏主诉:神志异常半年多(其子代诉)。
病史:患者教书多年,由于文化水平低,白天在校教书,晚上在家求教于兄长,现学现教。
近3年来学生求知心切、老师的文化水平赶不上学生的需要,思想负担加重,又要竭力学习,渐至精神异常,有时说话很自然,有时语言迟钝。
饮食时多、时少、时不用、时能自食、时不能食。
生活有时能自理,有时不会自己起床,不会穿衣。
半年来,经医不少,服药很多,从未见效。
治疗经过:所用处方很多,一一阅过,不外乎资寿解语汤、香砂六君子汤、孔圣枕中丹、健忘散之类。
现在症状及治疗:无人时患者能自己行动,有人时则不能。
饭送到跟前,既不说话,也不吃饭,送饭人退后,自能饮食。
面无表情,也不应答,犹如痴呆状。
坐待半时许,自言其口干苦,家属捧茶放在桌上,患者不会自饮。
此即“欲卧不得卧,欲行不能行,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诸药不能治,身形如和”,舌质绛苔薄白无津,脉微细而数。
小便黄赤,断定是百合病无疑,给以百合地黄汤配以小柴胡汤治之。
处方:百合30克,生地黄15克,柴胡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麦冬12克,甘草6克,知母12克。
水煎2次服,先服3剂。
复诊时能以摇头或点头作表示,能自诉其口干苦大减,脉数稍减,遂去小柴胡诸品,守方继服3剂;三诊时,能自诉其病情和原因,遂改用天王补心丹常服,以理善后。
【按】百合病比较少见,症状不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癮病”,即“歇斯底里”。
可因大病差后,余热未尽而消耗阴液所形成,也可由于七情六欲所伤,津液亏损所导致。
此因劳心过度,消耗阴液,得病半年,久治不愈,阴液亦耗,阴虚生内热,故口渴干苦,尿赤,脉微数。
“见于阴者,以阳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救之”,故用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又加生地黄益心阴,清血热,借麦冬滋阴养液,生津止渴,并能通行十二经脉以润五脏,还配以养阴清热、除烦止渴的知母,兼利小便。
赵氏中医内科秘验方集1.百合丹参饮(赵进喜方)【处方】百合25克,乌药9克,丹参25克,砂仁(后下)3克,白芍25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枳壳9克,陈皮9克,厚朴9 克,鸡内金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400毫升,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和胃益脾,彳亍气活血。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症见胃痛者,除外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外科病症。
可随症加减,应用广泛,包括胃阴亏虚、胃气虚寒等多种类型胃痛,症见胃脱胀痛,拒按或喜按,纳呆食少,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可,舌质暗红,苔白,或少苔,脉沉或脉细。
【加减】胃寒气实,遇寒胃痛加重者,加用高良姜10克,香附12 克;舌苔黄腻,胃院按之疼痛者,加黄连10克,瓜篓18克,法半夏12克;反酸烧心者,加黄连10克,吴茱萸3克,城瓦楞30克,海螺峭30克;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2克,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口干,口苦,大便干者,加柴胡12克,黄苓9 克,熟大黄9克。
2.感冒合剂(赵树森方)【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芦根5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 片,大枣5枚。
【用法】加水400ml ,浸泡10分钟,先用武火煎开,再改文火煎15分钟,取汁300ml,分2次服。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头痛恶风,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咽痛或充血,舌尖红赤,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加减】发热重者加柴胡15克,黄苓12克,热毒明显加蒲公英15克,咽喉红肿加牛碧子15克,射干15克,咳嗽重加川贝15克。
【禁忌】注意保暖,预防受凉,饮食清淡。
3.嗣育丹(赵法新)【处方】黄黄125克,白术125克,紫河车IOO克,鹿胎盘100 克,熟地125克,杞子100克,山萸肉80克,巴戟天80克,仙茅80克,杜仲80克,桑蝶帽80克,肉灰蓉Ioo克,韭菜子80克,当归IOO克,仙灵脾100克,蛇床子60克,制附子30克,肉桂30克,甘草30克。
金匮验案—百合病证治下(七)五、神志错乱(肝昏迷)山西中医研究所肝病科医案:患者王某某,男,44岁。
因肝炎后肝硬变合并克鲍二氏征,第二次出现腹水已9个月,于1970年9月4日入院。
入院后经综合治疗,腹水消退,腹围减到71厘米。
1971年1月15日因食冷餐引起急性胃炎,予禁食、输液治疗。
1月21日患者性格改变,一反平日谨慎寡言而为多言,渐渐啼哭不宁,不能辨认手指数目,精神错乱。
考虑肝昏迷I度。
因心电图上有V波出现,血钾3.26mmol/L,补钾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血钾升到4.3mmol/L。
同时用麸氨酸钠,每日23~46克,达12天之久,并用清营开窍、清热镇静之方。
患者症状无改变,清晨好转,午后狂乱,用安定剂常不效,需耳尖放血,始能平静入眠,而精神错乱如故。
考虑其舌红脉虚,神魂颠倒,乃从百合病论治。
从2月1日起加用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30克,鸡子黄1枚,日1剂,煎服。
2月2日患者意识有明显进步,因多次输入纳盐,腹水出现,加用氨苯喋啶每日200毫克,并继用百合鸡子黄汤。
2月3日患者神智完全恢复正常,继用百合鸡子黄汤2剂后改服百合地黄汤(百合30克、生地15克),患者病情保持稳定。
1971年3月21日出院时,精神良好,如常人行动,腹水征(一),肝功能化验基本正常。
1972年6月与患者联系,情况保持良好。
(新医药学杂志1974;:13)按语:本案肝昏迷I度患者,曾用中西药治疗十余日无效,因其啼哭不宁,精神错乱,神魂颠倒,舌红脉虚,故改从百合病论治。
据《日华子本草》记载: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鸡子“镇心,安五脏,止惊”。
故本案患者服百合鸡子黄汤3剂,神志完全恢复正常,确有显效。
六、梅核气王占玺医案:患某,男性,19岁。
于1965年2月11日初诊。
于一周前因旅行之后,发现咽中异物感,似有一物停于咽中,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纳差不知饥饱,睡眠不佳,同时尿道中有似痛非痛之感,头晕发木,口中乏味,耳内有阻塞感,视物不清,神呆,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尿黄,曾服用牛黄清心丸等清心除热之剂不效。
百合安神汤治疗失眠经验组成:百合、生地黄...
百合安神汤治疗失眠经验
组成:百合、生地黄、炒酸枣仁、川芎、茯神、北柴胡、黄芩、陈皮、法半夏、五味子、龙齿、煅牡蛎、石菖蒲、炙远志、炙甘草。
方义:方中百合地黄汤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的功效。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其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日华子本草》言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生地黄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凉血的作用,恰针对心肺气阴不足的病机,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曰:“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 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酸枣仁汤为治疗失眠的常用方剂,罗美《古今名医方论》言酸枣仁汤:“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
温胆汤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其清胆化痰,理气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之证,针对痰热之证明显者常用竹茹、枳实,重在清化痰热,除烦安神,《本草述》论竹茹“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名医别录》言枳实“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其相互配伍,对于痰热之证尤佳。
石菖蒲、远志祛痰、开窍、安神; 加龙齿、煅牡蛎重镇安神,使神魂安定而有所归。
【来源】王伟松,刘建和,黄巍,王行宽.王行宽应用百合安神汤治疗失眠经验[J].中医杂志,2019,60(22):1904-1907.
【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快问中医超能团# #清风计划#。
百合固金丸临床新用(金花梅核气)(可用于阴虚火旺型)本方由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炒芍药、当归、贝母、玄参、桔梗、生甘草十味药组成,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传统应用于肺虚久咳、咽燥口干、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等症状。
现代研制有丸、片、口服液等剂型。
近年来,经临床应用观察发现该药对以下疾病的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梅核气:应用百合固金口服液治疗梅核气患者,效果良好。
用法:内服,每次 10毫升(1支),每天3次,饭后服。
7天为1 个疗程。
可滋阴清热,利咽化痰。
2.咽喉痛:采用百合固金口服液治疗咽喉痛患者,疗效显著。
用法:内服,每次10毫升(1支),先含10分钟后再缓慢咽下,每天3次,直到痊愈为止。
具有养阴、润肺、利咽、化痰、消肿之功效。
3.复发性口疮:本病多因心、脾、胃积热,实火熏蒸,津液受损所致,治宜清热泻火凉血。
用法:内服口服液,每次10毫升(1 支),每天3次,温水送服。
4.多汗症:应用百合固金丸治疗多汗症,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用法:内服,每次9克(1丸),每天2次,饭后温水送服,7 天为1疗程,可滋阴降火、益气固表。
5.遗精:采用百合固金丸治疗遗精,效果显著。
用法:内服,每次8粒(浓缩丸),每天3次,温水送服,20天为一个疗程。
可滋阴降火、补肾固精,适用于阴虚火旺型遗精。
6.不射精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精源亏虚、精道不畅、精关开合失司所致,当以滋阴降火、通络开关为治。
用法:内服百合固金丸,每次9克(1丸),每天3次,饭后温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
可滋阴降火、疏通精道、恢复精关,适用于阴虚火旺型不射精症。
7.早泄:用法:内服百合固金丸,每次9克(1丸),每天3次,饭后温水送服,10 天为1疗程。
可滋阴降火、益肾固精,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早泄。
注意事项:凡脾虚便溏、食欲缺乏者忌服。
郑志。
经典名方故事汇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百合药用,首收载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谓其功效“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处方中也有百合的身影,《金匮要略》中载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
以下讲一讲古代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治病的案例。
解说百合地黄汤之前,先看一则表现出莫可名状的百合病医案:一人病昏昏默默,如热无热,如寒无寒,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虚烦不耐,若有神灵,莫可名状,此病名百合。
虽在脉,实在心肺两经,以心合血脉,肺朝百脉故也。
盖心藏神,肺藏魄,神魄失守,故见此证。
良由伤寒邪热,失于汗下和解,致热伏血脉而成。
用百合一两,生地汁半钟,煎成两次服,必俟大便如漆乃瘥。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医案中治病所用的正是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名方百合地黄汤。
百合地黄汤仅由百合与地黄二味药组成,是治疗百合病的主方,为养阴清热剂,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的功效。
执古方治今病,著名的伤寒名家刘渡舟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例病人:赵某,女,42岁。
因患病而停止工作已半年多。
诊时证见:心中燥热而烦,手足心热,口苦而干但不欲饮。
小腹发冷,或下肢觉凉,或晨起半身麻木,体乏肢软,月经量较多,大小便基本正常。
先服温经汤,反增烦躁,夜寐不安。
其人多言善语,精神呈亢奋状态,如有神灵所作。
脉细数,舌苔中黄。
既然用温经散寒的温经汤经治未效,刘老遂转换思路,处方:生地黄16克,百合12克。
患者服药3剂后,疗效顿显,燥热得安,其余各种症状也有所改善;又服3剂,燥热亢奋现象得到控制,夜能安寐,他证也消除了,病人喜不自禁。
后用百合地黄汤加柴胡、黄芩各10克调理,恢复了正常工作。
从中医理论来认识,此例百合病病机为邪热在于心肺,心肺有热,从而耗伤了气血。
气血内伤,不能奉养心神,则心不能为神明之主,所以见证皆如神明所作。
此证符合百合地黄汤所主治病机。
百合病是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
九味汤的功效与作用九味汤是一种中药配方,由九种草药组成。
它是中医学中被广泛用于调理身体的常见草药方剂之一。
九味汤有很多功效与作用,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九味汤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补脾益气:九味汤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耆,黄耆有益气补脾的功效。
脾胃是人体能量的源泉,若脾气虚弱,就会导致身体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九味汤的补脾功能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和免疫力。
第二,活血化瘀:九味汤中的红花、桃仁等成分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淤血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味汤可以帮助改善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瘀血的产生,使身体更加健康。
第三,清热解毒:九味汤中的黄芩、连翘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些成分能够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同时也有抗菌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感染。
第四,宽中理气:九味汤中的法半夏、枳实等成分能够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气滞是导致胃病和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味汤可以改善胃肠道的功能,促进气血的循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第五,镇咳化痰:九味汤中的浙贝母、杏仁等成分具有镇咳化痰的功效。
这些成分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痰液,减轻咳嗽症状,特别是对于慢性咳嗽、喘息和肺病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第六,安神定志:九味汤中的百合、龙眼肉等成分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
这些成分能够平抑心神,缓解情绪紧张和失眠等问题,帮助人们放松心情、舒缓疲劳。
第七,润肠通便:九味汤中的大黄、枳壳等成分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改善便秘等肠道问题。
第八,利湿消肿:九味汤中的泽泻、茯苓等成分具有利湿消肿的作用。
湿气是导致水肿和体内湿热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味汤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减轻身体水肿的症状。
第九,护肝明目:九味汤中的菊花、灵芝等成分具有护肝明目的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帮助肝脏排毒,减轻肝脏的负担,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它们还可以改善眼睛疲劳和视力模糊等问题。
大医正道讲草药五味子、牛膝、百合、升麻、丹参、乌梅、水蛭、甘草、石膏石菖蒲、生地、仙鹤草[五味子]降酶的机制是利用其酸涩收敛之性来抑制转氨酶的活性,从中医角度来看,转氨酶的升高属湿热逗留熏蒸肝胆的结果,所以在治疗肝炎转氨酶升高时,五味子一定要配伍清热祛湿舒肝的药,否则单用五味子会掩盖病情,延误病情,造成假象,这在临床比较常见,这是很多中医"高手"治肝炎酶高的妙法。
五味子降酶弊端:掩盖病情:由于使用五味子后转氨酶明显下降,造成医生和患者的错觉,从而认为病情(乙肝病毒复制,肝功能异常)好转,掩盖了真事的病变,造成假象,延误继续治疗。
加重病情:五味具有酸涩收敛功能,肝胆湿热邪毒被郁閉入里,得不到疏泄,久之必生他变,加重肝胆的病变程度而病情加重。
五味子降酶弊端:拖延病程:湿为粘腻之邪与热相搏,缠绵难清,固而成结,易留不行,致使湿热毒邪留滞于肝胆之内,从而拖延病程使治疗陷于困境。
转为慢性:常时间投于五味子后,湿热蕴结于内,肝胆失于疏泄,影响脾胃功能的失调,日久正虚邪实逐渐转化为慢性病变,造成治疗棘手。
五味子降酶弊端:发生黄疸:五味子滋助湿热,熏蒸肝胆湿热蕴结郁闭迫使胆汁外溢,在部分无黄疸型肝炎患者者可出现黄疸。
所以五味子的酸涩收敛(果肉)之性抑制转氨酶活性是暂时的、表面的。
而真正能降酶的功能则是其(果仁)中的五仁醇和脂肪油。
所以本人用五味子降酶的妙法便在于五味子仁的炮制怎样用好五味子的降酶作用:第一,五味子去皮肉,果仁文火炒制打碎入药。
第二,不去皮肉,先用武火炒制去其酸涩收敛之性,然后再打碎先煎。
此二法便能去其五味酸涩收敛蕴郁闭结湿热之毒邪,能最大化地发挥五仁醇和脂肪油的降酶作用。
另外五味对内有湿热藴结的其他疾患也不宜使用。
此观点纯属本人经验。
五味子治疗过敏性疾病体会:凡遇过敏性疾病,必用五味子以提高疗效,如遇寒则哮喘者五味子配炙麻黄杏仁冬花紫菀半夏天南星白芥子。
过敏性鼻炎者五味子配辛夷苍耳子麻黄细辛白芷薄荷。
百合病(地黄汤,知母汤,滑石代赭石汤,鸡子汤,洗方,栝篓牡蛎散“百合病”的命名与祖国医药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关。
因百合治疗这种病有效,故以百合来命名。
其最早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历代中医学家也有阐述,认为“百合病”是血热留滞,损伤心肺之阴而损及百脉,其症状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
该病多由于外感热症后余邪未尽,复由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于情志不调、七情内伤、神不守舍等引起。
治疗需分别阴虚内热、痰热内扰、心肺气虚等类型辨证施治,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百合地黄汤组成】百合7枚(擘) 生地黄汁200毫升【用法】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300毫升,分温再服。
中病勿更服。
服后大便色黑如漆。
【功用】滋阴清热。
【主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
百合地黄汤出自<金贵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由百合7枚(18 g)、生地黄汁18 g组成.其功效:养心润肺,凉血清热.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用方指征:精神恍惚,默默不语,忧郁喜静,坐卧不安,烦躁不宁,饥不欲食,口苦舌干,小便黄赤,苔薄黄,脉微数、细数.传统方义认为:百合清心润肺补虚,生地清热凉血滋阴,为治疗百合病代表方剂.而现代新识认为:百合病症状复杂,以神志表现为主,病机复杂,以阴虚为主,故其治疗宜清淡平补,不宜峻补滋腻.百合地黄汤是百合病主方,现代临床常与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温胆汤同用,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紊乱、癔病等,并就其清心肺、养阴液之功而随证用于多种疾病中百合地黄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30g 生地黄30g以上先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00ml,煎取lOOml,去滓,内陆黄汁,煮取150ml,分温再服。
百合九味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百合九味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疗效。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活血眠通汤(三棱、莪术、柴胡、甘草炙、白芍各10g,酸枣仁12g,当归、丹参各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1剂/d,水煎300mL,早晚饭后30min口服。
治疗组32例百合九味方(百合12g,龙齿30g,琥珀粉3g,党参12g,五味子3g,麦冬12g,甘草炙6g,浮小麦30g,红枣5枚;肝郁化火加柴胡10g,黄芩6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痰热内扰加竹如、半夏各10g,磁石、珍珠母各15g;阴虚火旺加熟地黄15g,黄连6g,酸枣仁、柏子仁各10g;心脾两虚加黄芪、白术各10g,茯神15g,龙眼肉10g;心胆气虚加茯苓、远志各10g,重用党参、甘草),1剂/d,水煎300mL,早晚饭后30min口服。
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
观测临床症状、睡眠时间、不良反应。
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
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6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百合九味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失眠百合九味方活血眠通汤睡眠时间中医药疗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351-02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1]。
常不能正常睡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伴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焦虑不安等,常见于中老年人[2]。
我们使用百合九味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获满意疗效,与单纯活血眠通汤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选择门诊患者64例。
六气治法:百合、麦冬、五味子、栀子百合、麦冬、五味子、栀子的理解《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治法》的最后四味药都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将六气治法结题,将这四味药比较以下。
(1) 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消肃气分之上品。
百合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仲景在《伤寒》中没有使用百合,只是在《金匮》中的百合病中用了百合。
黄师在《四圣心源》中仅仅在眼病根原与声音这两章节中,用了百合。
百合的关键词是:清金而泻热,清肺热而生津,清金而除烦热。
所以我理解,百合是凉金润燥的上品,柔和而有效,我个人考虑与百合“味甘,微苦,微寒”相映衬。
(2) 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
麦冬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
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
其在各方的关键词:清金而宁神,清金而降逆。
(3) 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
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
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率因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胃胆上逆,相火刑金,原非实热之证。
盖土湿胃逆,则肺胆不得右降,以土者四象之中气,毂败则轴折,轮辐不转,自然之理。
戊土上壅,浊气填塞,肺胆无下降之路,此相火刑金之原也。
金受火刑,失其清肃降敛之性,嗽喘吐衄,于是生焉。
但服清润,阴旺湿滋,中气愈败,胃土更逆,上热弥增。
是以虚劳淹滞,非无上热,而清金润肺之法,绝不能效,以救其标而伤其本也。
此宜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
麦冬而得人参,清金益气,生津化水,雾露泛洒,心肺肃凉。
洗涤烦躁之法,至为佳妙也。
(4) 五味子敛金气、止咳嗽、止滑泄,一物而备三善,亦虚劳之要药也。
味酸、微苦、咸,气涩,入手太阴肺经。
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
治痰饮咳逆,饮去咳止,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者,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咳嗽冲逆者,辛金之不敛也,泄利滑溏者,庚金之不敛也。
【中医秘方】《九味方》让久咳不愈一招去!只一付就治好久
咳病!
【中医秘方】《九味方》让久咳不愈一招去!只一付就治好久咳病!(1518795052)“胡老师您好,我妻子最近咳嗽不止,同时喉咙痛,尤其
晚上咳嗽比白天更厉害无法入眠;先后服用多种消炎止咳药治了半个月都沒治好。
近日用《九味方》:即板兰根、生甘草、白茅根、紫苏梗或叶、桑
白皮、野菊花、罗汉果[捣碎],各15克;百合、鱼腥草各50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白扁豆50克、金银花20克、麦冬20克共十二味药。
煎
前用热水先泡一小时,先后煎三次,每次煎放二大碗水,煎至剩一碗半后倒出,再煎第二次、第三次,将三次煎的药液放一起搅匀,最后将50克百
合放入,最后用小火煎十分钟即可饮用,一日3至4次[六至八小时饮一次,每次一小碗]。
疗效:当天即见特效,妻子只用了一付就治好了久咳病。
久咳病一般都是肺热,在吃药期间虽忌辛辣[如生姜丶大蒜丶大葱等]还应忌魚[鱼生火]和肉[肉生痰]以兔影响药效。
愿久咳病患者早曰康复。
这个方非常好,沈阳有二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近日用了我献的此方,仅一付也治好了久咳病。
我想要献方就应献管用的,灵验的方才好!祝愿大家
都健康”献方人: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