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鉴别诊断(超全表格版)
- 格式:doc
- 大小:312.05 KB
- 文档页数:8
各种急腹症的鉴别表急腹症是指发生在腹部的急性疾病,症状常常严重且需要紧急处理。
一些最常见的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胃溃疡破裂、肠梗阻、肾结石、卵巢囊肿破裂等。
在鉴别各种急腹症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是各种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参考内容。
1. 阑尾炎:- 病史:起病缓慢,然后逐渐加重,与进食、排便无明显关系。
- 体格检查:腹痛定位于右下腹,压痛点位于腹股沟附近,咳嗽试验可加重疼痛。
- 实验室检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
2. 胆囊炎:- 病史:起病急骤,常常出现剧烈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 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深吸气时在右上腹部触诊时出现痛觉反射导致患者呼吸急促并中断吸气)。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血胆红素和肝酶升高。
3. 腹膜炎:- 病史:起病急骤,剧烈腹痛,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 体格检查:腹肌紧张,腹肌反射消失,移动性浊音可出现。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4. 胃溃疡破裂:- 病史:突然起病的剧烈腹痛,常常出现在上腹部,可放射到背部。
- 体格检查:腹肌紧张,腹胀,腹部压痛明显。
- 实验室检查:贫血,便隐血试验阳性。
5. 肠梗阻:- 病史:起病急骤,腹痛并伴有呕吐、便秘。
- 体格检查: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压痛明显。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电解质异常。
6. 肾结石:- 病史:起病急骤,出现剧烈的腰部或腹部疼痛,并向下腹区放射。
- 体格检查:腰部或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
-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尿白细胞计数升高。
7. 卵巢囊肿破裂:- 病史:起病急骤,下腹疼痛,可能伴有阴道出血。
- 体格检查:下腹部压痛,触诊时可触及肿块。
- 实验室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可以确定卵巢囊肿的存在。
总之,在鉴别各种急腹症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作出准确的诊断。
16种常见急性腹痛,怎样鉴别呢?一、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
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二、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
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 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
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
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
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
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
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
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憩室炎或Crohn病等炎症性肠病.三、急性胆囊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肥胖者.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当结石嵌顿胆囊管或排入胆总管后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并可有黄疸.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
住 院 病 历病 史主 诉: 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 ,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 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 与患者的关系:体 格 检 查生 命 征: 体温 36.9℃ 脉搏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63/77mmHg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
16种腹痛鉴别诊断16种常见急性腹痛,怎样鉴别呢?一、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
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就是急性阑尾炎腹痛得特点,约占70%至80%。
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就是诊断急性阑尾炎得最重要体征,典型得就是麦氏点(Mc 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得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
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
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
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憩室炎或Crohn 病等炎症性肠病。
三、急性胆囊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就是肥胖者。
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
腹痛鉴别诊断病历书写模板一、右上腹疼痛鉴别:1.结肠肝曲综合征:表现为右上腹部有压迫感和胀满感;严重时有右上腹痛、右前胸部痛,并向背部或右肩部放射,夜间加重,用肛管排气可使腹胀和腹痛明显减轻。
腹部叩诊发现肝区有积气过多的体征;X线腹透可见结肠肝区有明显的气体聚集,又排除了肝曲处的粘连和结肠狭窄等病变。
2.肺底肺炎、膈胸膜炎:有右季肋部或右肩部疼痛,持续性疼痛,呼吸时加剧。
并有明显的呼吸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等特征;有肺炎和胸膜炎的胸部体征;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X线胸片具有特征性变化。
二、中上腹部和脐部疼痛1.反流性食管炎:上腹部或胸骨后灼热感或疼痛,常发生于餐后1小时内,进食较多,高脂餐,进咖啡,甜食时反酸明显,疼痛严重时可向颈部、下颌角或上肢放射,有时酷似心绞痛症状。
有些病人熟睡时,反流物可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严重者可继发肺炎或肺纤维化。
内镜检查见食管下段黏膜炎症,浅表溃疡伴有渗出物,有时可见狭窄,活组织检查可见非特异性炎症。
2.贲门癌:病变较早时症状可不明显,随着病变的进展,可有上腹隐痛不适、吞咽困难或进食梗阻或上消化道出血;X线钡餐检查示贲门部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等改变;胃镜检查加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
3.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①呈慢性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甚至几十年;②周期性发作,病程中多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常与气候变化、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溃疡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有关,但也有少数病人可无明显诱因;③节律性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出现,至下一餐前已消失,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餐后可减轻或完全缓解,故亦称空腹痛,一般出现在午餐或晚餐前;疼痛也可于晚间睡前或半夜出现,称夜间痛。
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饥饿样痛等,胃溃疡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的部位一般为手掌大小,当出现并发症时,疼痛的规律性节律性发生改变。
16种常见急性腹痛,怎样鉴别呢?一、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
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就是急性阑尾炎腹痛得特点,约占70%至80%。
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
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就是诊断急性阑尾炎得最重要体征,典型得就是麦氏点(Mc Bunery 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
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
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
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得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
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
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
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
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憩室炎或Crohn病等炎症性肠病。
三、急性胆囊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就是肥胖者。
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
各种急腹症的鉴别表一、胃肠性急腹症和胆道性急腹症的鉴别1. 胃肠性急腹症特点:•发作急骤•腹痛剧烈,呈弥漫性或腹部一侧性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 胆道性急腹症特点:•发作时间较短•腹痛剧烈,多位于右上腹或脐周,可向右肩胛区放射•可伴有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块或压痛二、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胆囊炎的鉴别1. 急性阑尾炎特点:•起病急骤,腹痛强烈•起初疼痛位于脐周,之后转移到右下腹•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压痛点位于麦氏点,伴有反跳痛2. 急性胆囊炎特点:•发作剧烈,持续时间较短•疼痛位于右上腹或脐周,可向右肩胛区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压痛点位于胆囊区,可触及Murphy征阳性三、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胃扩张的鉴别1. 急性胰腺炎特点:•腹痛急骤起始,剧痛持续•疼痛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腹部检查可触及压痛2. 急性胃扩张特点:•腹痛呈波动性或绞痛样•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腹部检查可触及腹胀、听到肠鸣音四、急腹症与内科急症的鉴别1. 急腹症特点:•腹痛剧烈,伴有腹部触痛或压痛•伴有腹胀、呕吐、肠鸣音减低等症状•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出汗、面色苍白等体征2. 内科急症特点:•腹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度腹胀不适感•症状多与全身病变有关,例如呼吸困难、胸痛等•体征主要与原发疾病有关,如心律失常、呼吸音异常等五、其他急腹症鉴别1. 肠梗阻:•腹痛持续性、阵发性•伴有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腹部触痛、压痛•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听不到肠鸣音2. 急性肠道炎症:•发作急骤,腹痛剧烈•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快3. 腹主动脉夹层:•突发腹背部剧痛•伴有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腹部触痛、腹胀、腹肌紧张4. 泌尿系结石:•微痛逐渐加重•伴有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腹部压痛,可出现肾区叩痛或激发CVA压痛总结:各种急腹症的鉴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腹痛的鉴别诊断我科已经出现多起腹痛原因不明而患者死亡的病例,总结近些年我院消化内科能够遇到的急性腹痛,主要有以下疾病,我院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引起急性腹痛疾病的特点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尽早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避免医疗纠纷出现。
一、消化系统疾病:食管裂孔疝、膈疝、腹腔脓肿(如膈下脓肿)、急性胃肠炎、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内异物、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肠扭转、腹股沟疝、肠系膜扭转、肠绞窄、肠粘连、肠套叠、肠梗阻、肠绞痛、肠结核、急性细菌性痢疾、腹腔空腔脏器穿孔、缺血性肠病、肠系膜动静脉栓塞、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腹膜间皮瘤、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脓肿、肝破裂、肝癌肝硬化结节破裂、急性肝脏脾脏肿大、布—加综合症、外伤性和自发性脾破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脾梗塞、脾脓肿、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心胞填塞、急性心胞炎。
三、神经系统疾病:腹型癫痫、癔症。
四、运动系统疾病:胸椎腰椎结核、椎间盘突出、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
五、生殖系统疾病: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破裂、痛经、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危象、嗜铬细胞瘤。
七、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脓肿、肺梗塞、急性胸膜炎。
八、泌尿系统疾病:肾破裂、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肾绞痛、尿毒症、急性肾盂炎、急性尿潴留、肾周脓肿九、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溶血、溶血危象、急性白血病。
十、全身性疾病:腹型过敏性紫癜、铅中毒、砷中毒、农药中毒、活动性风湿热。
十一、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壁脓肿、腹壁带状疱疹。
以上近90种疾病中,大多数疾病我们都遇到过,特别强调要注意的是外科急腹症、肝脾肾破裂、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心胞填塞、宫外孕破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溶血危象的处理,这些疾病一旦误诊、漏诊往往是致命的。
腹痛得鉴别诊断急性腹痛就是常见得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但其共同特点就是发病急、变化快与病情重,需迅速准确得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1 )腹腔脏器得急性炎症:①急性肠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多以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或眾饮暴食后岀现持续性与阵发性腹痛健康搜索,伴恶心、呕吐、腹泻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可伴有丧寒发热等。
上腹部及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可增高、②胆囊炎、胆石症: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 0〜4 0岁最多。
感染细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多因进食多脂食物或受凉而诱发,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剧痛,间歇性加重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有40%〜50%得患者岀现皮肤黏膜黄染火罐网。
大多数患者有右上腹压痛与局部肌紧张有坍得患者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肿大得胆囊,Mu r p h y 征阳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及CT检査可发现肿大与充满积液得胆囊及结石征象即可明确诊断③急性胰腺炎火罐网:起病急,多有饮洒、眾饮暴食、高脂餐及精神激动等诱因,其主要得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中上腹或左上腹剧痛并向左后腰部放射;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减轻,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呕吐于腹痛发作不久岀现,较剧烈,但不持久;少数出现黄疸;重症者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肌紧张,以左上腹部为明显,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 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淸、尿淀粉酶升高。
另外』IL糖增高,血钙下降B超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有时腹腔穿刺可抽出黄色或仙性腹水,腹水淀粉酶增髙等均可有助于诊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等,也可有轻度得血、尿淀粉酶增高而血钙及血糖多无改变。
反复多次检测尿淀粉酶后可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④急性阑尾炎:可见于任何年龄帕但以20~50岁多见,临床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部隐痛,逐渐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或突然导致全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发热。
腹痛部位腹内病变腹外病变
右上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组囊
炎、阻石症、急性肝炎、急性
腹膜炎、右膈下囊肿等右下腹与胸膜炎症、右肾结石或肾盂炎
上中腹胆道蛔虫症、溃疡病穿孔、胃
痉挛、急性胰腺炎、阑尾炎早
期、裂孔疝等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酸中毒
左上腹急性胰腺炎、胃穿孔、脾曲综
合征、脾周围炎、脾梗死、左
膈下脓肿等左下肺及胸膜炎症、左肾结石或肾盂炎、心绞痛
脐周小肠梗阻、肠蛔虫症、小肠痉
挛症、阑尾炎早期、回肠憩室
炎、慢性腹膜炎等
各种药物或毒素引起的腹痛
右下腹阑尾炎、腹股沟嵌顿病、局限
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小
肠穿孔、肠梗阻、肠结核、肠
肿瘤等
右输尿管结石
中下腹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
盆腔及盆腔脏器炎症、盆腔脓
肿、痛经等妇科疾病往往偏重
于一侧尿潴留、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等
左下腹腹股沟嵌顿病、乙状结肠扭
转、菌痢、阿米巴性结肠穿孔、
结肠瘤等
左输尿管结石。
腹痛鉴别诊断(超全表格版)
腹痛分类
根据病程: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病程>6个月)
根据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感应性防御塔、心理性腹痛。
根据腹痛部位:右上腹、中上腹、左上腹、脐周、右下腹、下腹部、左下腹、弥漫性或部位不固定。
急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慢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根据临床特点:急性腹痛分类
一、病史采集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毒物接触史等。
现病史:腹痛诱因,起病方式,腹痛部位、性质、节律、程度、放射、伴随症状,加重缓解因素,既往史,月经史。
查体:重点查生命体征、腹部查体、直肠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手术探查。
二、急诊处理
1.总原则:评估全身情况判断是否危重,观察腹部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同时考虑是否有急诊手术指征,若暂无急诊手术指征,应在观察过程中把握中转手术指征。
2.危重情况评估:
①血压↓、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脉速>130次/分、T>39℃或T <36℃、烦躁、冷汗等脓毒症症状,WBC>20E+9/L,NEU%↑。
②黄疸伴高热,胆道系统严重感染,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
③呕吐、腹泻、尿少,脱水征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Na<130mmol/L、K<3.5mmol/L、CO2结合力<18mmol/L或>32mmol/L、碱剩余>4mmol/L、氧分压<60mmHg,氧合指数低,警惕ARDS。
④腹部手术后出现急性腹痛,与多次手术有关,如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或腹腔爆发感染、术后急性胰腺炎、血管栓塞致器官梗死等,病情重且复杂。
3.保守内科治疗同时动态评估
危重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转ICU,吸氧、补液,留置尿管,记24h出入量,对有手术指征或输血指征者,做输血前准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八项,填写输血同意书、申请单,同时联系血库)。
一般治疗: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予胃肠外营养;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利于腹腔液体引流至盆腔);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禁食状态,注意见尿补钾);抗生素(抗G-杆菌和抗厌氧菌);对症治疗:止痛、退热、抑制消化液分泌、通便、灌肠等。
三、诊断明确/诊断不明确腹痛治疗原则
四、常见急性腹痛特点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