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780.99 KB
- 文档页数:2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人教版《质数和合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及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和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经验——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奇数和偶数的和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什么叫奇数和偶数?1-20的奇数和偶数有哪些?2、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按什么标准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3、导引目标,激发兴趣师: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示的二十个数(1—20),会想到哪些最近学过的知识?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1、3、5、7、9、11、13、15、17、19是奇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偶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2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5、10、15、20是5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3、6、9、12、15、18是3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10既是2倍数也是5 的倍数。
生……师:同学们对这些数能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真的很棒!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些可爱的数字,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的因数个数来分。
那么什么因数呢?(生回答,再出示ppt)4、请写出1-20的所有因数。
师:这些因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师:(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生的知识,质数和合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质数和合数人教新课标(或素数)。
(板书:“质数”)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合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提问: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自然数按因数个数来分,可以分几类?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2)完成P16练习四第2题(3)提问:你是怎样判断的?(找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不是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不必要,只要发现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三、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教学例1)出示P14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100以内的指数表?(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以用筛选法。
(3)介绍筛选法:先排除2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3以外的所有3的倍数,再接着排除5以外的所有5的倍数,最后排除7以外的7的倍数。
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也必须排除,这样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质数。
(4)学生在组内制作质数表。
(5)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100以内的质数表。
四、巩固练习,完成P16页1~3 题学生先在小组内完成,再在全班交流。
第三题有难度,教师稍做解释。
第3题:质数+质数=10,质数×质数=21,分析:这两个质数一定小于10,10以内的质数有2,3,5,7,通过观察可知,只有3和7。
同样,质数+质数=20,质数×质数=91,只有3+17=20和7+13=20,而积是91的只有7和13。
五、课后小结。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先让学生说,老师再总结六、作业布置:1、必做题:P16 练习四第4.6.7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PPT课件公开课教案板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PPT课件公开课教案板书第四课时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
(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