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1
- 格式:ppt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24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性能分析丁 怡3 (爱荷华大学学校心理学系,爱荷华市52242,美国)杨凌燕3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北京100875,中国)郭奕龙 (爱荷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爱荷华市52242,美国)肖 非33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北京100875,中国)摘要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于2003年在北美公开发行和使用以来,得到众多学校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专家的好评。
与以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相比,第四版本不再使用单一的言语量表得分和操作量表得分来笼统概括儿童的智力水平,而是提供了言语理解(Verbal C om prehension )、知觉推理(Perceptual Reas oning )、工作记忆(W orking Mem ory )和加工速度(Processing S peed )四大分量表的索引得分以及一个全量表得分。
这种更加细化的分类使得这一测验的结果有助于更精确地做临床诊断。
心理学工作者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可以更直观、更具体地判断出被试是否在某一特定的认知功能方面有障碍或缺陷。
韦氏第四套智力量表与以往的韦氏量表相比不仅仅是更新和扩大了常模,其设计理念的改进、记分方法的改变都使得该测验的结果更有助于心理学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做出更准确的解释和临床判断。
文章详细介绍了韦氏第四套儿童智力量表的结构、相关的理论支持、各个分测验的设计理念和作用、信度和效度等指标、如何解释该量表的测验结果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等。
笔者希望该简介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同行可以以“他山之石”为用。
关键词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 智力量表 索引得分 临床应用分类号 G 764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 )编制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一组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来鉴别被试智力水平的智力测验工具。
自从第一套韦氏智力量表在1939年诞生以来,各类的韦氏智力量表逐渐问世,对于心理评估和诊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韦⽒⼉童智⼒量表第四版对学习障碍评估和⼲预的价值2019-09-26摘要:学习障碍⼉童在基本的听、说、读、写、算等认知加⼯过程上存在困难,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童在韦⽒智⼒量表上的表现具有特异性,这是由于韦⽒智⼒量表的内在结构与⼀些特定的认知加⼯过程有关。
为加强韦⽒智⼒量表的临床效应,第四版(WISC-Ⅳ)在结构、内容、功能等⽅⾯进⼀步优化调整,更加突出了量表对特殊学习者和情绪及⾏为障碍⼉童的临床辨别⼒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童在韦⽒智⼒量表第四版特定分量表及特定的合成指数和认知加⼯指数上有特异性表现,这既可以成为临床辅助评估的出发点,同时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童的个体化认知加⼯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韦⽒⼉童智⼒量表第四版学习障碍评估⼲预分类号:G4491、前⾔⼀般⽽⾔,智⼒是指⼀般认知能⼒(g因素),是感知、记忆、思维等各种认知能⼒的综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为核⼼。
Wechsler则认为,智⼒是个体有⽬的地⾏动、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应对环境的综合能⼒,不仅如此,Wechsler还注意到,智⼒不限于智⼒潜能,还包括⼀些⾮智⼒因素,这些⾮智⼒因素对智⼒的发展产⽣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然⽽,早期的韦⽒智⼒量表并没有以智⼒的内在维度结构为基础来设置分测验,⽽是借助了⽐奈智⼒测验的经典测验任务,以任务的呈现⽅式是⾔语还是⾮⾔语,机械地将韦⽒智⼒量表划分为⾔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合成的⾔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并不等同于⾔语理解能⼒和空间知觉与推理能⼒,这给临床使⽤带来了困惑。
1975年Kaufman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除了WISC修订本(WISC-R)中的标准三项分数以外,还存在第三因素,即抗⼲扰因素。
它包括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考察⼉童的注意集中性、保持性和⼯作记忆能⼒。
为强化第三因素的作⽤,1991年修订的韦⽒⼉童智⼒量表第三版(WISC-Ⅲ)增加了符号搜索分测验,因素分析的结果却发现从注意⼒因素中分化出⼯作记忆和数量能⼒这两个相互影响的因素。
学习心得2018年5月,我来到珠海,进行为期三天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的主试培训课程和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的应用课程。
培训的第一天,主要是学习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发展与应用操作。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评估6岁至16岁儿童智力水平的智力测验工具。
自1939年第一套韦氏智力量表诞生以来,各类的韦氏智力量表逐渐问世,对心理评估和诊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4年修订,即为WISC-R,适用年龄为6-16岁的儿童,其编制原理和特点与WAIS相同。
200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测量学泰斗张厚粲教授主持、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京美心理测量技术开发公司引进了最新版的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并完成了其中文版(WISC-IV)的修订。
WISC-IV包括4个言语分测验,即类同、词汇、理解、常识;4个知觉推理分测验,即积木、图画概念、矩阵推理、填图;三个工作记忆分测验,即背数,字母数字、算术;三个加工速度分测验,即译码、符号检索、划消。
一共十四个分测验,包含十个核心分测验和四个补充分测验。
其中的常识、填图、算术、划消分测验是补充测验,当某个分测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施测时,可以用之替代。
测验实施时,要按照积木、类同、背数、图画概念、译码、词汇、字母数字排序、矩阵推理、理解、符号检索的顺序施测。
核心分测验做完以后,如果由分测验不能施测,就做相应的补充分测验替代。
完成整个测验平均用时需约90分钟。
因为用时较长,可以把模块分开测验,但尽量一次性完成一个分测验。
如果分测验内出现时间停顿,则此分测验失效。
第四版WISC-Ⅳ操作沿用了韦氏标准化测验步骤。
选取一个安静的环境,测验时仅限施测者和被测者在场,一张被测者端坐手能平放的桌子,施测者和被测者相对而坐。
所有的施测过程都要在指导手册后完成,桌面只能摆放测验器材,在需要是使用秒表计时。
施测前,施测者要和被测者先进行交流,说说被测者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被测者的紧张和抗拒。
儿童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韦氏智力测试是一套广泛应用于儿童智力测量的标准化测试工具。
第四版是在前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适用于现代儿童的智力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的背景、测试内容、应用范围以及评估结果的解读。
一、背景韦氏智力测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斯特利(David Wechsler)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
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是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推出的,是一套用于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
该测试通过测量儿童的智力能力,帮助评估者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
二、测试内容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包含了一系列认知能力的测量项目,涵盖了儿童的语言、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子测试:1. 词汇测试:评估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2. 相似性测试:测量儿童的概念形成和推理能力。
3. 图形推理测试:评估儿童的空间感知和图形推理能力。
4. 矩阵推理测试:测量儿童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数字记忆测试:评估儿童的短期记忆和注意力水平。
6. 符号搜索测试:测量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能力。
三、应用范围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适用于6岁至16岁的儿童,可用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场合进行智力评估。
它可以帮助评估者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同时,该测试还可以用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长期追踪和比较分析,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四、评估结果的解读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的评估结果包括智商得分和各个子测试的得分。
智商得分以100为平均值,标准差为15。
智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越高。
各个子测试的得分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具体地了解儿童在不同认知领域的表现。
评估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智商得分、子测试得分以及儿童的实际表现。
评估者可以根据儿童的得分情况,判断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建议。
此外,评估结果还可以作为儿童在学校入学、学习障碍诊断和特殊教育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作者: 李毓秋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页码: 4-7页
主题词: 智力测验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 认知能力 评估 诊断
摘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以总智商和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四个指数考察儿童的认知能力,并提供指数之间、分测验之间以及不同加工过程之间的差异比较,使得研究者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评估和诊断更加细致具体,大大提高了智力测验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评估和诊断功能,使智力测验在更多的临床和教育应用中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