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河东一幼金太阳园李勇洁一、问题提出:幼儿园的植物角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丰富知识经验及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途径之一。
通过设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环境,使活动室美观、充满生气,也可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采。
同时,我园种植了樱桃树,柿子树,山楂树,枣树,海棠等植物,是很好的观察资源。
恰逢收获的秋季,可以让幼儿观察这些室外植物的变化。
记录果实成熟的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仔细观察植物,从中发现平时不易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儿认识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巩固。
所以大自然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最好的老师。
二、课题名称: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三、研究目标:通过观察室外植物和种植室内植物来激发幼儿对观察植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记录。
四研究内容:1、深入室内外植物的探究,引导幼儿积累观察经验。
2、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观察植物活动之中,发现植物生长的明显变化。
3、在老师引导下参与种植活动。
五、方法措施:1有规律有目的的带领幼儿观察室外植物,并将其变化进行简单记录。
2采摘品尝果实,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并留下果核种植。
3创设室内相关环境,美化植物角。
2收集植物种子及相关种植材料。
3种植植物。
用废旧的材料种植物,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它们发芽生长的过程及明显变化。
4、引导幼儿用谈话,照片,绘画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记录。
六、活动安排八月:撰写班内教研计划,确定研究内容。
九月—十月:1带幼儿观察室外的植物,并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
2品尝果实,收集果核当种子让幼儿猜想,准备在室内种植。
十一月:1发动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室内种植材料。
2 进行种植活动并以多种方式记录。
3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深入植物探究活动。
3观赏他班植物角,改进完善本班植物角,并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
幼儿园小班种植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幼儿园小班种植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耐心和责任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具体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亲身参与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让他们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一起协作完成种植任务。
4.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的植物。
三、具体计划1. 种植准备阶段在进行种植活动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选好适合幼儿种植的植物,比如一些易生长的草、花卉等。
(2)准备好种子、土壤、花盆等种植所需的器具。
(3)对幼儿进行种植活动的相关知识培训,如何播种、浇水、光照等。
2. 种植实施阶段(1)指导幼儿播种:老师在班级中设立播种区域,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导,将种子种入土中。
(2)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老师每天指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幼儿记录并分享观察结果。
(3)照顾植物:让幼儿轮流负责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种植展示阶段(1)准备展示活动:在植物长成后,组织幼儿进行植物展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2)开展植物成长故事分享:让幼儿分享种植过程中的趣事和体会,增强他们对植物的热爱和关注。
四、预期效果通过幼儿园小班种植工作计划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种植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种植活动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可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小班一、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帮助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品质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准备好种子、土壤、工具和苗木,选定适合种植的区域,清理及耙平沙土,为种植作出准备。
2. 活动流程① 种子的认识让幼儿们先观察种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再交给幼儿自己探究其中的秘密,鼓励幼儿们尝试用眼睛、手和嘴等感知方式,发现种子的独特之处。
② 种植的方法这一步需要老师的帮助。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种植的步骤,包括种子的准备、土壤的挖掘、种植的深度和浇水的时机等。
老师还可以给予幼儿操作指导,帮助幼儿们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且鼓励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种植的乐趣。
③ 种植的维护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养护方式。
老师应该简单向幼儿们介绍不同植物的需求,并且帮助幼儿进行日常维护,如及时浇水、修枝等。
幼儿可以分组分工进行维护,锻炼团体协作和分工意识。
④ 收获的认知当幼儿们看到自己辛苦栽培的植物成长茁壮时,他们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在本次活动中应鼓励幼儿们亲手采摘这些植物并品尝、体验其中的美味与滋补之用。
同时,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让幼儿们感到知识的美妙。
三、活动效果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种植活动,引导幼儿探究、观察、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感受劳动和收获的乐趣,提高幼儿的良好意愿和品质教育思想,也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究精神,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学会团队协作、负责任、破解问题、沟通交流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增加了幼儿的体验和学习过程,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重和保护意识。
总之,这次种植活动让幼儿们从多个方面体验植物的生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爱护环境。
让他们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性,也更珍惜自己所得的一切。
同时在感悟中体验成长,进行品质教育,为今后的社会奠定基石。
幼儿园科学探索: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教案一、植物种植的意义在幼儿园科学探索课程中,植物种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植物种植,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生长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植物种植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念、环保意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让幼儿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树立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准备为了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不同的植物种子、水壶、土壤、浇水壶等,以便让幼儿在实验中更加深入地观察。
3.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向幼儿介绍植物种植的意义,引导幼儿讨论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植物是怎么生长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二步:教师向幼儿展示植物的种子,并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特点,让幼儿猜测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
第三步:幼儿分组,每组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教师引导幼儿用土壤、水壶和种子进行种植,并告诉幼儿要注意每天的浇水和观察。
第四步:观察实验。
教师引导幼儿每天都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并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4.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幼儿不仅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知识,培养了观察、实践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是幼儿园科学课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环。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培养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懂得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这样的实验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小小农夫:植物种植乐趣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植物种植不仅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更是对幼儿认识自然、培养耐心和责任心的重要教学内容。
如何设计一套植物种植的乐趣教学方案,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位幼儿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进行植物种植教学时,我们首先要对幼儿进行植物的基本知识普及。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片,向幼儿介绍种子、土壤、阳光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热爱。
可以采取种子发芽实验的形式,让幼儿亲自参与,观察并记录种子不断生长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来种植植物,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生长的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选择一些快速生长的植物,比如豌豆、小番茄、香草等,让幼儿亲自用小铲子或小水壶来为植物浇水、施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绘本、动画等形式,向幼儿讲述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有趣故事,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中领悟到一些关于生命成长和奉献的道理。
在植物长成后,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次“小小农夫”体验活动。
让幼儿们带着欢笑和惊喜,亲自收获他们精心照料的植物所结出的果实,比如豌豆、小番茄等,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果,也让他们从中明白耕耘的辛苦和等待的快乐。
植物种植教学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更是一次感悟自然、培养情感和锻炼能力的过程。
通过以上种植乐趣教学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练,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然,体验和领悟生命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于职业幼儿教育者来说,制定一套植物种植乐趣教学方案,不仅让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也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领悟,收获成长的欢乐。
希望以上的教学方案对您有所帮助!期待您与孩子一起在小小农场里度过愉快的时光。
- 撰写人:(您的署名)一种植乐趣教学方案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评价《种大蒜》一、活动背景与内容简述《种大蒜》是针对幼儿园小班的一节科学活动课。
这节课通过让幼儿亲手动手种大蒜,掌握种植蔬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1.前期准备:老师简单介绍大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大蒜的外形特征。
2.种植大蒜:老师向幼儿展示种植大蒜的步骤和方法,并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手实践。
3.等待观察:让幼儿自行培养种植大蒜所需的耐心和等待心态,在这期间老师可以与幼儿讨论大蒜的生长过程和注意事项。
4.收获总结:当大蒜长成时,老师可以直接展示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大蒜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外观特征,并让幼儿分享他们在种植大蒜中的发现和感受。
二、教学评价1. 教育目标和适用群体这节科学活动课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种植蔬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关注自然世界中的事物,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适用年龄段主要是3-4岁的小班幼儿。
2. 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主要采用“示范教学+体验操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究和学习。
同时,为了让幼儿对科学活动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老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反思和分享交流。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这节科学活动课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发现以下教学效果:1.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这节科学活动课中,幼儿参与积极,表现出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对植物和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注。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亲手种植大蒜,幼儿不仅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农事技能,还能够借此了解和观察大自然中的变化和规律。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这节科学活动课中,老师还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彼此协作,互相帮助和学习,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小绿手指植物种植与生长观察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幼儿园小小绿手指:植物种植与生长观察活动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和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并体验种植的快乐。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引入1.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讲解种植和生长的基本概念,向幼儿介绍种植与生长观察活动的目的。
第二阶段:选择植物和准备问题1.组织幼儿一起选择所要种植的植物种子或幼苗,并解释植物的生长需求。
2.提出一些问题,如:植物需要什么才能生长?为什么植物会长高?等等。
第三阶段:种植实践1.组织幼儿一起动手进行种植。
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如土壤、花盆和种子等。
2.引导幼儿逐步完成种植过程,并告诉他们合理浇水和光线的重要性。
3.解释如何进行相应的植物养护,如及时浇水、定时照料等。
第四阶段:观察与记录1.每天组织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辅助他们记录生长的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植物根部、茎、叶和花等不同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3.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成长轨迹,并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记录下来。
第五阶段:展示与分享1.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并让他们向其他幼儿和家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讨论,在分享中加深他们对植物的理解。
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观察幼儿在种植和观察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评估幼儿对植物生长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1.继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与季节变化进行对比。
2.邀请专业人士向幼儿讲解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3.进行户外植物观察活动,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它们的适应环境。
活动心得分享: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可以亲身参与植物种植和观察过程,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植物根部、茎、叶和花等不同部位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功能,同时也感受到种植植物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教学中利用种植活动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本文以《菌菇奇遇记》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为依据,以教学实际的具体效果证明种植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积极影响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索;幼儿教育;种植活动1.引言我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扩充幼儿学习空间,为幼儿学习创设科学探究的环境氛围,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升幼儿对于科学探究的热情。
2019年本人所在幼儿园开设科学探索课程《菌菇奇遇记》,这门课程的开设效果证明在幼儿园中利用种植园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菌菇奇遇记》这门课堂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究幼儿教育中利用种植植物为载体引导幼儿科学兴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2.研究内容与方法2.1研究内容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2.2研究方法2.2.1个案研究法本文选择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XX小学附属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园幼儿在种植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典型性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出种植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
2.2.2经验总结法总结和概括出《菌菇奇遇记》种植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从该课程中获取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3.《菌菇奇遇记》课程概述本人所在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XX小学附属幼儿园一日午餐时间,有幼儿看到汤碗中的食材发出疑问,“老师,这是什么?”教师答:“香菇”。
幼儿提问:“为什么我妈妈做得香菇跟这个不一样?”针对部分幼儿的疑惑,老师在教学课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有占一半以上的幼儿不认识香菇。
通过教研组讨论,园长认为可以利用幼儿对于香菇的好奇在全班开设一次种植活动,解答幼儿对香菇的疑惑,同时利用这次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于是“蘑菇奇遇记”课程就这样开始了。
在准备课程之前,教师先对幼儿进行了调查,向幼儿下发主题调查表,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进行讨论,征求家长对于香菌菇种植的想法和建议。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河东一幼金太阳园李勇洁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的植物角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丰富知识经验及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途径之一。
通过设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环境,使活动室美观、充满生气,也可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采。
同时,我园种植了樱桃树,柿子树,山楂树,枣树,海棠等植物,是很好的观察资源。
恰逢收获的秋季,可以让幼儿观察这些室外植物的变化。
记录果实成熟的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仔细观察植物,从中发现平时不易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儿认识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巩固。
所以大自然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最好的老师。
二、课题名称: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三、研究目标:
通过观察室外植物和种植室内植物来激发幼儿对观察植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记录。
四研究内容:
1、深入室内外植物的探究,引导幼儿积累观察经验。
2、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观察植物活动之中,发现植物生长的明显变化。
3、在老师引导下参与种植活动。
五、方法措施:
1有规律有目的的带领幼儿观察室外植物,并将其变化进行简单记录。
2采摘品尝果实,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并留下果核种植。
3创设室内相关环境,美化植物角。
2收集植物种子及相关种植材料。
3种植植物。
用废旧的材料种植物,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它们发芽生长的过程及明显变化。
4、引导幼儿用谈话,照片,绘画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记录。
六、活动安排
八月:撰写班内教研计划,确定研究内容。
九月—十月:1带幼儿观察室外的植物,并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
2品尝果实,收集果核当种子让幼儿猜想,准备在室内种植。
十一月:
1发动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室内种植材料。
2 进行种植活动并以多种方式记录。
3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深入植物探究活动。
3观赏他班植物角,改进完善本班植物角,并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
十二月:写案例交流经验,本班进行讨论反思。
一月:写教研总结,整理活动材料。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