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我爱我自己》优质课精品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7
我爱我自己教案教案标题:我爱我自己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人价值和自尊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肯定。
3.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学生活动手册3. 自爱和自尊的故事或例子4. 白板或黑板5. 录音设备(选用)6. 评价表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幻灯片,标题为“我爱我自己”。
2. 引出问题:“你是否经常对自己感到自豪?”请学生思考一下,并请几位学生回答。
概念讲解(10分钟):1. 解释自爱和自尊的概念,可使用生动的例子或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强调自爱和自尊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
2. 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自爱和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b. 你们可以如何培养自己的自尊心?c.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情况会影响你们的自尊心?d. 如何积极面对那些情况?小组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2. 引导全班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讨论,并让其他学生补充自己的想法。
个人行动计划(10分钟):1.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尊心。
2. 学生个别思考,写下三个能够实施的行动计划,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强调整个教训的重点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个人行动计划中的一个或多个。
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积极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个人行动计划,评价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可行性。
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每天练习积极的自我肯定。
2. 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他们的个人行动计划,相互鼓励和支持。
教案撰写完成后,请根据所教教育阶段的要求,适当加入更详细的教学策略和引导练习,确保教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我爱我自己教案教案:我爱我自己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和了解“我爱我自己”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信自爱的态度。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身的自信和自爱情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寻找与我有关的事物。
2. 课堂活动: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3. 小组讨论:探讨自信和自爱的重要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些儿童歌曲或与“我爱我自己”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兴趣,并向他们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10分钟)阅读课文《寻找与我有关的事物》,了解里面的故事和主题。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如爱好、家人、朋友等。
3. 自我介绍(15分钟)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以及特长和优点。
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提问对方的问题。
4. 探讨自信和自爱的重要性(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信和自爱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自信和自爱如何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如果我们不自信或不自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表意见。
5.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缺乏自信和自爱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培养自身的特长和兴趣、与他人的正面交流以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方式。
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我爱我自己”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自信和自爱的态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并认识到“我爱我自己”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通过自我介绍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学会从他人身上寻找自信和自爱的模范。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讨论,孩子们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爱我,独一无二的我【活动背景】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也意味着他们脱离儿童期迈入青春期,这时不仅生理、心理上产生急剧变化,自我意识也急剧增强。
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发生偏差,存在片面性、矛盾性、盲从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信心,或是盲目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
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生发展的8阶段论认为,青春期的孩子面临自我角色统一的危机。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只有当他们了解“我是怎样的人”后,才能以“我是这样一个人”的稳定姿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为此,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发展、客观地认识自我非常重要。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接纳自我的重要性2.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3.学会接纳自我、热爱自我【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如何接纳自我2、活动难点:从认识独一无二的自己到学会悦纳自己【活动时间】心理健康课时间【活动对象】初二年级学生【活动方法】游戏、分享【活动准备】每人一张A4纸、一张打印好的表格【活动过程】导入:我们也许羡慕过别人,但未必赏识过自己;我们也许欣赏过别人,但未必接纳过自己。
然而事实是,在我们身上,同样可以找到我们心中所赏识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悦纳自我。
活动一:认识自己我们先来做个小活动,举起你的左手,张开五指按压在发下来的白纸上,用右手拿着笔沿左手的边缘临摹自己的手印。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画好之后给老师举手示意一下。
(2分钟后)好的,同学们都画好了,那现在和同桌的手印比较一下,你们的手印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回答:我的比较大/小,我的比较胖/瘦……)由此可见,我们只是临摹的手印都可以看出来差距,更何况我们的手呢?手印的差距可能是由我们主观因素造成的,比如手抖了手滑了,但导致我们手印不同的客观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举起老师的左手)我们的手和别人不一样。
师:我们在这世界上能找出完全相同的两只手吗?生:不能。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爱我自己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认识、评价自己。
2 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 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 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1 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特别是班中一些较为自卑的学生)。
2 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 给每位同学准备3张小白纸,其中一张写上每位同学的名字。
2 制作课件3 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分制,先在黑板上写上每个小组的预积分100分,以后每猜对一次加100分。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小品《“我能行”和“我不行”》)人物:我能行、我不行、主持人道具:散文(生活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
无论你出生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成熟丰稔的中年再到壮志不已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使人眼花缭乱。
”有人说:“生活是一条河,它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激流奔腾;它有泾流,也有旋涡;它有时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浊浪排空,暗礁四伏。
”)过程:支持人a: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将要举行一个散文朗读比赛,我先让他们作一下自我介绍,好不好?我能行b:嘿,大家好,我是快乐的我能行,我相信今天的比赛胜利肯定属于我,(清一下嗓子),先给我点掌声,行不?谢谢大家,呆会儿赢了我请各位吃一顿。
a:哪里?b:明珠餐厅,够档次不?我不行c:大家好,我是垂头丧气的我不行,我不知道这次比赛能否赢,我很害怕会失败。
a:好,现在开始比赛朗读一篇散文,来,我不行先生,你先吧。
c:朗读(声音较轻,很不自信)a:下面有请我能行先生。
b:朗读(声音响亮,感情激昂)c:好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请在场的观众评评看,谁获胜?两位先生请先下。
健康课我爱我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自爱、自尊、自信的健康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教学内容: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关爱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 什么是健康?2.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健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健康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和兴趣。
2. 讲解健康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健康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3.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向学生介绍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心情愉快等。
4.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的重要性,如早睡早起、勤洗手、多喝水、少吃垃圾食品等。
5.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自爱、自尊、自信、珍惜生命等。
6. 总结提高,通过讨论和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提高,强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爱护自己,关爱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五、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展示,通过展示健康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健康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良好的健康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
我爱我自己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
3、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感受自我欣赏和被他人欣赏的快乐。
二、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来说明自己的优点和重要性。
2、依据班里同学做过的一件事或言行来赞美身边的同学。
三、教学过程:(一)主题引入:(情境表演:学生角色扮演上场)(A)瞧我长得这么矮,有些同学就嘲笑我。
尽管我很乐于帮助同学,也爱劳动,可我仍然很不快乐,唉!(B)我待人热情,爱好体育,但我的语文、数学成绩很不理想。
因此,我总觉得抬不起头来。
我真没用。
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心里话,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大家先在小组内选择其中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生:B,想语文、数学成绩进步,你上课要认真听。
你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师:B,她说得有道理吗?生:有。
谢谢你。
生:B,你体育那么好,跑步时又勇敢,你的成绩肯定会提高的。
师:对,把在跑步时的拼劲用在学习上,学习肯定行。
生:B,你待人还那么热情,怎么会没用呢!师:是呀,我们大家都喜欢你!生:A,个子矮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生:要是我是A,我会想:个子矮是天生的,没办法选择的。
恺恺,你不要难过。
生:你还乐于帮助同学,还爱劳动,同学们不可能不喜欢你的。
师:A,他们说得对吗?A(点头):谢谢大家。
生(抢着说):我个子也很矮,可是我从来没有像你那么难过,我很开心。
矮有矮的好处。
再说,我们到学校又不是来比高矮的。
A的想法不健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这些同学身上不是没有优点,而是缺乏发现,缺乏欣赏自己。
让我们学会爱自己吧。
(二)活动深化:第一环节:认识自我,我很重要。
全班十个生本小组,每个成员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来说明自己的优点和重要性。
我爱我自己健康教案一、引言•自爱和关爱自己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本教案旨在教育人们如何爱自己并保持身心健康二、重要性和好处•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带来积极的生活体验•爱自己可以提高自尊和自信•维持健康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三、方法和建议3.1 身体健康•定期锻炼身体,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注意合理饮食,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过多的糖分和油脂•均衡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毒品的使用•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3.2 精神健康•学会正面思考,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寻找内心平静和放松的方式,如冥想和瑜伽•将压力和焦虑情绪释放出来,如与朋友倾诉或写日记•培养爱好和兴趣,寻找快乐的事物•学会放松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如按摩和温泉浴3.3 社交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参加社区活动,扩展社交圈子•赞赏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学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避免矛盾和争吵,保持和平和谐的关系四、教学目标•了解自爱和关爱自己的重要性和好处•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的方法和建议•培养爱自己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活动并改善生活习惯五、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讨论自爱和关爱自己的重要性2.分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列举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建议3.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建议4.引导学生思考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的重要性,并讨论相关方法和建议5.学生分享他们关于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的思考和经验6.讲解爱自己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并引导学生讨论7.分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个人健康计划8.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分享他们的个人健康计划9.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活动,并鼓励他们改善生活习惯六、教学评估•学生小组报告的质量和内容•学生个人健康计划的设计和规划能力•学生参与健康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改善生活习惯的表现和成效七、总结•爱自己并关爱自己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采取积极的健康习惯,我们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希望本教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爱自己并追求健康生活。
《我喜欢我自己》心理健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感。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积极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2. 正确评价自己: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树立合理的自信。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能力。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积极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2. 教学材料:课件、纸张、笔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短的开场白,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教学环节一: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3. 教学环节二:正确评价自己。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树立合理的自信。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如:写一篇关于自己优点和特点的短文。
我喜欢我自己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内容1. 我眼中的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及自己是如何发挥这些优点的。
2. 独特的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3. 我喜欢我自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自己。
4. 与人交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特长?2. 学生分享: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及自己是如何发挥这些优点的。
3. 独特的我: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懂得接纳自己的不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独特性的。
5.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6. 我喜欢我自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7.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如何欣赏自己的。
8. 与人交往: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9.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要学会欣赏自己,与人和谐相处。
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的作文。
2. 制定一个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3.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学会欣赏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我爱我自己的教案教案标题:我爱我自己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学生将向整个班级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
2. 自我评价:学生将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格,评估自己在学习、社交、体育等方面的表现。
3. 优点和特长展示:学生将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如绘画、音乐、运动等。
4. 自信心培养活动:学生将参与一系列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自我认识和自尊心。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自我介绍(10分钟):- 学生依次向班级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年龄、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等。
- 鼓励学生用肯定的语言描述自己,并提醒其他同学给予积极的反馈。
3. 自我评价(15分钟):- 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格,评估自己在学习、社交、体育等方面的表现。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结果,制定提高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4. 优点和特长展示(20分钟):- 学生向班级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运动等形式展示。
-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 自信心培养活动(20分钟):-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自信的场景,如演讲比赛、面试等。
-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收获。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己的爱和尊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和展示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收集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表格,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3. 观察学生在自信心培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自我评价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