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友谊桥》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31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友谊桥》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友谊桥》原⽂ ⼀群蜡笔娃娃,有着不同的肤⾊。
⼀天,他们争吵起来。
红娃娃说:“我的⽤途,能画红花、红太阳……” “那算什么!”黄娃娃抢着说,“我能画黄梨、黄⾹蕉……” “我画的绿草、绿柳,可美了!”绿娃娃说。
“你们那点本领算啥!我能画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谁能和我⽐?”蓝娃娃傲慢地说。
“不要吵了。
”忠厚的紫娃娃说,“你们只说⾃⼰的本领⼤,看不到别⼈的长处。
我建议,⼤家共同画⼀幅画,好吗?” “好!” 他们⼀起画画。
看,蓝蓝的天上挂着红太阳,阳光下的青⼭格外美丽;⼩溪像⽩⾊的飘带,溪边花红柳绿;⼭下是⼀望⽆际的麦⽥,麦⽥⾥翻滚着⾦⾊的麦浪…… “啊——真是美极了!”他们惊叹道。
他们没有想到,集体的⼒量竟有这么⼤。
“我们⼤家⼿拉⼿,唱⼀⽀歌好吗?”绿娃娃建议说。
“好!” 他们唱着,跳着,⼜画了⼀道彩虹。
啊,那是他们架起的友谊桥! 【篇⼆】⼩学⼆年级语⽂《友谊桥》教案 教学内容: 这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描述的是⼀群有着不同肤⾊的蜡笔娃娃都认为⾃⼰的本领⼤,看不到别⼈的长处,因此⽽争吵。
后来通过紫娃娃的劝说,蜡笔娃娃团结合作,发挥各⾃的长处,共同描绘出了令他们惊叹不已的美丽画卷。
课⽂⽂字优美,情节富于变化,⼈物对话真实⽣动,能够激起学⽣的阅读兴趣。
孩⼦们通过朗读从中能感悟到集体的⼒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字格中的8个⽣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体会⽂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学会与他⼈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学习⽬标: 1、学会课后⽥字格中的8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字。
2 友谊桥教学内容: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描述的是一群有着不同肤色的蜡笔娃娃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而争吵。
后来通过紫娃娃的劝说,蜡笔娃娃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描绘出了令他们惊叹不已的美丽画卷。
课文文字优美,情节富于变化,人物对话真实生动,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通过朗读从中能感悟到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娃、肤、吵、忠",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在书上描红.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友谊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桥、友”等7个生字,会写“友、谊”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字卡片3.活动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友谊吗?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友谊?2.引导学生说出友谊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团结友爱。
3.板书:友谊桥,揭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3.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的记忆方法。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四、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
五、感悟友谊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明和小华是如何建立友谊的?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与同学建立友谊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2.强调友谊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谁来说说友谊是什么?2.引导学生说出友谊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团结友爱。
二、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明和小华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他们是如何互相帮助的?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友谊桥?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
四、书写练习1.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五、课堂小结2.强调友谊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珍惜友谊。
《友谊桥》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友谊桥》设计思路及框架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蜡笔娃娃由开始的争吵到听从建议合作画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之后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基于同组老师们所谈到的童话故事的特点及对文本的解读,基于本课的特点、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我个人觉得这篇课文可以由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1、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品读感悟。
通过学习课文1~5自然段,知道“争吵”的含义,明白蜡笔娃娃们是因为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而争吵。
为什么把这部分安排在第一课时呢?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这篇童话故事内涵深刻,情节富于变化,篇幅相对而言比较长,内容较多。
如果放在一个课时,加上生字的教学,怕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其次这一部分正好刻画了蜡笔娃娃们骄傲自大的形象。
他们思想的转变是从第六自然段听了紫娃娃的劝告建议后,通过合作画画,才从中领悟到集体的力量,做人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
3、学习部分生字“娃”、“肤”、“吵”、“忠”。
第二课时:(接下来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框架。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课堂开始,要从蜡笔娃娃的情景中导入。
我们可以用童话般的语言的话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次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蜡笔娃娃,想和他们交朋友吗?”然后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如“争吵、抢着、傲慢、忠厚”开火读、齐读。
通过读这些表现蜡笔娃娃的行为及特点词语将蜡笔娃娃们不同的形象初步描绘在孩子们的脑中。
通过读一读或演一演课文1~5自然段,再现蜡笔娃娃们争吵的情境,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们引入到一群蜡笔娃娃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而争论不休的情境,此时孩子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了红娃娃的自高自大,黄娃娃的迫不及待、蓝娃娃的傲慢形象。
创设情境的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做了铺垫。
(二)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感悟第六自然段,体会紫娃娃的忠厚。
《友谊桥》读后感
友谊,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宝藏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的诗人、作家都在描绘它的美好、温暖与珍贵。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友谊桥》的书,深感其触动心灵的力量。
这本书讲述了一座桥的故事,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个地方,更是连接了两个心灵。
这座桥象征着友谊,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超越地域、文化、甚至语言的。
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都与这座桥息息相关。
书中的故事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是彼此间的信任、理解、支持,还是那份不离不弃的陪伴?我想,真正的友谊是两者兼而有之。
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心去理解,用心去珍惜。
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两个主人公因为某些原因,要分别前往不同的国家。
在分别的那一刻,他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愿放开。
那一刻,我明白了友谊的力量。
它可以跨越时空,跨越距离,只要心与心相连,即使相隔千里,也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谊。
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培养,用心去灌溉。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朋友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感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之桥。
读完《友谊桥》后,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我明白了,友谊是需要我们去呵护、去经营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最后,我想说,《友谊桥》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去珍惜友谊,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友谊,用心去理解人生,我们一定能够走过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到达人生的彼岸。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友谊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友谊桥》的主旨,掌握其中的生词词汇,并通过阅读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友谊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较为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友谊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倡导互助、合作、分享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友谊桥》的主旨,捕捉生词和重点词汇,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2.难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某些抽象的情感,如友情、互助、合作等,并能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发言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入故事:老家的桥真的能够移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思考,引导学生对桥梁的特殊性质产生兴趣,为引入课文和本节课的学习流程做好铺垫。
2. 阅读课文•教师将会出示课文《友谊桥》的主要情节,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记录下自己想到的关键词汇和生词。
3. 听读课文•整体先听一遍:全班一起听读课文,让学生集中注意听,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
•分段再听:将课文分段,逐一让学生跟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故事主旨。
4. 分组小讲解•班级分组,小组只有短短的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让代表来介绍所学的知识点。
•观察和辅助:教师在旁边观察和辅助,让学生在讲解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把主要内容和关键点表述得更加清晰明确。
5. 提问答题•教师将会出现关于课文的提问和理解题目,让学生逐一回答,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6. 总结本课学习•整理总结:在课堂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并将基础知识转化为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实用技巧。
7. 课后拓展•课后延伸:教师可布置课后阅读练习,扩展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精深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和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友情至上的含义,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思考空间。
友谊桥这篇童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友谊桥》这篇童话里,真的是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
你知道,友谊这玩意儿,像一座桥,连接着我们心与心。
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点像我们班上那些性格各异的小伙伴,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安静内敛,大家都是一群独特的存在。
说到友谊,真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了一份温暖,少了一份孤单。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朋友陪伴,生活会多么无趣,简直就是白开水了,毫无味道。
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遇到了困难,每一只都想尽办法去解决,但总是一个人拧不开那个难题。
哈哈,这让我想到咱们一起做作业的时候,明明是个简单的问题,偏偏一人想东想西,结果越想越糊涂。
于是,有一天它们决定一起合作,搭起了那座“友谊桥”。
这简直就是智慧的结晶呀!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每一只动物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终完成了任务。
哇,这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真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众人合力,简直可以搬山!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你看,动物们在桥上走来走去,互相搀扶,互相鼓励,那种氛围真是美得让人想哭!生活中也是如此,当你有困难时,朋友就像那根救命稻草,给你支撑,给你鼓励。
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别怕,我在这里”,都能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但只要有朋友在身边,那些烦恼就显得微不足道。
就像故事里的动物们一样,心手相连,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再说到信任,真是友谊的基石。
故事中,动物们彼此信任,才敢一起在桥上走动。
要是有人半途而废,或者心里没底,桥肯定也搭不起来。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信任。
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秘密,我心里琢磨,哎,要是我告诉别人,这友谊就悬了。
不过,我坚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因为我相信,朋友也会把我的秘密好好保管。
这样一来,信任的纽带就越系越紧,真是让人倍感珍惜。
话说回来,友谊不仅仅是分享快乐,更是在困难时刻的互相陪伴。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友谊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友谊桥》这篇课文的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了解帮助别人是一种友谊的表现,懂得感恩;(3)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4)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友谊的力量;(2)采用故事演绎、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3)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有助人为乐的品质,关爱他人,共建和谐社会;(2)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懂得感谢别人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2)学习友谊的重要性,懂得感恩。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力量,引导学生感悟友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请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受到过帮助的感受是怎样的?(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友情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友谊桥》。
2. 教学展示与讲解(1)播放课文《友谊桥》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观看,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老师结合动画片内容,简要讲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合作共读(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2)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共同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3)选几个小组演示朗读成果。
4. 情感教育(1)请学生们回答问题:故事中的童年友谊是怎样形成的?受困时的帮助对小乐来说有什么意义?(2)学生们讨论,分享自己感受。
5. 语言运用(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则小广告,表达感谢和帮助的意思;(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小广告。
6. 拓展延伸(1)学生发表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支持;(2)老师总结学习收获,强调友谊对每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小学二年级语文《友谊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友谊桥》原文一群蜡笔娃娃,有着不同的肤色。
一天,他们争吵起来。
红娃娃说:“我的用途,能画红花、红太阳……”“那算什么!”黄娃娃抢着说,“我能画黄梨、黄香蕉……”“我画的绿草、绿柳,可美了!”绿娃娃说。
“你们那点本领算啥!我能画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谁能和我比?”蓝娃娃傲慢地说。
“不要吵了。
”忠厚的紫娃娃说,“你们只说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我建议,大家共同画一幅画,好吗?”“好!”他们一起画画。
看,蓝蓝的天上挂着红太阳,阳光下的青山格外美丽;小溪像白色的飘带,溪边花红柳绿;山下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里翻滚着金色的麦浪……“啊——真是美极了!”他们惊叹道。
他们没有想到,集体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我们大家手拉手,唱一支歌好吗?”绿娃娃建议说。
“好!”他们唱着,跳着,又画了一道彩虹。
啊,那是他们架起的友谊桥!【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友谊桥》教案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时要增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实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1、学会等12个生字,会认等9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
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友谊桥教学内容: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描述的是一群有着不同肤色的蜡笔娃娃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而争吵。
后来通过紫娃娃的劝说,蜡笔娃娃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描绘出了令他们惊叹不已的美丽画卷。
课文文字优美,情节富于变化,人物对话真实生动,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通过朗读从中能感悟到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10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四个同学上讲台,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粉笔画一一到两种物品,画好后请同学说说画面给你的感觉。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样的四支小蜡笔有关,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自己读课文,回忆预习课文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遇到难读和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把没有读顺的句子读通顺,并且可以请小伙伴帮助自己检查读书的情况,还要在自然段之前标上序号。
3.三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做上记号。
4.汇报交流自学预习情况。
抽读生词卡片:(1)读会认的生词:友谊、蜡烛、用途、黄梨、骄傲、建议、小溪、翻滚、一幅画、竟读含有“竟”的句子:他们没有想到,集体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2)读会写的生词:娃娃、肤色、争吵、忠厚、麦田、架起、一支歌读难点语段:他们一起画画。
看,蓝蓝的天上挂着红太阳,阳光下的青山格外美丽;小溪像白色的飘带,溪边花红柳绿;山下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里翻滚着金色的麦浪……(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用“起初……后来……最后……”的句式,有条理的说说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