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格式:doc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7
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索引号:530000-011596-20110510-0004生成日期:2011-5-10 15:13:29关键字: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年5月9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三十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验收、数据汇总等任务。
现将人口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及人口分布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16个州、市的人口分布为:人口数(万人)昆明市643.2曲靖市585.5玉溪市230.4保山市250.6昭通市521.3丽江市124.5普洱市254.3临沧市243.0楚雄彝族自治州268.4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50.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351.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13.4大理白族自治州345.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21.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53.4迪庆藏族自治州40.0二、人口增长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长7.20%。
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0%。
三、家庭户人口全省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1235.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57.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了0.20人。
四、性别构成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11下降了2.27。
五、年龄构成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3%;15-59岁的人口为3135.1万人,占总人口的68.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
西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机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时间:2011-05-25 11:21:26 主题分类:人口索引号:0750218682/2011-97458 关键字:人口,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84678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114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56426人,增长14.25%,年平均增长率为1.34%。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504155户,家庭户人口为739606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0人减少0.4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40804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4127033人,占48.7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1下降为105.1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1263人,占12.89%;15-64岁人口为6660212人,占78.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6362人,占8.4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6334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4963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2039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3938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0年高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第一篇:2010年高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统计调查与分析2011年第5期总第225期高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简报及阶段工作总结2010年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区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普办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全区各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普查办共同努力,完成了普查准备、正式登记、数据处理等工作。
一、初步汇总数据普查初步汇总数据显示,本次普查共登记集体户和家庭户90412户。
普查时区内居住人数283151人,其中港澳台和外籍人员1181人;常住人口269483人;户籍人口182573人;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1日出生人数2178人;死亡人数440人。
分镇(办事处)明细二、阶段工作总结(一)健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二月份我区成立了区普查领导小组,设立了区人口普查领导办公室,各镇(办)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普查工作进行中,区普查办公室先后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全面部署阶段工作任务。
对普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超前谋划,提出刚性要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普查现场进行沟通协调,做到时间倒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普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宣传,营造普查氛围普查工作期间,加大了宣传力度,悬挂横幅、标语80余条,张贴宣传画册、公告1200余张,发放至住户一封信9万余张,住户告知单8万余份。
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参与和配合意识,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搞好培训,建设高素质普查队伍全区共抽调普查员、指导员1620名,其中选聘大学生普查员895人。
为节省经费和提高普查质量,将4所高校和60家企业(建筑工地)划定为独立的普查区,抽调328名普查员完成区域内普查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分七批进行培训,利用电化教学,对入户技巧、普查小区图的绘制、普查表的填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听”与“做”相结合,进行实地入户培训,有效的提高了普查员的业务水平,为人口普查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日期:2011-05-06 10:46:51浙江省统计局2011年5月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浙江省政府和省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885.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942.5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96.57万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2646.12万人,占48.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7基本持平。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07.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38.1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96.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68.5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山西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山西省统计局2011年5月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357121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4712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0869人,增长9.98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330200 户,家庭户人口为33484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人减少0.4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338768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17373343人,占48.6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1下降为105.56。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06011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6900767人,占75.3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705333人,占7.5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143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6186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1152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80484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422人上升为872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587人上升为1573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8921人上升为45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1779人下降为21855人。
湖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8:59湖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统计局2011年5月5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我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省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四十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初步汇总数如下:一、人口总量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57237740人。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全省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含户口待定的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6698928户,家庭户人口为527441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了0. 35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9392920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为27844 820人,占总人口的48.6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9下降为105.56。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15-6 4岁的人口为44070111人,占总人口的77.0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
路桥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3]为61.66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5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16万人,增长32.60%,年平均增加1.52万人,增长2.86%。
全区常住人口中区外流入人口为23.75万人,占38.52%。
二、家庭户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0.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55.1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5人减少0.50人。
三、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2.57万人,占52.81%;女性人口为29.10万人,占47.19%。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1.93,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4略有上升。
四、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3万人,占14.16%;15-59岁人口为45.98万人,占74.56%;60岁及以上人口为6.96万人,占11.2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万人,占7.6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8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0.46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8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10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77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0.2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山西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山西省统计局2011年5月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357121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4712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0869人,增长9.98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330200 户,家庭户人口为33484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人减少0.4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338768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17373343人,占48.6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1下降为105.56。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06011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6900767人,占75.3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705333人,占7.5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143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6186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1152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80484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422人上升为872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587人上升为1573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8921人上升为45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1779人下降为21855人。
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29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浙江省统计局2011年5月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浙江省政府和省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 72%。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885.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942.5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96.57万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2646.12万人,占48.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7基本持平。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 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个百分点。
西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西安市统计局2011年5月2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84678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114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56426人,增长14.25%,年平均增长率为1.34%。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504155户,家庭户人口为739606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0人减少0.4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40804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4127033人,占48.7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1下降为105.1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1263人,占12.89%;15-64岁人口为6660212人,占78.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6362人,占8.4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6334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4963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2039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3938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1149人上升为2200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9145人上升为2066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253人上升为3566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3602人下降为14636人。
山西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05-05 16:09:41来源: 新华网(广州)新华网山西频道电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357121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4712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0869人,增长9.98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330200 户,家庭户人口为33484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人减少0.4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338768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17373343人,占48.6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1下降为105.56。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06011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6900767人,占75.3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705333人,占7.5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143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6186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1152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80484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通告的通知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通告的通知(陕政办发〔2010〕109号)省级各新闻单位,省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和历次大型普查惯例,在我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入户登记前,由省政府发布普查通告,以告之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配合支持普查工作。
为了做好这次人口普查通告的宣传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0年10月27-28日分别在《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陕西工人报》头版显著位置全文发布普查通告。
二、2010年10月27-28日分别在陕西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的《陕西新闻联播》、《今晚播报》、《经济新闻》等栏目和黄金时段用口播加字幕形式全文发布普查通告。
三、2010年10月27-28日,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早、晚《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播放普查通告各一次。
四、在2010年10月27日至11月10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管主办的报刊和网站全文发布普查通告。
五、陕西政府网、西部网从2010年10月27日起在显著位置全文发布通告,并保留至2010年11月底。
六、通告内容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通告》(陕政发〔2010〕40号)。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结束——。
灞桥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安市灞桥区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灞桥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1年5月
灞桥区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灞桥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1年5月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灞桥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灞政发〔2009〕70号),我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全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和灞桥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区3087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5951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0379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1330人,增长18.13%,年平均增长率为1.68%。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84334户,家庭户人口为53927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4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5035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290089人,占48.7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50下降为105.15。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6593人,占12.87%;15-64岁人口为469119人,占78.8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412人,占8.30%。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7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651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357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253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14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314人上升为14538人;具有高中
文化程度的由19365人上升为2244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 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 比重为各街办的人口占全区的比重。